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資產在醫院運營管理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固定資產管理,有助于醫院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公共服務職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規模不斷擴大,如何做好固定資產的精細化管理,控制好醫院運營成本,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是醫院發展中需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文章從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出發,對醫院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方案的構建進行了討論,以供參考。
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重視程度不足 當前,部分醫院在針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的過程,并沒有真正重視起來,沒有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在自身發展中的作用,單純地關注固定資產購置,沒有重視后續管理,影響了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提高。醫院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視不足的問題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認知不到位,忽視了固定資產的保養維護,導致預算編制環節,財務人員無法準確評估固定資產的價值,也存在有固定資產閑置的問題。二是管理制度缺失,導致固定資產的報廢和損毀記錄不完整,出現了固定資產賬實不符乃至流失的問題。三是監督管理不到位,缺乏對固定資產采購、使用、存放和報廢的有效管理,固定資產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無法得到保障。
專業人才缺失 對比一般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專業性更強,對管理人員的能力水平和業務素養的要求更高,需要醫院建立起專業化的固定資產管理人才隊伍。但是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不少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并沒有設置專門的管理人員,沒有對其進行系統化的培訓,導致資產管理人員不熟悉醫院固定資產的形態、類別以及功能,在管理中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影響了固定資產的合理使用,甚至于可能導致資產報廢、資產流失的問題。
資產核算不足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醫院固定資產核算工作出現了新的變化,要求將資產從采購到報廢整個生命周期的數據信息作為基準,這樣才能保障資產核算的準確性。但是結合實際情況分析,部分醫院存在信息處理相對滯后的情況,沒有及時對固定資產進行驗收和入庫處理,引發了固定資產計量偏差的問題。而因為資產入賬信息的缺失,在固定資產計價、成本費用核算等工作中,也無法保障預期目標的實現。舉例說明,有不少醫院在實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時,一味關注資產的購置,忽視了資產管理,沒有做好資產型號、規格、功能等信息的全面記錄,導致資產核算人員在后續的核算工作中,無法實現對于資產的精準分類和可靠計量,資產核算的效果受到了很大影響。
資產配置不當 當前,不少公立醫院都已經引入了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強調借助全面預算的方式,對資金和資源進行有效管理。但是從固定資產管理的角度分析,因為資產本身的性質比較特殊,在對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如預算編制相對粗放、預算執行力度不足等,欠缺明確可靠的資產管理目標,資產管理信息也存在著不夠完整、不夠準確的問題。這種情況下,醫院在實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時,存在著資產閑置、資產重復購置以及資產配置混亂的問題,影響了固定資產利用率的提高。
管理系統滯后 很多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都有著較強的專業性,固定資產的類別眾多,采用的一般都是分部門管理的方式,但是這樣的方式在實踐中,會導致不同部門在固定資產管理方式和管理標準方面的差異性,影響了固定資產管理的效果。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主要是因為醫院方面沒有建立起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不暢,缺乏統一的數據處理標準,導致各部門在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另外,也有部分醫院對于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重視不足,影響了工作的順利推進,不僅硬件設施不夠完善,也缺乏專業的信息化人才,無法真正將信息化工具應用到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影響了固定資產管理質效的提高。
醫院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實施策略
提高重視程度 從保障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的角度,醫院必須提高對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具體來講,一是醫院領導層和工作人員都必須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發揮出專業人才的作用,推動固定資產采購、存放、使用、維護以及報廢工作的規范化。二是應該做好對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協調,強化部門之間的相互溝通與配合,引導所有工作人員參與到固定資產管理中,為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的順利推進奠定堅實基礎。