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一輪“超級選舉周期”拉美政黨發展的新變化及影響

2024-09-25 00:00:00袁東振
當代世界 2024年9期

【關鍵詞】拉美政黨政黨政治政黨發展治理能力超級選舉周期

經過近兩百年的實踐和發展,政黨已經成為拉美政治運行的主體力量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撐。進入21世紀特別是在2021—2024年“超級選舉周期”,拉美政黨政治發展不斷出現新變化、呈現新態勢,對該地區政治發展、國家治理和國家間合作產生重要影響。

拉美政黨政治演變及基本特點

拉美是最早出現政黨的發展中地區。拉美國家于19世紀上半葉獨立后,統治集團內部形成保守與改良兩派政治勢力。兩派效仿英國和美國政黨制度,建立保守黨和自由黨兩類政黨。從19世紀30年代起,這兩類政黨在烏拉圭、智利、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巴拉圭、厄瓜多爾、洪都拉斯等國家相繼成立,盡管各國政黨的名稱并不完全一致。19世紀的拉美政壇基本被這些政黨壟斷。嚴格地說,這些政黨當時主要是寡頭集團政治斗爭的工具,社會和群眾基礎薄弱,并非完全意義上的現代政黨,但這些政黨的建立是拉美政黨政治的重要雛形。

經過近兩百年實踐探索,政黨成為拉美國家政治運行的重要主體、政治活動的最主要參與者以及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撐。政黨間協商與合作、博弈與競爭、聯合與妥協成為國家政治的重要內容;政黨政治成為國家政權和政府機構運轉的重要環節,與議會制度、政府制度、選舉制度形成緊密聯系。許多學者認為,政黨已成為拉美民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社會利益的主要連接者和凝聚者,沒有政黨就沒有拉美政治和民主。[1]

拉美政黨政治具有較好延續性和連貫性。19世紀末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拉美出現大批民族主義政黨,許多政黨成為執政黨并長期執政。同傳統的保守黨和自由黨相比,這些政黨具有現代政黨特征,社會和群眾基礎相對廣泛,組織成分更加多元。這些政黨是20世紀拉美現代化進程的主導者和政治民主化的推動者。政黨雖然在軍人政權統治時期受到打壓,但政黨政治發展并未中斷,政黨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無可替代的參與者。拉美軍政府“還政于民”的民主化進程于20世紀70年代末開啟后,政黨地位和作用得到提升,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引領者,以及政治制度和政治運行規則的主要制定者。進入21世紀后,一批新型政黨建立并執政,拉美政黨政治獲得新動力,政黨發展出現新局面。

拉美政黨管理和運行規則相對規范,憲法和法律對政黨的地位和政黨制度有明確規定。自1934年和1942年烏拉圭和多米尼加率先將有關政黨的規定列入憲法起,到1994年阿根廷在憲法中作出相應規定止,所有拉美國家都在憲法中就政黨問題作出規定,實現了所謂政黨的憲法化和規制化。[2]在此基礎上,已有十多個拉美國家制定《政黨法》,對政黨建立、資金使用、注冊登記、政黨活動、參與選舉等作出詳細規定。許多國家還頒布專門的法律法規,對憲法、選舉法、選舉事務條例、政黨法中所涉及的內容進行補充。這些法律法規多是在進入21世紀后制定的,與政黨問題密切相關,其中最重要內容是關于政黨的資金來源和資助問題。通過憲法、政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拉美國家實現了政黨管理的法制化和規范化。所有政黨都根據政黨管理的基本規則,在現有制度框架下生存、競爭和發展。拉美政黨政治多姿多彩、包容多元,涵蓋當今世界所有類型的政黨制度。中南美地區國家基本實行多黨制,加勒比地區國家多實行兩黨制,古巴實行獨特的一黨制。

