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數字異化勞動批判與人類文明形態的更迭

2024-10-15 00:00:00董新春孫曉鶴
理論導刊 2024年10期

摘 要:勞動既是經濟的范疇,也是道德的范疇,更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演進的內在動力。隨著數字勞動范式的日益成熟,數字時代的總體關系與文明內容正在生成。然而,西方國家資本邏輯主導下的數字勞動機制導致資本對人異化的不斷加深,從異化勞動到數字異化勞動,數字勞動參與主體間的碎片化分離,使資本形成全生命周期全空間的循環剝削。人類文明是人的本質對象化的產物,數字資本對數字生產資料的占有在遮蔽人的主體性造成貧困悖論問題的同時,數字異化勞動貧困悖論在深化過程中也產生了消解資本主義異化文明的條件。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整體視域來看,歷史發展的勞動規律蘊含著變革資本主義文明的力量,需要在勞動、勞動主體與文明演進的內在統一中,立足勞動主體的文明實踐推動資本主義文明向共產主義文明轉變。

關鍵詞:數字資本;勞動主體;貧困悖論;共產主義文明

中圖分類號:B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24)10-0039-07

隨著資本主義進入數字時代,數字資本主義的發展為資本積累提供了新的路徑,同時也帶來愈加嚴重的數字不平等問題,進而造成社會的貧富極化。當前西方國家的經濟社會危機以及廣泛的政治思潮,促使共產主義運動在西方社會再次興起。如何理解西方國家目標各異、價值多重的不同群體各類斗爭的底層邏輯,還需要立足資本主義勞動機制的新變化,在分析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異化勞動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勞動既是經濟的范疇,也是道德的范疇,體現著人類文明不同形態演變的內在力量。人類文明發展的內在動力在于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勞動主體,勞動主體是從事物質生產的現實的人在勞動基礎上聯合形成的勞動人民。本文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整體視域出發,通過討論資本邏輯主導的數字勞動機制對勞動者的剝削特征,分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數字異化勞動造成的貧困悖論。數字勞動者在受到數字資本剝削的同時,也在客觀上促進了工業文明向數字文明的演變。數字文明的到來是新的勞動范式發展的結果,體現著生產力的前進方向,同時由于現實世界統一性的缺失,人們希望在數字文明時代尋求真正的價值與秩序。為此,需要立足現實的人的勞動實踐討論人類文明的發展,并在勞動主體的文明實踐中重塑世界歷史的發展方向與文明形態,推動資本主義文明向共產主義文明轉變。

一、資本邏輯主導下數字異化勞動的剝削特征

世界歷史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作為勞動者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然而,在西方國家所建構與主導的人類文明形態中,資本利用勞動主體的勞動能力,形成世界范圍內的抽象統治。數字資本主義時代,新的勞動方式則在推動資本的數字化積累的同時,使現實生活世界與網絡虛擬世界結合,形成一個愈加真實的數據化的數字世界,并在其中形成一種隱性剝削、強制勞動的統治日常生活的數字資本霸權。人們生活于看似自己建造出來的數字世界,但他們只是享受數字資本建構出來的虛假供給,并在數字異化勞動中“同意”接受數字資本的統治。物質世界和數字世界雙重剝削與依附關系的形成,表征著人在數字異化勞動中主體性的不斷喪失。

(一)從異化勞動到數字異化勞動:資本對人異化的不斷加深

馬克思異化勞動概念是在批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形成,主要是指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人的勞動內容與結果作為從主體中分化出來的事物反而成為制約和損害主體的力量。馬克思將勞動看作人自覺需要的一種主體活動,勞動是人本質的對象化存在,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內在動力。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本質上是人民群眾物質生產實踐的歷史,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時代的勞動及其產品,反而成為異化人的本質的一種歷史現象與社會關系結果。馬克思認為,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這一事實所造成的直接結果是人與人的異化[1]163。勞動作為人的一種歷史自覺的過程,卻產生與人的本質相對立和沖突的內容,是因為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生產條件下,勞動不是單純意義上工人生產與享受勞動產品的過程與結果,勞動已經成為資本剝削、壓迫與統治工人階級及其他勞動群體的異化過程。

