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預制菜作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在我國蓬勃發展,逐步成為我國外貿新的增長點。山東省作為農業大省,具有原材料供應充足、農產品出口基礎好、冷鏈物流完善等預制菜產業出口貿易發展的優勢條件。山東預制菜出口潛力大,對全國預制菜產業出口貿易具有示范作用。本文基于山東省預制菜出口企業和出口貿易的相關數據,分析了山東省預制菜出口企業和出口產品的基本情況、出口模式及存在問題,并提出了具體應對措施,以期助力山東省預制菜產品出口額增加,帶動農民增收。
關鍵詞:預制菜 出口企業 出口貿易 山東省
一、引言
預制菜也稱預制菜肴,是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調味料等輔料,不添加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如攪拌、腌制、滾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符合產品標簽標明的貯存、運輸及銷售條件,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預制菜源于美國,興于日本,2011年美國預制菜銷售規模已達324.5億美元,預制菜產業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早已深植于市場,消費者認知度和接受度比較高。2021年,美國、日本預制菜的滲透率已達到60%以上,而中國僅為13%左右,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024年3月1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規范了預制菜發展的相關內容。
山東作為農業大省,在培育預制菜企業和出口預制菜產品上潛力巨大。第一,原材料供應充足便利,全省蔬菜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8000萬噸以上,水產、畜牧產量躋身全國前列,齊全的農產品品類供應,為預制菜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材料和便利的發展優勢。第二,農產品出口實力雄厚,2023年,全省農產品出口額達到1476億元,連續25年領跑全國。全省36家農產品出口企業獲得農業農村部“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認證,4家企業納入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管理體系,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第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山東多年來致力于物流倉儲行業建設,擁有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壽光)和江北地區最大的海鮮冷鏈物流園(諸城),濟南、青島、威海、煙臺、濰坊5個基地入選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數量位居全國第一,5A級物流企業和星級冷鏈物流企業數量均居全國首位。第四,預制菜產業集群建設初具規模,山東預制菜相關企業的數量已經達8216家,居全國首位,分布在濟南、淄博、煙臺、濰坊、臨沂、德州、泰安等市,如龍大美食、春雪食品等7家企業在A股的預制菜板塊上市,總市PcFKhorY7O6GK2icv6M0sPvreVqYhwPfVk0OGCx3QjA=值超300億元,為全國最高,“雁陣型”產業集群初現雛形。
二、山東省預制菜產業出口貿易發展現狀
本文遵循典型性原則,采取理論抽樣方式,選取山東省各市預制菜出口企業進行調研。針對全省142份有效樣本,分析如下。
(一)預制菜出口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
山東省預制菜出口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且存在企業規模越小,員工專職化程度越高的特點。在本次調研樣本中,以員工人數為參照標準對企業規模進行劃分,10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業占比86.89%,大型企業占比13.11%。在樣本企業中,中小型企業中專門從事預制、生產加工的員工超過50%,大型企業中專門從事預制菜生產加工的人員不超過總人數的三成。
(二)預制菜企業生產產品存在地域特色
根據樣本對比結果,山東省預制菜產品種類與當地農業資源、飲食特色密切相關。魯東沿海各市以海產品為主,以日照市為例,多為貝類、混合海鮮產品;魯中地區主要為蔬菜水果初級加工,以濰坊市為例,多為速凍菜椒、萵苣等產品;魯西地區產品較為分散,但地域特色明顯,如菏澤市多為羊肉系列產品,尤以羊肉湯居多。產品也并不局限于魯菜系列,更多地是迎合市場需求和出口國家飲食習慣,如泡菜、烏冬面、濃縮洋蔥、壽司姜片等。
(三)預制菜出口市場以傳統出口市場為主
山東省預制菜出口目的地范圍廣泛,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調研顯示,山東省預制菜出口企業主要面向日本和韓國市場,分別占比21.34%和14.63%,主要原因是地緣優勢和飲食文化優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與歐盟和中亞等地區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雙向延伸貿易鏈條,歐盟、東南亞在預制菜出口市場的比重逐年增加。
(四)預制菜企業品牌建設意識不斷提升
在得利斯、惠發、春雪食品等知名品牌的影響下,山東省有37.32%的預制菜出口企業積極開展品牌建設,涌現出了許多具有當地特色的區域品牌,如百壽坊、魯潤腸等。33.10%的企業獲得“綠色食品”認證,22.54%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8.31%獲批“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稱號,14.79%通過“有機農產品”認證,11.27%認定為“中國馳名品牌”,10.56%為“出口名牌”。另有3家企業產品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華老字號”。山東省預制菜企業品牌建設意識不斷提升,但品牌國際市場知名度仍較低,在國外市場對產品進行品牌宣傳的難度也遠高于國內市場。如何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日益成為企業提質增效的掣肘。調研發現,借參加展覽展會之機對產品進行宣傳成為77.46%的預制菜出口企業的首選。
