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探討目標式護理模式對ICU心臟手術患者術后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MDRPI)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2月28日接受心臟手術后入住ICU的9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采用目標式護理模式。比較兩組MDRPI風險采用Braden壓瘡評估量表)、MDRPI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凝血功能指標[包括凝血酶時間TT)、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后,兩組Braden評分高于干預前Plt;0.05),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lt;0.05);研究組MDRPI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lt;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lt;0.05);干預后,兩組TT、PT、APTT水平均低于干預前Plt;0.05),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lt;0.01);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目標式護理模式在預防ICU心臟手術患者術后MDRPI效果較好,可降低MDRPI、不良反應發生率,改善凝血功能,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目標式護理模式;ICU心臟手術;凝血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16.003"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16-0009-04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model on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injury(MDRPI)in ICU patients after cardiac surgery.Methods:A total of 96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ICU after cardiac surgery from January 1,2021 to February 28,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4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was give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argeted nursing model was conducted in the study group.The risk of Braden pressure ulcer assessment Scale(MDRPI),the incidence of MDRPI,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coagulation function including thrombin time(TT),prothrombin time(P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Brade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Plt;0.05),and the Braden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lt;0.05).The incidence of MDRPI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lt;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lt;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levels of TT,PT and APT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Plt;0.05),and the level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lt;0.01).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lt;0.05).Conclusion:The targted nursing model has a good effect on preventing MDRPI in ICU patients after cardiac surgery,which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DRPI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and improve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ey words】
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injury;Targeted nursing model;ICU Cardiac surgery;Coagulation function