馬克思指出:“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于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后者體現在一個物上,并賦予這個物以獨特的社會性質。”[2]922在工業文明向數字文明的轉向過程中,隨著資本主義進入數字時代,數字資本主義的勞動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結構性變革產生了“數字勞動”這一新的概念與范式。蒂奇亞納·泰拉諾瓦將數字勞動定義為“互聯網用戶在網上創建網站、調試軟件、閱讀和發送郵件以及構建網絡虛擬空間等互聯網無酬勞動”[3]。福克斯則認為,在數字媒體技術和內容的生產過程中,資本積累所需要的所有勞動都屬于數字勞動[4]6。由此可見,數字勞動出現的原因是滿足數字資本積累的需要。

數字資本是其作為數字主體通過無償占有數據,獲取數字勞動剩余價值實現增殖的一種新型資本[5]。數字勞動是根植于數字經濟結構、生產結構與相對豐富的物質生活土壤,并內生于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的歷史結果。數字勞動本身是對新的勞動方式的客觀描述,它既是人類文明發展到特定階段的產物,也是勞動主體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實踐過程。但資本主義文明體系中的數字勞動不斷產生數字化的資本,而數字勞動者則不僅被降低為商品,而且被降低為虛擬化、非人化的數據。數字異化勞動是資本在工人的數字勞動過程中再生產出來的,在資本與算法控制的生產關系與社會結構中,人逐漸被異化為一種數字生產的勞動結果。數字勞動并沒有脫離馬克思對大工業生產時代異化勞動的分析,同時作為一種新的剝削形式,數字異化勞動也具有了以往的勞動內容所沒有的剝削特征。

(二)數字勞動參與主體間的碎片化分離

資本主義大工業時代人們聚集在同一性場域內進行生產的連接與共同體關系的建構,在社會結構從區域系統進入共同體系的場景轉換中,形成了統一的國家生產共同體。在數字生產中,數字空間中的大多數人不再從屬于某一真實的連接與接觸,而是在虛擬空間的數字勞動中貢獻自己的勞動數據。人的本質的對象化以數據的形式呈現,從而推動數字生產資料的聚合。雖然數字勞動并非數據的簡單堆積,而是以平臺與算法為中心的社會關系,但數字參與主體間的碎片化分離,使生產過程與協作關系虛擬化,數字勞動被稀釋為數字化的單一孤立的生產。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HTF](以下簡稱《手稿》)中強調了異化勞動的四種形式,他在《資本論》中也通過異化勞動論述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人的傷害,不過這里異化勞動的使用與《手稿》中的異化勞動概念已經有了差別。

在《資本論》的寫作時期,馬克思超越了人本主義異化史觀時期的局限,在文本中更多用異化勞動強調生產資料與工人相分離的情況。“創造資本關系的過程,只能是勞動者和他的勞動條件的所有權分離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方面使社會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產者轉化為雇傭工人。”[6]在數字勞動過程中人不斷被數字化、數據化和碎片化,逐漸被異化為數字產品的附屬客體,導致數字勞動者與數字生產資料的分離。基于此,更多的社會個體不再真正尋求商品現實的使用價值,而是在數據與算法的推送和引導中,尋求一種抽象價值的交換與情感享受。這種交換是數字資本制造的虛假認知的社會關系需求,既是一種身份與價值上的認同,又是一種社會排序的認可。正如費爾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質》中指出的,“對于影像勝過實物、副本勝過原本、表象勝過現實、外貌勝過本質的現在這個時代,只有幻象才是神圣的,而真理,卻反而被認為是非神圣的”[7]。

