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以2008—2019年的非金融行業上市企業數據為基礎,選取客戶穩定性作為衡量供應商企業與客戶關系的研究變量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論證明了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并且實證結果表明政府大客戶對上述二者作用效果更加顯著。機制檢驗表明,客戶穩定性通過國有企業承擔的政策性負擔與社會責任,以及提高企業信息質量的路徑來影響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關鍵詞:客戶穩定性;國有企業;高管晉升;政府大客戶
0 引言
眾所周知,國有企業不僅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還是我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主力軍。為響應高質量發展理念及雙循環要求,國有企業需要承擔更為復雜與困難的經濟目標與社會目標,實現企業與社會的持續共贏。對于國有企業的高管而言,他們只有成為既懂經濟發展又懂政務工作的高級復合型領導人才,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實現晉升目標乃至“商而優則仕”。為實現自身發展目標,國有企業的高管會圍繞著如何晉升來進行決策,進而影響國有企業的行為決策[1]。國有企業高管想要獲得職位上的晉升,往往不僅需要完成企業內部的業績目標,大部分情況下還需要完成當地政府提出的政治和社會目標[2]。此外,國有企業高管晉升方向并不局限公司層面,表現優異的高管可能會被黨組織看中,被任命為政府高級官員。為同時實現企業目標與政府要求的社會目標,國有企業不僅需要高管具有優秀的才華與能力,還需要足夠的內外部資源。
如此一來,作為企業重要的外部利益相關者之一,客戶關系的穩定性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至關重要。對于國有企業來講,客戶的穩定需求為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基本動力,是決定著企業在復雜多元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擁有穩定的大客戶資源還能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和尋找新客戶的成本。因此國有企業與下游客戶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將為企業帶來諸多利益。那么對于國有企業的高管而言,為企業獲取更多的穩定客戶能否給自己的晉升“壓上更多籌碼”?換句話說,在國有企業中,穩定的客戶關系是否能夠被認為是對高管職業晉升評價的一個重要因素?
基于上述問題,本文選取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數據,考察客戶穩定性對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影響。研究發現,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之間呈正相關關系,且從定性與定量雙重層面驗證了政府大客戶對二者的作用效果更明顯。此外,機制檢驗表明,客戶穩定性通過國有企業承擔的政策性負擔與社會責任,以及提高企業信息質量的路徑來影響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本文可能的邊際貢獻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現有研究大多關注供應鏈上客戶或企業的經濟效應,鮮少有人關注非經濟效應,本文基于供應鏈視角,研究客戶穩定性對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影響關系,這一選題在目前的研究中相對較少,視角較為新穎;第二,本文的研究結論證明了穩定的客戶關系可以促進國有企業的高管晉升,作為一種有效的激勵方式,對國有企業高管晉升問題進行研究,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第三,引入政府大客戶這一調節變量,從定性與定量雙重層面分析政府大客戶對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之間的關系的影響,豐富了政府大客戶的研究內容,為當地政府如何發揮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穩定與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1 理論分析與假設推導
