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遼寧加快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對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只有協調多元化算力需求與相對單一算力供給關系、強化非國家樞紐節點與國家樞紐節點聯動、統籌算力資源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才能釋放算力作用。要通過積極參與全國算力資源調度、提高數據傳輸運載效率、打造高效綠色安全算力網絡等夯實新質生產力形成的數字基座,奮力譜寫全面振興新篇章。
〔關鍵詞〕算力;一體化算力體系;新質生產力
注:本文系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算力賦能遼寧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項目編號:L23BJL001)的階段性成果。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質生產力,算力網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加快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有利于充分釋放算力的新質生產力作用,以數字底座聚力攻堅,助力遼寧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
一、加快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的重要意義
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對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要牢牢把握這一戰略機遇。
(一)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的基礎保障
數據基礎制度建設事關國家發展和安全大局。數據具有非競爭性、易復制、無限供給、邊際成本低等特點,給數據的安全有序流動帶來了極大挑戰,只有加快建立數據治理和可信流通體系,才能維護國家數據安全,保護個人信息和商業秘密,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遼寧擁有海量數據資源,加快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可為數據跨地域、跨行業、跨系統互聯互通、高效配置提供算力資源保障,激發數據潛能,以數據促進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安全有序流轉,提高數據開發利用效率,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二)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的根本動力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經濟正在發揮著重塑要素資源、重組經濟結構、改變競爭格局的關鍵作用,算力正是這一作用背后的“數字大腦”,負責海量數據計算、科學分析判斷、最優路徑選擇等,已經成為驅動數字經濟加速滲透到醫療、交通、教育、能源、金融等各行業的隱形力量,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有研究表明,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和國內生產總值將分別增長3.3‰和1.8‰。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可以調度全國算力資源,推進遼寧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競爭力強的數字產業集群,加快實體經濟“數字蝶變”,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全面振興新突破增能蓄勢。
(三)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
算力已成為國際競爭角逐的焦點,人工智能的快速突破引發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前沿技術探索也對算力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如深海空天、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遼寧作為裝備制造業基地,工業數據采集、開發、應用等復雜應用場景及深度科研活動對大模型訓練和推理需求量大。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調用全國范圍的算力資源,可以更好滿足裝備制造業等產業的關鍵技術研究和數字化轉型需求,賦能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二、加快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的任務要求
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是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的內在要求,是打贏攻堅之戰的數字基座,要通過協調多元化算力需求與相對單一算力供給關系、強化非國家樞紐節點與國家樞紐節點聯動、統籌算力資源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等,充分發揮遼寧數字產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和產業數字化的應用場景優勢,在構建具有遼寧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攻堅突破。
(一)協調多元化算力需求與相對單一算力供給關系
近年來,隨著算力應用市場逐步擴大,不同應用場景或同一應用場景的不同模塊對算力的需求都是多元化的,涉及不同的計算架構、運行精度,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企業對算力需求并不完全相同,以至于算力需求可細分為成百上千種。如果將單一的智算或超算編織成網,每個算力平臺則可能滿足特定場景的算力需求,不同平臺因接口不規范、調用方式不兼容等會造成“算力煙囪”,導致算力供給對需求的適配度低。因此,算力供給應該是多元算力的融合,不僅滿足多元化算力需求,還要按需按量為客戶提供數據、計算、咨詢、運營等一站式服務。遼寧工業門類齊全,裝備制造業不同企業在技術路徑、工藝、運營等方面多需要定制化的算力服務,應加快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對標國家標準加快建設融合算力中心、推進不同計算精度算力資源服務有機協同;通過向國家樞紐節點集聚,利用全國一體化算力服務資源滿足遼寧多元化算力需求。
(二)強化非國家樞紐節點與國家樞紐節點聯動
