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主與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聯手造假,幫不符合規定的人員補繳養老保險費,以達到騙領養老保險金的目的。近日,四川省榮縣人民法院公布一起案件的判決結果,涉案的三名公職人員依法被懲處。

2015年11月,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稱“四川人社廳”)、四川省社會保險管理局(下稱“四川社保局”)相繼下發《關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繳納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和《關于貫徹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繳納有關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下稱“兩《意見》”),在全省部署開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補繳(下稱“養老保險費補繳”)工作。
兩《意見》明確了養老保險費補繳的期限和資格條件,規定凡在1996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間(下稱“相關期限”),用人單位未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責令其按當年繳費基數、現行繳費比例補繳欠繳數額。
按照兩《意見》的規定,申請養老保險費補繳的前提是:須在相關期限內與企業存在真實的勞動關系,且企業未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然而,在榮縣出現了虛假申報且審核獲得通過的情況,由此牽出一起違規審核虛假補繳申請的貪腐案。
按照四川人社廳和四川社保局的統一部署,四川省榮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稱“榮縣人社局”)、榮縣社會保險事業局(2021年機構整合為榮縣社會保險事務中心,下稱“榮縣社保中心”)于2015年起在該縣開展養老保險費補繳工作。
補繳了養老保險費,就意味著退休后可以足額領取養老保險金。這對于符合申請補繳資格條件的勞動者而言,是應享有的權利。然而,當時榮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打起了虛假申報的主意,即本不符合補繳資格,意圖通過偽造與企業在相關期限的勞動關系,進而“搭便車”補繳,以獲得領取養老保險金的資格。
吳某是榮縣某鑫煤業有限公司(下稱“某鑫煤業”)的實際控制人,其知曉上述養老保險補繳政策后,立即在榮縣社保中心進行了企業補繳登記。后來,當地的一些人主動聯系吳某,表示想搭某鑫煤業的“便車”進行補繳,以獲得領取養老保險金的資格。
吳某是個有經營頭腦的人,嗅出了其中的“商機”。他想,既然這些人有需求,這個忙我不能白幫,可以借機向他們收錢。于是,他萌生了利用補繳政策斂財的想法,謀劃著每幫一個人,就收取1萬—3萬元“手續費”。
對于請托吳某冒名補繳的人來說,取得補繳資格就意味著可以享受社保待遇,他們自然愿意額外支出1萬—3萬元費用,前提是冒名補繳申報能獲得通過——要過這一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按照相關規定,榮縣轄區內企業向榮縣社保中心申報養老保險費補繳,需要向該中心風控稽核股提交職工與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補繳時段對應月份職工工資發放明細表,以及財務記賬憑證等原始憑據,經風控稽核股核查屬實,出具書面處理意見并認定職工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后,才能給職工辦理補繳手續。
由于請托吳某冒名補繳的人與某鑫煤業并無實際勞動關系,吳某要幫這些人申報,只能偽造相關材料,還要將材料做舊。請托吳某冒名補繳的人不少,吳某特意雇了三個人專門制作虛假材料,自己則負責將材料做舊。
吳某等人制作虛假材料很容易留下痕跡,通過審核的難度極大。吳某最初嘗試通過公事公辦的方式進行補繳申報,結果屢屢受挫。相關證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榮縣社保中心經核查發現,吳某遞交的申報材料幾乎都存在偽造證明、虛構勞動關系和虛增工作年限以騙取養老保險費補繳資格的問題,遂退回了吳某的全部申報材料。
相關證人證實,吳某申報時提供的材料大多存在明顯的做舊痕跡,且有些材料明顯不合常理。例如,其提供的一些工資表在金額欄沒有寫明具體金額,職工卻在領取人簽名處簽了字;還有一些1997年的財務記賬憑證,報銷憑據竟是2009年的發票,一眼就能看出問題。
吳某見申報材料“先天不足”,無法蒙混過關,于是萌生了通過行賄的方式勾結社保中心內部人員,培植內鬼與自己里應外合,以達到目的的想法。
就在這個當口,時任榮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下稱“榮縣安監局”)副局長陳偉于2019年5月調任榮縣人社局副局長,分管養老保險補繳工作。
陳偉在榮縣安監局工作期間,長期從事煤礦安全監管工作,與吳某這個煤礦企業主關系不錯。吳某認為,陳偉的工作調動對自己而言是天賜良機。他立即決定拉攏腐蝕陳偉,以便違規補繳申報能夠獲得通過。
自2020年開始,吳某頻頻到陳偉的辦公室敘舊,繼而頻繁邀約陳偉吃飯喝酒,不斷拉近雙方的距離。在酒桌上吳某提到,想請陳偉關照其違規申報養老保險費補繳。為了能夠充分調動陳偉的積極性,吳某多次向陳偉承諾:事成之后,必有重謝。
被酒精麻醉的陳偉心動了,在“事成后分一杯羹”的糖衣炮彈攻擊下,他底線失守,最終成為被吳某利用的工具。相關證據顯示,吳某在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間,先后五次送給陳偉現金共計12萬元。
為了讓吳某的申報一路暢通無阻,陳偉成了內鬼。他一方面利用職務之便向經辦人員打招呼,加快辦理進度,另一方面幫吳某邀請經辦人員吃飯,拉關系。
不僅如此,陳偉還幫吳某到多個部門收集材料。在發現吳某提供的一些材料存在問題后,陳偉帶隊到相關單位進行所謂的“核實工作”,幫吳某將有問題的材料“洗白”,確保這些材料成為通過審核的關鍵印證材料。
在陳偉的幫助下,吳某的違規補繳申報屢屢獲批。在其中的核查環節,時任榮縣人社局黨組成員、榮縣社保中心主任楊洪,以及時任榮縣社保中心風控稽核股股長李中立也給予了幫助。對于楊洪和李中立,吳某也予以經濟上的回報——分別送給兩人現金12萬元和4萬元。
陳偉手握審批大權,申報手續最終要由其復審簽字才算正式獲批。他在案發后供述稱,其在審核吳某的補繳申報的過程中“一路綠燈”,明知某鑫煤業的申報材料不符合要求,仍在審批表上簽字表示同意。
陳偉于2023年4月28日被留置;楊洪于同年4月12日被留置;李中立于同年4月20日被留置。三人均于同年7月28日被拘留,8月10日被逮捕。
四川省榮縣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陳偉、楊洪、李中立犯濫用職權罪、受賄罪,于2023年12月1日提起公訴。榮縣人民法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法院經審理查明:2021年5月至2022年,被告人陳偉、楊洪、李中立在辦理養老保險費補繳審批過程中,明知某鑫煤業等企業偽造證明材料,騙取養老保險費補繳資格。三人為謀取個人利益,利用職權接受某鑫煤業實際控制人吳某(另案處理)等人請托,違規審核批準申報,導致135名不符合條件的人員違規辦理養老保險費補繳。其中49人已辦理退休并領取養老保險金78.04萬元,含基礎養老金65.68萬元。案發后,榮縣人社局和榮縣社保中心為稽核清退做了大量工作,最終全額追回違規發放的養老保險金。
法院同時查明:被告人陳偉、楊洪、李中立利用職務之便,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分別收受吳某等人給予的賄款31萬元、15萬元和6.8萬元。
2024年7月17日,榮縣人民法院對外公布本案一審判決結果:被告人陳偉、楊洪、李中立犯濫用職權罪、受賄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20萬元;有期徒刑2年5個月,并處罰金15萬元;有期徒刑1年7個月,并處罰金10萬元。
一審宣判后,三名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訴。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