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鄉融合發展背景下,我國的創新創業與鄉村振興在經濟發展、資源利用、人才就業、技術創新等維度密切相關。當前學術界對西部欠發達地區城市的創新創業質量和鄉村振興發展少有關注。本文將通過構建質量評價體系,結合2008—2022年廣西來賓市創新創業和鄉村振興相關數據,對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發展水平綜合評價,為我國西部欠發達城市的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價值參考。
關鍵詞:創新創業質量 鄉村振興 評價
* 基金項目:2023年廣西科技師范學院校級社科立項課題“西部地區欠發達城市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協調發展研究”(編號:GXKS2023QN035)。
引言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創新創業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中經濟發展的有效動力。城市的創新創業發展將聚合新的市場主體,調動消費活力,形成新型商業模式,帶動地區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三農”問題的解決日益得到重視。鄉村振興和創新創業是中國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
科學合理的質量評價體系能夠反映創新創業質量和鄉村振興發展的程度。近年來國內一些學者分別在鄉村振興、創新創業方面開展著相關的評價研究,有的從鄉村振興總體目標的角度出發建立指標體系,有的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角度出發建立指標體系,還有一些學者專門從具體的某一方面如產業、人才、環境等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這為本文探究西部欠發達城市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發展程度提供了重要參考。
本文將以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為例,通過建立指標體系表,構建西部欠發達城市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測算2008—2022年廣西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發展評價指標并分析其內在關系,以揭示其發展特征,為我國西部欠發達城市的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價值參考。
一、研究區概況
來賓市(壯文:Laizbinh),別稱“世界瑤都”,廣西壯族自治區所轄地級市,地處廣西中部偏東北,素有“桂中”之稱,是廣西最年輕的設區市之一。來賓市地處亞熱帶,雨熱同季,境域地貌類型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嶺連綿,地形復雜。近年來,來賓市發揮桂中大地的區位優勢,一躍成為桂中南北、桂中東西的重要往來通道和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樞紐,是珠江—西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北部灣經濟區“4+2”城市,已建成全國最完備的糖業循環經濟產業鏈,是全國最大的錳合金、銦生產基地、全國著名的錫生產基地和廣西重要的電力、能源生產基地。來賓市還榮獲“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國家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城市等稱號。當前,來賓市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依托其區域、交通、資源、能源等優勢,利用市級工業園區和三江口港產城新區等產業園區作為平臺,全方位推行“東融”策略,全力構筑廣西內陸對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新樞紐。本文對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進行分析,為西部欠發達城市創新創業質量和鄉村振興促進經濟發展提供新思路。
二、數據來源與方法
(一)數據來源
本文以廣西來賓市為研究對象,以2008—2022年為研究的時間跨度,數據主要源于《廣西統計年鑒》《城市統計年鑒》(2008—2022年)及來賓市統計年鑒、來賓市統計公報等,其中部分缺失數據通過計算或用鄰年數據進行插補。
(二)指標體系構建
遵循評價指標選取原則,本文從“創新創業質量—鄉村振興”兩個方面構建指標體系,其中一級指標是研究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協調發展的核心問題,二級指標分為產業、資源、文化、投入、產出等共10個層面,并據此參考國內相關研究成果以及數據來源的可操作性,細化選取共30個指標,指標體系如表1。
(三)評價方法
1.數據標準化及權重的確定。
(1)數據標準化方法。為消除原始數據間數量級及量綱等差異,且為保證處理后的數據非負,本文采用極差標準化法進行原始數據的處理。


(2)權重確定方法。本文采用熵權法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見表1),熵值法目前已十分成熟,詳細計算過程不累述。

三、結果分析
