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具有內容精煉、針對性強等特點,能夠有效地輔助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因此,對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文章分析了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探討了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并提出了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一、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顯著增強了教學效果,越來越多的初中歷史教師嘗試將微課融入課堂,他們借助豐富多樣的視聽材料,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事件與人物。具體而言,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有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相較于傳統的文本教材,微課以其獨特的優勢,通過圖像、聲音、動畫等多元化的表現形式,將歷史事件生動地呈現出來,使得學習氛圍更加輕松愉悅。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能有效激發學生對歷史的濃厚興趣,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突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
在實際課堂中,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學生傳授大量的歷史知識,通過應用微課,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細化,將其分成若干個模塊,讓學生在課后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性學習。同時,應用微課能突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有利于開展個性化教學
每名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和需求都不盡相同,通過應用微課,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不同難度、不同深度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符合自己學習水平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實現差異化、個性化發展。
(四)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能為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提供機會和渠道。教師可以應用微課布置課后作業和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反饋意見,進而調整教學策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五)拓寬學生的視野
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生動、直觀地呈現歷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并在課堂中引入相關的背景知識、時代特點和社會現象,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歷史的發展脈絡和演變過程。同時,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引入一些新的歷史觀點和研究成果,讓學生接觸到不同的學術思想和觀點,從而拓寬其視野。
二、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中,教師應通過微課,利用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將歷史事件、人物、文化等內容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將枯燥的歷史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歷史的魅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歷史知識,還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其歷史素養和人文精神。例如,在教授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夏商周的更替”一課時,教師可以應用微課,結合圖像與動畫,將夏商周三代的更迭過程以動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動畫,學生能直觀地感知夏朝的興起、商朝的繁榮和周朝的崛起,感受歷史的波瀾壯闊。這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的發展脈絡,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巧妙地利用音效和旁白,為歷史場景增添豐富的情感色彩。具體而言,在講解夏朝的衰落時,教師可以配以低沉的音效和悲涼的旁白,讓學生感受歷史的滄桑和變遷。在講述商朝的輝煌和周朝的崛起時,教師可以配以激昂的音效和振奮人心的旁白,讓學生直觀感受商朝中期的繁榮。另外,教師還可以在微課中設置一些趣味性的問題和互動環節,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討論,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學知識。
(二)注重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可以應用微課重點講解學生的疑難點,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提前對知識重點和難點進行梳理、分類,然后在課堂上應用微課進行展示和講解。這種方式能夠避免教師在課堂上重復講解同一知識點,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核心知識。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應用微課進行個性化教學,以增強整體的教學效果。
以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秦一統中國”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開展教學活動。
一是明確教學目標,精準定位知識點。在講解“秦一統中國”一課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秦一統中國的背景、過程及對中國歷史的影響,然后精準定位知識點,重點講解秦國的崛起、秦始皇的統治策略、統一全國的戰爭過程及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影響等。
二是利用短視頻,生動地展示歷史事件。教師可以在微課中插入短視頻,展示秦一統中國的歷史過程。例如,教師可以在微課中插入歷史紀錄片的片段或動畫短片,將秦國的崛起、秦始皇的統治策略及統一全國的戰爭等歷史事件,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
三是利用互動式課件,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除了短視頻,教師還可以利用互動式課件,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秦統一全國的意義和影響。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設計一些填空題、選擇題或討論題,引導學生在觀看課件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并做出回答。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他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是開展個性化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要為其提供包含基礎知識的微課視頻;對于已經掌握基礎知識的學生,教師要為其提供包含難度更大的歷史思考題目的微課視頻,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整體的教學效果。
五是及時進行反饋,優化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在線測試、作業提交等功能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反饋。根據反饋結果,教師要對微課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便利,通過微課平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和興趣,自主觀看歷史課程的視頻或課件。微課還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的知識應用能力。微課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習慣,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資源,能為達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一教學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持。以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宋代經濟的發展”一課為例,教師可以結合微課,按照以下步驟開展教學活動。
1.課前引導,激發興趣。在“宋代經濟的發展”一課開始前,教師可以在微課平臺上發布預習資料,如宋代經濟的主要特點、發展過程等。這些預習資料以引人入勝的故事、動畫或互動小游戲的形式呈現,能夠激發學生對宋代經濟相關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預習時,學生可以初步了解課程內容,以在課堂學習時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2.課堂輔助,深化理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講解宋代經濟的發展,分析宋代市場的繁榮景象、貨幣制度的變遷。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視頻、圖片和講解,幫助學生深化對宋代經濟發展的理解。同時,微課能夠提供拓展性的學習資源,如相關論文、專著介紹等,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進行選擇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其個性化發展。
3.課后鞏固,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復習資料和練習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能力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題,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練習。同時,微課的錯題解析和答疑功能,能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解決問題。此外,學生還可以在微課平臺上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分享學習心得和經驗,這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學校推進微課應用的相關建議
(一)建立微課資源審核機制
為了提高微課內容的質量,應建立嚴格的微課資源審核機制。首先,相關部門應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加強對微課資源的審核與監管,對微課內容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確保其準確無誤、內容完整。其次,相關部門應制定微課資源的開發標準和開發規范,引導制作人員按照統一的標準開發微課資源,以提高微課的整體質量。最后,相關部門還應定期對微課資源進行更新和優化,以適應實際教學需求的變化,確保微課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二)提高教師的微課應用能力
為了充分發揮微課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學校應提高教師的微課應用能力,加強教師的微課應用培訓,通過組織專題培訓、分享優秀微課案例等方式,幫助教師了解微課的特點和優勢,掌握微課制作和應用的基本技能。學校應鼓勵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積極利用微課資源,將微課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豐富教學手段和方式。學校還應建立微課應用評價機制,對教師在微課應用方面的成果進行肯定和鼓勵,進一步調動教師參與微課應用和推廣的積極性。
(三)推廣微課資源的共享與利用
在確保微課資源質量和教師微課應用能力的基礎上,學校應推廣微課資源的共享與利用。學校應構建微課資源共享平臺,集中展示優質的微課資源,方便師生查找和使用。學校應組織開展微課資源交流分享會,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通過舉辦優秀微課展示等活動,進一步推廣微課資源的應用,增強微課在課堂中的實際應用效果。
結語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價值。未來,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微課資源的不斷豐富,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為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
陜西省城固縣藏經寺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