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留白是一種打破傳統、固定的思維框架,在思維深處留下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培養思維能力的方式。文章分析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復習課中,在思維聯結處、差異處、矛盾處和教學重難點處巧用思維留白,增強學生思維的邏輯性、獨立性、靈活性、創造性,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多樣教學策略,以期提高道德與法治復習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維留白;道德與法治;復習課;思維能力
作者簡介:張嵐(1987—),女,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黃橋中學。
“無畫之處皆成妙境。”留白是藝術創作大師為使整部作品的畫面、章法更為精美和協調而有意留下的空白。這些空白給人留下了無限想象的空間,讓人回味深長。觀者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在無限的遐想中獲得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啟迪,這就是“留白效應”。思維留白,是指通過刻意、適當的留白,在思維深處留下想象創造的空間,其有助于打破傳統、固定的思維模式,培養思維的邏輯性、求異性、靈活性、創造性、發散性等。思維留白是提升學生深度思考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思維留白的方式,為學生創造更多思考的空間,引導他們深入探究問題的內在聯系、本質屬性和細微之處,讓學生跳出思維定式,以全新的視角和思維方式探索問題,發現更多可能,創造更大價值。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復習課中,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教學活動等環節巧用思維留白,營造輕松愉悅的自主學習氛圍,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活動支點和轉化時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復習課的教學效果。下文以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勇擔社會責任”的復習課為例,談談思維留白在道德與法治復習課中的運用。
一、在聯結處留白,培養思維邏輯性
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基本的是非觀和判斷力,避免價值觀錯位,說到底是一種思維認知的培養,而思維離不開邏輯。思維邏輯性是指思維活動遵循邏輯的方法和規律,按照邏輯的程序運
行[1]。邏輯思維強的學生能夠有理有據、條理分明、層次清晰地表達,使前后連貫一致,而不自相矛盾、混亂、跳躍或含糊不清。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關鍵時期。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復習課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在知識聯結處巧用思維留白促進學生知識的結構化,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建立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培養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思維能力。
在“勇擔社會責任”第一課時的復習課中,筆者以社會新聞“12·18甘肅積石山地震”為例,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梳理該單元的重點知識,繪制單元思維導圖,為學生的思維發展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繪制思維導圖是復習課常用的一種方式,它不僅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梳理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還能幫助學生發展邏輯思維,學會歸納總結重點知識。在繪制過程中,筆者巧用留白的方式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梳理該單元的知識結構,歸納重難點知識。在展示環節中,各個小組分別展示了各種各樣的創意思維導圖。
隨后,筆者以社會新聞“12·18甘肅積石山地震”為材料,播放新聞視頻,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1.哪些人承擔了救援責任?他們社會責任感的來源是什么?2.新聞中的企業、群眾為什么自發地參與到救援和災后重建工作中?這樣做有什么意義?3.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該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人?
這些問題環環相扣,緊扣單元內容,既能夠考查學生的比較、分類、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又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在觀點分享環節,學生能夠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正好說明了這一點。可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復習課的聯結處留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差異處留白,培養思維獨立性
學生是有差異的個體,因此,他們對于知識點的吸收掌握程度也不盡相同。思維的獨立性不僅體現在個人不依賴外界提醒獨立思考,還體現在個人不盲目被動接受他人或已有的答案和結論,而通過自身不斷地摸索驗證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得出新的解釋和結論[2]。具有思維獨立性的人,往往敢于接受挑戰,不懼挫折失敗。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復習課中,教師要正確看待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思維差異處適當留白,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地依賴同學或教師,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當學生大膽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時,教師要及時肯定和表揚,允許學生犯錯,贊揚學生大膽表達自己想法的表現,培養學生的思維獨立性。
在“勇擔社會責任”第二課時的復習課中,筆者出示了一道2023年揚州市的道德與法治中考題。
【“運”承血脈】大運河綿延流淌,孕育出燦爛的運河文化,也造就了世代運河英雄人物。
◇幫助他人進步,積極發展黨員
◇掩護同伴脫險,不幸中彈犧牲 ◇積極參加抗日,教難友學俄語
◇危難關頭,寧死不屈,救下戰友
問題:從英雄人物的事跡中,我們感悟到怎樣的生命才更有意義。
這道中考題考查的是八年級第三單元的內容,雖然問法新穎,但難度不高,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正確應答。筆者在此處留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雖然部分學生的回答稍有偏差,但筆者及時進行了肯定與點撥。
