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信基金會成立,中信集團原董事長孔丹作為創始人,擔任理事長。十年過去了,中信基金會穩步拓展,堅持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真解決問題,切實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將自身打造成為一家知名的國家級智庫,獲得了一系列榮譽,辦出了自己的特色。特色有多方面,這里僅提及三點。
其一,研究課題定位準確。基金會的研究活動圍繞深化和推進改革開放,研究課題針對政治經濟生活中的重點熱點問題,課題定位均經過審慎和反復的論證,以此為根基,實事求是、嚴謹務實地完成了大量有深度、高質量的課題。其成果多次獲得中央領導的批示,受到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長期保持這種成效,是來之不易的,是難能可貴的。
其二,擅長發揮各行業退休專家學者的作用。在孔丹理事長的親自指導下,基金會召集了一批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和擔任過相關領導職務的老專家,參加多項重要的課題研究,對提高課題質量起到了顯著的效果。基金會的研究工作組織得很緊湊很周到,參加研究工作的各位老專家既發揮了作用,也感到心情愉悅,樂在其中。
我和孔丹理事長相識多年,他提議我加入基金會的研究團隊,既是對我的信任,也是豐富我的退休后仍參與研究的一件好事。
我參與了養老保險等方面的幾個課題和一些座談會,課題完成后課題組又到有關的銀行和保險公司進行了跟蹤調研,不斷對課題成果進行完善。在課題開展過程中,基金會很好地將專職人員和老專家的作用融合起來,研究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頗具實效。

其三,注重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基金會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借鑒有價值的國際經驗,不失時機地召開國際研討會,運用基金會自身所具有的獨特的身份,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維護國家利益,在溝通認知和化解矛盾等方面發揮了出色的作用,受到有關部門和國際友人的好評。
參與基金會的研究活動,收獲頗豐,感到基金會的各級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盡心盡職,組織工作講政治、重質量、求效能,營造了既嚴謹又寬松的研究氛圍,把基金會辦得有聲有色,像一個大講堂、大家園。中信基金會在過去的十年中,成功地創辦了一個頗具特色的國家級智庫,為我國的智庫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