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愛巧克力的甜,但大家可能不知道,16 世紀之前,巧克力的味道不僅非??啵踔吝€有點辣。這是為什么?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巧克力的“成名史”,看看它成長歷程中所經(jīng)歷的“苦”與“甜”。
“小甜豆”的漫漫成長路
巧克力的原材料是四季常青的可可樹的果實——可可豆,它胖乎乎的,剝開果實后,里面就是有著奇異芬芳的可可豆了。早在5000 多年前,中南美洲就開始種植并食用可可豆了。
可可豆曾經(jīng)被作為貨幣使用,直到16 世紀初,歐洲人還把可可豆當“錢”用呢。除了貨幣價值,可可豆還有裝飾作用,比如,愛美的人把它們做成手串,既能當配飾,也是天然香料。而“吃貨”們則發(fā)現(xiàn)了可可豆的食用性——把它曬干后碾碎,再用水沖泡,那味道雖有些一言難盡,但勝在提神醒腦,和今天的苦瓜汁有得一拼。
可可水難喝?這可難不住“吃貨”?,斞湃嗽诶锩婕尤肓死苯?、香草等配料,接著來回晃動以產(chǎn)生綿密的泡沫。人們把這種帶著辣的苦香味的飲料叫作“Xocoatl”,意思是“有泡沫的苦水”。泡泡的加入讓可可飲料瞬間“高貴”了起來,墨西哥人將其比作“天神的美食”。
16 世紀,西班牙人科爾特斯的一趟訪墨西哥之旅,讓這杯“天神的飲料”身價大增,直接變?yōu)椤耙后w黃金”。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可可豆的商業(yè)價值,將其帶回國,迫不及待地“研發(fā)新品”。他覺得改善可可飲料口感的方法不是烘焙、打泡,而是使用配料!因此,科爾特斯將辣椒、香草等配料換成了蜂蜜、糖和牛奶。于是,甜甜蜜蜜的巧克力飲料就誕生了!
這種香甜口味的熱巧克力瞬間風(fēng)靡西班牙王室,為了獨享美食,他們甚至把制作配方列為國家機密。那時候,一杯熱巧克力可比現(xiàn)在的一輛豪車還貴呢。但天下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一位西班牙公主嫁到法國當王后時,把巧克力制作師當作嫁妝帶走了。巧克力制作師在法國一番“炫技”后,巧克力頃刻間征服了整個法國乃至歐洲大陸。
很快,人們不滿足只“喝”巧克力,于是,通過濃縮、烘干等方法,制作出了固體巧克力。到工業(yè)革命時,食品工廠已經(jīng)可以利用機器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巧克力,這才讓巧克力“飛入尋常百姓家”。就這樣,巧克力經(jīng)過漫漫成長路,終于搖身一變,成為人人都追捧的“小甜豆”。
巧克力竟有“黑歷史”
“狗狗不能吃巧克力”—— 這句話可不是迷信,也不是造謠。
故事要從一只新西蘭鸚鵡的離奇死亡說起。一天清晨,在科學(xué)家卡特雷爾的實驗室里,人們正要對鸚鵡進行實驗,卻發(fā)現(xiàn)它一動不動,竟然死了!科學(xué)家們解剖了這只鸚鵡,發(fā)現(xiàn)它的胃里還有尚未消化完的巧克力。原來,它偷吃了垃圾桶中的巧克力,就這么被“毒死”了。
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制作巧克力的可可豆中的可可堿是把雙刃劍,適量食用可以促進消化、愉悅心情,過度食用則能導(dǎo)致頭暈、腹脹、嘔吐等癥狀。對小狗和鸚鵡來說,它們沒法快速代謝可可堿,可可堿在其體內(nèi)堆積后,就會使其出現(xiàn)嘔吐、腹瀉等癥狀。
巧克力成了動物們的“克星”——不僅讓狗狗和鸚鵡遭了殃,黑熊、狐貍等野生動物也成了它的受害者。尤其在美國,一些可惡的偷獵者不用捕獵工具,僅憑丟在路邊的一塊巧克力,就能成功讓動物們上鉤。甜甜的巧克力,就這么成了壞人的“幫兇”。有些心懷鬼胎的人還把目光轉(zhuǎn)向人類,利用巧克力濃郁的氣味、黑乎乎的顏色進行掩飾,將毒藥扔進巧克力飲料中,受害者很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玄機”。
可可堿還是癌癥的重要誘因,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可可堿在3 類致癌物清單中。此外,嬰兒因為消化功能發(fā)育不完善,不能快速吸收、代謝可可堿,而可可堿會損傷嬰兒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臟,同時導(dǎo)致嬰兒消化不良、排尿增加、哭鬧不停,因此嬰兒也不宜食用巧克力。
巧克力還有一個“黑歷史”,那就是讓人長胖。可可豆富含卡路里,加上蜂蜜、糖等甜味添加劑,這就讓巧克力成為“熱量炸彈”!幾塊巧克力吃下去,熱量直接“爆表”。長此以往,你很快就會長胖。過度肥胖,會對人的健康產(chǎn)生負面影響。
知道了這些,以后吃巧克力時,希望聰明的你能通過巧克力的“甜蜜往事”,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甜;也要牢記它的“黑歷史”,切不可讓“小甜豆”成為影響健康的“美味殺手”。
(責(zé)任編輯: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