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管理重在理,而不在管。校長要轉變觀念,在“理”字上下工夫。校長要做一個有心人,在管理學校的時候理清思路、厘清各種關系,把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營造良好的氛圍,帶領學校不斷向前發展。本文從制度、分工、激勵和氛圍四方面入手,談了校長不妨試試這“四大法寶”,挖掘學校的“寶藏”,讓學校熠熠生輝。
[關鍵詞]校長;管理;制度;激勵;氛圍
管理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當校長理順了各種關系、細化了各項職能、激發了各種力量、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學校就會良好地運作起來。在進行學校管理的時候,校長不妨試試以下“四大法寶”,充分發揮出這些“法寶”的力量。
一、制度:規范將學校引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在學校,制定制度是學校教育管理者保障全校師生開展正常教學活動、實現學校工作目標的有效手段。一套完整有效的學校制度體系有利于促進學生、教職工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促進學校的發展。
(一)好的制度是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很多年前,客人在離開賓館的時候,常常會發生忘記關燈或者關電視的情況。為此,賓館管理者想過好多點子。比如,賓館的管理者會在賓館的門上貼上“請勿忘記關燈和關電視”字樣的字條。雖然有些客人看到字條之后會檢查一下賓館的房間是否關了燈和電視,但還是有些客人會忘記,甚至有些客人根本就不理會這樣的字條,覺得自己出了房錢,浪費點電不算什么。后來,賓館還會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去各個房間逐一檢查,但是如果房間有客人的話就比較尷尬,而且增加了賓館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再后來,就出現了我們現在幾乎所有的賓館都能看到的情況了:客人在入住賓館房間的時候會拿到一張房卡(IC卡),這張卡可以打開房門,進入房間之后必須插上這張卡才能取電,房間里所有的電器才能夠使用。在客人離開房間之后,為了再回到房間還能刷卡進門,客人必須把房卡取下來,等房卡取下來之后,房間里的電也就斷了,即使房客忘記關電器,房燈、電視、空調等剛電器也會隨之自動切斷電源。
賓館多功能房卡的出現,解決了以前讓很多賓館管理者頭疼的問題。這一張小小的房卡或許可以給校長帶來一點啟示:學校能不能制定并執行類似于房卡功能的制度?
在學校,校長不能回避問題,而是要正視問題,如果把問題當成是契機,形成一個新的制度,那么已經存在而未解決的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了。
(二)優化制度并提升學校制度的執行力
可以說,幾乎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各項制度,但是有些制度繁雜并且流于形式,執行起來存在著很大的難度。學校能不能讓制度在覆蓋全校各部門各角落的同時執行起來“傻瓜化”?就像現在的智能手機照相功能,沒有學過攝影的人也能用手機拍照。所以說,即使學校已經有了很多制度,但是要讓這些制度得到優化,并且讓這些制度得到很好的執行,這需要學校管理者一定的智慧。
比如,現在很多學校的總務主任很忙、教務主任也很忙。雖然學校里已經制定了各項學校財產保管和使用制度、學校維修制度,制定了學校教師工作量計算細則等,但是執行起來頗為煩瑣。今天某個教室的燈壞了,門鎖壞了,明天某位教師的代課忘做記錄等,總務主任和教務主任就像消防員到處去滅火,工作忙碌而無序。
筆者前幾年參觀過杭州西湖小學,這所學校在很多年前就通過網上云記錄解決了這些問題,學校里的教職工都可以登錄包含學校維修報備、功能教室使用、學校績效考核記錄等內容的網頁。教職工可以隨時把要報備維修的情況在網上登記一下,后續會顯示維修進展。教職工還可以把自己的代課情況、加班情況、新獲得榮譽情況等在網頁上記錄一下,學校教務處會核實記錄到績效考核項目里面。學校的各項情況在網頁上一目了然,有人監督、有人跟進、有人解決,這樣就破解了漏報、重報等難題,減輕了相關部門的工作量,也讓廣大教職員工少了怨言,更加安心地進行教學工作。
很多校長都會強調學校文化,但學校文化不是憑空產生的。不回避問題,制定好的制度,并讓這些好的制度落地,學校校長擔起責任來,學校的制度也能成為學校好的文化,助力學校發展。
二、分工:人崗匹配可以發揮好各自特長
