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閱讀是近年來英語教學領域新興的一種教學方法,是指教師通過提供不同難度級別的閱讀材料,實施多元化的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方法允許英語水平不同的學生根據個人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閱讀材料,從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分級閱讀能夠激發學生參與英語閱讀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其在認知、情感、個性等多方面的發展。文章探討了將分級閱讀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并提出了具體實施策略,以供參考。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分級閱讀的重要意義
(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其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各不相同。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分級閱讀教學活動,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和綜合能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分級閱讀的核心在于教師挑選出與學生的實際狀況及學習需求相匹配的閱讀材料,并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在挑選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時,教師必須確保閱讀材料在背景知識、語言知識、篇章結構和表現形式等方面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語言運用能力。這能夠支持學生進行高效閱讀,進而提高其英語閱讀水平,使其獲得全面發展。
(三)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
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實施分級閱讀策略,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并采用科學合理的閱讀指導體系,能確保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順暢進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
(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體驗
分級閱讀打破了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束縛,實施分級閱讀策略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體驗。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上,忽略了英語閱讀的實質。而實施分級閱讀策略能夠支持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豐富閱讀體驗。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閱讀教學不夠重視
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的語感和閱讀理解能力。但在具體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側重于單詞認讀、英語語音教學及寫作技能培養,對閱讀教學的重視不夠,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閱讀材料的質量參差不齊
當前,小學英語閱讀資源較為匱乏,且市場上課外閱讀材料的質量參差不齊,難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尤其缺少與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閱讀素材,這影響了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三)教學方法單一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傾向于僅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教學,很少給學生布置額外的閱讀任務。這種做法導致學生對英語的理解不夠深入,詞匯量難以顯著增加。此外,部分教師習慣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開展英語閱讀教學,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分級閱讀的策略
(一)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深刻理解分級閱讀的重要性。由此,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深入研究分級閱讀的概念及其內涵,并全面了解學生的語言基礎、學習狀況和成長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情,采用分級閱讀策略開展教學,設定相應的閱讀訓練目標,給予學生科學的指導,以確保學生能夠高效地掌握語言知識。
鑒于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差異,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制訂具有不同層次閱讀教學目標的教學計劃。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將學生劃分為基礎小組和提高小組。基礎小組主要由英語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組成,而提高小組則主要由英語基礎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組成。對于基礎小組的學生,教師在制訂分級閱讀教學計劃時,應確保他們能夠掌握基礎句型和詞匯知識,以便他們能夠理解閱讀材料。對于提高小組的學生,教師應適當引導他們通過閱讀材料深入探索句型的用法,并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所學句型表達觀點,以提高他們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
(二)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
在實施分級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至關重要。教師選擇恰當的閱讀材料開展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確保他們在閱讀活動中保持積極性,從而顯著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并確保這些閱讀材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專注力,高效達成閱讀教學目標。
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若僅讓學生閱讀教材文本,可能會導致課堂氛圍單調乏味。因此,教師可以將繪本融入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閱讀繪本。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利用相關的視頻資源開展英語閱讀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增強學生的閱讀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教師應確保其既符合閱讀教學的實踐要求,又符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此,教師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學生的興趣特點和認知水平,據此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以達成閱讀教學目標。
(三)設計分級閱讀教學環節
在設計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充分展現分級閱讀教學的特色,并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閱讀與思考相結合,以激發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幫助學生增加語言知識儲備,讓他們掌握更多的語言表達技能。
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并安排課前預習環節,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即將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閱讀材料,如課文的背景知識、相關的詞匯和短語解釋等,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對于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應鼓勵他們在閱讀后進行自我反思和交流,討論所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對于英語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則應提供更深入的指導,幫助他們拓寬視野,并引導他們探究文本所蘊含的背景知識和情感內涵,從而讓他們能夠從更寬廣的視角理解文本內容。
在閱讀后的反思階段,鑒于學生在前一階段已經對詞匯、語法等知識有所了解,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進一步探討文本的文化背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加深學生對這一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使學生能夠有效地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為其未來的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開展有針對性的閱讀活動
在開展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時,教師要關注實施分級閱讀策略的方式。鑒于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生日常接觸英語的機會有限,學習難度較大,教師應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掌握分級閱讀中蘊含的語言知識與閱讀技巧,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和思維水平。
在此過程中,教師推薦的英文讀物數量不宜過多,這樣既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又能讓他們在迅速完成閱讀任務的同時獲得成就感。在分級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及英語水平,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以人教版(PEP)小學英語為例,其起始年級為三年級。對一、二年級未接受過正規英語教育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親子閱讀的方法,挑選詞匯量少、節奏感強的書籍,鼓勵家長帶領學生閱讀,以激發學生閱讀英語材料的興趣。對三、四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親子共讀、定期閱讀、獨立閱讀、分享閱讀、生生共讀等教學方法,全方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體而言,開展親子共讀活動有助于及時糾正學生的發音錯誤,開展定期閱讀活動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開展獨立閱讀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而開展分享閱讀和生生共讀活動則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群體效應的推動下激發學生內在的閱讀動力。對五、六年級的學生,教師應注重引導他們進行自主閱讀,促使學生從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轉變,從而培養其想象力,提高其辯證思維能力。
結語
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教師將分級閱讀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因此,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制訂全面的教學方案,積極實施分級閱讀策略,以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加深他們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逐步增強他們的閱讀興趣,并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提升專業素養,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閱讀素材,以滿足他們不同的閱讀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高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