三、山東省預制菜產業出口模式發展路徑
(一)目標市場的調研與選擇
目標市場的選擇與定位決定著預制菜出口的成敗。企業應充分調研目標市場對預制菜的接受度、消費習慣、消費趨勢以及對各類菜品的需求情況,包括口味、風味偏好、營養需求等,以便結合企業自身狀況定制產品。預制菜滲透率高的國家和地區無疑是出口市場的優先選擇。例如,山東日冷食品有限公司作為出口日本預制菜先行者,深諳日本市場需求,推出的山今川燒、炸牛蒡、日式煎餃、一人食烏冬面等產品行銷日本多年,占據各大商超和便利店,深受消費者喜愛。
(二)產品定位與差異化策略
核心定位是產品在目標市場中的獨特價值主張,是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位置。通過清晰而準確地表達產品的核心定位,可以更好地吸引目標市場的消費者。分析并確定產品功能、品質、價格、用戶體驗等方面在目標市場中的差異化優勢,可以幫助產品在市場上脫穎而出。例如,山東省萬興食品有限公司以綠色、有機產品打入國際中高端市場,并及時結合健康消費新時尚,不斷推出低脂、低卡、無糖等產品吸引消費者,帶動消費需求。公司有機保鮮蔬菜、脫水、腌制和調味品四大系列100多個品種的產品出口歐美、日韓、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中高端市場的出口份額達到50%以上,2022年銷售收入達到16.95億元。
(三)品牌建設與推廣
良好的品牌定位與品牌形象塑造有助于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為產品市場擴展提供支持。一個成功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故事要適應目標市場的文化和語言,讓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這需要進行適當的翻譯、本土化定制以及針對目標市場進行推廣策略的調整。山東美佳集團有限公司高度重視“美加佳”品牌的培育和宣傳,在10個國家和地區成功注冊11個國際商標,通過設立分銷中心和區域加盟的方式,線上建立“美加佳京東自營旗艦店”“天貓旗艦店”、微信小程序、公眾號,線下建設“三同示范店”,以國內外市場“同線、同標、同質”的產品質量被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水產企業品牌”“中國最具影響力綠色企業”。公司海水產品出口規模連續七年在全國名列前茅,2022年實現銷售收入25.5億元,品牌價值達9.42億元。
(四)質量控制與認證體系
達到國際質量標準與認證要求是預制菜出口的必備因素,因此要求企業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產品質量。山東鳳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肉雞生產加工出口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全產業鏈雞肉食品公司,主導產品擁有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認證GLOBAL GAP、英國零售商協會全球食品標準BRC、國際食品標準IFS、國際標準化組織ISO9000標準、危害分析的臨界控制點HACCP認證、國際標準化組織ISO9000標準、危害分析的臨界控制點HACCP認證。公司建立了從農場到餐桌全產業鏈可追溯食品安全體系,主要出口國家為日本、韓國、馬來西亞。2021年通過英國連鎖快餐/酒吧巨頭JD Wetherspoon的嚴苛審核,成為該公司史上第一家來自中國的雞肉供應商。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34億元,凈利潤1.6億元。
四、山東省預制菜產業出口貿易發展模式
調研結果顯示,山東省預制菜出口企業“走出去”模式主要分為直接出口、合作出口、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出口,目前尚未有企業通過建立海外倉等方式進行出口。
(一)直接出口
預制菜出口企業通過自行拓展外貿渠道,直接將產品出口到目的地國家或地區,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優勢,適用于實力較強、資質完備、經驗豐富的出口企業。因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壁壘和法規標準不同,也面臨著市場、質量、支付等多種風險,前期渠道拓展投入和后期服務資金成本較高,企業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和經濟實力。本次調研樣本中42.96%的企業為直接出口,如青島九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泰安泰山亞細亞食品有限公司等均是直接出口的預制菜企業。
(二)合作出口
部分不具備出口經驗和資源的企業從出口目標國家或地區找到當地的貿易公司或經銷商簽訂合作協議,為其貼牌代加工產品或由其代理銷售自有品牌產品。20.42%的企業借助合作伙伴較為成熟的貿易知識、市場經驗和銷售渠道定位出口產品并優化銷售策略,分擔銷售風險。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山東一品農產集團有限公司,其調味預制菜產品主要與商神戶物產、三洋通商、ARLA FOOD和MIGROS等國際知名企業、零售商合作,年均出口額達1500萬美元以上。但合作出口模式可能會削弱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就要求企業在合作過程中不斷調整并優化合作機制,確保合作效益最大化。
(三)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出口
跨境電商平臺也是山東省預制菜企業“走出去”的一個重要窗口,具有投入資金少、輻射范圍廣、影響時間長的特點,可以幫助企業在較短時間內擴大品牌知名度,更方便快捷地開拓海外市場。但跨境電商平臺上的企業來自世界各地,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這就要求企業在產品質量、生產能力、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均需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和成熟的互聯網營銷及物流管理經驗。山東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出口的樣本企業僅占7.04%。春雪食品是山東省跨境電商出口的典范,其通過與多個資深互聯網平臺的長期合作,已成功進入了京東20個銷售過億元戰略扶持品類,2022年其雞肉調理預制菜出口量同比增長50%,出口創匯額同比增長61%。
