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型審計是新時代審計工作的最新要求,業內對商業銀行研究型審計工作理論開展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但對全流程審計討論與實踐研究較少,文章結合銀行工作實踐,進行研究型審計工作初步總結,結合新形勢下審計工作挑戰,對未來研究型審計進行展望和路徑探索。
關鍵詞:全流程 研究型 審計 銀行 實踐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9-103-02
一、引言
新時代、新形勢對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隨著國家對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研究型審計工作不斷推進,目前已在全國各級審計機關、高校得到積極響應,相對而言,商業銀行研究型內部審計實踐較少,尤其是全流程審計研究尚未得到廣泛關注。
本文將以某大型上市農商銀行研究型審計為切入點,從研究型審計實踐出發,結合新形勢下審計工作挑戰,對全流程研究型審計進行展望和路徑探索。
二、研究型審計內涵
從狹義上講,研究型審計是將研究課題納入審計工作中,在課題研究中促進審計成果轉化,實現審計理論和實踐雙重的創新驅動。從廣義上講,研究型審計注重審計工作的調查、研究、分析,探索審計內容的本質及規律。
研究型審計是構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能夠促使審計人員思維觀念轉變,從多個不同方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優化審計工作效果。科學性、戰略性、系統性是研究型審計的三大特點。
三、銀行研究型內部審計的初步實踐
近年來,某大型上市農商銀行積極探索研究型內部審計工作。在審計實踐中,研究型審計理念貫穿于計劃制訂、項目檢查、成果轉化的全流程,圍繞審計高質量發展主題,強化項目計劃、審計實施、技術手段、專項課題等研究,力求做到“精、全、準、深”,全面提高審計質量與效率。
(一)加強立項研究,讓審計內容“精”起來
注重立項研究,在編制年度審計計劃時,緊扣“監管重點、業務難點、風險要點、內控盲點”,篩選出對銀行戰略實施、轉型發展、風險防控有重大意義的選題進行精準立項。如針對三三四、影子銀行等監管要求,對同業業務、委外業務進行重點審計;根據金融市場業務的重要性及復雜程度,對債券投資、衍生品業務開展審計;圍繞重大政策措施,開展綠色金融業務審計;根據業務新業態,開展互聯網貸款審計等。
(二)開展全流程研究,讓審計程序“全”起來
1.審前分析階段。做深政策解讀,全面收集與被審計內容相關的政策、法規及行業規則等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審計工作手冊,明確審計目標、內容、重點;研究行業環境,把握風險發展趨勢,對銀行同業年報數據、業務指標等進行收集、對比分析。如,銀行在年度理財業務專項審計、負債質量專項審計項目中,通過做實審前研究,做到審前有的放矢,審計重點了然于心。
2.審中實施階段。對異常情況反映出來的深層次原因進行研究,將審計發現結合經營目標、規章制度、風險程度進行綜合研判,查找表象背后體制機制問題。如,當發現某項新業務的制度發文流程存在缺陷時,進一步剖析是個性問題還是共性情況,是經辦人員操作失誤導致,還是規制中的管理盲區,通過層層穿透,揭示問題根源,并提出相應管理建議,推動制度體系完善。
3.審后報告階段。對審計結果運用進行研究,加強總結提煉,定期對各類審計發現問題進行梳理,對于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形成審計案例,剖析問題深層成因,提煉出富有價值性和適用性的審計建議;加強整改研究,穿透跟蹤整改結果,核查整改現狀,逐項對賬銷號,提升整改實效。
(三)借助科技手段,讓問題定性“準”起來
研究運用新型大數據審計手段,加強對比分析,關聯分析、趨勢分析,利用審計系統,貫通多項數據信息,運用審計技術方法輔助實現問題查證思路,強化數據工具利用。如,通過理財業務銷售特點,設置模型,結合調閱雙錄錄像方式,發現過度服務、代客操作等違規問題。利用審計模型,發現個別貸款逆流程放款、非零售評級信息不準確等情況。據統計,該銀行2023年度使用審計模型的項目占比73%,通過模型發現問題的項目占比52%。
(四)強化課題研究,讓審計立意“深”起來
1.時事熱點及時研究。2022年,國內某些小型銀行取款事件發生后,審計人員敏感判斷出該事件必定會引發公眾、監管對相關領域業務及管理狀況的關注,及時在審計項目中將附屬子公司的流動性風險管理納為重點;原油寶、海外衍生品爆倉事件發生后,審計及時進行案例剖析,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分析對商業銀行業務影響,評估后續審計工作重點;對于2023年國外某銀行破產事件,從內外部因素等不同方面總結案例發生原因,并逐條研究分析審計工作方法等。
2.重要政策全面研究。對于近年頒布的重要監管文件,如表外業務、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資本管理辦法等,進行深入全面刨析,領會政策意圖,形成監管文件解讀材料,分析對審計實務影響,緊跟趨勢變化,為后續審計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3.戰略實施深入研究。近年來,內部審計在實踐中開展了交易行為管理研究、附屬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公司客戶價值分層管理研究、宏觀經濟走勢、系統性重要銀行與新戰略期授信高質量發展轉型研究等,通過各類課題研究,體現審計咨詢價值。
四、研究型審計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一)研究型審計面臨挑戰
隨著銀行業轉型發展,業務推陳出新,外部市場要素價格波動加劇,數字時代信息擴散迅速,銀行面臨的風險類別多樣,相互交織,審計內涵以及外沿擴大,預計未來研究型審計工作將面臨更多挑戰。
