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構建基于循證方法的自我管理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應用價值。方法:納入134例COPD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n=67)和對照組(n=67)。對照組應用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基于循證方法構建的疾病自我管理方案。各組患者均進行1個月干預,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肺功能指標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結果:干預1個月,觀察組患者第1s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標與運動鍛煉、癥狀認知管理實踐、醫患溝通各維度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COPD患者,采取基于循證方法構建的自我管理方案干預,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循證;自我管理方案;肺功能;自我管理能力
基金項目:武威市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基于循證方法構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方案的研究與應用》(WW23B02SF081)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ng self-management programs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based on evidence-based methods
WANG Lian, SHE Shixiu
Wuwe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wei, Gansu 73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establishing self-management programs based on evidence-basedmethod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Methods:134 patients with COPD were includ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67) and the control group (n=67)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lan constructed based on evidence-based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ll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1-month intervention,and the lung function indexes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1 month of intervention,the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 such as the first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EV1) and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and2SpVe5jTB1ySszRXgm8mcQ== self management ability scores for various dimensions including exercise,symptom cognition management practice,and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For COPD patients,self-management program based o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lung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enhanc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vidence-based; Self-management programmes; Lung functi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屬于常見的一種慢性氣道疾病,給家庭及社會均帶來巨大負擔,對于COPD患者的管理非常重要,而常規的疾病管理方式往往將重點集中在護理人員如何指導患者護理,不能明確患者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事實上,患者若是能夠有效進行自我管理,能夠很好地改善自身預后及提高生活質量[2]。然而,因為國內關于COPD自我管理研究起步較晚,現階段雖說有關于自我管理辦法的研究及發布,然而COPD的自我管理干預方式缺乏嚴謹性及系統性,尚未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COPD患者自我管理體系[3]。隨著循證醫學的快速發展,逐漸意識到循證醫學思路在臨床解決問題中的必要性。基于此,本次研究基于循證醫學理念及方法,構建一套系統、科學及規范的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預后,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3年5月—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4例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8)》[4]關于COPD的相關診斷標準;年齡在18周歲以上,具有一定的溝通交流能力;患者本人或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冠心病、精神異常及認知障礙者;體質虛弱或者日常功能明顯受限者;既往參加自我管理相關研究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7例。觀察組患者男40例,女27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47.15±3.46)歲;病程2~17年,平均病程(9.02±1.36)年。對照組男42例,女25例;年齡23~70歲,平均年齡(46.89±3.51)歲;病程2~18年,平均病程(9.06±1.41)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干預措施,主要是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指導患者遵醫用藥、合理飲食及運動鍛煉,注意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及時處理,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及健康宣教,干預1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基于循證方法構建的疾病自我管理方案,具體如下:(1)循證問題。