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幼兒的假期較長,且沒有假期作業,教師無法與幼兒、家長面對面進行溝通交流。如何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教育?指導的方式有哪些?我園依托“釘釘”平臺為幼兒營造溫馨愉悅的網絡班級氛圍,為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給予適時、適宜的指導。
家園共育新模式內容的設計。適宜幼兒假期開展。基于學齡前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幼小銜接,可以圍繞幼兒感興趣的,適合在家中開展的內容進行活動。如自制小書、繪畫、親子運動、制定家務計劃表、觀察記錄自身變化等。
有助幼兒整體發展。活動內容要具有整體性,盡量覆蓋包括健康、社會、語言、藝術、科學等領域。教師可以以周、月為單位,將內容穿插到活動中,幫助幼兒全面整體地發展。
貼近幼兒近期熱點。線上互動的活動內容要貼近近期熱點,能夠吸引幼兒全身心地參與其中,避免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游離。活動內容的趣味性和可分享性能讓大部分幼兒參與到線上互動中,最大限度調動幼兒的主動性。
家園共育新模式開展的策略。依托“釘釘”開展線上互動活動。釘釘的“家校通知”功能,是學校開展家園溝通工作的首選,釘釘讓教師向家長推送的每一條通知都有跡可循;“班級圈”功能類似于微信的“朋友圈”,是班級范圍內師幼互動的社交圈。教師在釘釘班級圈創建專題性互動話題,家長與孩子響應話題,并將線下開展活動的照片或視頻上傳在班級圈中;通過“視頻會議”,幼兒可在教師的邀請下開麥、閉麥,保證活動過程有序進行的同時也減輕了家長的操作負擔。根據個體需要,教師會將幼兒提前發布在班級圈的照片或視頻通過“共享桌面”的方式展示出來。被展示的幼兒通過語言描述和照片視頻向全體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感受或問題。圖像與語言的結合,使分享者講得更清楚,讓傾聽者聽(看)得更明白,分享互動的效果絲毫不亞于線下分享會。
借助多媒體技術豐富活動內容。教師通過收集網絡資源,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活動內容進行再加工處理,設計出適宜大班幼兒開展的線上互動活動內容,主要的呈現方式有PPT、音頻、視頻、微課等。除此之外,教師還會利用VR技術軟件,整合網絡資源,開展云游小學、云游上海天文館等,讓幼兒足不出戶沉浸式參觀活動,感受科技的魅力。利用釘釘打卡功能,教師設置了一系列結合互動活動內容的打卡任務,如“勞動小達人”“運動小達人”等,讓家長可以在線分享幼兒假期生活,推動家校交流無障礙常態化進行。
借助視頻會議提升家園共育能力。我園定期推薦教育專家針對幼兒生活開展專題講座,讓家長系統地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提升家長的科學育兒理念。
(作者單位:上海市嘉定區嘉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