拉美政黨發展和政黨政治具有發展中國家的鮮明特色。發展中國家政黨發展和政黨政治與發達國家有某些相似性,但又有自身特色,如不同程度存在政黨類型多樣化、政黨發展穩定性不足、公眾對政黨信任度不高、政黨建設有明顯缺陷等。拉美政黨發展和政黨政治起源較早,但其仍具有發展中國家的鮮明特點,政黨發展起伏大、變動多,政黨格局多次發生周期性變動。19世紀,保守黨和自由黨控制與主導拉美政治進程數十年。20世紀初,隨著一些國家保守黨和自由黨衰落,民族主義政黨興起,政黨發展呈現多元化態勢。20世紀中葉后社會民主主義和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在拉美獨領風騷數十年。從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至今,一些老牌政黨走向衰敗,一批新型政黨異軍突起,拉美政黨格局再次出現大變動和大轉型。

拉美政黨政治發展新變化及原因

近年來特別是在本輪“超級選舉周期”(2021—2024年),拉美政黨政治發展呈現一些新特點和新態勢。

第一,傳統政黨衰敗與新型政黨崛起相互交織。不少曾長期執政的老牌政黨影響力號召力下降,在國家決策中日益邊緣化。墨西哥三大傳統政黨均呈衰敗跡象。2000年,革命制度黨連續執政71年歷史終結,2012—2018年雖重新執政,但衰敗趨勢難以逆轉,2018年大選其總統候選人得票率僅為16%。國家行動黨在2000年贏得大選并連續執政12年后,盡顯衰敗跡象;該黨總統候選人2018年大選得票率僅為22%。民主革命黨衰敗最為明顯,其總統候選人2018年大選得票率不足3%。這三個政黨聯合推舉的總統候選人于2024年大選中僅獲28%的得票率。秘魯多個傳統政黨衰敗,阿普拉黨在2020年國會特別選舉中未獲得席位,甚至沒參加2021年大選;基督教人民黨在2021年大選中也沒能在國會獲得議席。智利中左和中右兩大政黨聯盟在2021年大選中敗北,其交替執政30多年的局面被打破。2021年洪都拉斯大選后,傳統政黨自由黨和國民黨長期掌控國家政治進程的歷史宣告終結。2019年,薩爾瓦多民族主義共和聯盟和馬蒂陣線在大選中失利,兩大傳統政黨長期交替執政局面被終結;兩黨總統候選人在2024年大選中得票率分別為5.57%和6.4%,政治影響力盡失。

2024年6月3日,墨西哥執政黨國家復興運動黨所在競選聯盟總統候選人克勞迪婭·辛鮑姆在首都墨西哥城宣布贏得總統選舉勝利,將成為墨西哥史上首位女總統。

同時,一批新型政黨崛起并迅速在多國執政。墨西哥國家復興運動黨于2014年建黨,2018年執政并成為議會第一大黨,2024年大選后繼續執政。秘魯涌現多個新型政黨,民族主義黨于2005年建黨,僅六年后便取得執政地位;“為了變革的秘魯人”黨于2014年建立,兩年后執政;自由秘魯黨于2016年建黨,五年后執政。智利“尊嚴制憲”聯盟組建于2020年,在2022年便實現執政。厄瓜多爾建黨不足10年的“創造機會運動”黨于2021年成為執政黨;“國家民主行動”于2022年建黨,在2023年實現執政。薩爾瓦多“新思想”黨于2017年建黨,一年半后取得執政地位,并在2024年大選后繼續執政,且贏得議會多數席位。哥斯達黎加民主社會進步黨于2018年成立,在2022年執政,從建黨到執政僅用了4年。2017年危地馬拉“前進黨”建立,在2019年執政,從建黨到執政僅用兩年;2023年大選獲勝的“種子運動”黨于2017年才建黨。巴拿馬實現目標黨于2021年建黨,在2024年實現執政。

