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醫院感染
醫院感染也稱為醫院獲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在醫療機構等環境就診的過程中,因為醫療、護理等操作而受到細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感染。醫院感染多見于患者住院期間,尤其是進行手術治療、留置導尿管、中心靜脈導管、呼吸機治療等侵入性操作。一旦出現醫院感染,患者會因原發病的病情惡化速度加快而不得不延長住院時間,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患者甚至可能面臨死亡威脅。
醫院感染的傳播途徑
(1)直接傳播:這是最常見的感染傳播方式。主要原因是護理人員在操作中需要直接接觸患者的體液、傷口等病變部位,如后期消毒不到位,可能在為下一個患者開展護理干預時就帶來了細菌,進而引發感染。
(2)空氣傳播:病原體會通過空氣飛沫或氣溶膠進行傳播。比如感染者在打噴嚏、咳嗽的時候,病原體會通過微小顆粒傳播給其他人。
(3)病原體攜帶者傳播:對于本身就存在感染的患者,其接觸的物品,如醫療設備、工具、床單等都可以作為傳播介質傳染給其他人。
(4)消化道傳播:有些病原體會通過食物、水進入到消化道中造成消化道系統的感染。
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的意義
(1)保障患者的健康與安全:患者一旦出現醫院感染,不僅會造成病情加重,還會帶來其他并發癥,對生命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加強醫院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對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是提高醫院整體質量的關鍵,不僅可以保障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還能夠幫助醫院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口碑。
(3)節約醫療資源:醫院感染會加重患者的病情,造成患者的治療成本和醫院的運營成本提高。做好醫院感染的管理,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診費支出,對節約醫療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護理人員在醫院感染預防中的重要性
醫院感染的管理者
護理人員主要負責醫院感染日常防護用品的管理,對各種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使用范圍、應用條件等都了如指掌。同時,還需要加強對病床、床單、床頭柜、護士臺、電腦鍵盤等位置的消毒,從根源上切斷傳播途徑。
醫院感染預防的操作者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點是護理人員加強對手術部位、導管相關感染的預防。護理操作前后,必須嚴格按照無菌要求進行手衛生清潔,同時注意預防多重耐藥菌感染、血源性病原體感染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等。
提高醫院感染依從性的監督者
護理人員不僅要做好自身的手衛生消毒,在日常工作中還要監督患者、醫生等人員做好手衛生消毒工作。
醫院感染隱患的發現者
護理人員日常與患者接觸密切,必須要對醫院感染有正確的認知,這樣才可以在出現隱患的時候及時察覺到,及時告知醫生,同時還要開展相應的處理,避免醫院感染進一步擴散。
醫院感染預防護理的有效對策
加強對人員的管理
通過構建專業的醫院感染管理小組,選擇經驗豐富、素質較高的護理人員參與,進行合理分工,制定科學的醫院感染護理管理對策,講解醫院感染的風險等級以及相應的防范措施。同時,構建人員激勵制度,調動護理人員對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視度,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抗感染意識和專業能力。
醫療用品的管理
醫療器械是造成醫院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因此護理人員在使用醫療機械后要用專用的紗布、水槍、毛刷等進行徹底的清潔與消毒,從根源上切斷傳播途徑。檢查消毒液的使用日期,調節好消毒劑與水的比例,對醫療物品按照要求進行消毒。
(1)血壓計消毒:袖帶雙面要打開進行徹底的消毒和清洗。
(2)呼吸機和氧氣濕化瓶: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保證消毒液灌滿管腔。浸泡半小時后取出,用蒸餾水清洗干凈,自然晾干。
做好環境管理
病房要定期開窗通風,用消毒液對地面、病床、床頭柜等物體進行清潔,調節好病房內的溫度與濕度,以免造成病房內細菌的滋生。定期更換床單、被罩等,并且對衣物徹底消毒。
(1)強化手衛生消毒:醫護人員手部清潔與控制醫院感染有密切的關系。每隔一段時間,要組織醫護人員進行手衛生消毒的考核。如果考核不達標,要分析原因,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將手衛生消毒考核結果與醫護人員的績效掛鉤。加強手衛生管理能夠從根源上切斷感染傳播途徑,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
(2)紫外線照射:科室要每半年進行一次紫外線照射的徹底消毒,保證輻射強度在70 μW/cm2。如果低于這一強度,要更換燈管。
為患者開展健康宣教
向患者發放關于醫院感染的健康手冊,手冊中要詳細講解醫院感染的傳播途徑、傳染源、易感人群以及預防措施;告知患者加強醫院感染的意義,讓患者能夠養成良好的消毒習慣;提醒患者要少去其他病房、減少人員的探視,探視過程中要盡可能減少相互接觸。
加強對醫療廢物的管理
(1)構建相應的管理制度。通過構建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制度、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構建意外事故應急預案等,保證醫療廢物得到合理地處理,避免感染安全隱患的發生。
(2)醫院感染管理的專職人員要不定期地監督各科室對醫療廢物分類、打包和處理的情況,及時發現醫療廢物處理中存在的問題,保證醫療廢物得到科學的處理。
(3)由專人開展醫療廢棄物的回收,醫療廢物交接時間、交接種類等要由雙方簽字記錄。定期對醫療廢物轉運工具、裝載工具等進行徹底消毒。
構建完善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促進各種醫院感染控制手段落實的基礎。醫院感染管理可以采用分級管理。
(1)一級管理:為各護理單元的護士長和1名感染監控護士負責監督消毒隔離制度的落實,關注科室感染問題的發生。
(2)二級管理:由護士長構建消毒隔離監控小組,每周由2名護士長到各科進行檢查,指出醫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問題,嚴重的需要及時向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和護理部匯報。
(3)三級管理:護理部進行消毒隔離制度的定期檢查和監督,在每個月的例會上對醫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