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糖葫蘆的味道近似于童年。每到放學,舉著糖葫蘆棍的商販站在一群家長中格外顯眼,定海神針般固定在那里,孩子們抬頭,看到紅彤彤的冰糖葫蘆在藍天下反射著細碎的光。冰糖葫蘆分兩種規格,小的5元,大的8元。冰糖葫蘆拿到手就要快快吃了,否則不斷融化的冰糖會順著竹簽滑下黏手。咔嚓咬碎薄脆的冰糖,山楂的酸味噴涌而出。吃完后,整個嘴巴都是甜的、酸的。許多孩子因為冰糖葫蘆而愛上山楂,此后無數的酸甜記憶都有了具象的味道。
歷史上流傳許多關于山楂的典故和傳說。南宋時期,宋光宗的妃子久病不愈,張榜招醫,一位民間郎中揭榜,用山楂和紅糖煎熬出蘸糖山楂,囑咐妃子每日食用,不久后妃子痊愈了。這蘸糖山楂可能是冰糖葫蘆的起源。到了清代,山楂不僅是民間小吃,還成為貢品。清宮尤為青睞盛京(今遼寧沈陽)一帶產出的山楂,乾隆帝在御制詩文中說:“關內山楂大如彈丸,制之可供殽核。關外如熱河一帶之山楂,小不及半,亦不中食。盛京所產溫普,大小介乎二者之間,蜜濆之,可以致遠。”除了用作貢品,山楂還有其他妙用。高士奇的《果子單》中寫道:“紺紅透骨油拳薄,滑膩輕錘粉蠟勻。草罷軍書還滅跡,咀來枯思頓生津。”“果子單”就是用山楂制成的果丹皮。這首詩描述的是,康熙年間平定噶爾丹時,將士們將機密寫在果丹皮上,閱后即食,用以傳遞軍事機密。
無論是中國文化,還是西方文化,山楂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和情感表達。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杜甫在《豎子至》中贊美山楂:“楂梨且綴碧,梅杏半傳黃。小子幽園至,輕籠熟柰香?!倍酥坏摹兑魃介穫鬟_了從容淡泊的人生態度:“枝屈猙獰伴日斜,迎風昂首樸無華。從容歲月帶微笑,淡泊人生酸果花?!痹谥袊F代文學中,山楂則與愛情緊密聯系。海子的《山楂樹》和艾米的《山楂樹之戀》都以山楂樹作為愛情故事的核心象征,表達了對純真愛情的向往和贊美。在西方文化中,山楂樹有時因其多刺的樹枝和茂密的樹葉象征荊棘與隔離,山楂花卻代表著希望。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中,仙女的魔法領域就設在充滿山楂樹的森林中。1620 年,英國人乘坐“五月花”號前往新大陸,這里的“五月花”即是山楂花,代表了對新世界的憧憬和希望。
山楂本身也令人探究。這樣小小一顆酸果,在藥材中發揮不可小覷的作用?!侗静菰傩隆分杏涊d:治脾虛溫熱,消食磨積,利大小便。現代人追求養生,將山楂搭配各種水果或花做成果茶,制作方便、美觀又好喝。沒胃口時調制一杯陳皮山楂茶,開胃健脾,改善食欲。聚餐時可喝蘋果山楂茶,溫暖酸甜,解膩消食。前段時間,年輕人流行去中藥房抓飲品原料回家熬制,中藥房酸梅湯頗受歡迎,山楂在這個方子里的存在感僅次于烏梅。
回歸食物的本質——口味,山楂在零食領域的地位遙遙領先,果丹皮、山楂醬、山楂片、山楂蜜餞、山楂卷、山楂棒、山楂餅、山楂雪球、山楂凍干……山楂餅是東北的特色零食,方餅夾著山楂丁,香酥可口。前面羅列的種類都是經典款,熱愛美食的人創造出更多新穎的山楂零食。如奶楂,似是山楂雪球的進化版,將山楂打漿凝成山楂塊,再在外面裹層厚厚的酸奶粉,果味濃郁,爽滑細膩。又有爆漿流心山楂,用果丹皮包裹果味夾心,一口多種果味體驗,冷藏或冷凍后口感更為別致。山楂餡料百搭又可口,各式點心應運而生,中式的有山楂山藥糕、山楂花酥、山楂一口酥等,西式的有抹了山楂醬的紅絲絨戚風、冰糖山楂巴斯克、山楂乳酪千層、山楂紅絲絨乳酪卷等。那一抹山楂紅,格外誘人,與白色奶油的搭配叫人聯想到各種節慶和甜蜜回憶。奶茶品牌適時推出洛神山楂莓、山楂浮云桂、山楂梅梅、山楂草莓雪酪等,養不養生已是其次,主打國風茶飲,容貌和味道兩手抓,入味又出片。除了茶飲,雞尾酒也在走向山楂。山楂威士忌酸、山楂金酒、山楂朗姆、山楂龍舌蘭等,看似只是名字帶上山楂的簡單搭配,實則百味百感,有的追憶夢中人,有的追尋秋天,有的與夜風談場戀愛。
山楂在烹飪菜肴這塊似是不夠豐富,但好在足夠出彩。山楂小排,外貌詮釋了何為“中式喜慶”,頗有“萬家燈火”的印象,山楂猶如小燈籠在糖色排骨中微微發亮,點點芝麻好似星辰羅布。酸甜的山楂和酥爛的小排拌飯更香。飯店里的大廚更是花樣迭出,山楂鵝肝驚艷了多少食客的味蕾。
山楂是國人共同的美食記憶,想起山楂,便會口舌生津,酸甜的滋味已然在味蕾彌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