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會背景
經過日常觀察和交流,筆者發現一些學生在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時,常常表現出各種負面情緒。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出,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伴隨著國家“雙減”政策的實施,如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全面提升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發現快樂、找到快樂、健康成長,成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基于此,筆者召開此次班會,以期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情緒管理方面的問題,教會他們正確覺察與理解各種情緒,發現生活中的點滴快樂,塑造積極正面的陽光心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班會目標
1.了解學習和生活中常見的不同情緒的表現,并能了解其產生的原因。
2.理解、調整并接納不良情緒,在學習生活中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狀態。
3.掌握找到快樂的有效方法,學會創造快樂,形成陽光積極的心態,做快樂的小主人。
班會準備
1.學生:填寫問卷;想一想生活中快樂的事情;情景劇表演;采訪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有哪些感到快樂的事情。
2.教師:調查學生產生負面情緒的主要原因;錄制學生音頻;準備袁隆平采訪視頻、《我好快樂》繪本。
班會過程
暖身活動:師生互動《幸福拍手歌》。
環節一 游戲導入,初識快樂
1.看圖猜一猜
教師引導: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有趣的游戲吧!看圖猜猜猜。
游戲規則:看各種表情圖,做出相應的表情:驚訝、難過、生氣、高興。
教師提問:當你做出快樂表情的時候,你的內心是什么感受?還記得什么時候有過嗎?
2.學生分享
教師小結:快樂是一種心境,是一種美好的感覺。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提高學生對情緒的認知和感受,并與自己的實際體驗結合起來,符合小學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為后面的班會活動做好鋪墊。
環節二 走進故事,感悟快樂
1.教師講述繪本故事——《我好快樂》
有這樣一只小兔,她非常快樂。
當她快樂的時候,感覺自己好像變成了一個小小回力球,蹦蹦跳跳,能跳出開心的節奏。
當她快樂的時候,她會一直面帶微笑,覺得這個世界真是好美妙。
她會不停地笑呀笑,笑疼了肚子,笑彎了腰,笑的感覺真是棒極了!
她很開心,因為她能和朋友們一起玩;她很開心,因為她能吃到奶奶烤出的香噴噴的小餅。
她很開心,因為她能和爸爸一起去快樂地旅行,圍著篝火,一邊燒烤一邊說說笑笑……
她感覺快樂是如此的美妙。
2.小組討論
問題一:能讓小兔子跳跳感到快樂的事情是什么?
預設:能和朋友們一起玩,能吃到奶奶烤出的香噴噴的小餅,能和爸爸一起去快樂地旅行,圍著篝火,一邊燒烤一邊說說笑笑……
問題二:小兔子跳跳還會做什么快樂的事情?請同學們發揮想象說一說。
預設:和弟弟一起做手工,和媽媽一起吃美食,和同學一起玩游戲,和小伙伴一起露營,自己單獨聽好聽的歌曲,跳優美的舞蹈……
問題三:讀了這個故事,看到了小兔子跳跳的做法,你們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
預設:我覺得一個人玩很快樂,兩個人玩也很快樂,大家在一起還是很快樂……快樂無處不在。
教師小結:快樂就在我們的身邊,小兔子跳跳能找到快樂,同學們也能找到快樂。
3.小組活動
教師引導:村上春樹在他的隨筆集里提到了“小確幸”一詞——指生活中微小但真實存在的幸福,請聯系實際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快樂呢?
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主題,如食物、自然、人際關系等,探索其中的“小確幸”。學生可以自由發揮,通過照片、繪畫、視頻采訪等方式表達他們對“小確幸”的理解和感受。
(1)照片組:畫畫使我快樂;和同學在一起學習使我快樂;和小動物相處使我快樂;踢足球使我快樂。
(2)繪畫組:努力讓我快樂;勞動讓我快樂;和小伙伴們一起分享美食讓我快樂。
(3)視頻組:播放家長視頻,了解家長眼中的快樂。
【設計意圖】通過繪本共讀的方式讓學生感知快
樂,在個體思考和小組討論相結合的形式中引發共鳴,感受找到快樂對于學習和生活的積極作用。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快樂,找到快樂。
環節三 聯系生活,探尋快樂
1.不快樂小調查
出示前期調查問卷。我們也會有不快樂的時候,我不快樂是因為:我和弟弟有時候吵架或者搶東西;運動時間不夠;我想要一只小貓,媽媽不給我買;妹妹和我吵架了。
教師小結:成績不夠理想、同桌不夠友好、爸媽要求太高、兄弟姐妹之間的摩擦……
2.快樂加油站
教師引導:同學們,通過這些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大家在學習生活中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時都會感到不快樂。現在,讓我們來關注一下自己的情緒,體會一下自己在不快樂時的感受和表現。
請你們閉上眼睛,深呼吸幾次,感受一下自己此刻的情緒。你們能感受到自己內心的情緒是什么嗎?是悲傷、憤怒、焦慮還是其他情緒?請大家靜靜地體會一下,然后慢慢睜開眼睛。
現在,我們來一起分享一下自己覺察到的情緒。誰愿意首先分享?
