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某紡機制造企業異地存貨管理情況進行分析,發現該企業對于試用樣機、試驗樣機等在客戶布點的異地存貨管理較為薄弱,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和資產流失風險。文章通過分析某紡機制造企業異地存貨管理內部控制現狀,發現其異地存貨管理存在的主要風險,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以化解其異地存貨管理資產流失等風險,提高運營水平。
關鍵詞:異地存貨 紡機制造企業 風險防范 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9-292-03
一、引言
紡機制造企業在實際運營中,一般會形成試用樣機、試驗樣機等異地存貨,這類異地存貨可能帶來銷售機遇,也可能存在法律風險、資產流失風險。因此,紡機制造企業此類異地存貨管理更應加強內部控制,從而一方面增加市場機遇,另一方面為企業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二、紡機制造企業異地存貨是如何形成的
試用樣機是如何形成的,在市場完全競爭的紡織機械制造領域,多家紡機制造企業往往通過在紡織廠“打擂臺”的形式同臺競技獲得客戶肯定,拿下銷售訂單。紡機制造企業以試用為買賣前提而進行的樣機布點,便形成了試用樣機。試驗樣機是如何形成的,紡機制造企業為了驗證研究開發新產品的性能,與客戶達成試驗協議,在布點廠進行試驗的樣機,便形成了試驗樣機。
三、紡機制造企業異地存貨管理內部控制現狀
(一)客戶選擇
試用客戶的選擇。紡機制造企業為開辟、拓展市場或引導有潛在購買意向客戶的需求,針對現階段有新建、擴建項目的、有購買能力的客戶發起產品試用工作。個別情況下,在尚未開發的區域地域中,急于突破“空白”市場,忽視對客戶資質的審查,將尚在籌備中的公司、新成立的公司或自然人列為產品試用客戶。對細分市場未作充分調研的情況下,盲目進入后計劃用“免費試用”為噱頭,吸引客戶購買公司設備,然而此類客戶可能根本沒有購買意向。另外,常常會因為盲目追求影響力而額外增加樣機布點數量。
試驗客戶的選擇。公司研發部對擬試用的新產品提出試驗的技術指標、對客戶技術要求、試驗將要達到的目的及具體標準通知營銷部。營銷部原則上在公司VIP客戶中選定工藝水平較高、能滿足公司產品試驗的環境要求、商業信譽良好的客戶,作為產品試驗客戶。然而,研發部提出的新產品試驗要求,可能與市場接軌度不高;營銷部出于營銷政策的考量,所選客戶與新產品試驗條件、試驗環境匹配度低,或者在沒有充分了解試驗布點客戶真實工藝技術水平的基礎上進行布點試驗。
(二)合同簽訂
試用、試驗客戶確定后,項目負責人進行初步的風險評估,編寫《風險評估報告》,按營銷制度流程進行產品試用(試驗)風險評估審批,由營銷部、風險管理部、公司主管領導和總經理逐級審批,必要時提交總經理辦公會審議。審批通過后,銷售業務人員草擬試用(試驗)合同,經法務人員審查合同文本,與客戶簽訂相應合同。簽訂合同期間,風險評估報告存在“套模板”“走形式”的情況,該報告不能真實完整地反映項目的風險狀況,在各級審批中就會忽略一些關鍵風險信息,緊跟著合同文本對于權利義務的約定就會缺失且不能合理維護公司權利,一定程度上誤導了公司經理層的有效決策。
(三)試用、試驗期限
試用及試驗樣機的試用期、試驗期約定不明確。如,某試驗樣機,于2021年1月20日在某客戶開始布點。按試驗合同2021年1月至12月進行試驗,按變更協議2022年1月至6月延長試驗,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未經任何審批或未簽訂變更合同狀態下繼續試驗。試驗樣機在試驗期滿如需延長試驗時間,該如何審批,該如何管理,無制度可依。
(四)履約過程
試用、試驗樣機發出后,公司指定專人負責試用、試驗樣機全過程的跟蹤,積極對客戶需求進行反饋,協調處理公司與客戶之間的事務。對客戶反饋的零件質量問題,1個工作日內辦理補發。對客戶反饋的產品技術問題,研發人員24小時內給出解決方案,必要時派員現場服務。實際執行中,全過程跟蹤不到位,反饋不及時,在與客戶的協商“拉鋸戰”中,拉長了客戶對試用、試驗設備的使用時間,激發了客戶抱怨,甚至達不到預期試驗目的。
(五)試用、試驗樣機到期
一般情況下,試用、試驗產品到期,針對樣機運行情況,營銷部對客戶是否能形成銷售進行確認,并與客戶商定處置方式。這個協商時間可能過長,要1~2年,增加了樣機資產安全風險。樣機運行良好滿足客戶需求,依據簽訂的合同價格形成銷售,由于樣機試用、試驗期間往往免費補供專件、備件以及上門服務,可能造成樣機成本超出合同約定價格,而導致形成虧損合同。樣機運行情況無法滿足客戶需求,通過協商客戶改造升級、折價購買或補送備件等方式形成銷售,同樣可能造成潛虧。樣機運行情況無法滿足客戶需求,通過協商客戶堅持退回樣機時,營銷部協調辦理樣機拆車回廠。怎么拆,誰來拆,誰來負責運費,在前期合同中約定不明確,隨意拆車發運,很可能造成零部件批量丟失、損壞,且無法查明責任人。試用、試驗產品退回后,生產部協調辦理樣機退庫手續,質量部對零部件進行再利用的認定,營銷部對退庫樣機進行清點上賬。由于產品退回涉及多部門協同工作,營銷部收到實物,可能不能及時通知生產部、質量部,未經質量檢驗和重新認定以及生產單位的清點,營銷部又無法理清退庫樣機的零部件數量及質量情況,造成退庫樣機常年擱置直至報廢。
