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欣賞與觀察的過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班主任要通過觀察學生的行為或情緒,發現學生潛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俯下身,近距離地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為他們提供適合、有效的教育指導策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初次印象之從未見面的“媽寶”孩。
上了一個學期的網課,我和班里的學生只在視頻里見過。2月,臨近開學,考慮到學生年齡尚小,而且是第一次離開家到1000多公里外的焉耆求學,臨近開學時我召開了主題為“收心”的班會和家長會,并告知家長可以把孩子的行李打包寄到學校。會后,我先后收到了來自伊木同學的奶奶、外婆、媽媽、姑姑、阿姨、干媽等多人電話,提出要給孩子寄鞋子、衣物、食品等,這讓我吃驚不已,見過很多家長眼中的“寶貝疙瘩”,但讓這么多親戚牽掛的“寶貝疙瘩”還是頭一次見。親人們如此關心這個孩子,他的性格會是怎樣的呢?這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二次印象之大掃除中的“懶”漢。
開學第一周大檢查,勞動委員一臉怒氣地跑過來說:“老師你管管伊木。我給他安排打掃衛生的活,他說肚子疼,我考慮他身體不舒服就讓他回宿舍休息了,可他居然跑去打籃球了。”這個孩子連大掃除都懶得參加嗎?而且還撒謊?晚自習的時候,我把伊木叫到辦公室來,壓著心里的怒氣問他:“今天的大掃除,你為什么沒有參加?”伊木理直氣壯地說:“我當時肚子有點疼,可能是有點水土不服。”說著他掏出了醫務室配的藥。看來他肚子疼這事沒有撒謊,我怒火消去了一半,接著問他:“既然肚子疼,怎么后來又跑去打籃球?”伊木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后來不疼了。看到有人在操場上打球,就沒忍住……”雖然他沒有撒謊,但我對他身體恢復后不去幫忙打掃衛生而是去打籃球這一行為進行了批評和教育。“勞動委員體諒你肚子疼不讓你打掃衛生,但你肚子不疼之后可以過來幫忙,當然也可以繼續在宿舍休息,可你居然跑去打球,你這種行為讓其他人怎么想呢?大家會認為你是在撒謊。下不為例,集體勞動,除非身體不適,每個人都要積極參加。”他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我能感知到,他沒有真正地聽進去。
三次印象之宿舍里行走的CD。
一天晚上,我查完宿舍剛回到家,宿舍生活老師打來電話:“鐘老師,你們班220宿舍的伊木不睡覺,在宿舍里唱歌,您趕快過來處理一下吧!”我穿好衣服來到宿舍,了解情況后得知,宿舍里的一個同學睡覺打呼嚕,吵得他睡不著覺,他索性不睡了,在宿舍里唱起歌來,這導致其他同學都無法入睡。我對他進行了一番批評教育。
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伊木身上有更多問題顯現出來,遲到、早操不帶書、浪費糧食,語文、英語學習不夠努力……針對伊木的種種不當行為,我決定對其進行一番教育,不能任由他自由散漫下去。
陶行知說:“教育為本,觀察先行。”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觀察在教育中的基礎性作用。教師對學生進行深入觀察后,才能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社交能力、認知水平,了解學生當前的問題,以及這一問題背后的個性化需求,進而采取更合適的教育方式。同時,老師不能只看到學生的問題,也要看到學生的優點。
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其獨一無二之處,每個學生都有被他人欣賞、關注的渴望。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真誠地欣賞,滿足學生被肯定、被欣賞、被接納的心理需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效能感,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真正的改變。
一、借助籃球愛好,提升積極性
通過了解,伊木身上的問題在小學階段就已出現。由于父母都在國外工作,平時溝通較少,加上家里就這么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都很寵他,他也逐漸養成了任性、散漫的性格。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我便開始尋找契機對他進行“特別教育”。在和他接觸中發現,伊木很喜歡運動,尤其是籃球。我決定利用選任體育委員的契機,找到轉化他的切入口。我召開班會,告知大家近期選任體育委員的事情,讓大家推薦或自薦。伊木在自薦信中寫道:“老師,我特別喜歡體育,我想當體育委員。”我把他列為體育委員的預備人選,同時告訴他,體育委員不僅要擅長體育運動,而且在班里的日常表現也要成為大家的典范。他的籃球打得不錯,下面就要看他的表現了。
經過幾天的觀察,他的表現確實不錯,與之前相比有了很大進步。我在班會課上公布了臨時班委的名單,宣布由伊木擔任體育委員時,他的臉上掛滿了笑容。他開始熱心班級事務,主動幫助同學做值日,幫助課代表收發本子,大掃除的時候也主動承擔了很多活。
二、發揮音樂特長,增強自信心
我發現伊木平時很喜歡唱歌,有次和他聊到關于流行歌曲的時候,他跟我坦言,上次因為在宿舍唱歌被學校沒收了CD,他一直耿耿于懷,因為那個CD是他爸爸從國外帶回來送給他的生日禮物。為此,我在班級里發了一則通知,下個月本班將舉行一場“音樂之行”的主題班會,有愛好唱歌或者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可以積極參與,表現優秀者會有特別獎勵。果然,喜歡唱歌的伊木在音樂班會課上給大家帶來了精彩的表演,并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同時,我也悄悄地把伊木的CD還給了他。伊木看到CD后,很激動。在活動結束后,伊木發了一條信息給我:“老師,真的謝謝您,讓我在大家面前唱歌,并得到了大家的鼓勵,我更沒想到是您把我的CD要回來了,謝謝您的信任。”收到這條短信,我也倍感欣慰。
老師和同學們都看到了他的變化。他每天跑步到食堂給大家分發營養餐,宿舍衛生也保持得很好。奶奶提出來到學校來看他,他給奶奶打電話說奶奶年齡大了出行不方便就不要來了,自己在這邊很好。
三、突出地理優勢,提升學習興趣
伊木的行為習慣雖然步入正軌,但是他對學習依然不感興趣,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基礎較差,而且學習習慣不好。經過觀察,我發現,伊木雖然語文、數學等科目表現不好,但他的地理科目卻勝人一籌,我決定從他的優勢學科入手,幫助他改變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促進其他學科的提升。我與地理老師溝通,希望地理課上老師多給他表現的機會,多鼓勵他、贊揚他。對于其他學科,我也讓老師們多關注他。我私下里單獨輔導他,指出他的不良學習習慣,告訴他應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并告訴他,老師相信他能取得進步。
一個學期結束了,他在期末測驗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成為了班級優秀學習標兵,并被評為“進步之星”。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類本性中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贊美和信任。”作為班主任,要用欣賞的眼光去觀察和對待學生,每一顆心靈都不可辜負,每個學生都有值得肯定與贊美的地方。老師的一個堅定的承諾、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都能給雙方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