拉美傳統政黨衰敗和新型政黨崛起有深刻的政治社會根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傳統政黨的脆弱性和先天缺陷。首先,傳統政黨漸失公眾信任,衰敗難以避免。許多傳統政黨在長期執政過程中未能有效化解國家面臨的各種經濟社會難題,執政的合法性基礎不斷遭到侵蝕;黨的領導人日益脫離一般黨員和民眾,引起公眾反感,一些國家由此出現“政治家危機”,進一步加重政黨代表性危機和信任危機。其次,新型政黨為公眾提供了新選擇。新型政黨的理念與傳統政黨不同,對選民而言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其領導人具有政治局外人或政治素人特點,沒有傳統政黨背景,甚至有反傳統政黨和反傳統政治家的傾向,能夠贏得對傳統政黨和政治家反感的民眾同情和支持。有學者指出,如果既有政黨無法有效反映公眾訴求,各社會階層不能感受到自己被現有政黨所代表,就會在傳統政黨之外尋找代表性。[3]公眾對傳統政黨及政治家信任度降低,轉而支持局外政黨和政治局外人,推動了傳統政黨衰敗和新型政黨崛起局面的形成。

需要指出的是,傳統政黨衰敗并不意味著其退出政治舞臺,新型政黨崛起削弱了傳統政黨政治影響力,但并未完全取代其地位。不少傳統政黨“衰而未敗”,仍是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參與者和引領者。傳統政黨在哥倫比亞、阿根廷、智利等國仍是最大政黨,在巴拉圭、烏拉圭等國繼續執政。與此同時,新型政黨“興而未起”現象普遍。許多政黨建黨不久即執政,但因治理能力不足,難以實現連續執政,有的甚至不能完成預定任期。傳統政黨和新型政黨的較量并未以任何一方完敗或完勝而結束;雙方依然膠著的競爭是拉美政黨政治發展的鮮明特色,也是“超級選舉周期”的重要看點。

第二,政黨發展分散化和聯盟化趨勢相互促進。拉美政黨發展固有的分散化繼續發酵,政黨數量大幅增加甚至呈現碎片化趨勢。1998—2018年,巴西議會中擁有席位的政黨由18個增加到30個,2022年大選后在參眾兩院擁有席位的政黨分別有18個和26個。秘魯21個政黨參加2020年國會特別選舉,20個政黨參加2021年大選。智利2022年組成的議會中,在參眾兩院擁有席位的黨派分別為11個和22個。2020年委內瑞拉有56個全國性政黨,37個政黨登記參加2024年大選。阿根廷2023年大選后,在參眾兩院擁有席位的政黨分別有9個和15個。巴拿馬2024年大選后,議會71個席位由9個政黨瓜分,席位最多的政黨僅有20席。多米尼加24個政黨參加2020年大選,2024年大選中有9個政黨推出總統候選人,分別有7個和13個政黨在參眾兩院獲得議席。拉美政黨分散化碎片化發展的原因眾多,如傳統政黨包容性不足,民意代表性偏低,不斷催生出不同理念、主張和代表性的新政黨;不少國家對大選參選門檻限定較低,導致大選前新政黨大量涌現;一些國家的政黨資助方式對新政黨增多推波助瀾,如危地馬拉“選舉和政黨法”規定,50%的競選資助分配給總統選舉,國會和市政選舉各25%,建立新政黨并爭取更多政黨資助,力爭在選舉中取得好成績,是較有吸引力的選擇。

與政黨發展分散化碎片化同時發生的是政黨聯盟化趨勢。出于選舉需要,許多政黨熱衷或被迫建立政黨聯盟。在厄瓜多爾2021年大選中,中左翼政黨組成“希望聯盟”,右翼政黨也組成競選聯盟。智利中左翼政黨在2021年大選中組成“新社會公約”聯盟,左翼組成“尊嚴制憲”聯盟,中右翼組成“智利前進”聯盟,極右翼組成基督教社會陣線。2022年巴西大選也是左右兩大聯盟的較量。阿根廷左翼政黨在2023年大選中組成“祖國聯盟”,右翼組成“變革聯盟”,極右翼組成“自由前進運動”聯盟。2024年墨西哥大選中三大傳統政黨結成“力量與意志”聯盟,與國家復興運動黨等組成的“我們繼續創造歷史”聯盟競爭。