接下來,筆者將這道簡答題的題目變為“如何通過身邊英雄人物的事跡體悟生命的意義?”使該道題從簡答題變為演繹題,提高了題目難度。部分思維活躍、學習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嘗試舉手作答。筆者沒有急于讓這些學生回答,而是留出三分鐘時間讓學生思考,并鼓勵沒有舉手的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最后,筆者總結學生的回答—“積極參加抗日,教難友學俄語”體現了樂于助人的精神;“掩護同伴脫險,不幸中彈犧牲”體現了無私奉獻的愛國主義情懷;等等。教師在思維的差異處留白,鼓勵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維活動中,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獨立性,提升其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三、在矛盾處留白,培養思維靈活性
思維靈活性是指善于根據客觀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方案,摒棄習慣性思維,提出新的符合實際情況的思路和方案的思維能力[3]。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思維靈活的人通常敢于直面挑戰,能夠隨機應變,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思維的靈活性即高級神經活動過程的靈活性,教師可通過開展針對性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課堂上,當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與所學知識、教學內容等發生沖突時,教師不用急于公布問題的答案,而可以在思維的矛盾處適當留白,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活動探究、知識辯論,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啟發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問題,開拓學生的思路,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在“勇擔社會責任”第三課時的復習課中,筆者在播放“網紅笑稱甘肅地震與其沒關系”的視頻后,讓學生結合材料,展開思辨活動,綜合所學知識評述該網紅的言行。該辨析題考查知識面廣,綜合性強,有一定難度,學生需要熟練掌握教材知識點和評析題的解題方法方能正確作答。
面對這道題,大部分學生無從下手,小部分學生能回答出部分答案。在這種情況下,筆者沒有急于公布答案,而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和討論。小組討論異常激烈,在討論過程中,筆者觀察到學生臉上流露出對知識的好奇和渴望。討論結束后,筆者讓每個小組自行推薦一個代表闡述本組觀點。小組觀點主要分為“網紅的言論反映了其缺乏社會責任感”和“網紅的言論沒有體現關愛他人和服務社會的精神”兩種。這兩種回答分別從社會責任、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等角度進行了分析。
在筆者的進一步引領下,各小組學生轉變思考角度,經歷又一輪討論后,補充了“網紅沒有養成親社會的行為”“網紅的行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該網紅沒有做到”等觀點。可見,在課堂的思維矛盾處留白,能極大地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廣闊性。
四、在重難點處留白,培養思維創造性
創新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創造性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態之一,指在思維活動中不墨守成規,提出富有獨特新意的解決方法的思維能力[4]。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善于調動已有經驗,整合各類信息,敢于挑戰常規,提出獨特新穎的觀點和解決方案。培養創造性思維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重難點處適當留白,鼓勵學生不拘泥于某一固定思維,在思考中質疑,在質疑中提出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創造性。
在道德與法治復習課中,教師可緊扣知識的易錯點設計復習活動,在單元的重點內容和學生的疑難處適當留白,幫助學生提升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創造性。
在“勇擔社會責任”第四課時復習課的真題實戰演練環節,筆者設計了以下探究任務:“‘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要對他人負責。只要對他人負責,我們就能做一個負責任的人。’請你綜合所學知識對此觀點進行評析。”此題考查了該單元的重難點知識—明確承擔責任的意義,掌握承擔責任的要求。另外,此題還是一道復雜型辨析題,這是初中道德與法治的重難點題型之一。此題不僅能夠鞏固學生應對復雜型辨析題的技巧和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創造性。
教學時,筆者先讓學生采用繪制思維導圖的形式,根據單元知識脈絡自行梳理該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通過課堂巡視,筆者發現學生并沒有局限于該單元的知識范疇,而能夠創造性地整合其他單元的知識來梳理解題思路。在此基礎上,筆者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深入探討。在討論過程中,學生逐漸認識到,這是一道融合了錯誤說法和片面說法的復雜型辨析題。
在成果展示環節,各小組派代表闡述本組的討論結果。有小組認為“我們首先要對他人負責”是錯的,因為人要先對自己負責。只有人人具有責任心,才能共享幸福美好的生活。有小組認為“只要對他人負責,我們就能做一個負責任的人”是片面的說法,一個負責任的人不僅要對他人負責,還要對自己負責,敢于承擔責任。
此外,筆者還設置了“爭當小老師”的環節,鼓勵學生發揮創造性思維,對這道題進行創造性變式,將其拓展為片面題、正確說法加片面說法題、啟示理由題、演繹題等,再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奧妙,同時增強思維的創造性。
結語
綜上所述,留白不僅可以在藝術創作中運用,還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作用。在道德與法治復習課堂上巧用思維留白,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思維的邏輯性、獨立性、靈活性和創造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有助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思維交流和碰撞,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參考文獻】
[1]溫婧媛.高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以《祝福》教學為例[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9):157-158.
[2]豆芳霞.基于思維發展與提升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研究:以甘肅省TS市三所中學為例[D].天水:天水師范學院,2020.
[3]敏永杰.民族地區教師教育觀念應注重向“五性思維”轉變[J].林區教學,2019(5):40-41.
[4]余苗.當語文綜合性學習插上動畫電影的翅膀:以動畫電影為媒介開發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資源[J].教育科學論壇,2022(25):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