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慢性胃炎伴Hp感染應用半夏瀉心湯聯合三聯療法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2年5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53例。參照組采用三聯療法治療,試驗組在三聯療法基礎上聯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比較兩組胃蛋白酶指標、中醫證候積分、炎癥介質、不良反應發生情況、Hp轉陰率和臨床療效。結果 試驗組治療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均低于參照組,大便稀溏、胃脘疼痛、噯氣以及納呆等積分均低于參照組
(P<0.05);試驗組治療后IL-6、WBC、CRP低于參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Hp轉陰率高于參照組(P<0.05);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半夏瀉心湯聯合三聯療法治療Hp感染慢性胃炎能有效調節胃蛋白酶水平,減輕炎癥反應,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Hp清除率和臨床療效,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關鍵詞:慢性胃炎;三聯療法;半夏瀉心湯;Hp感染;胃蛋白酶
慢性胃炎是由各種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變,其中最廣泛的誘因是幽門螺桿菌(Hp)感染造成的胃黏膜損傷,患者表現出上腹不適、噯氣、惡心嘔吐、反酸等癥狀,隨著病情進展會引起胃潰瘍、胃穿孔或腺體萎縮,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臨床對于Hp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通常采取三聯療法,即質子泵抑制劑聯合2種抗生素,通過抑制胃酸分泌減輕胃黏膜損傷,同時破壞Hp活性并逐漸將其根除,進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3]。但當前三聯療法治療后仍有一定的復發率,臨床綜合療效有待提高[4]。半夏瀉心湯出自《傷寒論》,可清熱祛濕、健脾和胃[5]。本研究旨在探討半夏瀉心湯聯合三聯療法治療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5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多階段抽樣法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53例。試驗組男27例,女26例;年齡27~68歲,平均年齡(47.19±5.64)歲;病程6個月~4年,平均病程(1.76±0.35)年。參照組男28例,女25例;年齡28~69歲,平均年齡(47.35±5.79)歲;病程7個月~5年,平均病程(1.85±0.4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經檢查電子胃鏡檢查符合慢性胃炎診斷標準,且經病理組織檢查確診;Hp檢測呈陽性;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參與。
排除標準:對研究所用藥過敏;中途退出研究;患有其他胃腸道疾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伴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
1.2 方法
參照組實施三聯療法:克拉霉素片,口服,
0.5 g/次,每日2次;奧美拉唑腸溶片,口服,20 g/次,每日2次;阿莫西林片,口服,1.0 g/次,每日2次。試驗組在三聯療法基礎上聯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組方:丹參15 g,黨參12 g,半夏10 g,佛手10 g,木香10 g,香附10 g,黃芩8 g,桔梗8 g,干姜8 g,黃連6 g,甘草6 g;胃灼熱以及反酸者加蒲公英與煅瓦楞子各15 g;納差者加焦三仙與雞內金各20 g;血瘀者加川芎10 g,莪術8 g;腹瀉便溏者加白術20 g,陳皮15 g;胃脘痛者加川楝子與白芍各8 g;肝胃氣滯者去黨參與干姜,加柴胡15 g,枳實10 g。將上述中藥材稍用水沖洗后加入適量水用文火煎煮,過濾藥渣取藥汁,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劑。兩組治療均以2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性治療2個療程,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癥狀表現和不良反應,囑咐患者治療期間注意飲食管理,合理規劃三餐,適當進行功能鍛煉。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胃蛋白酶和炎癥介質水平: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5 mL,經離心處理后取上層血清,檢測胃蛋白酶和炎癥介質水平。胃蛋白酶指標包括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炎癥介質包括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計數(WBC)和C反應蛋白(CRP)。
(2)比較兩組中醫證候積分:癥狀表現包括大便稀溏、胃脘疼痛、噯氣和納呆,按照無、輕、中、重癥表現分別計0、2、4、6分,積分越高表示臨床癥狀越嚴重。
(3)比較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4)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電子胃鏡檢查胃黏膜無炎性病變,胃黏膜表面平整且光滑,胃痛、胃脹、反酸等癥狀完全消失,Hp檢測呈陰性,為顯效;電子胃鏡檢查胃黏膜炎性病灶有明顯縮減,胃痛、胃脹、反酸等癥狀有所改善,Hp檢測呈弱陽性或陰性,為有效;電子胃鏡檢查胃黏膜炎性病灶無明顯變化,能明顯觀察到胃黏膜有充血、糜爛及潰瘍等情況,臨床癥狀未見好轉,Hp檢測呈陽性,為無效。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胃蛋白酶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炎癥介質比較
兩組治療前IL-6、WBC和CR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后IL-6、WBC和CRP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Hp轉陰率比較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Hp轉陰率高于參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5。
3討論
西醫治療Hp感染慢性胃炎通常給予藥物干預,其中三聯療法比較常見,奧美拉唑為初代質子泵抑制劑,可抑制ATP酶活性減少胃酸分泌,預防胃酸持續損傷胃黏膜,為胃黏膜修復提供必要的條件;阿莫西林具有較高的滲透性,對Hp敏感性較高,能發揮良好的抗菌作用;克拉霉素為大環內酯類廣譜抗生素,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但慢性胃炎治療周期相對較長,長期應用西藥會產生耐藥性,存在一定的復發風險。
中醫將慢性胃炎納入“胃脘痛”范疇,認為其病機虛實夾雜、標實本虛,加上飲食不節、憂思郁結等導致濕熱內結于胃腑,應給予除濕瀉火、益氣健脾治療。半夏瀉心湯方中的黃芩可除濕止痛、降燥清熱;半夏具有平調寒熱、消除散結、降逆止嘔的功效;黃芩可清熱瀉火;黨參與丹參均具有養血生津、健脾益氣的功效;甘草可解毒清熱,又能調和藥性;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和胃消食的作用。現代藥理學表明,半夏能抑制胃蛋白酶分泌,降低胃蛋白酶含量,減少胃酸分泌,黃芩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菌作用,可抑制Hp活性,抑制促炎因子表達;黨參含有生物堿與甾醇類成分,能有效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6]。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YOsKAMnIeDqA59tHoGeCFA==Ⅱ水平均低于參照組,大便稀溏、胃脘疼痛、噯氣以及納呆等積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試驗組治療后IL-6、WBC、CRP低于參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Hp轉陰率和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半夏瀉心湯聯合三聯療法治療Hp感染慢性胃炎能有效提高Hp清除率和臨床療效,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薛錚,盧磊.半夏瀉心湯加減聯合西醫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3,23(2):49-51,66.
[2]劉煒.半夏瀉心湯配合含鉍劑四聯方法用于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J].現代養生(下半月版),2021,21(11):61-63.
[3]譚明琴,林海燕.半夏瀉心湯聯合西醫三聯療法治療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4):51-52.
[4]李彥.三聯療法聯合半夏瀉心湯治療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4):150-151.
[5]顧長好,劉盛軍,林維進.西藥四聯療法聯合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21,19(1):153-155.
[6]孟祥林,羅宏偉.半夏瀉心湯加味聯合鉍劑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致慢性胃炎49例[J].中醫研究,2021,34(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