政黨發展呈現聯盟化趨勢的根本原因是政黨的職能弱化,不少政黨從綱領政黨向選舉政黨轉變。拉美政黨與選舉間的關系愈發緊密,政黨日益淪為純粹的選舉工具。許多政黨和政黨聯盟因選舉而生,參加選舉獲得公職是主要目標。一旦選舉結束,不少政黨便失去動力和方向,走向衰敗甚至消亡,相關的政黨聯盟隨之瓦解。在選舉政治的環境中,政黨發展分散化碎片化催生政黨聯盟趨勢,而政黨聯盟不穩定進一步加劇政黨分散化碎片化,形成政黨發展分散化和聯盟化相伴而生、相互促進的局面。

第三,左右爭斗的政治效應不斷外溢。左右競爭和交替執政,是拉美政治發展的重要主線、主要內容和鮮明特點。從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起,拉美出現兩輪左右輪替周期。[4]近年來,拉美左右競爭的局面更趨復雜,不同國家呈現不同趨勢和景象。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國家左翼政黨優勢較明顯,執政地位或政治基礎相對穩固,而厄瓜多爾、阿根廷、巴拉圭等國家右翼政黨影響力上升。左右輪替的政治周期通常與經濟社會發展周期有內在關聯,是經濟社會發展在政治領域的映射。左右輪替通常在經濟下行、社會危機加重、民眾不滿增多而改革又難以推進的時期發生。現階段拉美經濟增長乏力,左翼和右翼執政黨均陷于執政困境;不少國家社會撕裂加劇、政治對立加重,公眾對經濟社會困局迷茫無助,只能在左右間無奈切換,加劇左右相互纏斗的局面,左右輪替的周期也不如過去鮮明。

與此同時,左右爭斗的效應加速外溢。一方面,右翼力量加強聯合,試圖抑制左翼力量成長。2022年西班牙極右翼呼聲黨及其下屬智庫在哥倫比亞舉行會議,域內外右翼力量試圖聯手抑制拉美左翼力量。2024年阿根廷總統米萊等先后去美國、巴西和墨西哥參加“保守政治行動會議”,呼吁阻止拉美“社會主義的進步”。另一方面,左翼力量加強協調,聲援左翼政府。2022年圣保羅論壇召開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會議,聲援該地區左翼政府;2024年第27屆圣保羅論壇肯定了在拉美國家政府中日益增長的左翼力量。2022年以來歷屆“美洲玻利瓦爾聯盟”峰會均聲援拉美左翼政府,呼吁拉美國家加強團結。拉美和西班牙前左翼政要組成的“普埃布拉集團”試圖制定支持拉美左翼進步力量和左翼政府的新議程。[5]

第四,朝野之爭更趨激烈和復雜。在決定拉美政治發展走向的2021—2024年“超級選舉周期”,有25個國家相繼舉行大選,執政黨和在野黨競爭激烈,互有進退。2021年厄瓜多爾、秘魯、尼加拉瓜、智利、洪都拉斯、巴哈馬、圣盧西亞7國大選,除尼加拉瓜外的其他6國發生執政黨更迭。2022年哥斯達黎加、哥倫比亞、巴西、格林納達、圣基茨和尼維斯、巴巴多斯、多米尼克7國大選,除巴巴多斯和多米尼克外的其他5國發生執政黨更迭。2023年危地馬拉、厄瓜多爾、阿根廷、巴拉圭、安提瓜和巴布達5國大選,巴拉圭、安提瓜和巴布達執政黨繼續執政,其他3國執政黨更迭。2024年薩爾瓦多、巴拿馬、多米尼加、墨西哥、委內瑞拉和烏拉圭6國大選,在已結束選舉的前5個國家中,4國執政黨取勝,巴拿馬發生執政黨更迭。

拉美一些國家執政黨更迭和另一些國家執政黨繼續執政交替發生,執政業績是關鍵或核心影響要素。執政黨更迭多發生在執政黨業績欠佳、國家治理能力較弱、執政者支持率較低的國家。如果民眾對執政黨的業績和能力不滿意,通常會希望變換執政黨,于是投懲罰票,導致執政黨更迭。執政黨繼續執政,通常發生在執政黨業績較好、政府治理能力較強、執政者支持率較高的國家,如薩爾瓦多、多米尼加和墨西哥。

