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評估肺癌化療患者的自我憐憫水平并識別其影響因素,以便為臨床護理實踐提供針對性的干預策略。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福建省腫瘤醫院住院化療的110例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自我憐憫量表、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肺癌模塊、領悟社會支持量表進行調查。結果肺癌化療患者的自我憐憫總分(76.81±9.49)分,癥狀負擔總分(112.05±35.98)分,社會支持總分(38.98±2.49)分,自我憐憫與癥狀負擔呈負相關(r=–0.849,P<0.001),與社會支持呈正相關(r=0.881,P<0.001)。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年齡、性別、癥狀負擔及社會支持均是影響肺癌化療患者自我憐憫的影響因素(P<0.05)。結論肺癌化療患者自我憐憫水平中等偏低。年齡、性別、癥狀負擔及社會支持均是肺癌化療患者自我憐憫的影響因素。護理人員應結合人口學特征,通過降低癥狀負擔、改善其社會支持等方式,提高患者自我憐憫水平,降低負性情緒,改善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肺癌;化療;自我憐憫;癥狀負擔;社會支持;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25.012
Investigationonthestatusquoandinfluencingfactorsofself-compassioninpatientswithlungcancerundergoingchemotherapy
HUXiaoling,GAOLilan,CHENYan
DepartmentofThoracicMedicalOncology,ClinicalOncologySchoolofFujianMedicalUniversity,FujianCancerHospital,Fuzhou350014,Fuji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ssessthelevelofself-compassioninpatientswithlungcancerundergoingchemotherapyandidentifyitsinfluencingfactorsinordertoprovidetargetedinterventionstrategiesforclinicalnursingpractice.MethodsUsingaconveniencesamplingmethod,atotalof110patientswithlungcancerwhowerehospitalizedforchemotherapyinFujianCancerHospitalfromJanuary2022toDecember2023wereselected.Ageneralinformationquestionnaire,self-compassionscale,M.D.Andersonsymptominventory-lungcancer,and perceivedsocialsupportscalewereusedtoinvestigate.ResultsThetotalscoreforself-compassionamonglungcancerchemotherapypatientswas(76.81±9.49)points,thetotalscoreforsymptomburdenwas(112.05±35.98)points,andthetotalscoreforsocialsupportwas(38.98±2.49)points.Self-compassionwasnegativelycorrelatedwithsymptomburden(r=–0.849,P<0.001)andpositivelycorrelatedwithsocialsupport(r=0.881,P<0.001).Multiplelinear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age,gender,symptomburdenandsocialsupportweretheinfluencingfactorsofself-compassioninpatientswithlungcancerchemotherapy(P<0.05).ConclusionThelevelofself-compassionamonglungcancerchemotherapypatientsismoderatelylow.Age,gender,symptomburdenandsocialsupportwerethefactorsinfluencingself-compassionofpatientswithlungcancerchemotherapy.Nursingstaffshouldconsider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andusestrategiessuchasreducingsymptomburdenandimprovingsocialsupporttoenhanceself-compassionlevels,therebyreducingnegativeemotionsandimprovingthequalityoflife.
[Keywords]Lungcancer;Chemotherapy;Self-compassion;Symptomburden;Socialsupport;Influencingfactor
據2022年統計數據顯示,肺癌在中國的新發病例人數高達106.06萬例,占所有惡性腫瘤病例的22.0%,死亡人數則達到73.33萬,占惡性腫瘤死亡總數的28.5%,對公共健康構成巨大威脅[1]。臨床上,肺癌患者常遭受消瘦、痰中帶血、咳嗽等癥狀的困擾,在化療過程中也常發生惡心、嘔吐、疲勞等不良反應[2],這些癥狀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自我憐憫作為個體對自身痛苦的理解和寬容態度,還包括認識到個體經歷的普遍性和保持對當前情境的客觀認知,已被證實是應對疾病挑戰的重要心理資源[3-4]。研究表明較高的自我憐憫水平與心理健康的改善、焦慮和抑郁癥狀的降低以及應對能力的增強有關[5-6]。然而,肺癌患者在面對長期的疾病壓力和治療負擔時,可能會經歷自我憐憫能力的減弱,進而影響到患者的心理適應和康復進程[7]。本研究旨在調查肺癌化療患者的自我憐憫現狀,并分析影響其自我憐憫水平的因素,以期為臨床護理提供針對性的支持策略。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福建省腫瘤醫院住院的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確診原發性肺癌且正在接受住院化療;②年齡18~80歲;③教育水平不低于小學;④預計生存時間超過3個月。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缺陷或衰竭者;②認知功能或精神障礙者。樣本量估算按照橫斷面研究樣本量粗略計算方法,樣本量為自變量的5倍。本研究估計18個自變量,考慮20%的無效問卷率,所需樣本量至少選取108例受試者。