1.1 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根據供應鏈管理理論與信號傳遞理論,穩定的客戶可以為企業帶來諸如減少運營成本[3]、降低經營風險[4],以及提高信息質量[5]等積極信號。由于國有企業屬于全民所有制企業,與民營企業迥然不同,其經營目標也有別于民營企業,包含了經濟目標與非經濟目標。國有企業高管作為代理人,其晉升考核指標也不僅僅是單純的業績考核,而是一個覆蓋了經營業績[6-8]、社會貢獻[9-11]與信息披露質量[12]等多重維度的綜合性考核指標??紤]到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考核標準,本文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穩定的客戶有助于改善公司業績,提升盈余穩定性,進而為國有企業承擔地方政府要求的政策性負擔起到積極作用,增加其通過承擔政策性負擔而晉升的可能性。在關于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影響因素研究的起步階段,有學者發現,經營業績在國有企業高管的考核中是一個關鍵指標[6-8]。然而,也有學者意識到中國國有企業的特殊性,從非經濟的角度研究發現,承擔地方政府要求的政策性負擔(典型的如就業指標)也是國企高管晉升的重要考核標準[9-10,13]。因此,國有企業高管能否晉升,要同時從經濟、政治、社會等多方面進行考核。對于渴望晉升的國有企業高管而言,如何平衡企業經濟指標與社會指標,使二者共同發展是其奮斗的目標。而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其政策性負擔與企業經營目標的平衡發展與其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高效的運營管理密不可分。吳陽等[14]認為,供應鏈管理是影響國有企業經營目標和政策性負擔平衡發展的關鍵運營策略之一。因此,在實現國有企業政策性負擔和企業經營目標平衡發展的過程中,穩定的客戶關系能夠為缺乏經濟基礎的國有企業帶來更穩定的營業收入及更高的盈余持續性,這不僅滿足了國有企業的經濟目標,還為其提供了承擔政策性負擔的物質基礎。由于將公司做大做強并為地方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可以成為國有企業高管晉升評估的“功勞簿”,可以合理推斷,當國有企業擁有穩定的客戶以后,國有企業高管將傾向承擔更多地方政府要求的政策性負擔,從而增加自己晉升的可能性。
其次,穩定的客戶能夠減少企業的交易成本與運營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經營風險[15],這為國有企業高管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提供了足夠的信心和精力,提升了其通過承擔社會責任達到晉升的可能性。在我國,政府部門掌握著國有企業高管的晉升。由于我國政府重視公眾影響,為了提高政府對自身的評價,國有企業高管會傾向于向社會大眾樹立一個正面的公眾形象以在社會影響這一方面獲取晉升加分項,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社會形象管理。而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無疑是國有企業塑造社會形象的最佳選擇。為了晉升,國有企業的高管有動機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2003年11月,國務院國資委頒布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明確了國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對于其自身晉升的重要性,國有企業高管有充分的動機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以塑造企業自身的良好形象[2]。此時穩定的客戶關系就起到了關鍵作用:它對于企業而言不僅有著穩固后方大本營的效果,還能消除對客戶流失等風險的顧慮[15],所以國有企業高管會有足夠的底氣和精力去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以引起政府的重視,從而為自己的晉升奠定基礎。
最后,穩定的客戶能夠改善企業的信息質量,并提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可能性。Chen和Yuan[16]的研究發現,我國的監管機構能夠識別申請配股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廖冠民和張廣婷[12]研究發現,企業盈余管理行為抑制了國有企業高管的晉升。說明不論是監管部門還是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視企業的信息環境。高管為了職業晉升而虛增業績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能夠被地方政府有效識別。在供應鏈背景下,穩定的客戶關系可以減少企業管理層因業績壓力而平滑盈余的動機,能夠抑制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提高企業的信息質量[17]。因此本文判斷,客戶較高的穩定性可以通過改善企業信息環境來促進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綜上所述,客戶較高的穩定性不僅促使國有企業高管愿意承擔更多的政策性負擔和社會責任,還通過改善企業信息環境使國有企業高管獲得晉升。故本文提出假設1:
H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正相關。
1.2 政府大客戶、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政府大客戶與企業普通客戶相比有許多不同之處。最明顯的一點是,由于政府單位的預算管理模式與一般企業不同,政府大客戶內部沒有過多關于利潤與成本的要求,當政府向企業采購物資時,在單價上企業一般能獲得一定的價格優勢。此外,我國政府的信用評級較高,償還債務的違約可能性也較小。因此,若客戶屬于政府單位,在一定程度上相對非政府大客戶更具穩定優勢?;谝陨戏治?,本文在分析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之間的關系時將政府大客戶作為調節變量納入研究范疇,接下來本文對此進行詳細分析。
一方面,從經濟效應的視角考慮,當企業擁有政府大客戶資源時,在產品市場競爭中其承受的壓力較小,外部的不確定性減少,盈余穩定性提升,對預防性現金流的需求也隨之下降[18-19]。竇超等[20]研究發現,政府大客戶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企業的經營發展,例如在企業上下游供應鏈的資源合作中,良好的政企客戶關系將降低企業運營過程中面臨的各項風險,能為企業的健康、平穩發展提供資源。此外,由于我國的大政府特性,政府大客戶對產品的需求性往往更高[21-22],在我國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政府大客戶面臨的風險遠低于企業與個人,應收款項在國家信用的背書之下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壞賬率和生產經營風險。因此,國有企業供應商基于經濟效應與由政府單位構成的政府大客戶保持穩定的關系,能夠為企業高管的職位晉升提供幫助。
另一方面,從政治關聯的視角考慮,高煒等[23]研究政企關系時發現,政府部門與國有企業建立聯系時,政治關聯在國有企業內部表現具有特異性,國有企業在獲得穩定的政府采購訂單的同時,與政府大客戶之間的業務往來可以演化為良好的政企合作關系。此類政治關聯可以為有志于發展個人事業的國有企業高管提供諸如職業發展機會、提薪等個人發展資源,并進一步對高管的激勵政策產生影響。因此,基于政治關聯視角,與政府大客戶保持穩定的合作關系能夠促進國有企業高管獲得職位晉升。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設2:
H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對于非政府大客戶,政府大客戶對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正相關作用影響更顯著。
2 數據來源與研究設計
2.1 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08—2019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數據作為初始研究樣本,對數據進行如下篩選和處理:①從CSMAR數據庫下載前五大客戶、供應商的數據;②剔除未披露前五大客戶的樣本及前五大客戶在國內沒有工商登記的樣本;③剔除民營上市公司樣本;④剔除金融行業樣本;⑤剔除高管簡歷缺失及控制變量缺失的公司樣本。樣本篩選過程詳見表1。本文對相關變量進行了1%水平的縮尾(Winsorize)處理,以消除極端值對研究結果的影響。
2.2 變量定義
2.2.1 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本文選取國有企業高管晉升(Promotion)作為被解釋變量。由于國有企業的業務負責人通常是總經理,本文關注國有企業總經理的晉升。參考廖冠民[12]及李路和肖土盛[24]的度量方法,如果國有企業高管職位變動后擔任如下職務則界定為獲得晉升:①在政府部門擔任更高職位;②在集團公司擔任更高職務;③保留原有職務但在集團公司兼職;④保留原有職務但在本公司兼任更多職務;⑤到更大規模公司擔任相同或更高職務。若其職位變動后在同一集團不同子公司擔任相同職務則界定為職位不變。若其離職后擔任其他職務(如在原公司擔任更低職位、到更小規模的公司擔任相同或更低職位)則界定為降職。本文設置標識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虛擬變量(Promotion),如果高管獲得晉升,該變量取值為2;若高管職位不變,取值為1;若高管遭到降職,取值為0。此外,依次按如下標準剔除不符合要求的觀測:①國有企業的高管因為退休、控股權變動、健康或違法亂紀等原因離職;②國有企業的高管由于同時兼任更高職務而放棄原本職位;③高管任期時間短于1年。
2.2.2 客戶穩定性
本文選用上市公司客戶穩定性(Stable15)作為解釋變量。目前關于客戶穩定性的研究相對較少,參考王雄元[5]的做法,使用企業前一年、當年、下一年這連續3年內前五大客戶重復出現的次數除以15來衡量客戶關系的穩定性。