政黨發展新變化對拉美政治的影響

政黨發展新變化對拉美政治具有雙重影響。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政黨管理和運行進一步規范化,有利于提升政治制度的效率及國家治理能力。而政黨的脆弱性、政黨發展分散化、左右之爭效應外溢及朝野之爭加劇,則對拉美政治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第一,政黨的脆弱性損害政黨和執政者的公信力。傳統政黨衰敗加重公眾對政黨的信任危機。不少傳統政黨缺乏與時俱進的能力,未能根據時代變遷適時提出符合民眾訴求的新理論和政策主張,漸漸喪失凝聚大眾的能力和政治號召力。雖然多數拉美民眾認為政黨在民主發展中具有核心作用,但對政黨的信任度低。2021年大選中,40%—45%的秘魯人不知道該投票給誰,只有12%的危地馬拉民眾認為政黨代表自己,厄瓜多爾民眾對政黨的信任度只有5%,近半委內瑞拉民眾不支持任何政黨。[6]

新型政黨的脆弱性進一步加劇民眾對政黨的不信任。新型政黨善于營造選舉氣氛和利用選舉優勢,但在社會和群眾基礎以及思想和組織方面有明顯缺陷。新型政黨快速崛起,但其未得到多數民眾的持續支持;不少政黨在短暫執政期后便失去活力,能實現連續執政的新型政黨并不多。2000年后秘魯5屆政府由5個不同政黨執政,除阿普拉黨外,其余均為新型政黨,但都未能實現連續執政。一些國家的新型政黨只是曇花一現。

執政者業績不佳損害其公信力。不少拉美國家執政者的支持率隨其執政時間增加而下降。由于民眾起初對執政者解決國家難題抱有期盼,其執政初期支持率相對較高;隨著執政者執政能力不足的缺陷不斷暴露,支持率便會大幅下滑。2017年莫雷諾就任厄瓜多爾總統時支持率為67%,2020—2021年降至個位數。智利總統皮涅拉于2018年就任時支持率接近70%,2019年后迅速下滑,最終跌至個位數。秘魯總統卡斯蒂略于2021年7月上臺時支持率為53%,1個月后驟降到38%;2022年被彈劾后其繼任者博盧阿爾特的支持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智利總統博里奇于2023年就任一年半后支持率下降,2024年4月降至30%,不支持率升至62%。

第二,政黨發展分散化削弱執政黨的合法性基礎。本輪超級選舉周期中,在總統選舉只進行一輪的巴拉圭、巴拿馬等國家,獲勝者得票率通常較低,合法性基礎較弱;在實行兩輪選舉的國家,最終勝選者首輪選舉得票率通常較低,第二輪多以微弱優勢勝出,其中不少依靠與其他政黨結盟勉強獲勝,合法性基礎不牢固。

2023年12月20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地爆發抗議游行,反對新任總統米萊的改革政策。
2023年1月10日,秘魯利馬, 秘魯部長會議主席(總理)阿爾韋托·奧塔羅拉及其內閣面臨不信任投票,多名議員在國會舉牌示威。

2021年當選厄瓜多爾總統的拉索在首輪選舉中得票率不足20%;諾沃亞在2023年大選的首輪選舉中得票率為23.73%,第二輪以52.28%的得票率勉強勝選。卡斯蒂略在2021年秘魯大選的首輪選舉中得票率為13%,第二輪以0.2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取勝。博里奇在2021年智利大選首輪選舉中的得票率為25.82%,第二輪得票率為55.9%,優勢并不明顯。2022年哥斯達黎加大選首輪選舉中,查韋斯得票率為16.7%,第二輪以52.9%得票率的較小優勢獲勝。2022年巴西大選首輪投票中,盧拉和主要競爭對手得票率相差5個百分點,第二輪以0.6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取勝。2022年哥倫比亞大選首輪選舉中佩特羅得票率為40.32%,第二輪以3個百分點微弱優勢獲勝。2023年危地馬拉總統首輪投票中,阿雷瓦洛得票率為15.51%,第二輪以58%得票率當選,優勢也不明顯。2023年阿根廷大選首輪選舉中米萊獲得29.86%的選票,第二輪以55.69%的得票率取勝。2023年培尼亞以43%得票率當選巴拉圭總統,合法性基礎較薄弱。2024年穆利諾當選巴拿馬總統,其34.33%的得票率意味著只獲得1/3選民支持。

