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內部審計須遵循《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依法依規開展審計業務,須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高校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能,應定位在促進廉政建設。高校內部審計制度優勢應著力于工作環境優化,合力推進廉政建設;同時,應把握《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的關鍵要素,筑牢反腐治亂的屏障。
【關鍵詞】規范;高校內部審計;促進;廉政建設
高校內部審計(以下簡稱內審)須遵循《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7號,以下簡稱《內審工作規定》),依法依規開展業務活動,須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內審工作高質量發展。結合實踐,本文就規范高校內審工作促進廉政建設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內審的主要職能定位和促進廉政建設的作用
內審的主要職能包括系統性履行經濟監督、鑒證與評價,為完善高校內控制度出謀劃策。內審機構(即審計處或審計科、室,下同)和人員,通過對高校(含下屬單位,下同)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審計監督,有效防范“跑冒滴漏”等行為,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夯實高校持續發展所需經費的根基;做好內審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組織人事等監督的協同工作,為規范權力運行和廉政建設發揮審計監督的協作效能,為高校落實“三重一大”事項(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使用、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發揮審計監督CXc2wNz64QgQm5/DloDVQw==的保障功能,筑牢廉政建設的橋頭堡,摧毀實施“三重一大”事項過程中易于形成腐敗的重災區,打好反腐倡廉的關鍵戰。
二、內審制度優勢與工作環境優化合力推進廉政建設
內審機構在校本級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向其負責并報告審計工作結果。根據工作需要可依規成立內審委員會,加強黨委對內審工作的領導,授予內審工作“尚方寶劍”。內審工作接受國家審計機關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內審機構的業務指導和監督。可見內審機構具有全方位的制度保障,當然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擔當及權責對等樹立內審工作的權威性,不斷提升內審工作的公眾可信度,打好內審促廉政這張響亮名片。
內審制度優勢是工作環境優化的根本保障;內審工作規定涵蓋內審工作環境諸多方面,是工作環境優化的操作指南。有規必循,按規操作,內審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工作效率效益才能不斷提升,審計目標才能逐一實現,促進廉政建設的力度恒久有力。
三、把握《內審工作規定》的關鍵要素筑牢反腐治亂的屏障
1.成立內審委員會,強化內審工作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是加強黨組織對內審工作領導之需;尚未啟動成立內審委員會的高校,黨委要通過有效路徑加大對內審工作的指導力度。
2.總審計師協助主要負責人管理內審工作。這項制度的建立,可以強化高校主要負責人或黨委對內審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指導。
3.要保證內審工作所需人員編制,嚴格內審人員錄用標準,合理配備具有審計、財務、經濟、法律、管理、工程、信息技術等專業知識的內審人員。總審計師、內審機構負責人應當具備審計、財務、經濟、法律、管理等專業背景或工作經歷。實際情況是能滿足上述要求的差距較大,尤其是新建校區工程大、設施維修任務重的高校,滿足錄用標準的審計人員嚴重缺乏,總審計師和內審機構負責人要達到復合型人才標準尚有較大的努力空間和較強的培訓意愿。對此,有關完善內審人員考評、評聘、晉升、接受繼續教育、表彰等有關制度及待遇要落實到位,方能為吸引、培育、留住內審人才構建激勵機制。
內審專業人員缺乏,一是受高校核定的事業編制所限,二是編外招聘要么經費短缺要么待遇達不到應聘者要求。誠然基建項目投資規模達到推行“代建制”要求時,可通過由政府投資主管部門(一般為發改委)或授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采用招標等合規方式擇優選定項目代建單位,并采取合同管理方式,對項目投資、施工工期、建筑質量進行目標控制,違約追究代建者責任;盡管投資人、使用單位、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都有權對代建管理行為實施監督,但“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項目建設“主角”的高校,起碼需有若干廉潔自律性強且精通項目管理、能熟練操作工程造價軟件的內審人員,才能對代建單位項目管理行為進行日常性監督,尤其是對隱蔽工程的真實性和合規性進行現場監督,才能對施工單位提出再經設計等單位認定的施工優化(含材料變更)方案,進行及時有效監督和造價增減認定,避免因隱蔽工程、施工優化監督不到位導致項目建設損失和腐敗行為的滋生,在工程建設腐敗易發環節筑牢反腐治亂的屏障。
聘請具有與內審事項相關專業人員參加內審小組的工作,須遵守保密原則并接受內審組長的領導;向會計師事務所、工程造價咨詢公司等單位購買審計服務,內審機構應對委托業務進行指導、監督、檢查和評價,并對委托結果負責。