美國壓瘡咨詢委員會在2016年將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MDRPI)納入了壓力性損傷范圍,指出其是在診斷或治療時受到醫療器械壓迫引起的壓力性損傷,損傷部位形狀與壓迫的醫療器械形狀相同[1-2]。由于入]住ICU的多數為重癥患者,需采用多種醫療器械進行生命支持,且支持時間長,同時患者因存在營養不良、微循環異常等癥狀,更易引發MDRPI。劉亞紅等[3]研究顯示,ICU中患者MDRPI發生率約為1.65%,不僅增加患者痛苦,影響原發病情,還加重了患者的經濟壓力與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4]。常規護理僅為患者提供基礎疾病對癥護理,常忽略各因素之間的關聯,缺乏對潛在不良事件的風險預估,效果有限[5]。目標式護理模式指醫護人員以護理目標為基礎,搜集并整合相關護理資料,制訂針對性護理干預策略。本研究探討目標式護理模式對ICU心臟手術患者術后MDRPI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2月28日心臟手術后入住ICU的9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心臟手術指征;接受不同類型的心臟手術;年齡28~65歲;入住ICU時間≥3 d;使用至少1種醫療器械,包括呼吸輔助設備、中心監護儀、氣管插管等;患者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相關文件。排除標準:已存在其他原因導致的壓力性損傷;入住ICU前已發生MDRPI;狀態較差無法配合評估;研究中途出院。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8例。研究組男32例、女16例,年齡28~6449.71±5.67)歲;病程1~85.21±1.68)年;手術類型]:主動脈夾層術18例,心臟瓣膜置換術30例。對照組男30例、女18例,年齡28~6450.23±5.74)歲;病程1~85.16±1.63)年;手術類型:主動脈夾層術16例,心臟瓣膜置換術32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手術類型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學原則。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包括ICU管理、生活護理、營養支持等,醫護人員定期幫助患者更換床單被罩、進行身體清潔,在氣墊床上墊以海綿墊、乳膠枕,幫助患者翻身,以側臥、平臥、半坐臥位3種方式交替臥于病床。
1.2.2研究組采用目標式護理模式。組建目標式護理小組,由4名護士組成,組內成員共同查閱資料并制訂護理目標,根據目標制訂護理計劃。確定目標為降低MDRPI發生率、提升護理質量,組內成員均接受MDRPI預防護理培訓。①風險評估:患者入住ICU后,采用Braden壓瘡評估量表[6]對患者行MDRPI風險評估,包括感覺能力4分)、潮濕程度4分)、營養攝取狀況4分)、活動情況4分)、移動能力4分)、摩擦力和剪切力3分)6個方面,總分23分。19~23分為無風險,15~18分為輕度風險,13~14分為中度風險,10~12分為高度風險,≤9分為極高度風險,按上述評分標準將患者分為輕、中、重度高度、極高度)3組,給予不同風險患者針對性預防措施。②皮膚預防護理:護士在患者骶尾部、踝部、髖部、肩胛部等部位均貼以透明敷貼,預防性保護較易受壓部位的皮膚組織,實施機械排痰,每30 min行氣壓治療1次,對患者動脈、靜脈、神經施加壓力,避免肌肉萎縮、深靜脈血栓形成。a.輕度風險患者。待患者病情穩定后,護士每4 h為患者翻身1次,翻身時注意動作輕柔,禁止拖拽,減少患者皮膚與床單位及醫療器械之間的摩擦。每天擦拭患者身體,對長期受壓部位涂抹乳液,為出汗過多者勤換洗護理墊。b.中度風險患者。翻身時注意對身體消瘦患者膝蓋、手肘等骨隆突處進行密切保護;所有患者均留置導尿管,為避免皮膚潮濕影響機體抵抗力,護士每2 h為患者翻身1次。c.重度風險患者。部分患者因病情暫未穩定,護士對患者受壓部位進行按摩,按摩手法輕柔規律,并利用減壓軟墊減少皮膚組織壓迫。護士每2 h為患者翻身1次,每次翻身時檢查其身體是否干燥,如發現出汗需及時擦拭;對二便失禁的患者,及時清理排泄物,并清潔患者會陰、肛門處皮膚,保持干燥。③醫療器械管理:護理人員使用柔軟的毛巾,每日擦拭患者身體,保持皮膚處于干燥狀態,避免局部微環境改變。a.輕度風險患者。護理人員每2 h將所用醫療器械重新定位,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短時間內暫時移除設備,而后重新安置,縮短持續受壓時間。b.中度風險患者。對留置管路患者,利用厚棉墊墊于皮膚與管路之間,每2 h更換管路固定位置1次,避免局部持續受壓。c.重度風險患者。護士在幫助患者翻身、按摩、清潔時需保持謹慎,避免觸碰到置于患者身體表面的醫療器械,減少因醫療器械移動錯位與患者皮膚引起的摩擦。④營養支持:為患者提供合理的營養支持,以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為主,對吞咽功能障礙者采用鼻飼法,加強患者腸內營養,對貧血患者,加以靜脈滴注血漿、白蛋白,以提高免疫、促進切口愈合。⑤健康教育:采取上述措施時,護士為家屬講解醫療器械持續壓迫的劣勢,并引導家屬在患者翻身、更換醫療器械定位、進食時適當幫助醫護人員實施護理。
1.3觀察指標①MDRPI風險:采用Braden壓瘡評估量表評估兩組干預前后MDRPI風險,該量表分為感覺能力、潮濕程度、營養攝取狀況、活動情況、移動能力、摩擦力和剪切力6個項目,前5項采用1~4分評分制,最后1項采用1~3分評分制,總分23分,得分越高表明MDRPI風險越低。②MDRPI發生率:記錄兩組干預后MDRPI發生情況,將MDRPI患者皮膚受損程度劃分為Ⅰ、Ⅱ、Ⅲ、Ⅳ期,Ⅰ期表示皮膚變色,且30 min內瘢痕未消失;Ⅱ期表示皮膚表層變薄,但真皮層未破;Ⅲ期表示皮膚全層均損傷,有風險存在腐肉,但肌肉、韌帶及骨未暴露;Ⅳ期表示皮膚組織均缺損,肌肉、韌帶及骨等已暴露[7]。③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局部感染、紅腫、發燒、局部麻木等,總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之和/總例數×100%。④凝血功能指標:分別取兩組干預前后的肘靜脈血3 ml,使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檢測兩組干預前后]凝血酶時間TT)、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⑤護理滿意度:參考相關文獻[8]制訂護理滿意度問卷評估兩組干預后護理滿意度,內容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技能等,分為很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后Braden評分比較見表1。