在企業中,分工和協調能提高工作效率,學校管理也是如此。校長是一所學校的法人,承擔著學校正常運行和發展的重任。在學校有限的資源中,如何協調好各種關系,盡可能發揮各個教師的長處考驗著校長的管理能力。
(一)校長要對每位教師的優缺點做到心中有數
有一個農夫想買一頭牲口來拉磨,他來到一個市場,看到有人在賣一匹千里馬,賣價很高。農夫想買一頭好一點的牲口,于是就花大價錢買下了這頭千里馬。把千里馬買回來之后,這頭千里馬在磨坊里拉磨非常別扭,干活效率很低。于是,這個農夫就用鞭子使勁抽打它。過了一段時間,這匹千里馬竟然被農夫折磨死了。
后來,農夫又到市場上去買了一頭便宜的騾子,沒想到,這騾子拉起磨來非常好用。農夫很高興,原來便宜也是有好貨的。
有一天,農夫得了急病,需要馬上到城里去治病。他家人就把那頭拉磨的騾子牽了出來。可是騾子在路上非常磨嘰,任憑主人怎么用鞭子抽,就是慢騰騰地走路。等他們趕到城里時,農夫的病情已經延誤了,不過幸好命救了回來,但是落下了后遺癥。
在這個故事當中,我們發現把騾子放在拉磨的崗位上是合適的,但是放在快點趕路的位置上是不合適的,而千里馬正好相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研究學情。在學校管理中,校長也要研究教師的情況。不管是老校長還是新校長,校長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教師,對教師的優缺點做到心中有數。
(二)好的分工能讓教師和學校相互成就
在學校,每個教師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樣的,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是存在著差距。校長在進行人事安排時要盡量做到人崗匹配。
筆者所在的兄弟學校有這樣一位教師,他所任教的科目是初中數學,但是數學教學能力不足,所帶班級學生的數學成績一直低于平行班級,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質疑。該所學校的校長在安撫好學生和家長的情緒之后,特意隨堂聽了這個教師的幾節數學課,也找這個教師談過話,希望這個教師的數學教學水平能有所提升。這個教師后來也嘗試著去努力、去對課堂教學進行改變,但是效果不是很大。后來,校長了解到這個數學教師動手能力很強,做手工、修理各種電器等做得非常好。于是,這個校長給這個教師做思想工作,嘗試讓他擔任學校的勞技教師。結果,這個教師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非常熱愛上課,還動足腦筋開設了幾個社團,帶領學生在勞技的知識海洋里遨游。后來,他帶領的學生在各級競賽中獲得了大獎,他自己在勞技教學評優課中也獲得了市級一等獎。因為這個教師,這所學校成了區級勞技課程教學基地,也給學校帶來了各種榮譽。
在《華為基本法》里,人崗匹配制度被明確寫了進去,這說明人崗匹配對于華為的重要性。在學校,校長也要盡可能地實行人崗匹配,根據教師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等在學校安排合理的崗位給他們,讓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出自己能力水平來。
三、激勵:科學激勵可使人的潛力激發出來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認為,激勵人才是領導者必備的能力。在學校,校長應該發揮自己的領導作用,學會如何激勵教師。
(一)激勵能調動人的工作積極性
有一個老木匠為老板工作了大半輩子,快要退休了,準備回家頤養天年。老板很舍不得這個老木匠離開,但看到老木匠年紀大了,就同意了。在同意老木匠退休的時候,老板給老木匠提了一個要求,希望老木匠在退休之前再幫他蓋最后一幢房子。此時的老木匠退意已決,也沒有好心情來蓋這幢房子。但是沒辦法,還是要聽老板的。于是,老木匠開始蓋房子了。不過,老木匠的心已經不在蓋房子上了,不像以前那樣盡心盡力了,蓋房子的時候也偷工減料。過了一段時間,房子總算蓋好了。當老木匠把房子交給老板的時候,老板說:“你蓋房子已經辛苦一輩子了,現在你要退休回家,我也沒有什么好送給你,這幢房子就算我送給你養老的獎勵吧。”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這個故事,也會責怪老木匠為什么不用心把這最后一幢房子蓋好。其實,轉念一想,老木匠已經決定要退休了,而老板還要他再蓋最后一幢房子,老木匠有點不情愿的小情緒也是正常的吧?老木匠當然有不對的地方,但是老板就沒問題了嗎?如果老板在同意老木匠退休的時候就明確提出激勵措施,告知老木匠蓋的最后一幢房子是老板給他的養老獎勵,老木匠還會懈怠嗎?或者說,老板在很多年前就對這個木匠說:“你好好干,干得好的話我以后會獎勵你一幢房子來給你養老。”老木匠年輕的時候為老板干活不是更起勁、感到更有奔頭嗎?
