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政府會計制度的不斷深化,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文章以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效率和透明度為目的,分析了當前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預算編制的不規范和執行的不嚴格,為此提出了優化策略,包括科學編制、嚴格執行和有效監督,旨在構建一個更加高效、透明的預算管理體系。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 事業單位 全面預算管理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9-058-02
在當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1],事業單位的全面預算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公共資源配置和財務活動的核心環節,全面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直接影響到事業單位的服務質量和效率[2]。然而,現行的預算管理在編制、執行和監督等方面存在不足,亟需優化以適應新的制度要求。本文通過對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現狀的分析,診斷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旨在提升預算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為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一、政府會計制度對全面預算管理的影響
政府會計制度是規范政府及其事業單位財務活動的一套規則體系,其發展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緊密相連。從早期的收支記錄到現代的全面預算管理,這一制度框架經歷了從單一到綜合、從封閉到開放的轉變[3]。當前的政府會計制度不僅要求預算的全面性,還強調預算的規范性、透明度和問責性,確保公共資金的有效使用和監管。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政府會計制度的核心組成部分,其理論基礎涵蓋了預算管理的定義、目標、原則與方法[4]。預算管理旨在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實現政府政策目標和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它遵循公平、效率、透明和責任等原則,并采用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如零基預算、績效預算和戰略預算等。
政府會計制度對全面預算管理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加強預算執行的監控與評價。通過引入現代管理理念和技術,優化預算編制過程[5],確保預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時,通過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和評價體系,提升了預算管理的整體質量和效果。具體而言,政府會計制度強化了預算編制的規范性和透明度,要求所有公共資金納入預算管理,并通過明確的程序和標準確保預算編制和執行的合理性。在執行過程中,強調了預算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社會環境[6]。此外,通過公開預算信息和加強審計監督,提高了公眾對政府財政活動的了解和信任。
綜上所述,政府會計制度為事業單位的全面預算管理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制度保障。通過不斷的制度創新和實踐探索,促進了預算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透明化,為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和資源配置提供了有效的指導和支持,從而提高了預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診斷
(一)預算編制中存在的問題
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階段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不規范性。這一問題源于缺乏統一的預算編制標準和程序,導致預算編制結果往往與實際需求和政策導向不符。預算編制過程中,信息收集和分析的不充分,使得預算決策缺乏必要的數據支持,進而影響預算的合理性和準確性。此外,預算編制的主觀隨意性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缺乏有效監督和約束的情況下,預算編制容易受到個人偏好和非理性因素的影響,導致預算分配的不公正和不合理。其次,預算編制過程中的溝通與協調不足。全面預算編制涉及單位的多個部門和多個層級,需要各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和有效溝通。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存在信息不暢、各自為政的現象。這不僅影響了預算編制的效率和質量,還可能導致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費。再者,預算執行的監督和反饋機制不完善。預算編制完成后,如何確保其得到有效執行是一個關鍵問題。但目前,一些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反饋機制,導致預算執行情況難以及時掌握和調整。這不僅影響了預算管理的效果,還可能給單位帶來潛在的經濟風險。最后,預算編制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也需提升。全面預算編制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要求編制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然而,目前部分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人員在這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預算編制的質量和效果。
(二)預算執行中的問題
在預算執行階段,不嚴格性是導致預算管理效率低下的關鍵因素。一些事業單位在執行預算時,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約束機制,可能會發生資金使用不當或挪用預算資金的現象。這種不嚴格性削弱了預算的約束力,增加了財政風險。同時,預算調整的頻繁性也對預算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構成挑戰。由于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內部需求的調整,預算需要不斷進行調整,這不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影響了預算的執行效率。其次,缺乏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實時監控和及時調整也是一個重要問題。一些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監控機制,導致無法及時發現和解決預算執行中的問題。同時,由于缺乏靈活性和應變能力,當實際情況與預算出現偏差時,往往無法及時進行調整,進一步加劇了預算與實際之間的脫節。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中還存在資源浪費的現象。由于缺乏科學的資源配置和管理機制,一些單位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往往出現資源使用不當、浪費嚴重的情況。這不僅影響了預算執行的效率,也損害了單位的整體利益。
(三)預算監督與評價的問題
預算監督與評價環節存在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監督機制的不完善使得預算執行過程中的違規行為難以及時發現和糾正,從而增加了財政風險。此外,評價體系的不科學也影響了預算管理的激勵和約束作用。現有的評價體系往往過于注重形式和結果,忽視了預算執行過程的質量和效率,無法全面、準確地反映預算管理的實際效果。這種評價體系的缺陷限制了預算管理的改進和優化。事業單位在全面預算監督與評價中還面臨著信息不對稱的挑戰。由于內部信息流通不暢或故意隱瞞,監督部門往往難以獲取全面、準確的信息來進行有效的監督與評價。這種信息不對稱不僅影響了監督與評價的準確性,還可能掩蓋一些潛在的問題和風險。最后,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也是全面預算監督與評價中的一個問題。在一些事業單位中,預算執行的好壞并未與個人的績效考核或獎懲機制直接掛鉤,這導致相關人員對預算執行的重視程度不夠,也影響了監督與評價工作的積極性。
綜合來看,事業單位在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預算編制到執行,再到監督與評價,都反映出預算管理流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三、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策略