2.2.3 政府大客戶
對于政府采購的主體界定,我國政府采購法明確指出,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的采購行為屬于政府采購行為。本文采用竇超等[25]的度量方法,選用政府大客戶(Procurement)作為調節變量。具體而言,在回歸分析中,本文分別設置是否有政府大客戶(Gov)和政府大客戶訂單占比(Govper)來進行衡量。
1.是否有政府大客戶(Gov)
虛擬變量,若公司i在第t期前五大客戶有政府部門(包含各級黨、政、軍部門及政府事業單位)則為1,否則為0。
2.政府大客戶訂單占比(Govper)
連續變量,用企業當期政府部門(包含各級黨、政、軍部門及政府事業單位)的采購額占企業營業收入的比例來衡量政府大客戶。
其他變量定義見表2。
2.3 模型設計
本文參考廖冠民等[12]和王雄元等[5]的模型設計,構建以下O-logit模型檢驗本文H1,具體為
Promotiont=β0+β1Stable15t-1+∑Controlst-1+∑Industryt-1+∑Yeart-1+ε(1)
本文重點關注的系數是β1,且預計系數為正,其大小和顯著性代表了客戶穩定性對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影響。由于高管晉升具有時間效應,因此本文在進行回歸分析時將解釋變量與控制變量滯后一期。
本文在檢驗H1的模型基礎上加入Stable15×Procurement的交乘項來驗證H2。其中政府大客戶(Procurement)這個調節變量在后文分析中主要通過是否有政府大客戶(Gov)和政府大客戶訂單采購占比(Govper)這兩個緯度來檢驗。具體模型構建如下
Promotiont=β0+β1Stable15t-1+β2Stable15t-1×Procurementt-1+
∑Controlst-1+∑Industryt-1+∑Yeart-1+ε(2)
β2是模型(2)的主要待估參數,且預計系數為正。由于高管晉升具有時間效應,且考慮到企業獲得政府大客戶和高管晉升之間可能具有內生性問題,因此本文在進行回歸分析時將解釋變量與控制變量滯后一期。
[STF5〗3 實證檢驗結果
[STF1〗3.1 描述性統計
根據主要研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統計表略),國有企業高管晉升(Promotion)的最小值、中位數和最大值分別為0、1和2,平均值為0.886 8,接近1,說明我國的國有企業高管職位不變或平調的情況占比較大,符合上文國有企業高管變更的數據分布情況。用連續3年內前五大客戶的重復率來衡量客戶的穩定性(Stable15),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1,說明國內企業將大客戶連續3年內全部維持和全部換掉這兩種情況都有發生。而客戶穩定性的均值為0.422 0,說明我國企業在3年內有42.2%的客戶是穩定的,客戶穩定性的標準差為0.239 8,說明對于國內企業來講大客戶的穩定性仍至關重要,企業更加傾向于與大客戶保持穩定的合作關系。其余變量統計特征不再贅述。
[STF1〗3.2 相關性分析
本文主要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報告了變量之間的斯皮爾曼相關系數和變量之間的皮爾遜相關系數(統計表略)。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客戶穩定性(Stable)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Promotion)之間的皮爾遜相關系數與斯皮爾曼相關系數分別為0.052 2和0.050 1,且在5%水平顯著為正,初步驗證了本文H1,即客戶穩定性能夠促進國有企業高管晉升。[STF1〗
3.3 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之間的實證結果見表3。其中,列(1)僅控制行業和年份固定效應,列(2)加入公司治理和高管特征等層面的控制變量。結果顯示,在列(1)回歸結果中,客戶穩定性Stable15的系數為0.665 4,Z統計值為2.48,在5%水平顯著為正;列(2)的回歸結果中,客戶穩定性Stable15的系數為0.675 5,Z統計值為2.49,在5%水平顯著為正,證明了客戶穩定性能夠促進國有企業高管晉升,驗證了前文H1的結論。
3.4 政府大客戶、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本文H2的回歸結果見表4。其中,列(1)和列(2)表示在定性方面,是否有政府大客戶對客戶穩定性促進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作用效果。列(1)為不加入控制變量,只控制行業和年份固定效應的回歸結果;列(2)加入公司治理和高管特征的控制變量后進行回歸。Stable15×Gov為本次回歸分析中的關鍵變量,列(1)交乘項系數為3.686 6,Z統計值為2.26,在5%水平顯著為正;列(2)交乘項的系數為3.239 4,Z統計值為2.03,在5%水平顯著為正。證明在定性方面,相對于沒有政府大客戶的客戶企業來講,客戶穩定性促進國有企業高管晉升在有政府大客戶中表得更加明顯。