費爾巴哈對宗教的批判一定程度上適用于當下的數字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擴展導致工人階級數量的不斷增長,異化勞動則制造了工人間的利益沖突,導致工人階級的認知缺失與主體分離。數字勞動的場域基礎來源于現實的日常生活,現實生活中勞動參與主體間的分離也導致數字世界中人的碎片化存在,即交往廣度的增加以及交往密度的減少。原先真實的勞動關系與價值逐漸被建構出來的抽象、制造的虛假幻象所替代。在日常生活的勞動數字化過程中,人成為被數字資本統治的數字碎片。“景觀通過碾碎被世界的在場和不在場所困擾的自我,抹殺了自我和世界的界限;通過抑制由表象組織所堅持的,在謊言的真實出場籠罩之下的所有直接的經驗,抹殺了真與假的界限。”[8]在數字化的生產中人們逐漸形成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數字勞動,并從他們的數字生產資料與社會關系中日益分離出來,這使更多的人從屬于資本尤其是數字資本。數字異化勞動使越來越多的社會聯系逐漸被數字化,數字化的結果是人與勞動的背離、人與人的背離以及人與歷史主體性的背離。

(三)數字資本形成全生命周期全空間的循環剝削

資本主義勞動內容的普遍數字化導致深度交往的缺失與共同體凝聚的困難,促使更多的社會群體依附于數字產品、數字設備與數字平臺所建構的數字空間場域,大量的數字痕跡最后以流量與數據的形式呈現。數字勞動機器的改進則“變成了使工人及其家屬一生的時間轉化為可以隨意用來增殖資本的勞動時間的最可靠手段”[9]555。數字勞動看上去是一種自愿勞動,本質上是一種被隱藏的強制勞動,更體現為一種“自費勞動”。“自費勞動”是指數字資本在工人的數字勞動中僅需要支付極少的報酬,更UfvpVqjyk3kycsfSI33M3w==多的是數字勞動者自己在勞動中過程中承擔成本。勞動產品看似歸勞動者所有,但數字產品的收益卻需要與數字平臺分享。數字平臺既不需要承擔勞動者的數字勞動成本,又可以在數字產品獲得利潤之后,對數字產品進行再分配與使用。這不僅導致資本對人更深層次的控制,更產生了一種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前所未有的全生命周期全空間的循環剝削。

數字勞動模糊了勞動時間與閑暇時間的界限,數字資本日益形成一種對社會成員全生命周期的監控與規訓。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時代人們雖然承受著長時間的繁重勞動,依然具有一定的閑暇時間。“數字勞動的剝削包括脅迫、異化和占用過程。”[4]180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生產關系中,不論是從事數字產業的數字工人,還是其他行業的數字參與者、數據生產者,在工作時間進行數字生產的勞動,在閑暇時間反而會更加密集地集中大量時間進行數字勞動的創造,從而產生“數據”這一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虛擬石油”。數字資本主義時代表面的勞動自由及被遮蔽的數字剝削,對人產生更為深刻的異化與控制。過去被商品異化的社會關系,被數字資本顛倒與異化為數字異化勞動的存在,數字資本將現實社會的存在轉化為一個個數據表象。

在數字資本建構下,以數字平臺為核心的數字場域成為資本主義維持統治地位的重要存在,并使異化的數字勞動建構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全部。制度化的數字生產方式,規訓著人不斷地進行數字勞動。數字資本在侵占人的時間過程中,既實現了資本積累,也控制了人的生命,這就使數字資本增殖與數字勞動者的物質與精神貧窮呈現一種逆向關系。日益強大的數字生產能力引發了愈加密切的數字聯系與勞動關系,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數字資本的增殖與空間布展中,但在數字生產中,人們及其勞動成果正逐步與這個世界分離。人們在數字勞動中生產的東西越豐富,他們與這個世界的距離就越遙遠,越被排斥在數字秩序之外。數字資本正慢慢形成一種真實世界的宗教,其不僅建構了資本主義新的歷史階段的勞動形式,還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精神世界與物質性存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社會存在的本體基礎。而一旦人們接受數字資本的規則與秩序,就會認為這是習以為常的合理結果,便更少反思與反抗資本主義的數字勞動剝削與數字資本統治。

