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手術期護理不僅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也是保障患者安全和術后恢復的關鍵。
手術前的準備工作
病史采集和體檢
術前,護士需要詳細采集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過敏史、用藥史及家族病史等。通過全面的體檢,評估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可有助于醫生制定安全的手術計劃,確保患者能夠順利接受手術,降低術中風險。
手術區域的清潔消毒
為了預防術中感染,護士必須徹底清潔和消毒手術區域。首先,使用消毒液清洗手術部位,去除皮膚上的污垢和細菌;然后,使用無菌紗布覆蓋消毒過的區域,確保手術部位呈無菌狀態。
術前心理輔導
術前,患者會出現緊張和焦慮等情況。護士應進行術前心理輔導,向患者詳細解釋手術流程、麻醉方式及術后恢復注意事項。通過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緩解其焦慮情緒。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手術,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術后恢復效果。
術中的護理
無菌操作和環境控制
術中,護士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以確保手術器械和環境的無菌狀態。所有參與手術的人員都應穿戴無菌手術衣、帽子和手套,進入手術室前進行徹底的手部消毒。手術過程中,護士需要定期更換無菌手套,防止任何污染物進入手術區域,最大限度地減少感染風險,保障手術安全進行。
監測生命體征
術中,護士需要持續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心率、血壓、呼吸和血氧飽和度。這些指標可以反映患者的生理狀態和手術進展。任何異常變化,如心率過快、血壓驟降或呼吸困難,都需要立即報告給手術醫生,以便及時采取措施,調整手術策略,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管理術中突發狀況
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突發狀況,如大量出血、過敏反應、意外的器官損傷等。護士應具備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能夠迅速判斷情況,協助醫生進行有效的搶救措施。準備充足的急救藥品和器械,并熟悉其使用方法,是護士在管理術中突發狀況時的重要保障。
術后的護理
術后監護
手術結束后,患者會被轉移到恢復室或重癥監護室。護士需要繼續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心率、血壓、呼吸和血氧飽和度,確保術后反應平穩。特別是在麻醉蘇醒期,患者可能出現意識模糊、呼吸抑制等情況。護士需密切觀察,及時提供必要的醫療支持,確保患者順利蘇醒并過渡到穩定狀態。
傷口護理
護士應定期檢查并適時更換敷料,保持傷口的清潔和干燥。使用無菌技術處理傷口,觀察是否有紅腫、滲出等感染跡象。一旦出現感染跡象,應及時報告醫生,并采取相應的抗感染措施,以防止感染擴散,保障傷口的順利愈合。
術后康復指導
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術后護理知識,包括如何進行飲食調理、控制活動量和正確的傷口護理方法;應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康復鍛煉,避免過度勞累,促進身體的全面恢復。同時,定期隨訪,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提供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