四、紡機制造企業異地存貨管理主要風險
(一)客戶選擇風險
試用布點客戶無購買能力,試用設備在試用期滿后無法實現銷售;試驗布點客戶選擇不當,不能滿足試驗條件,可能導致樣機不能滿足試驗要求。
(二)合同簽訂風險
試用樣機及試驗樣機未訂立試用(試驗)合同,或合同內容存在疏漏,可能導致公司權益受到損害。《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6號——合同管理》第五條指出,企業對外發生經濟行為,除即時結清方式外,應當訂立書面合同。未訂立合同,權利義務無法以書面形式明確,如發生糾紛,無法形成有利的法律證據。合同內容和條款不完整、表述不嚴謹、不準確,或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詐,未按照協商、談判結果擬定合同文本,或未嚴格進行文本法律審核,或未就產品質量、技術、進度等進行合同評審,在后期合同履約過程中將形成不可控的損失。
(三)試用、試驗期限風險
試用及試驗樣機的試用期、試驗期不斷拖延,一方面加大了紡機設備回收處置的難度,增加了財務損失(存貨價值下跌),降低了可回收價值;另一方面,企業設備安全風險隨之增加,紡機設備被客戶銷售、抵押或其他轉移后,此類糾紛的處理無疑是又多出額外費用和精力;再一方面,還應考慮企業設備在客戶起火或造成客戶相關人員傷亡的風險。
(四)試用、試驗期間履約風險
試用期間無人跟蹤監管,對客戶提出的要求及試用中發現的問題無法及時反饋,試用期間對樣機能否滿足用戶需求不確定,導致試用合格的設備無法實現銷售。
試驗期間對樣機的試驗狀況無人跟蹤監管,對樣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無法及時反饋和解決,導致對樣機技術改進的滯后及用戶的不滿意。
(五)試用、試驗樣機到期風險
超過試驗期或試用期的樣機,無人跟蹤,使試驗或試用樣機長期處于無人過問的狀態,導致公司資產受損,造成財務價值損失。試用(試驗)到期后,試用(試驗)客戶購買設備,價格過低或不能按合同約定期限支付貨款。試用(試驗)到期后,明確客戶無購買意向,將試用樣機、試驗樣機退回公司,未執行正常退庫流程,可能導致資產長期擱置,失去可使用價值。
五、紡機制造企業異地存貨管理優化對策
(一)客戶選擇風險優化對策
1.試驗樣機,應選擇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客戶,對設備的研發方向、技術規范、設備構造、工藝原理、問題解決等方面具有較為成熟的判斷,具備產品性能、技術調試等方面的人才儲備,能夠對試驗樣機提出充分可行的技術建議。試驗樣機布點客戶具體應滿足如下條件:具備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該企業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能滿足公司樣機試驗的環境及資金的要求;具備較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履約能力強,商業信譽良好。
2.試用樣機,應選擇在某一地區或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客戶,具有地域技術標桿的作用,在企業規模、人員技術、產品質量等方面具有影響力。試用樣機布點的客戶應滿足如下條件:具有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該企業在行業內應具備一定知名度;具備購買樣機的資金實力,在3年內有購買同類產品的意向;適合產品推廣的客戶。
(二)合同簽訂風險優化對策
1.試用樣機或試驗樣機必須簽訂相應的合同,以保證企業利益受到法律保護。
2.試用(試驗)合同要注意合同文本內容對權利義務的約定,并加強合同文本法律審核。(1)在合同文本中試用期間的權利義務要約定明確。根據以往試用樣機反饋情況,有些客戶在試用完畢后,在不購買設備的情況下,要求公司承擔在試用期間發生的損耗費用(包括:電、紡紗原材料等)。針對上述情況,應在試用合同中明確約定試用期間所發生的設備正常運轉所必備生產資料,由客戶自行承擔,生產形成的產品銷售后的收益歸客戶所有。包括交付設備、取回設備時的運輸費用由誰承擔、設備試用期間的保管義務、延期返還設備的使用費標準等也應明確約定。(2)合同文本中應明確試用期間產品的所有權保留。試用期間產品尚未形成產品銷售,應對產品安裝至客戶處的性質進行說明,并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所有權保留,直至客戶購買設備并支付全部款項后發生所有權轉移。(3)合同文本中試用合同或試驗合同條款應完備。試用合同或試驗合同均應確保合同條款完備,包括合同生效條款、合同解除條款、爭議解決條款、違約金條款、技術保密條款等均應明確約定。