無論對項目代建單位管理行為的監督,還是對聘用人員的領導或是對購買審計服務事項的責任來看,高校都應創造條件錄用、培訓或儲備達標的內審人員,規避內審機構因缺乏合格人才導致的責任風險,構建內審促廉政的人才保障。
4.內審機構履行內審職責所需經費,應當列入本單位預算,這理當成為內審工作的必需條件;項目投資概(預)算中按規定比率列有審計經費款額,理應成為內審工作的跟進條件。經費有保障,內審工作拓展更踏實有力。
5.《內審工作規定》中雖無內審人員需“回避”的關鍵詞,但第十七條“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不得參與可能影響獨立、客觀履行審計職責的工作,不得參與被審計單位業務活動的決策和執行”的規定,可視為內審人員應回避的條款;即便無內審人員需“回避”的關鍵詞,也不等于內審人員無需執行回避制度。執行該制度是內審人員廉潔自律的必修課,若無回避制度,內審人員便有自律約束缺乏、泄漏工作秘密乃至以權謀私之嫌,有損內審執業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有損內審結果的權威性。況且內審人員需要回避的利害關系復雜,更需執行回避制度,以確保工作的正常進行。因“回避”而致內審人員缺乏的困境,應由高校主管部門視情采取有關高校交叉審計等有效辦法予以解決。
《內審工作規定》雖無“回避”的關鍵詞,但其上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第十五條明文規定“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與被審計單位或者審計事項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回避規定》的通知(人社部規〔2019〕1號)更是條款詳盡可操作性強。
《內審工作規定》無“回避”的關鍵詞,可能會造成對內審工作認知上一定的茫然,因此,有必要在《內審工作規定》第十七條中補充“回避”的關鍵詞句。
6.內審機構和人員依法獨立履行職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和打擊報復,這一規定至關重要,高校內人際關系面廣,有了法規保障,內審工作才能放心開展。
落實內審管理的八項條款(簡述為:內審結果和重大事項匯報條款;內審工作規范條款;內審發展戰略和計劃條款;提高內審工作效率方面條款;促進審計發現問題的解決及審計建議落實的條款;內審機構內部控制建設方面條款;內審業務管理專業化方面條款;參照執行國家有關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對本校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實施審計條款)是內審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增強內審管理性內審事業無不勝。
簡單歸納,對被審單位方面的法律責任有五種情形(拒不配合內審工作的;拒絕、拖延提供被審資料或提供不實不完整的;拒不糾正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不力、屢審屢犯的;違反規定的其他情形);對內審機構方面的法律責任有五種情形(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后果的;隱瞞審計查出問題或提供虛假審計報告的;泄露國家秘密或商業秘密的;以權謀私的;違反規定的其他情形);主要負責人對內審人員履職應及時采取保護措施,違者問責直至追究刑事責任。法規是內審工作的紅線,違規必糾違法必究。
上述三力(獨立履職力、嚴格管理力、法律約束力)齊發,定能推動高校內審工作高質量發展,朝著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審計監督要“三個如”(如臂使指、如影隨形和如雷貫耳)目標邁進。
7.內審職責權限詳盡,可視為內審工作的行動指南。概括講:內審機構職責列有三條十三款(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審計事項一條十一款、協助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督促落實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一條款、對所屬單位內審工作管理、指導和監督一條款)、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指導和監督內審工作的主要職責列有一條八款。內審機構的權限列有一條十一款。內審職責上下級層次分明覆蓋面廣內容詳盡,內審機構權限清晰可操作性強。責權對等、任務繁重且榮光,內審機構和人員一定要振奮精神練就精湛的業務素質,提高政治素養堅持敬業斗志保持廉潔從審初衷,唯有這樣才能干出出彩的內審事業。以審計事實為依據,提出表彰先進的被審單位和有關人員的建議,依照法規程序追究違規違法者的責任(行政問責直至刑罰問責),助力廉政建設。
8.內審結果運用簡單歸納有七條: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機制;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制度;出具審計建議書;與紀檢監察等內部監督力量協作配合工作機制;將內審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相關決策、預算安排、干部考核、人事任免和獎懲的重要依據;有效利用所屬單位內審力量和成果;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及時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的工作流程。條條落地有聲,彰顯內審權威,突出內審工作公開公平公正性、問題整改機制的重要性、與其他監督部門協作配合工作機制必要性、震懾違規違法者的共鳴性。內審結果運用得當得力定能為廉政建設添光增彩!
(作者單位: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