在政黨分散化碎片化發展的環境中,在執政合法性不足的條件下,拉美不少執政黨施政進程步履維艱,難以完全實現預期執政目標。許多執政黨領導的是弱勢政府,執政根基脆弱。[7]不少政黨執政后面臨迅速消耗其政治資本的窘境,難以兌現競選承諾。面對眾多執政難題,弱勢政府和執政者常手足無措或無能為力;有的執政者甚至不能完成預定任期,如秘魯和厄瓜多爾總統分別于2022年和2023年被迫提前下臺。

第三,左右爭斗及其效應外溢產生嚴重消極后果。阿根廷學者索瓦托認為,拉美政黨面臨兩極分化和碎片化同時增長的風險。許多國家政治極化現象加劇,日益形成兩大對立的政治集團,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等國家不同程度出現極化趨勢。這些國家,中間派政黨力量和影響力有較大程度削弱。政黨和政治發展兩極化增加政黨間達成共識和體制改革的難度,削弱國家治理能力和效能;政府和執政黨很難在各黨派利益訴求不一致的情況下有效應對和消除國家發展中的難題。

如果說左右之爭影響國家治理能力,其效應外溢則危及地區團結合作。有學者認為,左右意識形態之爭加劇拉美國家間的緊張氣氛及沖突。[8]受左右政治和意識形態分歧影響,拉美最重要的區域合作組織南美國家聯盟在2019年后遭遇危機,瀕臨解體。在本輪“超級選舉周期”,拉美政治版圖中政黨的意識形態更具異質性,[9]因左右之爭效應外溢引發的矛盾和沖突時有發生。圍繞秘魯總統卡斯蒂略被彈劾和被捕,墨西哥和秘魯發生嚴重糾紛,導致兩國關系降級。因厄瓜多爾警方強行進入墨西哥駐厄使館拘留在使館尋求庇護的厄前左翼副總統格拉斯,墨厄兩國斷交;古巴、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哥倫比亞等左翼政府譴責厄違反國際法,尼加拉瓜也與厄斷交。阿根廷右翼總統米萊多次攻擊墨西哥、巴西、哥倫比亞等國家的左翼領導人。2023年烏拉圭總統拉卡列表示,拉美出現“意識形態朋友的俱樂部”,將會嚴重損害區域合作。圍繞委內瑞拉官方公布的該國2024年7月總統選舉結果,拉美國家間又發生嚴重分歧甚至對抗。

第四,朝野之爭加大執政黨的施政難度。朝野之爭加劇及執政黨頻繁更迭增加政策多變的風險。由于對政黨不信任特別是對執政黨執政業績不滿,許多拉美民眾表現出對國家機構的不信任甚至怨恨,滋生誰執政就反對誰的心態和傾向。在這種環境下,執政者或執政黨越來越難以實現連選連任,執政黨更迭成為不少國家大選的主基調;而執政黨頻繁更迭加劇政策多變的風險,對國家治理造成消極影響。

許多執政黨贏得總統選舉,卻不能在立法機構獲得多數席位或占據優勢。自由秘魯黨在國會130個席位只有37席。智利“尊嚴制憲”聯盟在由直接選舉產生的參眾兩院50個和155個席位中,分別僅占5席和37席。哥斯達黎加民主社會進步黨在議會57個席位中占10席。哥倫比亞“歷史公約”聯盟在參眾兩院108個和188個席位中分別占20席和25席,均不足20%。巴西勞工黨在參眾兩院81個和513個席位中,分別占9席和68席。厄瓜多爾“國家民主行動”聯盟在議會137個席位中僅占14席。阿根廷“自由前進運動”聯盟在參眾兩院72個和257個席位中分別占8席和38席。危地馬拉“種子運動”黨在議會160個席位中占23席。[10]執政黨在立法機構中處于弱勢,難以擺脫反對派掣肘,決策和施政注定都會很艱難。