挑戰一:研究型審計向縱深拓展,貫徹于每個項目始終,要求對業務理解更深,對風險理解更透,對問題捕捉更準。
挑戰二:審計工作對經濟節點、宏觀形勢判斷更為準確,對銀行戰略價值定位理解更深。
挑戰三:未來工作量的提升,要求審計項目投入產出效率更高,審計方式手段更優。
挑戰四:審計人員素養提升,對“專業化、數字化、系統化”的研究型審計人才需求更迫切。
(二)未來實踐推廣建議
1.探索全流程審計研究實踐推廣。一是做好審前調查研究。把握宏觀焦點,加強對中央重大決策的研究和思考,深刻領會中央決策意義和實踐要求;研究監管導向和政策紅線,自覺融入大局,積極服務大局。把脈經濟節點,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判斷貨幣政策導向,結合不同經濟周期、行業周期,判斷主要風險類別,針對性開展審計。掌握審計對象核心,以研究的視角對審計對象的業務狀況、履職情況、風控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深入到審計對象的核心,進行全面“畫像”。二是加大審中評估研究。厘清審計重點。根據監管政策、市場環境、戰略核心、業務發展、管理手段的變化,確定審計重點,評估管理難點。如在市場、流動性風險管理審計中,抓住壓力測試核心,將各類風險管理統籌考慮,分析情景設置完整性、合理性、前瞻性。研究問題定性與成因,將審計發現作為課題,鉆研問題反映的體制、機制、執行、溝通等方面的成因,進而提出更有深度、更具科學性、實踐性的審計建議。三是推動審后整改研究。按照“全覆蓋、重長效、閉環管理”的目標,分析整改屬于“就事論事、舉一反三、體制機制”哪個層級,評估是否落實源頭整改、系統整改,防范類似問題屢查屢犯。研究整改成效,分析整改工作推動被審計對象修訂制度、改進工作機制、夯實風險管理、升級系統功能的情況,從而推進管理提升。四是形成多維研究體系。注重時事形勢和新興課題研究,如,分析研究數字化背景下預期管理、交叉風險管理、模型風險管理等前沿課題;評估新系統上線、新業務流程、新管理模式等新業態管理情況等。注重復盤和同業調研,對重要項目及時、全面復盤,尋找不足點及改進點,提煉固化經驗,提升內審履職效能。進行同業調研,加強同業間交流,了解同業在研究型審計中的良好作法,借鑒他山之石,助推本行研究型審計工作。
2.持續夯實研究工作質效。一是拓寬項目廣度。對外部風險趨勢、監管風險提示等熱點信息進行捕捉,強化重點領域審計監督,對增長較快的機構、業務、人員予以重點關注。開展戰略執行情況審計。在審計項目中,從全局、長遠和根本上評估戰略執行情況,排摸戰略落實堵點、難點,分析經營管理情況與戰略匹配度,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貫徹全面風險管理理念,在信用風險、操作風險之外,關注公司治理、聲譽風險、交叉風險等領域,形成全方位、多維度審計監督體系。二是延展項目深度。關注經營實效,如,分析形成特色經營模式時,是否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做到雙線并重;關注是否根據周期變化,擇優選擇行業、客戶,調整業務結構。夯實內控管理審查,關注架構設置合理性、考核辦法科學性、制度執行有效性、風險監測獨立性等內容。踐行審計咨詢服務職能,結合內外部環境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出具管理建議書,為決策層提供決策參考。三是提升審計精度。推動科技賦能,結合審計信息系統,推進模型應用,注重技術方法深化,提升分析質效,加強對重點業務洞察能力,實現“數智化”轉型。形成審計數據平臺,按照共享共用原則,拓寬數據范圍,整合跨條線數據,便于審計人員采集、分析數據。推動數據分析工具深度運用,提升對業務領域數據、指標捕捉和分析,實現數據的多維應用場景。
3.提高內審人員研究能力。一是轉變審計思維。深化對研究型審計共識,培養研究型思維,不斷更新、完善研究型審計理念,創新審計思路和方法,為研究型審計奠定能力基礎。二是豐富專業知識儲備。根據審計工作“范圍廣、專業強、變化快”的特點,審計人員應增加宏觀政策、業務產品、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知識儲備,以提升政策理解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審計專業能力,樹立風險審計理念,要善于利用“外腦”加強學習研究,實現“我要做”到“我能做”的飛躍。三是探索研究型審計人才體系培養。制訂個性化培訓方案、創新培訓和實戰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分層人才培養工作體系,以學促用,努力培養一支能掌握多種技能的復合型審計人才。
五、結語
商業銀行研究型審計工作實踐,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目前研究型內部審計正在初步探索中,建議結合審計工作實踐,不斷豐富和完善理論深度、實踐厚度,總結經驗、掌握規律,進一步提升審計監督與咨詢服務的層次,以賦能商業銀行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晏維龍.關于開展研究型審計的幾點認識[J].審計觀察,2021(11):34-40.
[2] 劉雷,李玲焰,冉洪川.開展商業銀行研究型內部審計的若干思考[J].中國內部審計,2022(05):25-28.
[3] 李曼,史妍.研究型審計思維下銀行審計目標的實現路徑[J].審計觀察,2023(01):47-51.
[4] 張君儒,李鑌.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強化總行本部內部審計方法探索[J].中國內部審計,2022(02):54-57.
(作者單位: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11)
[作者簡介:魏韡(1978—),女,漢族,上海人,碩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金融、經濟、審計。](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