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開學綜合征”是指在假期結束后、開學之始,學生所表現出的一種明顯的不適應新學期學校生活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又叫“開學恐懼癥”。開學綜合征的表現形式有很多,輕者上課分心、學習效率低、身心疲憊,嚴重者會失眠、嗜睡、頭暈、腹痛等,其原因大多是學生短時間無法適應生活變化或不愿意面對校園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有必要迅速介入,甚至提前介入,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新適應學校生活,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七年級下學期開學不久,我發現小雨的手臂上有一些長短不一的劃痕,她還會刻意用衣服遮擋。經了解,寒假期間,小雨沉迷網絡,生活作息被打亂。開學后,小雨的生物鐘并未及時調整過來,而且各科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小雨苦不堪言,心里煩躁,最終用自殘來宣泄情緒。
其實,開學沒幾天,我和其他科任教師就發現,不少學生上課狀態不佳,甚至有個別同學不想上學。于是,我決定開展一次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班會課上,我讓學生將課桌移至教室四周,中間留出寬敞的空地,我和孩子們圍坐成一個大圈。這樣的布置,不僅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還營造了輕松的氛圍。
了解你我的情緒
“同學們,提到‘情緒’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同學們七嘴八舌地給出了很多答案,如生氣、開心、傷心……看來學生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
我引導大家將情緒歸為7大類:喜、怒、哀、樂、懼、愛、惡。“我們每天都在經歷各種情緒,當你有情緒的時候,你是如何表現的?能不能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出來?”我鼓勵學生自愿舉手表演。我事先準備了7類情緒卡片,表演的同學從我手中抽取一張情緒卡片,根據自己的理解演繹卡片上的情緒。在活動開始之前,我提出明確要求:表演的同學不能說話,只能用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等非語言信息展現圖片中的情緒。其他同學猜測該同學表達的情緒。經過一輪暖身的“表情包”活動后,大家熱情高漲,更加積極地參與活動。通過情緒表演活動,孩子們不僅體會了情緒的各種表現方式,而且意識到每個人在表達同一種情緒時可能存在差異。
此時,我進行了第一次小結:“所有情緒都是正常的、普遍的,就像開學這幾天,有些同學提不起精神,有些同學焦慮不安。這些都是我們真實的感受,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不用否認和逃避。我們要主動接納自己當下的情緒,適度的緊張和焦慮可以讓我們更快地將放假模式調整為上學模式。”
繪出心中無形結
我給每名同學發了一張大小相同的白紙和一支畫筆,介紹新的游戲規則:“老師發現不少同學最近有情緒困擾,很多都跟學業壓力有關。接下來,請大家在白紙上畫點,用點的大小來表現壓力的程度。如果你感覺壓力比較大,那就把點涂大一些,反之,涂一個小點即可。另外,如果你感覺壓力來自多個方面,那就增加點的數量。”孩子們很快進入了繪畫狀態,我在一旁巡視。
阿輝突然舉手問:“老師,一點學業壓力都沒有怎么畫?”我驚詫于他的自信,回應他:“隨便畫點你想畫的就行。”他笑了,開始畫起來。阿輝的學習雖然不算優秀,但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老師批評他,他能改就改,改不了的就稱能力有限;老師表揚他進步了,他就羞澀一笑。這個樂觀開朗、高大健壯的男孩子,最后畫了一只溫順的小白兔。
繪畫完成后,我邀請一些同學闡述自己的畫作,分析自己壓力的來源以及自己的感受。接著,我讓同學們把畫放在面前,說:“大家互相看一看,看完別人的畫,你有什么感受?”除了阿輝畫了小兔子外,其他同學的白紙上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壓力點,大家明白了:我們都會面臨一定的壓力。
之后,我讓學生分成6個小組,討論學業壓力具體來自哪里,并要求做好小組記錄。匯總6個小組的討論結果后,同學們發現,學校管理、家長期望和自我追求是壓力產生的主要來源。
這時,我進行第二次小結:“通過繪畫,我們發現身邊的同學和自己都有壓力,這是我們的群體共性。不過,每個人的壓力點不同,說明每個人對情緒的認知和理解都不同,這種差異正是我們個性的體現。”
集思廣益除煩惱
面對同樣的處境,大家在畫中呈現的壓力程度卻不同,說明壓力是有方法緩解的。我提出問題:“有什么辦法緩解眼前的壓力?我們可以做些什么讓自己在面對困難時更加堅強和樂觀呢?我們應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讓我們一起尋找答案吧。”
首先,我讓學生在紙上寫出自己調節情緒的方法。接著,我讓他們展開小組討論,然后,小組代表在全班分享,我梳理并補充。最后,我引導大家將一些實用的方法記錄在自己的積累本上。
1. 給自己一個心理過渡期
開學前期,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不必要求自己馬上調整到最佳狀態,設定適度的預期,允許自己有一個調整的過渡期,慢慢適應學習的節奏。
2. 列出兩個清單
一個是假期成果清單:學會了哪些生活技能?有哪些讓你愉悅的時刻?……這份成果清單會讓學生有成就感,給假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讓學生更從容地進入學習狀態。另一個是問題清單:有哪些知識點沒掌握?有哪些薄弱學科?有哪些不良習慣?……學生列出問題清單,有針對性地尋求解決方案,方便查漏補缺。
3. 制訂新學期“1大N小”學習計劃
“1大”是指需要經過一個學期努力才能達到的整體目標。“N小”則代表一系列短期、具體的小目標,如每日的學習計劃,或是在特定時間完成某項學習任務,如在某節課的課間默寫古詩。
4. 掌握調節情緒的小妙招
比如,放松呼吸、轉移注意力、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寫日記、多參與體育鍛煉等方法。
撥開云霧見天日
活動最后,學生在紙上寫下最近的情緒困擾,有的同學把紙撕成碎片,有的同學把紙折成紙飛機放飛。在這一刻,同學們釋放了情緒,每個人臉上都綻放著笑容。
我最后總結:“經過今天的活動,我相信大家一定積累了一些情緒管理方法。同時,我也請大家不要忘記,你不是一個人在奮斗。如果你遇到難以獨自應對的情緒問題,請及時向身邊的同學和老師尋求幫助,集體就是你的靠山!”
這次主題班會結束后,我特意和小雨最薄弱學科的老師溝通,請他根據小雨的情況降低學習要求,日后慢慢增加強度。此外,針對小雨失眠的問題,我給出了幾個建議:晚自習結束后,在宿舍空地練50個仰臥起坐;晚上睡不著就閉目養神,回顧白天的上課內容。第二個星期一到校,小雨就跑到我面前,自信地說:“老師,從這周開始,我又要在你的課上大展拳腳啦!”不只是她,其他孩子也調整了狀態,教室里又恢復了往日濃厚的學習氛圍。(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湖北省老河口市袁沖鄉袁書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