發放調查問卷或者通過口頭詢問的方式了解COPD患者自我管理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問卷分析以及詢問內容進行匯總,總結出影響COPD患者自我管理的問題如下:①對自我管理的內容不了解。患者單純以為疾病管理是醫護的工作,自己作為患者僅僅配合治療就行。②對自身情緒控制方法不了解。在出現不良情緒的時候,不知道如何緩解。③對自我康復訓練方式不了解。在病情改善后,不知道如何訓練能夠幫助自身康復。(2)循證依據及擬定對策。根據患者提出的問題,利用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查閱資料,收集出權威并且有價值的文獻,對文獻進行篩選及總結,制定出自我管理方案。制定的方案進行多輪評審,最后形成可行性計劃并囑咐護理人員按規范進行護理。(3)護理實施。①健康宣教:利用面對面宣教、視頻講解、圖文演示的方式,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并且重點講解自我管理對于疾病癥狀控制的意義,告知患者疾病癥狀穩定后自我管理對于病情改善的意義,轉變患者的自身觀念,從被動接受護理轉為主動參與疾病管理。②情緒疏導策略授教:教授患者進行深呼吸和放松練習,主要是指導患者選擇合適地點,閉眼慢慢深吸氣,吸氣時讓腹部膨脹,使得空氣充分進入肺部,慢慢呼氣,呼氣時讓腹部內收。吸氣和呼氣之間,可以短暫地停頓一下,感受氣流在身體中運動的感覺,重復深呼吸的過程,5~10min/次,深呼吸過程中配合一些放松音樂或冥想指導語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充足睡眠、戒煙和限制飲酒等。告知患者若是情緒問題嚴重,可以尋求家人、朋友或者專業心理咨詢服務。③康復訓練技巧:教授患者康復技巧,堅持呼吸操鍛煉,鍛煉具體方案:站立時以縮唇配合肢體動作,雙手上舉后放下呼氣(10~20次);雙手置于身體兩側交替沿著體側上移進行呼吸氣(10~20次);雙肘屈曲握拳,交替向外前方進行擊拳并還原呼吸(10~20次);雙腿交替抬起并屈膝90°,抬起時吸氣,放下后呼氣(10~20次)。堅持全身耐力鍛煉。具體指導選擇步行、腳踏車、上下樓梯的運動,經低運動量起始而后循序漸進,初始每次堅持5~10min,3~4次/d,可漸漸延長到20~30min/次,2次/d,鍛煉時引導患者觀察自身心率,心率明顯升高減少活動量,干預1個月。
1.3 觀察指標
(1)肺功能。兩組患者均在干預前與干預1個月應用肺功能儀檢測第1s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2)自我管理能力。借助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創建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行為測量表,分成運動鍛煉、癥狀認知管理實踐、醫患溝通3個維度,共計15條目,各條目采取0~5分評分,分值同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肺功能比較
干預1個月,兩組的肺功能指標均升高,且觀察組肺功能指標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干預1個月,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維度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既往對于疾病的管理上,常常是以護士為主導,提供患者各項護理服務,這樣的好處是患者可以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使得疾病早日康復[5]。然而以護士為主導的護理,患者恢復時間較長,并且期間若是存在不合理行為,反而會影響康復進程[6]。自我護理管理是指患者在病情恢復過程中自身也積極參與到疾病管理中的行為,相較于單純護士干預,增加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預,能夠調動患者積極性,主動配合訓練或者康復練習,加快病情緩解速度,取得良好的干預效果[7]。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1個月,兩組肺功能指標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提高,且觀察組肺功能指標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對于COPD患者,實施基于循證方法構建的自我管理方案,能夠通過問卷調查以及詢問方式,掌握患者自我管理行為不良的相關原因,按照循證科學的依據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進一步進行科學的指導,使得患者能夠提高自身管理能 力[8]。此外,基于循證方法構建的自我管理方案也側重于方案的可行性,經護理人員科學的指導,使患者能夠進行有效的情緒疏導以及功能鍛煉,漸漸掌握自我管理,而經有效的康復訓練指導,能夠幫助患者肺功能的提升,也對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復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對患者的護理管理中,構建基于循證方法的自我管理方案,通過管理方案指導臨床護理實踐,可以通過科學的管理指導,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助力病情的盡早改觀,取得良好干預效果,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邱娟.自我管理康復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2,34(5):160-162.
[2] 楊淑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與家庭功能,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蚌埠醫學院學報, 2024,49(2):264-269.
[3] 閆鳳英,高麗娟.循證理念指導下的針對性護理在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2, 7(5):164-166.
[4] 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8)[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8,17 (11): 871-877.
[5] 蔡楠楠,孫寶蘭,李夢瑾,等.循證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應用[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22,44(2):135-137.
[6] 張培培,尚茜,商偉娜,等.基于循證理論的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2,41(12):2290-2293.
[7] 周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復護理自我管理對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 2022, 20(3):181-183.
[8] 劉雙雙,楊軍英,婁高彥.以循證理念為基礎的前瞻性護理在氣管插管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淮海醫藥, 2023, 41(5):52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