三是對于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財務部門需要落實好數據信息的全面收集,利用數據挖掘技術、智能分析技術等,找出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強人員培訓 新的發展環境下,醫院在實施固定資產管理的過程中,需要落實好人員培訓工作,提升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打造出專業化的固定資產管理隊伍,以此來保障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實施的有效性。從醫院的角度,應該充分考慮自身的經營發展狀況,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新問題進行分析,通過教育培訓的方式,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協調管理能力,確保其能夠做好對于資產管理風險的有效評估,找出風險控制的科學方法,明確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的相關要求,為精細化管理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應用和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落實資產核算 新醫改的實施,對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從實現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的角度,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必須切實做好對于資產的清查盤點工作,對固定資產進行核算,借助科學的財務審計方法,評估固定資產的分配和使用情況,以此來實現資產使用效率的提高。從實踐的角度,想要做好固定資產核算工作,一方面,醫院必須從自身的發展情況出發,針對固定資產清查盤點的方案、頻率、范圍等進行明確,組織專業人員開展各項工作,要求醫院各部門能夠主動配合,保障固定資產清查盤點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醫院方面可以通過財務審計的方式,對固定資產做出客觀評價。內部審計部門應該對照醫院固定資產的特點,選擇恰當的分析方法,如量本利分析法、現值法等,落實好大型固定資產及核心醫療設備的專項審計工作,準確了解固定資產的運營情況和使用效益,確定好固定資產管理的核心內容,為資產管理核算的實施提供可供參考的依據,在醫院內部構建起固定資產的精細化管理閉環。
優化資產配置 從醫院的角度分析,資產配置是固定資產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能夠更好地對資產進行配置,醫院方面應該設置專業的固定資產管理小組,專門負責固定資產的管理和驗收工作。小組內部應該做好明確分工和相互協調,確保資產管理任務的順利完成。舉例說明,在醫院中,固定資產管理小組負責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設計以及驗收流程的優化,財務部門則需要與管理部門一同對固定資產進行驗收和鑒定,做好固定資產臺賬的設置工作。另外,財務部門也需要依照相關信息,落實好規定資產入賬以及收益分析,主動接受監督,避免出現資產閑置或者重復購置的問題。
如果固定資產發生了變動,管理小組必須依照精細化管理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做好固定資產的處置工作,同時要求資產管理部門和資產使用部門做好交接,記錄好重要額度信息,以確保固定資產安全。從醫院的角度,需要對照新醫改,進行固定資產調撥、捐贈以及報廢審批流程的設置,在嚴格履行流程的情況下,出具電子報告和書面報告,交給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進行審核評估,確認無誤后,可以對相關手續進行辦理。如果需要對固定資產進行報廢處理,需要做好相應的評估和鑒定,將結果提交給財務部門,確保其能夠做好登記銷賬工作,避免出現賬實不符的問題。
構建管理系統 醫院固定資產類型眾多,管理難度大,想要將精細化管理0drutlHDXJ0J6hNQJtOIvsixsF9YWOw+opFMIiBUGic=的理念和方法應用到固定資產管理中,應該構建起資產信息管理系統,做好對固定資產信息的有效管理。醫院方面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打造固定資產信息管理系統,對固定資產采購、驗收、使用、維護等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推動數據信息在不同部門之間的有效傳遞和共享。具體來講,一是可以依照各個科室對于固定資產的需求,通過系統提出資產購置申請,對照相應的財務預算方案,對資產購置可行性進行分析,避免出現支出超預算的問題。二是應該做好對于系統功能模塊的合理設計,形成動態化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式,以數據庫為支撐,加強數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三是可以借助物聯網技術、RFID技術等,建立固定資產管理機制,新購置的固定資產需要配備RFID芯片,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掃描芯片的方式來了解固定自身的狀態。另外,也可以通過云計算就,構筑固定資產數據模型,加強對固定資產信息的管理,推動信息的高效共享。以CT機為例,管理人員可以通過RFID芯片的信息,了解設備的開機次數、維修次數等,對設備的使用效益進行評估,生成相應的管理結果,為固定資產管理決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參考。另外,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對固定資產開機時間、運行時間等的分析,對設備預約使用流程進行優化,促進設備利用率的提高。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公立醫院在經營發展中,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需要切實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將精細化管理理念引入到固定資產管理中,提升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性,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從實踐的角度,公立醫院需要把握好固定資產管理的特征,明確當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依照精細化理念的要求,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進行優化,確保固定資產的作用和價值能夠得到有效發揮,以此來實現醫院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臨沂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