(三)試用、試驗期限風險優化對策
1.試用期限約定既不能過長,導致設備機械磨損,又不能過短,不能起到試用目的,建議試用期為2~4個月,最長不超過6個月,試驗期為6~8個月,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在試用(試驗)期滿前15天應提示客戶,確定是否購買設備或退回設備等事宜。
2.試驗樣機和試用樣機的布點時間超出最長布點時間,應與客戶協商采取折扣折讓等手段,盡快處置此類異地存貨。
(四)試用、試驗樣機審批風險優化對策
公司具體實施部門應對客戶進行考察,收集、保管客戶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并盡量收集客戶的經營情況分析、財務報表或審計報告等資料,在考察及分析資料的基礎上出具《試用樣機或試驗樣機項目風險評估報告》并報公司管理層審批。
風險評估報告應至少包含如下內容:布點廠家基本情況、布點目的、布點設備名稱、規格及數量、可能存在的風險種類,風險等級及應對策略、實施部門是否同意布點的意思表示等。
布點樣機的審批,必須提供風險評估報告,以便于公司管理層參考決策,避免信息不充分,導致審批流于形式。
(五)試用、試驗期間履約風險優化對策
在設備交付時應要求客戶提供加蓋其印章的收貨單及驗收單,避免試用期滿后客戶不購買設備時,公司履行設備取回權,或者客戶購買設備后發生糾紛等環節中就設備是否交付產生糾紛。對樣機的運行控制,試用樣機實施過程中,應重點關注產品交付客戶后,運行是否正常,配置是否適當,試用是否滿足客戶生產,生產的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試驗樣機實施過程中,應重點關注樣機各項技術指標是否達到預期指標、樣機存在的技術問題、樣機是否符合當前市場發展要求等。
樣機的資產安全控制。公司具體的實施部門應盡可能關注客戶的經營狀況,是否發生訴訟,是否有被采取保全的風險,產品是否會被抵押、出租,是否存在毀損、滅失的風險等,確保資產安全。
(六)試用、試驗樣機到期風險優化對策
試用期到期后,對于試用樣機,企業應及時與客戶溝通銷售事宜,盡可能在當地實現銷售,避免因久拖不決,造成設備閑置,或將設備拉回,造成損失。試驗樣機到期后,具體實施部門應及時反饋技術部門,將試驗期間的各項技術指標轉交技術部門,對需要進行更新調試的,應加大研發力度;對滿足市場要求的,應盡可能在試驗地形成銷售,避免設備拉回造成損失。試用期間屆滿,按照《民法典》的規定,買受人對是否購買標的物未作表示的,視為購買。如果試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設備的銷售價格,能確保買賣關系履行的,可以適用該條約定,直接向客戶主張設備款,而放棄取回設備。但是,如果試用合同或試驗合同明確約定試用期滿,客戶決定購買設備的雙方重新協商價格并簽署買賣合同的,則不能直接適用該法律規定。對于明確了試用、試驗產品需要退回的,退庫時,銷售業務員、檢驗員、庫管員應各司其職,對退庫樣機將質量和數量做好清點。銷售業務員應對退庫樣機進行適當審批,并將退貨通知單發至倉庫;質量檢驗員應對退庫樣機進行質檢并出具檢驗報告;庫管員應在退貨通知單上簽字確認,按照退貨通知單上的設備名稱和數量及其他要求做好清點;臺賬員應將退庫商品尚能使用的材料在信息系統中登記庫存臺賬,將不能使用的材料申請報廢。
六、結語
紡機制造企業的試用樣機、試驗樣機等異地存貨管理風險,是困擾紡機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專項風險。然而,由于外部市場因素、對于有痕化管理的認識不足、合同管理意識淡漠以及風險意識薄弱等原因,可能導致客戶選擇不當風險、合同簽訂風險、試用試驗期限風險、試用試驗樣機審批風險、期間履約風險、到期風險。需要紡機制造企業加強異地存貨管理的風險意識和內部控制,建立健全異地存貨管理制度,借助信息化系統以及加強相關人員培訓來不斷提高異地存貨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建.制造業企業庫存管理問題和對策研究[J].商訊,2021(36):119-121.
[2] 鄭小毅.制造企業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企業運營,2023(08):55-57.
(作者單位:經緯智能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山西晉中 030600)
[作者簡介:楊淼,經濟師,風險合規管理方向。](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