校長不是老板,但是這個故事也可以給校長一點啟示。當校長想激勵教師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建立激勵機制,要讓教師看到希望,讓教師一開始就知道該如何做。
(二)激勵要講究方法
領導心理學研究認為,激勵就是通過某種方式引發行為,并促進行為以積極狀態表現出來的一種管理手段。哈佛大學詹姆斯教授曾經對人的可激勵性問題進行過專題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一個人在缺乏激勵的崗位上,他的能力發揮只能到20%~30%,如果一個人能夠受到充分的激勵,他的能力可發揮到80%~90%。所以說,有效的激勵不僅可以營造積極的用人環境,而且可以激發人才潛能,提高整個組織的人員素質結構。在這樣充滿激勵的良好組織環境中,學校教師也樂于服從這樣的校長,也能提高自己的工作積極性。
有這么一個校長,他到一所新學校之后,就制定了比較全面的教師激勵機制,明確教師在達到一定程度的班級管理水準、教師所帶班級的學習成績達到一定的水準、教師在課堂教學基本功競賽等拿到什么層次的榮譽等,學校會優先考慮評優、評先資格,學校會優先考慮人事提拔資格等。另外,校長還確定了一些近期直接看得見的獎勵機制,比如在教案檢查、論文評比、班會設計評比等中,校長承諾除了給予教師精神獎勵之外還會給予教師具體的物質獎勵等。這些獎勵機制就如“跳一跳摘桃子”,讓教師們有目標、有希望。
沒有激勵,何來動力?有些學校的教師積極性不高,這很大程度上跟學校的激勵機制不到位有關。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把教師的潛力激發出來,讓教師積極地工作,這對一所學校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四、氛圍:良好的氛圍是學校發展的發動機
在平時,我們經常聽到氛圍這個詞,也能感受到這個詞,比如說歡樂的氛圍、悲傷的氛圍、緊張的氛圍、輕松的氛圍等。在商業領域中,氛圍已經被商家廣泛應用。比如說,商家通過營造特定的氛圍來吸引顧客的注意力,提高顧客的購買欲望。在購物中心或餐廳里,聰明的商家會通過播放應景的音樂、調整燈光的亮度和顏色,以及通過適當地裝飾等方式來給顧客營造良好的氛圍,從而讓顧客產生購買意愿進而實現消費行為。
(一)積極向上的氛圍有利于學校的發展
據悉,挪威人非常喜歡吃沙丁魚,但是沙丁魚比較嬌貴,一旦離開大海的環境之后就很不適應。漁民們從大海捕撈到沙丁魚之后,會把這些沙丁魚放進魚槽,然后再運回碼頭。但是漁民們發現沙丁魚在魚槽里的成活率非常低,用不了多久就容易死去。
后來,有漁民在無意當中把幾條鲇魚放進了裝沙丁魚的魚槽中,照理來說,鲇魚是沙丁魚的天敵,把鲇魚和沙丁魚混放的后果是有些沙丁魚會被鲇魚吃掉,給漁民造成損失。但是,這個漁民這次無意當中放進去的鲇魚給他幫了個大忙,這次魚槽中的運回沙丁魚成活率非常高,而且沙丁魚的肉質也很鮮美,讓漁民大賺了一筆。原來,正因為鲇魚是沙丁魚的天敵,沙丁魚在魚槽中遇到鲇魚之后會盡量躲避鲇魚的追擊,沙丁魚會在魚槽中加速游動,保持住旺盛的生命力,能夠更容易活下來,而且沙丁魚的口味也會更好。
后來,更多的漁民在捕撈沙丁魚之后會在魚槽中放幾條鲇魚,運回的沙丁魚成活率也大為增加,漁民也比之前賺到了更多的錢。這也就是管理學當中著名的“鲇魚效應”。從這個效應當中,我們發現,為什么在沙丁魚當中放的是幾條鲇魚而不是很多鲇魚呢,這就是要將競爭氛圍營造到恰到好處。過度的競爭也不好,這樣的氛圍會造成緊張氣氛,不利于學校的育人環境。
在學校,校長也要注意學校氛圍的營造,要讓教師感到校園的溫馨,但又不能讓教師“躺平”,應讓學校處于積極向上的氛圍當中。
(二)營造良好的氛圍需要講究方法
學校是一個大的集體,一個優秀的教師群體,一種良好的校園氛圍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以后的發展。校長作為學校的掌舵人,要學習一些管理學知識,將學校的氛圍營造到恰到好處。
首先,校長要身先士卒。校長在自身的專業發展上要下功夫,還要在很多方面起帶頭作用,讓廣大教師認為校長是有能力有擔當的人。其次,校長要將學校愿景和教師個人目標相結合,讓學校教師有愿景、有奔頭。再次,打造團隊價值觀。校長要通過學校的行政管理隊伍、教研組隊伍、班主任隊伍、年級組隊伍等隊伍的團隊建設,將學校的各支隊伍打造好,營造良好的團隊氛圍。另外,營造公平公正的學校環境。校長要帶領學校的管理層制定好的細則,在平時的工作中要讓教師感覺到學校領導的公平公正。還有,校長要以人為本,校長要關心教師,要給教師雪中送炭、錦上添花,讓教師感受到被關心、被尊重、被認可。
當一所學校的校園氛圍好的時候,整個學校的教師隊伍就會積極向上,在不缺乏人文關懷的同時還有教師之間的良性競爭,教師積極上好課、育好人,教師和學生都有目標,都看得到希望,這不就是我們所樂于看到的良好教風和校風嗎?
學校管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校長平時要不斷學習,切勿僅憑經驗辦事,基于科學理論基礎上的學校管理才可靠。希望校長們不忘初心,掌握更多的“法寶”,讓自己的學校管理更有效,讓學校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長俊.新時代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校長修煉[J].教育科學論壇(中旬刊),2024(5):18-20.
[2]廖慶生.教師專業發展激勵機制現狀及對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3):110-112.
[3]王慧妹,傅淳華.學校制度目標的價值取向與體系構建[J].教學與管理,2024(8):11-15.
(責任編輯: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