本研究經福建省腫瘤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K2024-245-01)。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一般資料調查表:基于研究目標,自行設計內容,涵蓋年齡、性別、居住地、婚姻、教育水平、職業、家庭月收入、醫療費用支付方式、腫瘤分期、腫瘤類型、確診時長、化療療程、治療方案等。②自我憐憫量表(self-compassionscale,SCS)由Neff[4]開發并經陳鍵等[8]漢化。該量表包含26個項目,覆蓋自我友善、自我批評、共同人性感、孤立感、正念和過度沉溺等6個維度。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值范圍1~5分。量表總分26~130分,個體根據自身感受選擇最恰當的評分。得分越高表明個體的自我憐憫水平越高。③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erceivedsocialsupportscale,PSSS)由Zimet等[9]研發并由黃麗等[10]漢化。該量表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個維度,每個維度各4個條目,共12個條目。采用Likert7級評分法,1~7分表示從“極不同意”到“極同意”,總分12~84分,得分越高代表個人領悟到的社會支持水平越高。④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肺癌模塊(M.D.Andersonsymptominventory-lungcancer,MDASI-LC)由Cleeland等[11]開發張立力等[12]漢化。該量表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評估癥狀的嚴重性,涵蓋13個核心癌癥癥狀和6個肺癌特定癥狀;第二部分衡量癥狀對患者的困擾程度,包括6個條目,涉及日常活動、情緒狀態、工作能力、社交關系、行動能力及生活享受等方面。患者需根據過去24h內的個人體驗,對這些癥狀的嚴重程度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進行評分。每個條目0~10分,其中0分表示“無癥狀”,10分代表“極其嚴重”。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感受到的癥狀越嚴重。
1.2.2資料收集過程調查前對2名調查員統一培訓。發放問卷前由研究者用統一標準的指導語解釋量表條目及注意事項。問卷以匿名方式當場發放,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SCS、PSSS、MDASI-LC調查問卷資料。填寫完畢后立刻收回,逐一核對調查表內容,如有漏填情況及時補充。
1.3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軟件分析數據。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率)[n(%)]表示。Pearson相關分析探討自我憐憫、癥狀困擾、社會支持之間的相關性,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影響自我憐憫的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肺癌化療患者的自我憐憫、癥狀負擔及社會支持得分情況
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3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110份,有效回收率84.6%。肺癌化療患者的自我憐憫總分(76.81±9.49)分,癥狀負擔總分(112.05±35.98)分,社會支持總分(38.98±2.49)分。
2.2肺癌化療患者自我憐憫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年齡、家庭人均月收入、確診時長、腫瘤分期均是影響肺癌化療患者自我憐憫的相關因素(P<0.05),見表1。
2.3肺癌化療患者自我憐憫與癥狀負擔、社會支持的相關性
肺癌化療患者自我憐憫與癥狀負擔呈負相關(r=–0.849,P<0.001),與社會支持呈正相關(r=0.881,P<0.001)。
2.4肺癌化療患者自我憐憫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自我憐憫總分為因變量,納入單因素分析和Pearson相關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分類賦值:性別(男=1、女=0);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1、3000~6000元=2、>6000元=3);年齡(<40歲=1,40~60歲=2,>60歲=3);確診時長(1年內=1、1~2年=2、3年及以上=3);腫瘤分期(Ⅰ期=1、Ⅱ期=2、Ⅲ期=3、Ⅳ期=4);癥狀負擔、社會支持總分以原值輸入。結果顯示性別、年齡、癥狀負擔、社會支持均是影響肺癌化療患者自我憐憫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2。
3討論
本研究中,肺癌化療患者的自我憐憫得分(76.81±9.49)分,低于國內外研究水平[13-14],說明中國的肺癌化療患者自我憐憫水平中等偏低。分析原因:癌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帶有病恥感,患者可能因此不愿表達個人的情感需求,影響對痛苦的理解和同情。研究表明,癌癥患者存在情緒調節困難,尤其在平衡負面情緒與積極情緒方面[15]。而肺癌作為惡性程度最高的癌癥,其診斷和治療過程充滿壓力和不確定性[16]。化療期間,患者可能經歷惡心、嘔吐、乏力及其他身體不適,需依賴家屬照護,這些因素加重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使他們難以對自己的痛苦和需求給予足夠的同情和理解,從而影響自我憐憫水平。SCS中自我友善得分最高,可能原因為肺癌患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促使其更加珍惜生命,患者創傷后成長水平提高,對自己的身心健康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友善。過度沉溺得分最低,可能是家屬和醫護人員的支持,減輕患者的孤獨感和心理壓力,使其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接納,減少過度沉溺于負面情緒的傾向。本研究提示護理人員應重視肺癌患者自我憐憫水平,通過心理支持、情緒調節訓練和社會支持網絡的建立,提高患者自我憐憫水平,降低負性情緒,促進身心健康。