通過線性加權后,可得2008—2022年期間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水平,參考已有相關的研究并結合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的實際發展水平,將R值分為R>0.60、0.50 (一)來賓市鄉村振興發展測度分析 來賓市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水平的變化情況基本能夠反映出政策效應帶來的影響。從圖1可看出,2008—2017年來賓市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水平增長速度較為緩慢,10年的漲幅僅有0.1209,發展評價分值在0.21以下。隨著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下發,聚焦鄉村振興戰略,來賓市通過因地制宜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逐漸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發展格局。2018—2022年鄉村振興發展相關指標增幅超過2008—2017年這10年的增幅,2022年發展評價分值達到0.3394。總體而言,從2018年開始,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效應不斷顯現,2018年以后,來賓市鄉村振興發展水平的平均增長速度為12.55%,表明進入較快增長階段,整體發展態勢良好。 從2008—2022年來賓市鄉村振興各二級指標發展評價分值(圖1)看,來賓市鄉村振興的各二級指標呈現梯度增長趨勢。在鄉村振興系統中,來賓市的生態宜居發展平均增長速度為30.79%,表明來賓市的生態宜居發展水平得到高速發展,同時產業振興處于較快增長階段,而且生活富裕程度和地方文化性發展平均增長速度在18%以上,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尤其是近三年來,地方文化性發展水平快速增長,其中在體育文化上發展速度最為突出。相對而言,資源保障發展處于穩步增長水平,這與來賓市的地方土地、氣候等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其他不定因素密切相關。其中,可能與來賓市15年來的常住人口大幅下降有關,來賓市2022年的鄉村常住人口相比2008年減少了近三分之一,表明多年來地方鄉村人口流失非常嚴重,但交通發展水平相對15年前有較大的改善,而土地種植利用程度仍然能保持小幅增長,故資源保障整體程度仍能保持增長緩慢。 (二)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測度分析 2008—2022年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呈現穩步上升趨勢。2018—2022年,來賓市積極響應中央政策,通過實施科技創新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人才回引工程等,創新創業質量顯著提高,其增幅在2019—2020年最高,而來賓市2019年在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建設頗有成效,而后三年間發展態勢良好,在2022年科技企業孵化基地獲批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分析表明,來賓市前期對創新創業質量采取的措施收效不顯著,而在后期向上趨勢明顯,雖時間縱向上的發展評價較低,但在政策力度大的年份下,創新創業質量水平仍有快速向上發展的力量,說明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具有向上發展的潛在爆發力。 從2008—2022年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各二級指標發展評價分值(圖2)看,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的各二級指標呈現梯度增長趨勢。在創新創業質量系統中,創新創業成效和創新創業環境的發展速度相對其他指標較快,其中教育支出程度和高校在校生數量保持著18%以上的平均增長水平,貿易順差額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26.23%,規模以上企業利潤平均每年增長近一倍,其他指標平均每年保持小幅增長,而從事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業人員呈現負增長趨勢,2022年從事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業人員相對于2008年減少了近一倍,這表明來賓市的科學技術人才流失十分嚴重,這個問題需要得到當地部門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措施。相對而言,創新創業的投入處于較低水平,其產出處于穩定增長水平。 (三)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測度分析 如圖3所示,從時間縱軸上可以看出2008—2022年來賓市的創新創業質量和鄉村振興這兩個系統的發展趨勢大致相同,其綜合發展水平在2008年處于低質量發展,在2012年進入一般質量發展水平,在2014年踏入了穩定的較高質量發展水平,于2020年邁入了高質量發展水平。可見,在城鄉融合的發展背景下,鄉村振興與創新創業有著緊密的內在關系,創新創業發展將知識、文化、技能等要素匯聚為一體的復雜系統,能與鄉村振興連接起來,從而促進城鄉融合,最終推動鄉村全方位振興。從2008—2022年這15年來,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和鄉村振興形成了目前的高質量發展水平,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來賓市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城市繁榮昌盛的良好局面。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文通過構建西部欠發達城市創新創業質量與鄉村振興指標體系,利用2008—2022年相關統計數據,對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創新創業質量及鄉村振興兩個子系統進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結論: 1.2008—2022年鄉村振興發展整體呈線性穩定向上態勢,來賓市生態宜居發展程度表現優異,生活富裕程度和地方文化發展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產業振興緊跟其后,資源保障方面穩步增長。 