(一)預算編制的優化策略
優化預算編制的首要任務是引入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這包括采用零基預算、績效預算等現代預算技術,確保預算編制基于實際需求和預期成果,而非僅僅基于歷史數據。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和針對性,確保資源被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同時,增強預算編制的透明度也是關鍵。通過公開預算編制的過程和結果,可以增加公眾和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度,提高預算編制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其次,加強跨部門溝通與協作至關重要。預算編制不是某個部門單打獨斗的過程,而是需要全單位各部門共同參與、密切配合的工作。因此,事業單位應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確保各部門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能夠充分交流、協調一致,從而形成更加全面、準確的預算方案。最后,事業單位應引入先進的預算編制工具和方法。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預算管理軟件和信息化工具涌現出來。利用這些工具,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進行預算編制,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同時,也可以借鑒國內外先進的預算編制方法,結合單位實際進行創新和應用。
(二)預算執行的優化策略
在預算執行階段,強化預算執行的規范性是提升預算管理質量的關鍵。這需要建立嚴格的預算執行流程和監督機制,確保每一筆預算資金的使用都符合既定的預算計劃iWJ0fauyDDGylbxoNxkzOOY9yTsOS4OgY4Bb7j6SxUc=和政策目標。此外,提升預算執行的效率也是優化策略的一部分。通過簡化預算執行流程、提高決策速度和執行力度,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延誤和浪費,確保預算資金能夠及時、有效地用于預定目標。其次,建立完善的預算執行監控機制。通過設立專門的預算監控部門或指派專人負責,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實時跟蹤和監控。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如預算管理軟件,對預算執行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分析和預警,確保預算執行的透明度和可控性。最后,加強預算執行的績效評估。事業單位應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分析預算執行的效率和效果,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改進措施。通過將預算執行情況與績效評估掛鉤,可以激勵各部門和員工更加積極地執行預算,提高預算執行的主動性和責任感。
(三)預算監督與評價的優化策略
完善監督機制和建立科學的預算評價體系對于提高預算管理的整體效果至關重要。監督機制的完善不僅包括加強對預算執行過程的監控,還包括對預算執行結果的審計和評估。通過建立有效的反饋和糾正機制,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預算執行中的偏差和問題。同時,建立科學的預算評價體系,需要從多維度、多角度對預算執行的效果進行評價,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等,以全面反映預算資金的使用效果。再者,提升監督與評價人員的專業素養也是關鍵。事業單位應加強對監督與評價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分析能力,確保他們能夠獨立、客觀地進行預算監督與評價工作。同時,應建立激勵機制,鼓勵監督與評價人員積極履行職責,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監督與評價的效率和準確性也是一個有效的策略。通過引入先進的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實時監控預算執行情況,自動進行數據分析和預警,提高監督與評價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同時,信息化手段還可以幫助事業單位實現預算數據的共享和協同,促進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由此可見,全面預算管理預算監督與評價的優化策略包括建立健全的預算監督體系、完善預算評價機制、提升監督與評價人員的專業素養以及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監督與評價的效率和準確性。
四、優化策略的實施要點
(一)組織架構的調整
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策略首先需要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這包括明確預算管理的責任主體,確保每個部門和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職責和任務。通過建立清晰的責任體系,可以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率和執行力。同時,構建一個高效的預算管理團隊也是至關重要的。這個團隊應由具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員組成,他們能夠運用現代管理理念和技術,提高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的專業性和有效性。
(二)制度建設與流程優化
制度建設和流程優化是確保預算管理優化策略得以有效實施的關鍵。制定詳細的預算管理制度,包括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和評價的具體規則和程序,有助于規范預算管理過程,減少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同時,優化預算管理流程,簡化不必要的步驟,提高流程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可以加快預算決策和執行的速度,提升預算管理的整體效率。
(三)技術與信息系統的支持
技術與信息系統的支持對于提高預算管理效率至關重要。引入先進的預算管理軟件,可以提高預算編制和執行的自動化水平,減少人為錯誤,提高數據處理的準確性和速度。此外,利用信息技術,如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可以更好地分析和預測預算需求,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預算管理的決策支持能力。通過這些技術手段,可以為預算管理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持和工具支持,確保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五、結語
綜上,本文通過對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當前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優化策略。通過實施這些策略,可以顯著提升預算編制的科學性、預算執行的規范性和監督評價的有效性。文章強調,優化策略的成功實施需要組織架構的調整、制度建設與流程優化以及技術與信息系統的支持。這些措施不僅有助于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也是推動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呂文倩,李小娟.公立醫院政府會計制度執行效果評價體系研究[J].商業會計,2024(10):100-103.
[2] 劉用銓,黃京菁.行政與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的九大差異[J].會計之友,2023(10):63-66.
[3] 魏麗瑩,劉西國.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預算管理中常見問題及對策[J].江蘇商論,2022(05):83-86.
[4] 王進.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核算問題及建議[J].商業會計,2022(12):61-63.
[5] 朱丹,卞子詠,張菊香,等.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會計體系構建與應用[J].會計研究,2023(05):151-164.
[6] 李小麗.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評《財務管理學》(第9版·立體化數字教材版)[J].領導科學,2022(12):149.
(作者單位:山西文學院<山西網絡文學院 山西文學博物館> 山西太原 030000)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