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數字異化勞動產生的貧困悖論

數字勞動是數字文明時代生產力發展催生的新的勞動形式,在數字資本邏輯主導的生產關系中,數字勞動不是生產著屬于社會共同的財富,而是制造著愈加普遍的貧困。“馬克思從機器大工業的發展以及生產方式的變革中找到了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經濟基礎和階級根源,但他對世界歷史運行規律的探究并沒有就此終止。”[10]馬克思是資本主義文明的批判者,也是共產主義文明的建構者。馬克思指明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動力在于人的勞動,同時也揭示了資本俘獲與統治勞動主體文明成果的現實。異化勞動是對資本主義文明不平等問題的深刻總結,馬克思基于對異化勞動的分析,批判資本主義文明建立在勞動不平等基礎上,并提出資本主義文明也將在異化勞動造成的貧困悖論中走向更大的不平等。

(一)異化勞動內含著勞動的貧困悖論

馬克思在《手稿》中對勞動與人類文明發展的相互關系進行了論述,并從生產關系出發用異化勞動概括了資本主義社會工人的生產條件與勞動狀況,指明了異化勞動與無產階級產生及其歷史使命的相互關系。“無產階級要實現自身的解放就要實現對私有財產制度的揚棄。”[1]190異化勞動是資本主義私有制所導致的一種現象與結果,資本家為了獲取工人的剩余價值,需要掌握工人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這必然表現為一種異化與占有。而這也使異化勞動不光表現為資本對人本質的遮蔽,還內含著資本積累的歷史與現實結果,即勞動的貧困悖論。“生產力的發展意味著社會財富積累和人們富裕程度的提高;對工人階級而言發展生產力卻成了貧窮的淵藪,生產力越是發展勞動者越是貧窮,這就是悖論性貧困,貧困悖論是工人階級特有的貧困,是資本主義特有的貧困。”[11]

正如馬克思所認為的:“勞動為富人生產了奇跡般的東西,但為工人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給工人生產了棚舍;勞動生產了美,但使工人變成畸形。”[1]158-159在既有印象中勞動可以創造財富,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的貧窮與其創造的勞動價值卻往往成反比,貧窮反而從工人辛勤的勞動中產生。異化勞動使資本主義社會產生一種根本性的貧困,財富屬于剪息票的資產階級,貧窮則屬于勞動的工人階級,這是資本主義異化勞動造成的貧困悖論。勞動本來是人創造文明的實踐活動,事實上卻表現為一種異己壓抑的歷史過程。因為對工人而言,勞動價值并非屬于他本身,他在勞動中也不屬于他自己,而是屬于資本積累的工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1]156雖然二戰后隨著西方國家的福利體制轉型、產業革命與科技發展,工人階級的生活條件得到了相對改善,然而生活成本的增加與生存邊界的縮減,使工人在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呈現出一種真實的貧窮。因此,有學者認為工人階級那種所謂提高了的生存狀態,實際上是一種“鍍金的貧窮”,一種新的貧窮形式。

(二)數字異化勞動中貧困悖論現象的不斷深化

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數字勞動過程中,數字資本搭建數字平臺規劃著勞動者的生產過程,雖然不具體指定勞動者的勞動內容,數字產品所形成的價值卻主要屬于數字平臺,勞動過程與價值形成統一于數字資本的平臺剝削中。此外,數字勞動者的生產不僅表現為在數字場域中創造流量與數據為主的數字平臺勞動,還存在著眾多不穩定的數字零工勞動形式。剝削程度的加深與剝削范圍的增大,使數字勞動者除了進行全時域的體力和智力勞動外,其精神與肉體受到的摧殘比工業時代的機器勞動更為嚴重。數字勞動產生的數據產品,使勞動者與自己勞動產品的關系存在一個日益異化的結構,勞動者生產的對象越多,他能占有的對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產品的統治。

