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PDCA護理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氣道功能、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PDCA護理,比較兩組氣道功能、依從性、自我效能、生活質量和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潮氣量、呼吸頻率和呼氣峰流速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用藥總依從率為98.04%,優于對照組的76.4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自我效能、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滿意度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PDCA護理可顯著改善支氣管哮喘患者氣道功能、依從性和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滿意度。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PDCA護理;氣道功能;依從性;自我效能
支氣管哮喘屬于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患者發病后的主要癥狀為喘息、氣促以及咳嗽,受氣候、環境、患者作息等因素影響,病情反復[1]。臨床治療原則在于控制癥狀、避免急性發作以及改善患者氣道功能,進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質量[2~3]。在此期間,患者自我效能和配合度至關重要[4~5]。PDCA循環多用于標準化的質量管理過程中,近年來在護理管理領域受到廣泛應用[6]。本研究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PDCA護理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氣道功能、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對照組男31例,女20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9.34±2.78)歲。觀察組男28例,女23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9.50±2.6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遵醫囑用藥,密切監測患者病情,給予其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等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采用PDCA護理
(1)計劃(Plan):建立專業的PDCA護理管理小組,對小組內成員落實PDCA護理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訓,包括PDCA管理的意義、落實方式、注意事項等,保障小組內成員能夠有效掌握。完成后,對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進行收集與整理。確保小組內相關護理人員可全方位掌握患者的實際病情狀態,進而制定全面的護理方案。
(2)執行(Do):強化健康教育,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加強與患者及家屬之間溝通交流,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支氣管哮喘相關知識,為其初步建立正確的認知,糾正錯誤的行為習慣,為患者制作支氣管哮喘相關知識手冊,方便其持續性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明確哮喘疾病發作與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所接觸的環境密切相關,護理人員一對一為患者答疑解惑,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和自我效能。強化環境護理,予以患者優質的護理環境,避免其接觸過敏原,如粉塵、霉菌、花粉等,保持病房干凈且安靜,調整病房內的光線、溫度和濕度,保持室內通風良好、光照條件充足。密切觀察患者癥狀,若患者出現干咳、流涕、噴嚏、胸悶等哮喘先兆癥狀,應及時協助其取坐位或半臥位,同時遵醫囑給予患者緩解哮喘先兆癥狀的藥物,指導其正確的咳嗽、咳痰方法,如患者痰液排出困難,可通過叩背的方式促進其痰液排出,保持患者呼吸通暢。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協助患者取坐位,指導其進行胸式深呼吸,用鼻吸氣,吸氣之后屏氣3~5 s,之后緩慢將氣體吐出,每日訓練4~6次;完成后開展縮唇呼吸訓練,協助患者取站位,將左手置于腹部,右手置于胸部,用鼻吸氣,感受腹部鼓起,呼氣過程中將嘴唇縮起,做出類似吹口哨的動作,緩慢將氣體呼出。
(3)檢查(Check):制定檢查評分標準,采用小組人員現場督查、科室人員之間互查、各崗位和流程之間互相監督等形式進行全面檢查,了解循環管理措施的執行情況及有效性。
(4)處理(Action):每月組織召開例會,對每個循環中取得的成績和出現的問題進行評價、討論、分析和總結,根據檢查階段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征求相關專家的意見,對未解決的問題進行整改,確定具有可行性的解決方案,進入下一個循環。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氣道功能指標: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測定潮氣量、呼吸頻率和呼氣峰流速。(2)比較兩組依從性:采用Morisky依從性量表[11]評估患者用藥依從性,包括藥品種類、劑量、頻次和是否按時服藥4個問題,答案全部否定為依從,2~3個問題否定為基本依從,1個問題否定為不依從。(3)比較兩組自我效能:采用ESCA評分量表進行評估,包括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責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識水平4個方面,共43個項目,總分172分,分數越高患者自我效能越好。(4)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SF-36量表進行評估,共有8個維度,分數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5)比較兩組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量表進行評估,共10個條目,總分100分,分數越高患者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氣道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潮氣量、呼吸頻率和呼氣峰流速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用藥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用藥總依從率為98.04%,優于對照組的76.4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自我效能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自我效能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自我效能各維度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5。
3討論
支氣管哮喘的發病與氣道高反應性、免疫反應、神經機制等多方面因素有關,病情常遷延不愈。因此,在給予患者積極治療的同時,還要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護理質量[7]。PDCA護理能夠對現有的護理干預效果進行監督與檢查,以及時明確存在的不足,進而對其進行優化,確保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康復[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潮氣量、呼吸頻率和呼氣峰流速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用藥總依從率為98.04%,優于對照組的76.4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自我效能、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滿意度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PDCA護理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保障治療效果。PDCA護理包括調查、發現相關問題、制定相應計劃、落實干預措施、強化監督管理以及持續性改進等環節,各環節環環相扣,循環往復,確保解決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專業的護理小組通過整理多方面的資料,掌握患者實際狀態,明確護理問題,進而從患者生理—心理角度出發,制定出了多樣化的護理措施,確保護理的全面性[9]。
綜上所述,PDCA護理可顯著改善支氣管哮喘患者氣道功能、依從性和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馬微,史艷霞,柳娟娟.老年支氣管哮喘穩定期患者醫學教育需求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4): 867-869.
[2]楊鴻清.整體護理在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3,39(35):98-100.
[3]陳麗華,許銹熔.馬斯洛理論的護理干預在老年支氣管哮喘合并高血壓恢復期對血氣分析指標及心理彈性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3,13(34):43-45.
[4]鞠虹.分級護理聯合聚焦解決模式對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3,34(11):1406-1408.
[5]馬妍.優質護理用于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及對肺部功能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36):186-187.
[6]楊慧,楊亮,郭建英.PDCA循環管理對哮喘用藥依從性療效分析[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21,14(4):525-527.
[7]何芳,徐月紅,廖偉,等.護患情景會話輔助出院宣教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者出院準備度的護理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3,20(22):3421-3427.
[8]林冬梅,王芳,湯丹卉.PDCA護理模式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氣道功能、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 2023,20(11):171-174.
[9]文亞蘭,李玉紅,呂熙秀,等.運用PDCA循環護理干預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5,36 (6):1237-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