學生分享。
3.小伙伴的“快樂妙招”
播放音頻——《趕走我的不快樂》。
當我不開心的時候,我會回到自己的房間,在門外掛上“請勿打擾”的牌子,然后靜靜聽音樂;當我不快樂的時候,我會說10遍能幫助平復心情的“快樂咒語”;當我不開心的時候,我會把心里話說給最喜歡的毛絨玩具小兔子聽。
4.小組討論“快樂妙招”
教師引導:我把課前調查的不快樂分成了幾類,下面讓我們通過抽簽的方式,讓每個小組討論如何解決不快樂的問題。
小組抽簽討論、代表發言。
教師小結:面對不快樂的情緒,我們可以選擇運動、傾訴、改變思維方式、尋找支持等。每個人都有調整心情的獨特方式。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應對不快樂的時刻,找到適合自己的“快樂妙招”。
5.國之大師的快樂
教師出示袁隆平的照片,提問:同學們,認識這位老爺爺嗎?他就是袁隆平爺爺。袁隆平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的故事啟發我們對快樂的思考。想聽聽他的故事嗎?
教師講述:他出生在物質條件優渥的家庭中,喜歡游泳、拉小提琴、看書,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這樣一位吃喝不愁、多才多藝的人,選擇在稻田中研究水稻,只為讓世人遠離饑餓。他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增產的糧食為世界解決了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袁老常說自己有兩個夢,一個夢是他在稻田里睡覺,水稻像高粱一樣高,稻穗像掃帚一樣長,籽粒像花生米一樣大,他稱為“禾下乘涼夢”;另一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若全球稻田有一半種上雜交稻,可多養活四億到五億人。他傾其一生,希望實現這兩個夢。
教師提問:同學們,聽了袁隆平爺爺的故事,你們覺得他快樂嗎?(學生自由討論)。
那袁爺爺自己是怎么說的呢?
PPT展示袁隆平分享關于快樂的秘訣:快樂的秘訣,就是要有追求,有希望,身體好。你追求的東西,如果再怎么努力都沒有希望實現,不會快樂。一天到晚想著名利得失,也不會快樂。
教師小結:比起個人享受的快樂,這樣的付出、鉆研、執著、奉獻,更是一種快樂。做自己喜歡的事,造福社會,是一種最大的快樂!像這樣以造福社會為樂的人還有很多,你們能說一說嗎?
出示抗疫醫生、護士的圖片,奧運健兒的圖片等,讓學生結合圖片說一說。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生動的表演,引發學生對快樂從哪里來的思考。教師呈現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不快樂”案例,引導學生思考解決方案。以袁隆平的事跡引導學生追求更高層次的快樂,從小樹立胸懷大志、報效祖國的價值觀。
環節四 班會總結,升華快樂
教師引導:做快樂的自己,我們學會了發現快樂,更要學會創造快樂!同學們,快來說說你們是怎么創造快樂的吧!
學生交流。
教師小結:袁隆平爺爺常說,快樂就像一粒健康的種子,常常做自己喜歡的事,快樂的種子就會發芽。就讓我們播下這顆珍貴的種子,做一個真正快樂的人!讓我們一起向快樂出發吧!
【設計意圖】在學習生活中尋找快樂的方法,逐步形成發現快樂的習慣,并拓展到之后的日常生活中。
班會延伸
將“做快樂的自己”細化成短期目標,結合學習到的快樂方法,請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仔細尋找學習生活中的快樂點滴,學會創造快樂,畫一畫笑臉圖,寫一寫快樂日記,張貼在班級展示欄中,在全班展示分享。教師引導學生評選出“快樂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