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預見性護理在ICU重癥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收治的50例ICU重癥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和預見組,各25例,其中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預見組采取集束化預見性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預見組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及生命體征指標均優于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及病原菌檢出率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集束化預見性護理在ICU重癥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控制病原菌感染,建議臨床應用。
【關鍵詞】集束化預見性護理;ICU重癥患者;感染控制;效果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uster predictive nursing in infection control of ICU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NIE Xinzhuan
Feixi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Linyi, Shandong 273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uster predictive nursing in infection control of ICU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s:50 ICU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predictive group,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in which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ook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predictive group took cluster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vital signs indicators in the predictiv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uster predictive nursing in infection control of ICU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s very significant,which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control the infec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and is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Cluster predictive nursi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ICU; Infection control; Effect
近年來,醫院感染問題愈發凸顯,成為影響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感染控制是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實現優質護理服務、提高醫療質量的關鍵。集束化預見性護理是一種在臨床護理中將多種預防性護理措施有機結合的新型管理模式,是一種在風險評估、實施干預前提前預防控制感染的方法[1]。集束化預見性護理能夠有效避免傳統單一預防控制模式可能存在的疏漏,將多種預防性護理措施有機結合,在臨床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2]。本研究探討集束化預見性護理在ICU重癥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50例ICU重癥患者(2022年1月—2023年6月),隨機將其分為常規組和預見組,各25例,其中常規組男12例、女13例,年齡10~78歲,平均年齡(49.62±12.37)歲;預見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11~78歲,平均年齡(49.64±12.3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大,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常規組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干預,在患者入院后,為其進行密切的監測護理,實行心電監測,觀察其血壓、呼吸、脈搏等體征,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難癥狀,及時幫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
1.2.2 預見組
預見組采取集束化預見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2.1 制訂護理方案
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合并癥制訂相應的護理方案,根據ICU患者的病情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如存在感染高風險因素時,應加強呼吸道、皮膚、腸道、泌尿系統等部位的隔離。ICU重癥患者感染高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大、長期臥床、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有基礎疾病等,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訂個性化護理方案[3]。如高齡患者長期臥床,易出現壓瘡、皮膚破損等情況,可采取翻身手法按摩;同時,應加強皮膚護理,做好皮膚清潔衛生工作;在患者發生壓瘡后及時進行局部清潔消毒處理,對易發生感染的部位進行重點消毒;在進行口腔護理時應注意動作輕柔、規范,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牙膏和漱口水;在行膀胱沖洗時應注意控制沖洗液壓力、流速及沖洗時間,避免過快或過慢引起膀胱痙攣等[4]。
1.2.2.2 院內感染管理追蹤
ICU重癥患者常見的醫院感染部位主要為下呼吸道和皮膚。近年來,醫院感染的發生率不斷上升,嚴重影響著醫療質量和患者預后,甚至增加了醫療糾紛的發生概率。ICU是醫院感染發生的高??剖?,一旦發生院內感染將導致多個科室受到影響,甚至危及患者生命[5]。從預防角度,集束化預見性護理可以通過對高危因素進行識別、評估,加強對感染發生風險的認識,降低ICU重癥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6]。
1.2.2.3 預見性健康指導
ICU患者常處于應激狀態,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因此對感染的抵抗力較低。健康教育是一種通過利用語言和文字向患者傳遞信息的教育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對感染的認識[7]。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相關知識,尤其是感染的臨床表現、預防措施、注意事項以及治療方案等。護理人員可在與患者交談過程中了解患者對疾病及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指導,如指導患者了解手衛生、避免感染的因素、正確使用抗生素等[8]。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生活質量評價表評估,分為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及軀體功能,每項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調查表評估,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生命體征指標(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并發癥發生率以及病原菌檢出率(金黃色葡萄球菌、鮑曼不動桿菌及肺炎克雷伯桿菌)。
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并發癥發生率=(壓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例數/總例數×100%。
病原菌檢出率=(金黃色葡萄球菌+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桿菌)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護理后,預見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預見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者生命體征指標
護理后,預見組患者生命體征指標優于常規組(P<0.05),見表3。
2.4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預見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 0.05),見表4。

2.5 對比兩組患者病原菌檢出率
預見組患者病原菌檢出率低于常規組(P< 0.05),見表5。
04f81be3df9c812405777fd6d4a23f0c重癥監護室人員流動較大,感染因素復雜多樣,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預防職業暴露,盡量減少人員流動。醫護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穿隔離衣、戴手套,必要時佩戴護目鏡、口罩等[9]。工作期間還應注意洗手方法,注意手衛生。
集束化預見性護理是一種集預防控制、風險管理和患者健康教育為一體的新型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發生的概率。在臨床工作中,集束化預見性護理能通過多項措施來降低患者發生感染的風險。護理人員要做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定期進行院內感染監測,嚴格落實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0]。在進行院外轉院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工作,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此外,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交流,讓其了解病情及相關知識。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相比常規組,預見組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生命體征指標、并發癥發生率、病原菌檢出率等指標均更為優異(P<0.05)。
綜上所述,集束化預見性護理可通過對高危因素的監測及干預來降低患者發生感染的風險,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及醫療質量,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陳祥燕,陳祥鶯,陳蘭蘭.預見性護理在ICU重癥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皮膚及血糖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0):157-160.
[2] 徐萌萌,王婷婷.人性化護理結合預見性護理干預在神經內科ICU重癥患者預防院內感染中的作用[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2,33(8):988-991.
[3] 王娟,馬晶,劉海玲,等.基于APACHEⅡ評分系統的預見性護理對重癥監護室患者焦慮及睡眠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2,29(1):70-73.
[4] 沈亞群.預見性護理對ICU重癥患者的護理效果探究[J].中外醫藥研究,2022,1(7):112-114.
[5] 王碩,馬彩霞,史曉霞.集束化護理在ICU重癥肺炎患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11):144-146.
[6] 王凌莉,彭海菁,董波,等.基于風險預警制度的預見性護理對ICU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并發癥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2,8(1):121-123.
[7] 華道蕊,辛慶昭,李迎光.人工氣道集束化護理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2,34(20):176-178,182.
[8] 張永麗.回顧性分析重癥監護病房(ICU)人工氣道集束化護理管理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影響[J].智慧健康,2022,8(30):279-282.
[9] 謝金妹.預見性護理模式對ICU機械通氣患者肺部感染的預防作用[J].中外醫療,2022,41(18):126-130.
[10] 梁天英,陳韞琴,梁本禧,等.集束化護理對ICU顱腦術后患者頭部壓力性損傷及昏迷指數的影響[J].海南醫學,2022,33(12):163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