列(3)和列(4)表示在定量方面,政府大客戶采購占比對客戶穩定性促進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影響效果。其中,列(3)為不加入控制變量,僅控制行業和年度固定效應的回歸結果,關鍵變量Stable15×Govper交乘項的系數為0.102 3,Z統計值為2.91,在1%水平顯著為正;列(4)加入公司治理和高管特征層面的控制變量后,回歸結果顯示,關鍵變量Stable15×Govper交乘項的系數為0.084 7,Z統計值為2.38,在5%水平顯著為正,證明了在量化層面,政府大客戶的采購比例對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之間的促進作用有更顯著作用。
3.5 穩健性檢驗
3.5.1 改變客戶穩定性的度量方式
為了確保文章結論的穩健可靠,本文借鑒Li和Yang[26]、王雄元和彭旋[5]的做法,重新定義客戶穩定性,即取前五大客戶在上年出現的個數除以5來衡量客戶穩定性(Stable5),且該數值越大,說明企業與客戶關系越穩定。回歸數據有效證明了改變客戶穩定性的度量方式不影響本文的研究結論。
3.5.2 縮小樣本量
由于只有銷售占比較高的穩定客戶才會對企業產生實質影響,因此借鑒王雄元和彭旋[5]的做法,剔除穩定客戶銷售占比低于5%的樣本后重新進行回歸。再次證明在量化層面,政府大客戶的采購比例對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之間的促進作用顯著?;貧w數據有效證明了縮小樣本數據不影響本文的研究結論。
3.5.3 Heckman兩階段法
由于客戶信息披露原則是一項自愿性披露政策,企業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披露客戶的具體名稱,獲得的客戶—供應商數據均為企業明確披露的數據,缺失了企業未明確披露的數據,因此實證結果可能存在樣本自選擇偏差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參考王雄元和喻長秋[27]的做法,本文選擇Heckman二階段回歸模型進行穩健性檢驗來緩解樣本自選擇偏差問題??蛻舴€定性促使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影響關系依舊存在,政府大客戶在質與量的雙重層面依舊對二者的促進作用有顯著影響。此外IMR的系數并不顯著,這說明本文選取樣本并不存在嚴重的樣本自選擇偏差問題,但同樣控制樣本自選擇偏差后,本文的結論仍具有穩健性。
4 機制檢驗
前文論證了客戶穩定性對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影響,但客戶穩定性具體通過何種機制來影響國有企業高管晉升前文并未進行詳細說明,本部分將進一步探討客戶穩定性影響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路徑機制。
4.1 客戶穩定性、企業承擔的政策性負擔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為了驗證這一傳導路徑,本文借鑒曾慶生和陳信元[28]、劉青松和肖星[10]、李路和肖土盛[24]的研究,采用模型估計企業冗員,即為企業承擔的政策性負擔。模型為
Employee=α0+α1Asset+α2Capital+α3Growth+∑Industry+∑Year+ε
式中,Employee為每萬元總資產雇員人數;Asset為總資產的自然對數;Capital為資本密集度,等于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Growth為銷售增長率。
同時模型控制了行業和年度固定效應。對回歸估計殘差,得到企業冗員率,即為企業承擔的政策性負擔(Policyburden)。結果表明,國有企業承擔政策性負擔發揮了部分中介效應,從而驗證了“客戶穩定性→國有企業積極承擔政策性負擔→促進國有企業高管晉升”這一路徑機制。
4.2 客戶穩定性、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前文已經指出,國有企業承擔政策性負擔是客戶穩定性影響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影響路徑之一。但眾所周知,由于國有企業的特殊性質,國有企業被動承受政府施加的政策性負擔,事實上,國有企業也“自愿”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供應鏈模式下,穩定的客戶關系對于企業而言不僅有著穩固后方大本營的效果,還能消除對客戶流失等風險的顧慮[15],所以企業會有足夠的底氣和精力去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以引起政府的重視,從而為自己的晉升奠定基礎。因此本文合理推測,國有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是客戶穩定性影響國有企業高管晉升的一個傳導路徑。為驗證這一傳導路徑,本文采用社會捐贈額(Donation)度量國有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進行中介效應檢驗。實證結果表明,國有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發揮了部分中介效應,從而驗證了“客戶穩定性→提高國有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性→促進國有企業高管晉升”這一路徑機制。