2.2兩組MDRPI發生率比較見表2。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見表3。
2.4兩組干預前后TT、PT、APTT水平比較見表4。
2.5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見表5。
3討論
ICU患者常需使用醫療器械介入干預,醫療器械壓迫部位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MDRPI。有研究顯示,MDRPI與其他壓力性損傷發生危險因素相似,但MDRPI的根本因素在于醫療器械本身[9]。MDRPI的發生不僅影響患者后續治療,且對患者皮膚屏障產生不良影響,易繼發感染,由此延長治療周期[10]。因此,有效預防術后MDRPI不僅對減輕患者痛苦有所幫助,還能提高護理質量。
本研究發現,干預后,兩組Braden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MDRPI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用目標式護理模式預防ICU心臟手術患者術后MDRPI效果較好,可降低MDRPI風險、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張露、顧夢倩等[11-12]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目標式護理模式中對患者皮膚采取保護、清潔措施,避免因環境潮濕增加細菌繁殖風險,有利于促進創面恢復;以輕柔的動作為患者翻身,密切保護其骨隆突處,減少患者與床單位、醫療器械之間的摩擦,降低皮膚直接損傷風險;通過對易受壓部位貼透明敷貼,保護患者皮膚組織,減輕局部壓迫,減少局部麻木現象;同時硅酮材質敷料,具有較好的彈性,能溫和黏附于患者表皮,避免因揭除敷料時對皮膚產生牽拉而引起皮膚損傷。通過定期調整管路、醫療器械放置的部位,縮短局部皮膚持續受壓時間,配合營養支持及健康教育,加強患者腸內營養,提高免疫力,促進切口恢復,同時囑家屬積極從旁協助,以減少MDRPI發生。
本研究發現,干預后,兩組TT、PT、APTT水平均低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1),說明采用目標式護理模式可改善ICU心臟手術患者術后凝血功能。分析原因:目標式護理模式中幫助患者翻身、機械排痰和氣壓治療,以促進患者的關節、肌肉功能恢復,改善血液循環,提升血流速度,從而改善凝血功能、預防血栓形成。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用目標式護理模式可提高ICU心臟手術患者術后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目標式護理模式通過為家屬講解醫療器械持續壓迫的原理,使其了解護理的重要性,在醫護人員需要幫助時積極配合,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通過對患者皮膚受壓部位進行預防護理、對醫療器械合理管理,減少局部皮膚組織壓迫,并為患者提供合理的營養支持,促進恢復。
綜上所述,采用目標式護理模式預防ICU心臟手術患者術后MDRPI效果較好,可降低MDRPI發生風險、不良反應發生率,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 考 文 獻
[1]戰青,張樂樂,王波.水膠體敷料預防醫護人員面部醫療器械致壓力性損傷的Meta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11):1644-1648.
[2]衛曉靜,閆凡,景孟娟,等.ICU護士預防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知信行的現狀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1):45-50.
[3]劉亞紅,李婷,付成成,等.ICU醫療器械相關性壓瘡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11):1252-1254.
[4]黃慶萍,張建榮,黃艷芳,等.ICU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量表構建與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19):1743-1746.
[5]梁天英,陳韞琴,梁本禧,等.集束化護理對ICU顱腦術后患者頭部壓力性損傷及昏迷指數的影響[J].海南醫學,2022,33(12):1630-1632.
[6]任家駒,王艷,魏中原,等.COMHON量表和Braden量表在ICU縱隔術后患者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中的比較[J].護理學雜志,2020,35(15):49-52.
[7]陳慧玲,王淑東.Waterlow壓力性損傷量表與Braden壓力性量表在預測ICU病人壓瘡預防中的價值[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0,45(8):1107-1109,1113.
[8]閆卓.預防性護理對重癥監護室患者難免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3):2384-2386.
[9]黃慶萍,張建榮,鄭美春,等.ICU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量表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8):967-970.
[10]周潤奭,隆云,李尊柱,等.改良俯臥位通氣方式對ICU患者壓力性損傷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25):1974-1978.
[11]張露.目標管理在預防手術患者術中壓瘡的應用效果[J].黑龍江醫學,2019,43(7):835-836.
[12]顧夢倩,曹松梅,趙燕燕,等.成人醫療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預防管理的循證實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2,39(8):7-11.
本文編輯:路曉楠2024-01-24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