五、山東省預制菜產業出口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大時代背景下,預制菜出海風口已至,但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不可避免地面臨困難和挑戰,其中最為突出的關卡為“技術關”“品牌關”“標準關”和“政策關”。
(一)出口產品品類單一,附加值低
山東省預制菜種類相對單一,缺乏核心競爭力。產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初加工環節,“接二連三”融合度不高,產業鏈條后延不足。從國內的預制菜生產企業來看,湘菜、川菜、粵菜等預制菜品種較多,而山東省主要以肉制品、調理品、速凍品為主,缺少具有地域特色的拳頭產品。
(二)出口企業品牌培育能力不足,對市場開拓缺乏長遠規劃
雖然山東省預制菜行業的品牌建設進程不斷加快,但品牌知名度低、影響力不足、同質化嚴重,沒有形成有代表性的山東預制菜品牌。企業規模億元以下預制菜企業占比70%左右,大部分停留在貼牌代工階段,品牌建設措施不多,市場宣傳推廣力度不大,與廣東省預制菜的宣傳推廣、品牌塑造和市場知名度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市場開拓方面,往往滿足于現有的供貨渠道,出口種類單一,出口市場狹窄,容易受到出口目的地市場波動影響,貿易風險大。
(三)安全監管和政策支持不到位
相比于初加工農產品,山東省出口的預制菜產品往往含有數種乃至十余種配料,從原料采購到加工銷售時間跨度長、涉及環節多,且行業準入門檻低,行業標準體系建設滯后于產業發展步伐,導致預制菜產品質量安全隱患大、風險多、監管難。預制菜作為食品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有責任和義務對其實施監管,確保預制菜“安全可靠”。
近年來,山東省出臺了多項省市級優惠政策扶持預制菜產業發展,但調研發現,中小企業政策獲得感普遍不強。開拓預制菜出口業務需要大量資金投入,75.68%的樣本企業申請過銀行、農村信用社貸款,部分企業反映在融資過程存在融資門檻高、程序繁瑣、審批時間長等問題。另外,山東省預制菜出口目的地眾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進口政策存在差異,企業難以通過統一正規渠道獲得出口資質、證件及備案等政策咨詢服務,目前多是摸著石頭過河。
六、山東省預制菜產業出口貿易發展措施
打通預制菜出口堵點、痛點,大力推動預制菜“走出去”,對全省經濟發展和全國預制菜產業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強化技術支撐,一體化推進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增加科技創新力度,鼓勵有條件的科研院所與企業深度合作,整合資源建設預制菜產業技術研究院,產學研聯合攻關預制菜全產業鏈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扶持預制菜裝備技術研發,推動原料清洗、切配、包裝等環節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強化菜品研發,創新探索西餐、融合菜等適合國際市場需求的山東菜品。
(二)強化品牌宣傳,在世界范圍內打響山東預制菜品牌
實施魯菜“老字號”振興工程,依托“好品山東”品牌建設,重點打造一批馳名中外的山東預制菜品牌;常態化、機制化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大型預制菜推介宣傳活動,帶領企業聯合出海,抱團闖市場;支持預制菜跨境電商、預制菜海外倉、預制菜海外營銷推廣平臺建設,聯動海內外媒體資源,在海外平臺講好山東預制菜故事,向世界展示“好品山東”的深厚底蘊。
(三)強化標準建設,加強預制菜全產業鏈質量監管
結合國際市場規則制定更具針對性、細節化的預制菜行業標準,開展預制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試點,規范行業準入條件,引導行業步入標準化軌道;探索建立質量安全評估機制,運用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實現全程可追溯;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強化法制意識,加強市場監管,確保預制菜產品安全。
(四)強化政策支持,建立健全預制菜出口服務體系
搶抓預制菜產業出海風口,需要政府在項目資金、用地、能耗等方面予以支持,建議將預制菜出口納入財政支持范圍,重點培育一批預制菜出口示范企業,鼓勵探索海外工廠和海外倉;建立預制菜出口服務體系,推動出口服務企業、機構、平臺串珠成鏈,形成服務矩陣、服務集群,幫助預制菜出口企業提高效能;培育預制菜出口龍頭示范企業,建設出口龍頭企業聯盟,推動預制菜集中采購、出口加工、銷售、報關、運輸、金融等全鏈條企業加速產業協同,助力節本降耗;定期舉辦預制菜出海培訓活動,就涉外法律、通關政策、食品安全等問題實現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壁壘;發揮各類政府基金的帶動作用,吸引社會投資,凝聚發展合力;鼓勵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推出一批面向預制菜出口企業的專屬產品,為企業融資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安俊文,方梓鎣,高希西,等.我國預制菜產業的發展現狀、影響因素及發展趨勢[J].食品與發酵工業,2024,50(5):388-394.
[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EB/ OL].[2024-3-18].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3/content_6940808.htm.
[3]陳秀萍,李志明.論預制菜的安全追溯體系[J].保鮮與加工,2024,24(4):71-75.
[4]陳秋玲,武智強,劉英,等.培育產業振興新業態 推進預制菜全產業鏈發展——基于山東省調查研究分析[J].鄉村論叢,2023,(04):113-119.
(作者單位:1.山東省農業交流合作中心;2.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