4.3 客戶穩定性、國有企業的信息質量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穩定的客戶作為企業重要的利益相關者,有動機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具體來說,穩定的客戶關系可以減少企業管理層因業績壓力而平滑盈余的動機,能夠抑制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提高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17]。因此,企業的客戶關系越穩定,企業的盈余管理水平越低,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越高。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會計信息質量一直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盈余管理既影響了企業各方面利益相關者的信息不對稱,也對國有企業高管的晉升產生了負面影響。廖冠民和張廣婷[12]研究發現,較低的盈余管理水平為國有企業高管晉升創造了一個較為良好的信息環境,進而促進了國有企業高管晉升。根據已有文獻的綜上所述,合理推測客戶較高的穩定性可以通過提升企業會計信息質量,進而來促進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使用盈余管理水平度量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使用修正的瓊斯模型計算公司的應計盈余管理水平[29],對Da取絕對值(Ada)進行中介效應檢驗,公式為
TAt/Assett-1=α11/Assett-1+α2(ΔREVt-ΔRECt)/Assett-1+α3PPEt/Assett-1+ε
研究結果表明,國有企業的信息質量發揮了部分中介效應,從而驗證了“客戶穩定性→提高國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國有企業高管晉升”這一路徑機制(限于篇幅,省略了穩健性檢驗和機制檢驗的實證結果)。
5 結語
本文以2008—2019年A股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客戶數據為研究樣本,實證檢驗兩個研究假設,并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得出本文研究結論:①客戶穩定性能促進國有企業高管晉升;②客戶背景中有政府大客戶的國有企業,其客戶穩定性更容易促進國有企業高管晉升;③政府大客戶的采購比例對客戶穩定性與國有企業高管晉升之間的促進作用有顯著影響;④機制檢驗表明,客戶穩定性通過國有企業承擔的政策性負擔與社會責任,以及提高企業信息質量的路徑來影響國有企業高管晉升。
基于本文的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應當高度重視企業的客戶關系管理,特別是針對企業大客戶和政府大客戶的關系管理,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從客戶的需求出發提供高質量服務,充分考慮客戶的使用感受和體驗,用心留住客戶;另一方面,嚴格把控產品的生產質量,除了一流的服務水平,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才能從最根本上留住客戶。企業這樣做才能創造更高的利潤,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
第二,應該建立良好的針對客戶關系管理的管理層能力考核機制,既要能為客戶提供良好的經營策略,也要保證自身擁有高效敏捷的執行能力。在很多時候,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往往在于領導者的執行能力,因此國有企業高管應該提升自己的執行能力,做到策略與執行力兼顧,只有這樣,客戶才更愿意與企業一起成長。
第三,本文發現穩定的客戶購買,特別是政府采購性質的銷售收入能實現國有企業高管個人目標與當地經濟發展即社會目標的有機統一。因此當地政府應當發揮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穩定與發展作用,對基本面良好但缺乏客戶資源或者短期經營存在困難的國有企業伸出“扶持之手”,提供穩定的政府采購,為國有企業的高管提供勤勉工作的動力,如此既可以穩定當地的就業率水平,提高城市經濟發展速度,也可在將來為政府提供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冬華,陳信元,萬華林.國有企業中的薪酬管制與在職消費[J].經濟研究,2005(2):92-101.
