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戰略規劃總院)因改革而生,肩負著研究構建并強化國家核戰略規劃體系的重要使命,是核強國建設大軍中一支重要而獨特的力量。步入新時代新征程,戰略規劃總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重要指示,積極踐行中核集團黨組“不斷增強能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智庫”的要求,力爭建成黨和國家離不開、用得上、靠得住的核領域高端智庫。
強化戰略指引,發揮黨建引領力,在定位定向上下功夫
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指南,系統謀劃定方向。進入新時代,戰略規劃總院黨委立足支撐核工業強國戰略,研究謀劃國家核科技工業的總體發展、規劃布局和實現路徑,預判、研判、預警重大風險,助力實現中核集團新時代發展戰略目標,助推核工業強國建設。提出“1310”發展戰略,即堅持一個方向、落實三項要求、實施十項工程。
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準繩,立足全局定目標。步入新征程,戰略規劃總院黨委扎實開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聚焦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核技術應用產業體系深化研究,將價值創造融入系統能力提升戰略,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契合中核集團發展需求的新型智庫,提出“36930”規劃目標,即三大高地、六種能力、九出效果、30項行動。
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動力,與時俱進定思路。面對新任務新要求,戰略規劃總院黨委以提升核工業體系綜合規劃能力為核心,同步增強戰略咨詢、管理評估、信息分析與經濟判別等關鍵能力。提煉出“1234”中核智庫建設總體思路,即錨定“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核領域戰略智庫”一個目標,堅持“軟成果創造硬價值、軟科學支撐硬發展”兩個導向,打好“質量水平提升、手段技術變革、高層次人才建設”三大攻堅戰,推動“決策支撐體系、理論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國際合作”四大跨越。
保持戰略自信,堅持不懈強體系,在強基固本上下功夫
以黨的理論創新為指引,鑄牢思想根基。一是確保學出絕對忠誠。把理論學習與貫徹落實結合起來,嚴格執行 “第一議題”制度,完善組織領導、研究部署、建賬督辦、跟蹤驗收等工作閉環。專題研究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中核集團使命任務的落實方案,并細化實施方案。二是確保學出理論成果。把理論學習融入思想政治課題研究,增強政治認同。三是確保學出奮進動力。“兩委”班子成員連續三年集體開展黨性教育培訓,走進梁家河,深刻體會和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為民愛民的初心與情懷,重溫核工業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助“智”鑄就大國重器,秉承核工業精神,助力打造國家名片。
以黨的理論創新為指導,凸顯組織功能。在頂層設計上,實現黨建工作要求進章程,明確黨組織的法定地位與權責邊界。在運行機制上,持續優化“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現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規范化、程序化。在資源保障上,連續三年調增企業文化、團青工作經費,設置黨工團干部津貼,激發工作熱情,提升工作效能。在綜合評估上,建立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考核、同運用的評價體系,實現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
以黨的理論創新為指針,持續賦能增效。一是深入推進黨建聯建,以區域化黨建為牽引,加強內外部黨組織業務合作,實現黨建與業務合作共贏。二是深入推進“崗區隊”建設,創新“一鏈四融”工作機制,在關鍵崗位、重點區域、重要任務中激發黨員活力,發布中核集團系統內首例黨建類企業級標準《“崗區隊”建設工作程序》。三是牢固樹立“黨建+”思想,打造“奮進四強、甘做三牛”等特色黨建品牌,構建中核智庫黨建系統,提升信息化水平。定期召開群團座談會,強化政治引領,凝聚發展合力。

把穩戰略定力,堅持不懈強隊伍,著力在體制機制上下功夫
學深悟透新時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激活人才創新力。一是“聚變”與“裂變”并重,深化事業單位改革,集中資源強化戰略規劃研究,專業研究室增加9個,人員增加30%,用企業化的機制激活科研潛力。二是制度與標準并重,出臺《科技創新成果獎勵辦法》,細化12類、35種智庫成果的認定標準,加大成果轉化激勵力度,通過精準激勵,近6%的科研骨干獲50%以上的獎勵。三是精神與物質并重,設立“中核智庫”科技獎,創新基金資助模式,鼓勵揭榜掛帥,匯聚優秀人才攻克核科技難題,實現人才與資源的高效配置與運用。
學深悟透新時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打造科技競爭力。一是深化改革識才。通過三項制度改革,開展全體中層干部“起立重坐”專項工作,選拔出一批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新型智庫建設能力的80、90高素質干部。二是打造平臺煉才。依托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全面做好行業總體性問題研究,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優化通道儲才。拓展智庫首席專家、科技帶頭人、科研骨干“三級”科技人才發展通道,以“項目+人才”模式,打通4個通道、15個層級的職級體系,建立智庫專家庫與院士工作室,形成強大的人才支撐網絡。
學深悟透新時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提高戰略影響力。一是聚焦咨政建言,提升決策影響力。引入“紅藍軍對抗”機制,深入核領域國家戰略研究,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二是聚焦理論創新,提升行業影響力。依托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高能級科創平臺、研發平臺,組織主導發布多項國際標準,其中1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金獎。三是聚焦國際合作,提升國際影響力。與法國電力集團、國際能源署、卡耐基和平研究院、世界核協會等共同開展戰略研究;舉辦“‘核’她共話”“知識產權與創新發展”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會議、高端論壇,提升中國核科技在全球舞臺的聲量與地位。
保持戰略清醒,堅持不懈凈生態,著力在正風肅紀上下功夫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壓緊壓實政治責任。一是“兩個責任”聯動協同,同向發力,將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開展情況與單位、部門考核強關聯,有效傳導壓力,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二是“一崗雙責”層層壓實,抓細抓長。緊盯“關鍵少數”,量身制定班子成員履責清單,加強監督約束,形成自上而下的紀律自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強化政治監督。一是聚焦主責主業,突出問題導向,對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況、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執行情況實施精準監督,確保重大項目與任務廉潔高效推進。二是一體化推進巡視整改,主動承擔起歷史遺留問題整改責任,建立整改臺賬與清單,奔著問題去,對著難點改,整改成效顯著,榮獲中核集團“巡視整改先進黨組織”稱號。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貫通融合各類監督。一是配備紀檢專員,賦予監督權力和職責,明確考核標準,提供履職保障,推動專責監督一體貫通、上下聯動。二是構建“大監督”體系,整合監督資源,形成監督政策庫、人才庫、案例庫,集成式制定監督計劃,減輕基層負擔,提升監督精準性與效率。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擔當。戰略規劃總院將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以中核智庫的卓越成就與奮進姿態,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核工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庫方案”,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注入智庫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庫智慧!
(責任編輯:杰 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