異化關系、異化結構與數字勞動的異化內容的存在,使數字勞動者在生產中消耗的時間與精力越大,他所創造的對他進行剝削、控制的對象的力量就越大,他自身的物質與精神世界就越貧乏,歸屬于他的東西就越少。生產應該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這里的富裕既是物質富裕也是精神富裕。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再次變革中,數字產品在數字化的勞動過程與流通過程中,既實現了資本的持續積累,也促進了社會勞動力的再生產。但與此同時,數字勞動及數字生產的社會化與數字資本私人占有間的矛盾變得愈加尖銳。“在產生財富的那些關系中也產生著貧困;在發展生產力的那些關系中也發展一種產生壓迫的力量。”[1]614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異化勞動現象不僅沒有被消解,反而逐漸加劇。這是因為數字勞動的社會化使數字產品的流轉范圍愈加廣泛,但是數字經濟本身的共享性導致資本在數字產品中可獲得的利潤越來越低。

眾多的數字產品不是直接獲得利潤,而是需要數字資本后續的不斷運作才能產生價值。這就產生了三種趨向:一是資本愈加集中,剝削愈發嚴重;二是越來越多的社會群體被數字鴻溝隔絕在數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社會財富之外,導致數字財富分配的兩極分化;三是數字資本在勞動過程中消解了人作為真實勞動主體的地位,在數字不平等的漩渦效應中將其拉入數字勞動關系,卻又將其隔絕在數字資本的權力秩序之外。數字勞動者創造的財富,越來越成為數字資本增殖、數據監控、算法統治的基礎與力量,成為被數字勞動者賦予生命卻不斷成為與他敵對、異己力量的一種存在。在數字生產力的推動下,西方國家產生了日益龐大的數字工人階級,這些數字工人在數字異化勞動中不斷陷入貧困境地。西方國家所謂的數字自由與制造出來的巨大的數字空間,遮蔽了真實貧困與社會虛假統一的表象。數字異化勞動導致的貧困悖論問題,則真實反映了西方國家普遍的貧富極化現象,數字勞動者與數字資本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三)貧困悖論導致的數字不平等推動西方國家社會關系的重構

資本邏輯主導下數字異化勞動的貧困悖論表征著資本主義根本矛盾的激化,在數字資本推動數字勞動全時空布展的過程中,西方國家的社會結構與階級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正在產生日益龐大的數字工人群體,另一方面則導致數字工人以及其他的社會群體也在數字異化勞動中不斷陷入相對貧困的境地。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組成無產階級的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為造成的貧民,不是在社會重擔下機械地壓出來的而是由于社會的劇烈解體……而產生的群眾。”[1]17二戰以來由于資本主義國家的結構轉型、資產階級理論家的敘事遮蔽與西方左翼學者關于不同“無產階級”概念的繁雜建構,致使“無產階級”已經被模糊,其主體性與主體地位甚至被否定。

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只要勞動還占去社會大多數成員的全部或幾乎全部時間,這個社會就必然劃分為階級。”[9]562數字資本依托日益龐大的數字場域,將越來越多的社會成員納入數字生產的龐大勞動場景中。數字產業的數字工人是數字勞動的主要力量,而更加龐大的非數字行業的社會群體,因為數字資本建構的數字平臺與數字世界的存在,也逐漸被納入數字生產中而成為數字勞動者,貢獻著在不同媒介中產生的數字財富。當數字化的生產結構與生產內容逐漸成為一種數據化的勞動過程時,人只能按照數據的規律與算法的結構進行生產與生活,從而被迫采取相對單一的模式面對不同的社會關系內容。

這種勞動的全生命異化不僅剝奪了人對勞動生活的熱愛與享受,生產方式的變革也使數字勞動突破了勞動與閑暇時間的界限,將數字勞動轉變為一種無報酬的勞動循環。數字資本的時空擴張將更多人從數字生產的參與者變成數字勞動者,更重要的是數字勞動者不僅無法擁有數字生產資料,也不能共享自身數字勞動所創造的數字文明成果。數字異化勞動建構下的西方國家正在日益產生著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無產者,這些無產者并非“喪失實體的主體”,而是在數字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變革中產生的現實的數字勞動主體。數字勞動雖然被作用于數字資本的積累,卻也產生著消解資本主義的主體力量,數字文明時代西方國家正在進行著社會結構的分離與階級政治的重構。這表征著數字勞動方式正在推動新的社會關系與新的文明內容的更新,體現的是一種不同于資本主義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態的形成。

