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華坪縣通過綠佳園芒果種植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開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按方收取水費,調動了農民節水的積極性,減輕了農民的直接負擔。另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促進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增加有效灌溉面積,提高農田灌溉的保證率,減輕了農民自建提水工程投資較大等隱性負擔。
關鍵詞:農業水價改革;節水增效;小型灌區
農業是用水大戶,也是節水潛力所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是農業節水工作的“牛鼻子”,事關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國家水安全。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努力緩解我國日益尖銳的水資源供需矛盾[1],已經成為我國當前一項緊迫任務。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意見》對改革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同年,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水利工程供水價格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對水價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華坪縣高度重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選擇綠佳園芒果種植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作為試點,開展了先行先試工作。
1 華坪綠佳園灌區基本情況
華坪,地跨北緯26°21′~26°57′,東經100°59′~101°31′,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麗江市東南部,地處金沙江中段北岸,東接“鋼鐵之城”攀枝花市,南望彝州楚雄,西通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國際旅游城市麗江,北與享有“女兒國”之稱的寧蒗縣瀘沽湖毗鄰。華坪,是大家熟知的“中國芒鄉”;華坪縣果子山萬畝芒果基地榮獲“最大規模的芒果種植園”吉尼斯世界紀錄TM榮譽稱號。華坪成功入選云南省“一縣一業”示范縣,2023年底,華坪芒果種植面積達3.06萬hm2,居全國第三,全省第一,其中獲得綠色有機認證0.358萬hm2,是云南省最大的優質晚熟芒果主產區。
綠佳園芒果灌區位于華坪縣榮將鎮,項目雛形為原來由龍頭村19組、18組和23組共77戶受益村民自發集資(每戶5 000元)修建的一座小型泵站(裝機75kw,揚程450 m,流量25 m3/h)、架設380V輸電線路2 km,配套100KVA變壓器1臺從宏地河抽水,配套建設約400 m3土壩塘一個并鋪設了3條DN80-DN50的管道進行供水灌溉,灌溉面積約40 hm2。當時參與投資建設的農戶自行制定了簡單的用水管理辦法,按面積收取適當水費,用于支付工程運行和維護管理。由于工程規模較小,無法滿足灌水需求,故急需改善水源工程及輸配水設施。
2 灌區農業水價改革主要做法
2.1 結合實際選擇試點
在灌區農業水價改革的過程中,結合實際選擇試點的做法,主要是指根據特定灌區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和水資源狀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區域作為改革的先行示范區,通過在這些試點區域實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探索并建立適應當地情況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和管理制度[2]。
灌區農業水價改革主要做法中,結合實際選擇試點意義重大。首先,試點先行可以確保改革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每個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水資源狀況以及農業用水習慣都有所不同。通過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灌區作為試點,可以針對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更加貼切的改革方案,避免一刀切的做法,確保改革措施能夠真正落地生根并發揮實效。其次,試點可以為全面推廣改革提供經驗和借鑒。試點灌區的改革實踐可以檢驗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及時進行調整和完善。這樣,在全面推廣改革時,就可以借鑒試點灌區的成功經驗,避免走彎路,提高改革效率。此外,試點還可以增強改革的示范效應和帶動效應。通過試點灌區的成功實踐,可以向周邊地區乃至更大范圍展示改革成果,激發其他地區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示范效應和帶動效應有助于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持和參與農業水價改革的良好氛圍。
基于此,根據省、市農田水利改革有關文件規定、領會文件精神,2016年5月,華坪縣水務局對農民積極主動、基礎工作扎實、基層組織得力的村組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農田水利改革試點項目調查,華坪縣綠佳園芒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全體社員(77戶)對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建設項目積極支持。2016年9月,華坪縣編制完成了《華坪縣綠佳園芒果種植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實施方案》和《華坪縣綠佳園芒果種植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機制建設方案》,并于2017年2月獲得麗江市水務局、麗江市財政局批復,同意將榮將鎮龍頭村綠佳園芒果種植專業合作社高效節水項目建設工程作為華坪縣2017年農田水利“先建后補、民辦公助”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