[2]CAO J, LEMMON M L, PAN X,et al. Political promotion,CEO incentiv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y and performance[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1(10):11-53.
[3]CHEN K C W,YUAN H.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apital resource allo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accounting-based regulation of rights issu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79(3):645-665.
[4]王雄元,高開娟.客戶關系與企業成本粘性:敲竹杠還是合作[J].南開管理評論,2017,20(1):132-142.
[5]王雄元,彭旋.穩定客戶提高了分析師對企業盈余預測的準確性嗎?[J].金融研究,2016(5):156-172.
[6]趙震宇,楊之曙,白重恩.影響中國上市公司高管層變更的因素分析與實證檢驗[J].金融研究,2007(8):76-89.
[7]王曾,符國群,黃丹陽,等.國有企業CEO“政治晉升”與“在職消費”關系研究[J].管理世界,2014(5):157-171.
[8]盧馨,何雨晴,吳婷.國企高管政治晉升激勵是長久之計嗎?[J].經濟管理,2016,38(7): 94-106.
[9]廖冠民,沈紅波.國有企業的政策性負擔:動因、后果及治理[J].中國工業經濟,2014(6):96-108.
[10]劉青松,肖星.敗也業績,成也業績?:國企高管變更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 2015(3): 151-163.
[11]張宏亮,王靖宇.晉升激勵與國有企業異常捐贈[J].財經科學,2017(4):77-88.
[12]廖冠民,張廣婷.盈余管理與國有公司高管晉升效率[J].中國工業經濟,2012(4):115-127.
[13]閆偉宸,肖星.政府目標、國企分類與高管繼任[J].南開管理評論, 2019,22(5):130-141.
[14]吳陽,姚建明,仝嫦哲.國有企業的供應商優選決策研究:兼顧政策性負擔與經濟性目標[J].運籌與管理,2021,30(1):63-70.
[15]包曉嵐,宋明亮,李思呈.客戶關系對企業風險承擔的影響[J].科學決策,2020(8):44-66.
[16]CHEN K C W,YUAN H.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apital resource allo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accounting-based regulation of rights issu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79(3):645-665.
[17]邱保印,程博.“手中有糧心不慌”:客戶穩定性影響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嗎?[J].外國經濟與管理,2022,44(4):81-94.
[18]張沁琳,沈洪濤.政府大客戶能提高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嗎?[J].財經研究,2020,46(11):34-48.
[19]COHEN D A,LI B. Customer-base concentration,investment,and profitability:the U.S. government as a major customer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20,95(1):101-131.
[20]竇超,王喬菀,陳曉.政府背景客戶關系能否緩解民營企業融資約束?[J].財經研究,2020,46(11):49-63,168.
[21]DAN D,SCOTT J,MATTHEW S,et al. Customer concentration risk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6,61(1):23-48.
[22]劉云,閆哲,程旖婕,等.政府采購促進科技創新的政策作用機制及實證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中國軟科學,2017(8):9-20.
[23]高煒,黃冬婭.關于中國國有企業“政治關聯”的研究評述[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8,19(3):103-111.
[24]李路,肖土盛.收購方管理層職位變遷:基于中國并購市場的證據[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8(3):51-64.
[25]竇超,陳曉,李馨子.政府背景客戶、業績增長與盈利質量:基于供應鏈視角[J].中國會計評論,2020,18(1):125-152.
[26]LI N,YANG Z C . Customer Relationship and Debt Contracting[R]. 2011.
[27]王雄元,喻長秋.專有化成本與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基于客戶信息披露的分析[J].財經研究,2014,40(12):27-38.
[28]曾慶生,陳信元.國家控股、超額雇員與勞動力成本[J].經濟研究,2006(5):74-86.
[29]DECHOW P M,SLOAN R G, SWEENEY A P.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J]. The Accounting Review,1995,70(2):93-225.
收稿日期:2024-03-06
作者簡介:
楊曉藝,女,1996年生,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資本市場與公司治理。
李剛,男,1972年生,博士研究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治理與會計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