2.2008—2022年,來賓市的創新創業質量在整體提高的過程中有波折。其中創新創業投入在2015年前一直處于平行指標的領先地位,此后逐年下降。創新創業成效在2015年前處于較低水平,此后發展態勢變為迅猛。 3.2008—2022年,來賓市的創新創業質量和鄉村振興均有所提高,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下跌現象并經過一年的調整后迅速向上發展,創新創業質量發展相對于鄉村振興評價略高,而鄉村振興大體呈現線性向上發展,趨勢較為穩定,創新創業質量在發展過程中有過較大波動,相對而言其穩定性較低。 4.2008—2022年,來賓市在發展創新創業和鄉村振興中遇到了一些問題,目前仍然存在,其中鄉村常住人口和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業人員逐年減少,有可能致使人力和技術資源流失。農業科技開發項目數自2015年大幅度減少,每年的高新技術項目數量少且增長量小,有可能會使來賓市在農業科技上的后續發展乏力。 (二)建議 1.引進優秀科研人才和鼓勵產業技術人才返鄉常駐,并設相關鼓勵政策。同時經濟發展領先的區縣可發揮聯動效應帶動區域發展,暫時落后的地區重點培養人才骨干,可通過培訓交流并采取政策措施鼓勵人才跨區域流動,建立完善的人才引進的相關扶持機制,促進當地各領域專業人才的形成,加大對人才培養的投資力度,在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增加硬性獎勵。 2.加快建設現代化制造業體系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聚焦當前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來賓市位于“桂中腹地”的交通樞紐作用,對于經濟發展落后的東北和西部的市縣要逐步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著力完善公共交通、城市道路等基礎設施。在重點發展制糖及綜合利用和能源節能環保的同時,要利用科技孵化企業基地把項目轉化成具有經濟效應的成果,加強科研技術研發與引進,推動產業升級。在發展傳統產業的同時,積極促進縣市區新興產業的發展。例如,來賓西部的合山市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要加快轉向現代能源產業,大力發展碳酸鈣、木材加工、生物醫藥、健康醫藥等新興產業,從而帶動鄉村振興,提高城市的創新創業質量,促進經濟全面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保護。在鄉村旅游上,利用生態環境的優異性因地制宜建設新時代農家樂旅游養生區域塊。在保持環境建設的同時,建立健身養生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地方特色農業旅游系統。發揮互聯網電子信息互通作用,有效利用地方的自然資源,聯動各方新媒體平臺,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網絡新媒體平臺或賬號,以推動城市的建設。 4.加強各市區縣之間的交流聯系。加強來賓市域內各個區縣市間的交流合作,推進特色產業經濟的發展。政府可通過建立健全區縣間合作機制,建立區域性合作,共同開展重點項目建設,優化地方的資源配置,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戴若塵,祝仲坤,張曉波.中國區域創新創業指數構建與空間格局:1990—2020[J].經濟科學,2024,(01):5-34. [2]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N].人民日報,2018—09—27 (001). [3]張文軍,邢燕,劉會曉,等.基于AHP法的鄉村振興評價體系及中部崛起策略研究[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23,32(02):78-84. [4]李瑩瑩.創新創業與產業結構升級的耦合發展與預測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 [5]胡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評價體系與方法探討[J].科學與管理,2017,37(05):14-21. [6]楊凱,熊楓,楊禮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專項支出績效評價與創新發展之路——以G省C市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8):37-42+47. [7]楊璇.產業興旺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及應用研究——以桂陽縣鄉村為例[J].區域經濟,2021,32(19):205—207. [8]魏思源,黃萍,楊帆,等.基于農旅融合的農村創新創業人才勝任力評價——以大邑縣青霞鎮為例[J].四川農業科技,2022,(11):94-97. [9]夏維力,丁珮琪.中國省域創新創業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對全國31個省級單位的測評[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7,32(04):63-72. [10]董艷艷,穆顯平.貴州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監測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05):270-272. [11]杜國明,薛濡壕,王介勇.村域尺度鄉村振興評價及推進路徑——以黑龍江省拜泉縣為例[J].經濟地理,2021,41(08):19-27. [12]劉國新,馮德雄,姚漢軍,等.區域創新創業能力的綜合評價[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3(01):84-88. [13]劉思維,蘭小機.南昌市高質量經濟發展水平評價及時空演變分析[J].江西科學,2023,41(05):918-923. (作者單位:廣西科技師范學院財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