2.2 出臺政策保駕護航
在灌區農業水價改革的過程中,政府或相關部門會制定并發布一系列政策文件,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這些政策旨在確保改革能夠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效果。農業水價改革涉及多個利益相關方,需要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和利益,確保改革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通過出臺政策,可以明確改革的方向和要求,規范利益相關方的行為,減少改革過程中的阻力和不確定性。其次,政策文件的出臺為改革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使得改革措施能夠在法律框架內得到有效實施。此外,這也是政府履行職責、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體現。
為保證改革試點工作順利推進,華坪縣人民政府出臺了《華坪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華坪縣第八批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五小水利”重點縣及“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先建后補、民辦公助”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及《華坪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華坪縣第八批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五小水利”重點縣及“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先建后補、民辦公助”建設施工隊伍準入制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華坪縣水務局、華坪縣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華坪縣第八批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五小水利重點縣先建后補、民辦公助建設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等文件,為綠佳園芒果種植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實行先建后補、民辦公助及水價改革試點提供了政策保障。
2.3 政府補助,雙重監管,群眾全程參與項目籌資建設
在灌區農業水價改革中,離不開政府補助。政府通過財政補貼或專項資金等方式,對農業水價改革中的相關項目或活動提供資金支持[3]。
這能夠直接減輕農民在改革過程中的經濟負擔,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同時,雙重監管機制也能確保農業水價改革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4],市場力量的引入也可以更有效地調節水資源配置,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在改革項目的籌資和建設過程中,積極吸納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讓他們成為改革的重要參與者和受益者。群眾全程參與項目籌資建設,可以確保改革過程的透明度和公開性,減少腐敗和權力尋租的可能性。同時,農民群眾的參與也可以促進民主決策,使改革更加符合他們的實際需求,以此可推進改革的順利進行和深入發展[5]。
根據資金管理、施工單位準入辦法,政府補助資金由縣水務局劃撥項目所在地榮將鎮人民政府,并以綠佳園芒果種植專業合作社作為業主,采用競爭性談判的方式確立施工及監理單位,水務局及榮將鎮政府對資金及工程建設進行雙重監管;合作社籌資建設部分由合作社自行組織,土建部分由群眾投工投勞完成,其他部分請專業安裝隊完成施工,群眾全程參與監管。2017年8月,工程建設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工程由水利部門投資新建抽水泵站一座(泵房85.14 m2,裝機220KW,揚程536 m,流量85 m3/h),配套400KVA變壓器1臺,新建500 m3水池2個,300 m3水池2個,安裝抽、配水干管4038.15 m,由綠佳園芒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自籌資金建設配水管網,安裝水表86只,群眾自建園內灌溉管道,當年工程完成投資248.47萬元,其中:水利部門投資206.47萬元,受益群眾籌資42萬元。灌溉受益面積從40 hm2增加到218.67 hm2,90%果園實現無須增壓設備、依靠管道自然落差就能達到高效節水灌溉的效果。并積極推廣微噴灌、滴灌技術在果園的使用,真正做到了節水、省時、省力,果園提質增效。
3 灌區農業水價改革取得的成效
綠佳園芒果種植高效節水灌溉建設工程于2017年9月完成縣級驗收后移交給綠佳園用水合作社管理,綠佳園合作社正式投入運行并形成了以下幾項用水機制:
3.1 水權分配機制
水權分配機制是改革的基礎。它根據灌區的實際情況,如農田的地理位置、土壤類型和氣候條件等因素,制定不同區域、不同農作物的水權分配標準。這種機制確保了水資源的合理分配,避免了浪費,并使得每個農田都能得到適量的水資源。
根據實施方案,芒果凈灌溉用水量(定額)為101.6 m3/667 m2,為鼓勵用戶節約用水,每戶用水以667 m2
計,水權分配為100 m3/667 m2,超過100 m3/667 m2用水須進行水權交易。
3.2 水價形成機制