如果不能將各個算力中心聯動起來,算力中心就僅僅相當于數據資源處理中心,而不是算力資源節點。只有提升網絡傳輸效能,通過跨區域、多層次算力高速直連網絡建設,降低數據傳輸成本,提高數據傳輸效率,才能促進算力、算法和數據的融合創新。非國家樞紐節點只有加強與國家樞紐節點的區域協同聯動,以“結對子”等方式加快融入“東數西算”工程,才能積極利用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資源,構建跨區域算力調度系統,不僅有利于全國算力資源高效整合,還可以通過算力“飛地”等算力網的合作共建,充分盤活非國家樞紐節點城市內外的可調度算力資源,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化,滿足企業和其他算力需求主體像“用水用電”一樣按需取用算力資源。遼寧擁有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綠色數據中心發展潛力大;截至2024年初,遼寧的數據中心總裝機能力近8萬架標準機架,已建成沈陽、大連兩個超大型數據中心。作為東北地區非國家樞紐節點省份,遼寧具有與京津冀、內蒙古等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就近調度和保障能力,也具有服務東北乃至東北亞地區的獨特優勢,應加快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盤活遼寧現有算力資源,提高算力服務水平,以全國一體化算力調度提升算力對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基礎研究等各方面的核心驅動能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三)統籌算力資源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
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建設、非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向國家樞紐節點集聚、算力電力協同發展,是為了全國算力的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提高已有數據中心的上架率和用能率,促進算力資源高效利用和價值釋放,避免盲目上馬、無序建設。而隨著全球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風險的增加,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建設也需加強對區域性斷電斷網及極端情況下數據安全的保障,不僅國家樞紐節點要提高安全防護能力,非國家樞紐節點與國家樞紐節點之間的安全系統也要深度對接,為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筑牢安全防護屏障。遼寧不僅是全國集成電路裝備三大重點地區之一,還連續多年位居全國軟件外包收入首位,具有支撐算力中心高質量建設和服務的良好技術基礎;已建成的數據中心綠色化水平高,產業的多元化算力需求充足,還具有成為國家算力體系容災備份節點的良好基礎。因此,應加快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激發遼寧數字技術和算力資源的潛力,參與全國算力統一調度、滿足多元化算力需求;通過對接算力網防護體系,確保算力取用安全;同時,參與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的數據、傳輸、存儲等標準探索,進一步提高算力供給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三、加快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的有效路徑
遼寧省錨定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集中力量開展“八大攻堅”,其中,“把培育發展新動能作為重中之重,在開辟新領域新賽道上聚力攻堅”中明確“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算力基礎設施是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積極參與全國算力資源調度、提高數據傳輸運載效率、打造高效綠色安全算力網絡等夯實新質生產力形成的數字基座,奮力譜寫全面振興新篇章。
(一)參與全國算力資源調度
一方面,強化與國家算力樞紐節點的對接。與北京、內蒙古等算力節點“結對子”,推進沈陽、大連數據中心全面參與國家算力網絡資源調度,承接相應規模的“運算任務”“計算負荷”和后臺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非實時性業務,強化與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在規則、服務和算網等方面的對接融合,提升算網調度協調能力。另一方面,加強與國家算力創新平臺的合作。挖掘沈陽、大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潛在算力協同優勢,鼓勵其在數據定向公開使用和開放共享算力服務方面開展先行先試探索,與其他創新平臺簽署合作協議,在數據、算力、算法等方面加強共享協作,優化算力互聯能力。
(二)提高數據傳輸運載效率

一方面,積極融入全國數據傳輸網絡,提升運力調度協同能力。打通遼寧與北京、內蒙古等國家樞紐節點的網絡主干道,提升算力網絡的傳輸性能和響應速度。以沈陽市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為基點,加快融入全國數據傳輸網絡和全國數據中心網絡檢測體系,加強各骨干節點區域的運力互補與協同聯動,推動數據中心與網絡供給的高效對接和協同發展,積極建立互聯網企業、云服務商及電信運營商等多方流量互通互聯云平臺,增強本地算力網絡運載錯峰調流能力。另一方面,提高省內網絡交互效率,提供便捷高效運載力。以沈陽市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為樞紐,加快省內通信流量匯聚與就地交換,建立沈大高速數據傳輸網絡,優化通信網絡結構,擴展網絡通信帶寬,減少沈大之間數據繞轉時延,為沈大及省內企業尤其是工業企業提供更加迅捷高效的互聯網服務。
(三)打造高效綠色安全算力網絡
以豐富的數據資源優勢和應用場景優勢為支點,加大對算力架構、算力操作系統、數據存儲與傳輸等相關技術創新的支持,加快核心算法的研發突破,推動算力網絡關鍵共性技術突破創新,保障算力網絡安全。融合高端裝備制造、集成電路、精細化工等產業優勢和軟件開發等算力算法優勢,圍繞先進裝備制造業等4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和22個重點產業集群,加快部署工業邊緣數據中心,滿足工業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營銷售后等方面的算網存用需求,為遼寧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新高地提供算力支撐。推動算力電力適度超前協同布局,探索建設綠色能源支撐的多元化算力中心,提升算力中心的資源利用效率和算力碳效水平,打造具有遼寧特色、規模適度的算力服務體系。搭建算力產業人才引育平臺和緊缺人才信息平臺,發布緊缺指數和緊缺人才開發導向目錄,加快引進算力產業領軍人才和團隊。
(作者單位:中共沈陽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