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們的個頭小小的、嫩嫩的,非常可愛。有它們存在的地方,那些深深淺淺的綠色、紅色、黃色交相輝映,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仔細看過去,它們和我們日常購買的蔬菜有點相似,卻又不盡相同——它們的尺寸大多非常嬌小,看上去十分新鮮稚嫩。這些可愛的蔬菜到底是什么呢?其實,它們就是“童年”的蔬菜,是“蔬菜幼崽”,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苗苗”菜。
“苗苗”菜的大家族
“苗苗”菜——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它們的大家族中必定是有苗也有菜。“苗苗”菜可以分為芽苗類和微葉菜類,就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兩種“苗苗”菜吧。
在通常情況下,芽苗在植物種子剛開始發芽的時候就可以采收,大概是在種子種植或水培后的2~7天內進行。芽苗一般都是發芽狀態的種子,帶有細小的根系,全株均可食用,并且營養豐富。常見的芽苗有黃豆芽、綠豆芽等,它們的味道清爽、口感脆嫩,可以用來制作清脆爽口的菜式。
微葉菜則是“成長版”的芽苗,它們一般是在種子種植或水培后7~21 天內進行采收。同樣,微葉菜的根部也沒有發展成熟,只包括幼苗的嫩莖和嫩葉,食用時需要除去根系,以免影響菜品的口感。微葉菜富含各類營養物質,是同等重量成熟蔬菜的幾十倍之多。常見的微葉菜有香椿苗、豌豆苗、蘿卜苗、黃瓜苗等。
此外,還有一種叫作嫩葉菜的蔬菜類農產品,它們是成熟植物的嫩葉部分,如芝麻菜、小菠菜等,不過這些“成年版”的蔬菜們雖然看上去鮮嫩多汁,仿佛是幼年版的蔬菜一般,但它們就不算在“苗苗” 動手來種菜的大家族里面了。
各色各樣的“蔬菜幼崽”
我國在培育和選擇鮮嫩菜系方面,在全球范圍內都可以算得上是“一騎絕塵”。除了上文所說的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苗苗”菜,還有不少蔬菜“幼崽”都是國人喜聞樂見的餐桌美食呢!
動手來種“苗苗”菜
好了,現在我們已經認識了“苗苗”菜大家族的成員們,作為一種植物農產品,“苗苗”菜可謂是鮮嫩界的領軍團隊,那種極致爽脆的口感贏得了不少美食家和食客們的喜愛。除了口感,它們的樣子也非常可人,那嫩嫩的顏色、毛茸茸的質感,伸手摸一摸,更是柔軟舒適。看著如此嬌嫩可人的“苗苗”菜,你有沒有一種想要把它們養在家中的沖動呢?其實,親手培育一片“苗苗”菜家庭小菜園,不但可以美化環境,還能隨時品嘗新鮮蔬菜,更能邊玩邊收獲知識與勞動的快樂。還等什么?快快把“苗苗”菜種植起來吧!
黃瓜花不是花
說它是花,其實它就是迷你的小黃瓜,但它們可愛的小身體上還頂著一朵和身體差不多大小的黃色花朵,鮮嫩多汁的它們,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食材。
玉米筍不是筍
玉米筍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脆嫩食物,它們很像玉米,但又沒有玉米中間那根棒芯;它們很像筍,但的確又是玉米的“ 幼崽”。很多時候,農民伯伯為了讓一株玉米茁壯成長,會將其他搶奪營養的小玉米采摘下來,也就是我們吃到的玉米筍了。
豆芽自由6步法
豆芽是非常適合在家庭小菜園中培育的植物菜品,但需要注意:要給豆子一個黑暗的環境使其發芽,并且溫度最好控制在25~30℃之間,只要環境、溫度合適,只需要幾天,你就可以品嘗自己親手種出來的豆芽啦!
第一步,好種需要選
選擇顆粒飽滿,顏色、大小都正常的豆子。如果豆子有殘缺或病蟲害,會嚴重降低豆芽的出芽率。
第二步,清洗浸泡不可少
選好豆子之后,用清水仔細沖洗,并用豆子體積10 倍的水浸泡一夜(時長為8~10 小時)。
第三步,漂洗干凈長得好
將浸泡好的豆子用清水漂洗幾次,使其保持潔凈。
第四步,瀝干水分待發芽
一定要把清洗過的豆子瀝干水分,然后再把它們平鋪在潔凈的器皿上(盤子或干凈的竹篩子等),然后將器皿放置在黑暗的環境中,可以放在紙箱里,也可以放在沒有燈光的儲物室內。
第五步,勤補水防腐壞
每天都需要給這些靜置在黑暗中的豆子們補充一定的水分,可以用廚房用紙或者一次性面巾噴上潔凈的水覆蓋在豆子上,但要注意保持培育豆芽的環境潔凈,以防豆子腐壞。
第六步,可口豆芽長大了
在以上步驟都完成且沒有出現什么意外狀況的情況下,只需幾天,你親自培育的豆芽便會長出來,趁著它們新鮮的時候趕快收獲吧!
(責任編輯:楊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