水價形成機制是改革的關鍵。它依據準許成本和合理收益來確定水價,旨在確保供水方的經濟收益和用水方的支付能力之間的平衡。同時,分類水價的實施,如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不同水價,進一步體現了水價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華坪縣綠佳園芒果種植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于2017年9月完工并投入運行后通過試運行,測算出抽水電費為0.95元/m3,運行管理維護費收取0.75元/m3,試運行綜合水價收取1.70元/m3,與用水戶簽訂了《華坪縣綠佳園芒果種植用水合作社入會及供水合同》。
3.3 累進加價及節水獎勵機制
累進加價及節水獎勵機制則是改革的激勵手段。對用水超定額部分實行累進加價,可以促使農民更加珍惜水資源,減少浪費。而節水獎勵機制則通過給予節水者一定的經濟獎勵,進一步激勵農民采取節水措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為了增強社員的節水意識,在工程措施和計量設施配套的基礎上,做好節水技術宣傳和推廣的同時,制定相關加價及鼓勵政策,建立農業節水獎勵機制。一是累進加價:灌溉用水量在50 m3/667 m2以內的,水費收取1.70元/m3,超過50 m3的按以下加價標準執行:(1)超定額(100 m3/667 m2)10%(含)以下的部分,加收水資源費0.20元/m3,即水費收取1.90元/m3;
(2)超定額10%~30%(含)的部分,加收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的2.0倍收取,即水費收取2.10元/m3;(3)超定額30%~50%(含)的部分,加收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的2.5倍收取,即水費收取2.20元/m3;(4)超定額50%以上的部分,按照加收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的3.0倍收取,即水費收取2.30元/m3。二是節水獎勵:用水合作社嚴格管理,合理控制農戶用水量,將采用以獎代補方式補貼用水合作社社員,即灌溉用水量小于50 m3/667 m2的農戶,通過審核,年終可按實際節水0.10元/m3進行獎勵。
3.4 群眾參與機制
群眾參與機制是改革的重要保障。它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到水價改革的各個環節中來,包括水權分配、水價制定、監督管理等。這種參與不僅增強了農民對改革的認同感和支持度,還使得改革更加貼近實際,更能滿足農民的需求。
華坪縣綠佳園芒果種植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抽水泵站、抽水干管、蓄水池、配水干管由政府出資建設,配水管網及田間部分由受益群眾籌資、投勞修建。目前受益群眾籌資42萬元用于配水管網建設,自籌
100.8萬元用于田間管網建設。
3.5 運行維護機制
運行維護機制是改革的持續保障。它確保了灌溉設施的正常運行和維護,防止了因設施損壞或老化而導致的水資源浪費。同時,定期地檢查和維修也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的問題,保證了灌溉設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按照“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華坪縣嚴格“一事一議”,完善一章程、兩辦法、三制度,即:《農民用水戶合作章程》《合作社水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獎懲辦法》《合作社工程管理制度》《合作社用水管理制度》《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合作社運行有章可循,強化農戶的參與和管理,抽水泵站、抽配水干管和主蓄水池由合作社管理,分水表、分支管、到戶表管理責任落實到戶,逐步頒發水權證。
因為用水合作社的成立,工程的管護有了明確的主體,合作社也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能夠保證工程長久地運行。與農民以前運水300~400元/車(大約5 m3)澆灌相比,大大降低了農民的用水成本。綠佳園芒果果園在有水灌溉后比無水灌溉前產量提高了40%~200%,大大促進了群眾增產增收。2018年以來綠佳園用水合作社至今已有134戶芒果種植戶做到了能夠按時繳納水費,實現了工程的良性運行,為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夯實了水利基礎。
4 結語
華坪縣綠佳園芒果種植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水價改革,對充分利用水資源,加大節水灌溉技術改造(微噴灌、滴灌、水肥藥一體化等項目),有效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效益,為逐漸改變區內傳統的灌溉方式(大水漫灌或管灌)起到推動作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達到了“節水減排和以水養水”的目標,可為全縣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等類似工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和典型示范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永亮.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8(7):1.
[2] 邊文輝.全力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為實現大中型灌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J].河北水利,2023(11):8-9.
[3] 王永濤,魏榮磊,朱尚白,等.灌區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J].灌溉排水學報,2023,42(S1):184-192.
[4] 賈帥,高洪香,焦雪菲,等.寧夏引黃灌區農業水價改革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以寧夏平羅縣為例[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文),2023(3):50-54.
[5] 張玉陽.大型農業灌區農業水價改革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