本研究顯示,年齡與自我憐憫水平呈正相關,與Todorov等[17]研究一致。分析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在生活中經歷更多的挑戰和困難,更能夠對自己和他人展現同情和理解。而年輕的肺癌患者可能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角色和責任,如工作和家庭責任,這可能影響其對疾病的心理適應和自我同情的表達。另外,有研究發現青年癌癥康復者在與同年齡段人群以及未曾經歷癌癥的個體進行交流時,常會感到彼此之間的理解存在障礙,溝通顯得較為困難[18]。此外,患者還普遍感受到在治療過程中缺少來自同輩的鼓勵和支持。這提示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患者,臨床干預措施應有所側重。針對年齡較輕的肺癌患者,鼓勵患者參與支持團體,提高社交技能,建立與同齡人的聯系,教授情緒調節技巧,幫助應對疾病帶來的情緒波動[19]。
本研究顯示,女性患者自我憐憫水平更低。與Wei等[20]研究結果一致。可能因為女性患者內心較敏感,抗壓能力弱,在面對惡性腫瘤時更容易陷入反芻,產生更多的自我批評,導致消極體驗增多[21]。同時Wei等[20]的研究還指出,高自我憐憫水平的腫瘤患者疾病復發率相對較低,提示在臨床工作中應重點關注女性患者,積極與患者溝通,傾聽患者心聲,開展座談會、基于正念的自我同情訓練等,促進患者自我接納,以提高其自我憐憫水平[22]。
本研究發現患者癥狀負擔和自我憐憫水平呈負相關。與Zarei等[23]認為身體負擔越重、自我憐憫越低的結論一致。患者的癥狀負擔越重、往往意味著他們面臨更多的身體痛苦和心理壓力,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發生疲乏、睡眠障礙、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功能和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其情緒低落、社交活動減少,感到痛苦與孤獨,自我憐憫水平降低。在臨床中應做好患者的癥狀管理,采取多學科團隊協作,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積極管理并發癥,提高患者舒適度,從而提高其自我憐憫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社會支持水平與自我憐憫水平呈正相關。與宋金銘[24]研究結果一致。罹患癌癥會觸發個體的身心應激反應。在應對這一壓力的過程中,社會支持扮演著關鍵的外部資源角色[25]。社會支持水平較高的患者能夠獲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實際幫助,有助于緩解其孤獨感和心理壓力,自我憐憫水平因而提高[26]。護理人員應充分調動患者的社會支持系統,讓患者感受到更多的關心和支持。鼓勵患者積極尋求其他社會支持,同時應用二元應對干預、同伴支持等方式,增強患者的社會支持,以幫助其降低孤獨感,提高自我憐憫水平。
綜上,年齡、性別、癥狀負擔及社會支持均是肺癌化療患者自我憐憫的影響因素。護理人員應結合人口學特征,通過降低其癥狀負擔、改善其社會支持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憐憫水平。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王少明,鄭榮壽,韓冰峰,等.2022年中國人群惡性腫瘤發病與死亡年齡特征分析[J].中國腫瘤,2024,33(3):165–174.
[2] 戴芹,郭紅榮,付春靜,等.軀體-社會快感缺失在肺癌患者自我憐憫與自殺風險之間的中介效應[J].醫學與社會,2022,35(1):104–107.
[3] NEFFKD,GERMERCK.Apilotstudyand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ofthemindfulself-compassionprogram[J].JClinPsychol,2013,69(1):28–44.
[4] NEFFK.Self-compassion:Analternativeconceptualizationofahealthyattitudetowardoneself[J].SelfandIdentity,2003,2(2):85–101.
[5] MACBETHA,GUMLEYA.Exploringcompassion:AMeta-analysisoftheassociationbetweenself-compassionandpsychopathology[J].ClinPsycholRev,2012,32(6):545–552.
[6] LUOX,CHEX,LEIY,etal.Investigatingtheinfluenceofself-compassion-focusedinterventionsonposttraumaticstres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Mindfulness(NY),2021,12(12):2865–2876.
[7] SCHELLEKENSMPJ,KARREMANSJC,VANDERDRIFTMA,etal.Aremindfulnessandself-compassionrelatedtopsychologicaldistressandcommunicationincouplesfacinglungcancer?Adyadicapproach[J].Mindfulness(NY),2017,8(2): 325–336.
[8] 陳健,燕良軾,周麗華.中文版自憫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19(6):734–736.
[9] ZIMETGD,POWELLSS,FARLEYGK,etal.Psychometriccharacteristicsofthemultidimensionalscaleofperceivedsocialsupport[J].JPersAssess,1990,55(3-4):610–617.
[10] 黃麗,姜乾金,任蔚紅.應對方式、社會支持與癌癥病人心身癥狀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6,10(4):160–161.
[11] CLEELANDCS,MENDOZATR,WANGXS,etal.Assessingsymptomdistressincancerpatients:TheM.D.Andersonsymptominventory[J].Cancer,2000,89(7):1634–1646.
[12] 張立力,臧瑜.MD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肺癌模塊的修訂和考評[J].腫瘤,2013,33(5):434–438.
[13] 嚴詩玉,陳麗萍,伍麗嬋.本科護生自我同情與學習投入的關系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24,23(1):65–68.
[14] WILLIAMSONTJ,GARONEB,SHAPIROJR,etal.Facetsofstigma,self-compassion,andhealth-relatedadjustmenttolungcancer:Alongitudinalstudy[J].HealthPsychol,2022,41(4):301–310.
[15] BAZILIANSKYS,COHENM.Emotionregulationandpsychologicaldistressincancersurvivor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StressHealth,2021,37(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