結語

在世界格局加速演進和深度調整的背景下,世界各國政黨政治都發生明顯變化。美國政治極化加重和黨爭升級,加劇民意對立與社會分裂。歐洲政黨發展呈現新態勢,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影響力上升,政黨格局更加碎片化。不少發達國家的執政黨治理能力不足,民意支持率低迷。許多發展中國家政黨政治正進入或處于重要轉折期。作為發展中國家群體的一部分,拉美政黨發展的新變化有著深厚的經濟社會根源。繼20世紀80年代后,2015—2024年拉美經濟出現第二個“失去的十年”,年均增長率不足1%。經濟衰退的社會后果不斷發酵,致使政府社會治理能力下降,失業、貧困和收入不公加劇,民眾不滿情緒積聚,推動政黨發展出現新變化。受內外諸多不利因素制約,拉美有陷入第三個“失去的十年”的風險,社會難題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化解。在本輪拉美“超級選舉周期”之后,傳統政黨的衰敗與新型政黨的崛起趨勢仍將持續,政黨發展分散化、碎片化現象難以逆轉,左右翼交替執政依舊是政黨政治的常態,朝野之爭將更趨激烈復雜。拉美政黨發展的新變化和新趨勢,已經并將繼續對各國政黨的公信力、合法性、治理能力及地區國家團結合作等產生深遠影響。

[1]DanielZovatto,“RegulaciónjurídicadelospartidospolíticosenAméricaLatina,”InstitutodeInvestigacionesJuriticas,IDEAInternacional,2012,https://archivos.juridicas.unam.mx/www/bjv/libros/7/3168/5.pdf.

[2]ArturoFontaine,CristiánLarroulet,JorgeNavarreteeIgnacioWalker(editores),ReformadelosPartidosPolíticosenChile,ProgramadelasNacionesUnidasparaelDesarrollo(PNUD),SantiagodeChile,junio2008,p.167.

[3]FlaviaFreidenberg,MaríaEsperanzaCasullo,“Cuandosevacíaelcentro:elascensodepartidosypolíticosoutsidersenAméricaLatinayEuropa,”September2014,https://www.eldiario.es/agendapublica/nueva-politica/politicos-outsiders-America-Latina-Europa_0_308669600.html.

[4]AngelArellano,“?Enquésediferencialanueva?olaprogresista?enLatinoamérica?”3defebrerode2022,https://dialogopolitico.org/debates/nueva-ola-progresista-latinoamerica/.

[5]MaríaCandela,“GrupodePueblaenColombiadise?anuevaagendasolidaria,”November2022,https://www.radiohc.cu/noticias/internacionales/304568-grupo-de-puebla-en-colombia-disena-nueva-agenda-solidaria-foto.

[6]周淑真主編:《世界政黨政治發展研究報告(2021—2022)》,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22年版,第226頁。

[7]CarlosMalamud,RogelioNú?ezCastellano,“ClaveselectoralesenAméricaLatinaen2023,”Publicadoel19abril2023,https://www.realinstitutoelcano.org/analisis/.

[8]戴維·馬拉斯著,劉捷、茍淑英、林瑤譯:《拉丁美洲與和平幻象》,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5年版,第27頁。

[9]DanielZovatto,“ElectionsupercycleinLatinAmerica2021-2024,”RevistaEurolatinoamericanadeAnálisisSocialyPolítico(RELASP),Vol.2Núm.3,2022,pp.45-66.

[10]此處關于拉美國家執政黨議席數量資料,詳見中國外交部網站,2024年7月,https://www.mfa.gov.cn/web/。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国产 在线| 亚洲无线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偷拍美女撒尿视频|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a毛片在线播放|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国产剧情伊人|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91线观看| 久久免费成人|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资源|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一级毛片基地|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天天综合网站| 欧美激情首页| 亚洲天堂.com|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熟妇无码人妻|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丁香色| 欧美日韩激情| 婷婷亚洲最大|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a|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成人日韩欧美|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毛片久久久|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 亚洲成a人片| 最新国产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视频日本|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99er这里只有精品|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欧美日韩91|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性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