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雙軌道互動護理模式在頑固性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納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頑固性高血壓患者1200例進行研究,按照抽簽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0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雙軌道互動護理模式干預,比較兩組血壓水平、自我管理行為、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結果 兩組干預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收縮壓和舒張壓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干預后生活行為管理、認知管理和疾病管理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且研究組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干預后GQOL-74各項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雙軌道互動護理模式應用于頑固性高血壓患者中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健康管理行為改善,保障血壓控制效果,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頑固性高血壓;雙軌道互動護理模式;血壓;生活質量;認知管理
高血壓為臨床多發病、常見病,已成為全球性公共健康問題[1]。藥物治療是高血壓患者首選治療方式,但仍有部分患者應用3種藥物治療后血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形成頑固性高血壓[2~3]。由于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特別是頑固性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藥,部分患者依從性較差,會自行減量、停藥或間斷服藥,從而影響血壓控制效果[4~5]。因此,臨床應加強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工作。本研究旨在探討雙軌道互動護理模式在頑固性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頑固性高血壓患者1 200例進行研究,按照抽簽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00例。對照組男315例,女285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2.57±3.26)歲;高血壓Ⅰ級112例,Ⅱ級215例,Ⅲ級273例;病程2~9年,平均病程(5.57±2.31)年;合并癥:冠心病187例,高脂血癥235例,糖尿病178例。研究組男321例,女279例;年齡33~72歲,平均年齡(52.51±3.48)歲;高血壓Ⅰ級135例,Ⅱ級267例,Ⅲ級198例;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58±2.89)年;合并癥:冠心病213例,高脂血癥192例,糖尿病19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頑固性高血壓[6]相關診斷標準;對研究內容、流程、注意事項等知情同意;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重要臟器功能衰竭或患有惡性腫瘤;患有視聽覺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嚴重精神類疾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
向患者進行口頭宣教,遵醫囑用藥,告知患者服藥相關注意事項,合理飲食,適當運動。
1.2.2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給予雙軌道互動護理模式干預
(1)院內軌道:成立護理小組,成員包括心血管科專家1名、主管醫師1名、護理人員2名,其中心血管專家為小組組長。由組長對本組成員進行統一的專業培訓,根據既往資料確定健康宣教內容,包括危險因素、正確選用藥物、血壓控制目標、頑固性高血壓的危害、心腦血管疾病如何預防等。由責任護士通過網絡交流平臺,定期與患者溝通并邀請其到院內軌道實施干預。護理人員依據健康宣教內容,采用多媒體等形式,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地向患者講解,每個重要知識點進行重復講解,直到患者理解。采用游戲化方式評估患者對健康知識的認知情況,積極鼓勵其參與其中,盡量正向反饋,避免質問式的語氣交流。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每日測量血壓2~3次,并做好記錄,必要時測量立、臥、坐位血壓,掌握血壓變化規律。
(2)院外軌道:與社區服務人員合作,成立社區服務小組。選擇共情能力強、組織能力強、語言表達能力強的成員為組長。院外服務人員提醒患者可以適當運動,尤其對心率偏快的輕度高血壓患者,進行有氧代謝運動效果較好,如騎自行車、跑步、打太極拳等,但需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時間過長的劇烈運動。病情嚴重者應臥床休息,高血壓危象者則應絕對臥床,并需在醫院內進行觀察。根據患者特點,有針對地進行心理疏導,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指導患者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保持飲食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戒煙,控制飲酒,避免攝入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服用排鉀利尿劑的患者應注意補充含鉀高的食物,如香蕉。肥胖者應限制熱能攝入。
(3)雙軌道互動模式:院內、院外兩小組成員共同舉辦疾病相關的知識講座,時間2 h左右,互相交流護理經驗與專業技巧,共同分析護理期間存在的問題。兩組均隨訪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血壓:干預前后采用醫用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2)比較兩組自我管理行為:干預前后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測量評分表(Lorig)評估,包括生活行為管理、認知管理和疾病管理,分值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強。(3)比較兩組治療依從性:完全按照醫囑使用藥物為完全依從性,偶爾增減用藥量為部分依從性,經常不按照醫囑使用藥物為不依從。(4)比較兩組生活質量:干預前后采用生活質量量表(GQOL-74)評估,每項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
兩組干預后SBP、DBP均較干預前降低,且研究組SBP、DBP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后生活行為管理、認知管理和疾病管理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且研究組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依從性比較
研究組總依從率為95.33% ,高于對照組的82.5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后GQOL-74各項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且研究組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頑固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較復雜,如高齡、左心室肥厚、基線收縮壓水平高、頑固性高血壓家族史等。此外,生活方式、藥物因素、繼發性疾病等也可誘發頑固性高血壓。臨床需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保障治療效果。
雙軌道互動護理模式是一種基于醫院內外雙方互動的新型護理模式,通過互動方式調動患者積極性,增加患者、醫院兩者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顯示,研究組干預后收縮壓和舒張壓低于對照組,生活行為管理、認知管理和疾病管理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干預后GQOL-74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基于該模式的護理干預可提高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服藥依從性和血壓效果。院內軌道護理包括積極進行健康宣教,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避免危險因素帶來的傷害,從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服藥積極性,保障血壓控制效果。院外軌道護理包括生活護理、心理護理和飲食護理,有助于醫護人員適時跟蹤患者病情。院內外護理小組定期開展知識講座,互相交流專業知識、探討疾病相關護理技巧、解決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可提高護理專業度。
綜上所述,雙軌道互動護理模式應用于頑固性高血壓患者中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健康管理行為改善,保障血壓控制效果,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慧.雙軌道互動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方式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1,65(8):1369-1372.
[2]許穎.信息-知識-行為理論護理管理模式對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及防治效果的影響[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6):1021-1023.
[3]嚴雪雯.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在高血壓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應用效果及患者血壓改善情況[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4):663-665.
[4]蒙有軒,廖君娟,李金蓉,等.雙軌道互動護理干預模式在尿路結石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廣西醫學,2021,43(11):1393-1396.
[5]方師群,朱春歡,丁艷芬.雙軌道互動干預模式對社區慢性病治療依從性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 2020,23(S2):161-163.
[6]《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