三、人類文明更迭語境中數字勞動對文明形態的變革

西方國家數字資本主導的數字勞動機制導致的日益嚴重的貧困悖論,不僅造成其內部的數字不平等問題,而且引發各類反抗資本主義統治的斗爭,更將其輻射至世界范圍內制造著對立與沖突的人類文明內容與秩序。如何實現文明形態的變革是一個宏大的歷史命題,數字勞動正推動著人類文明新的形態的形成,人類文明新的形態的建構基礎在于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變革基礎上勞動主體進行的文明實踐。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視域來看,資本主義文明是人類文明向共產主義文明的過渡。人類文明的未來圖景既是數字勞動推動形成的數字文明,更是實現人的勞動解放的共產主義文明。

(一)人類文明發展的勞動規律蘊含著變革資本主義文明的力量

異化勞動是馬克思青年時期使用的概念,其使用與揚棄表明馬克思在深入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勞動過程的歷史性矛盾中,確證了實現勞動與人類解放的基本形式,即無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工業大發展歷史背景下受剝削與被異化最為嚴重的群體。無產階級是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而產生的世界歷史性存在,但是其經常受到自身歷史局限的制約,容易被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所遮蔽。無產階級需要階級意識的覺醒與革命共同體建構,才能真正成為一種世界歷史性力量。馬克思主義在批判資本主義勞動關系基礎上,為無產階級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時代工人階級的階級意識與科學理論指導。

無產階級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才形成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正確認識,并在對資本主義異化文明的反抗中形成了變革的力量與道路。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是指沒有自己的生產資料,因而不得不靠出賣勞動力來維持生活的現代雇傭工人階級。”[12]31恩格斯一方面指明反抗資本主義文明的主要力量來源是沒有生產資料的雇傭工人,另一方面則指出無產階級進行革命的重要推動因素,是資本對工人勞動的剝削與隨之產生的巨大貧富分化。數字異化勞動造成日益加深的數字不平等,導致越來越多數字勞動者的出現。如何喚醒勞動者的階級意識并實現其主體性的構建,答案存在于人類文明發展的勞動規律中。

馬克思認為:“當文明一開始的時候,生產就開始建立在級別、等級和階級的對抗上,最后建立在積累的勞動和直接的勞動的對抗上……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規律。到目前為止,生產力就是由于這種階級對抗的規律而發展起來的。”[13]文明是人類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的產物,內含著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資本邏輯宰制的勞動關系既違背了人類文明的本質,也不符合勞動的價值規律。資本主義文明中“每一種新的生產杠桿都必然地轉化為生產資料奴役生產者的新手段”[14]。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文明更多表現為對人愈加嚴酷的剝削、異化與統治,這就導致在歷史時空的資本主義異化文明中,始終存在著對資本主義的反抗運動。

(二)貧困悖論推動實現建立在數字勞動基礎上的聯合

數字勞動成為資本進行剝削的新的勞動形態,數字勞動本身具有社會性、集體性與整合性特征,其內含的社會化生產則為實現一種建立在勞動基礎上的聯合,以及為推動日益龐大的數字勞動者形成更加普遍的反對資本主義的共同運動、構建數字文明時代的新秩序創造著條件。異化勞動也使資本主義社會存在著勞動的貧困悖論,這是資本主義文明對抗性社會關系的具體體現,數字異化勞動貧困悖論的結果依然是階級對立與階級對抗。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討論了反對資本主義的共同運動形成的兩條路徑,一是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將會“把許多性質相同的地方性的斗爭匯合成全國性的斗爭,匯合成階級斗爭”[12]40;二是資本在世界范圍內的抽象統治,將促使勞動人民的世界聯合。

西方國家日益嚴重的經濟社會危機正在形成普遍的政治運動,這既是數字資本生產方式推動下產生的一個歷史階段的社會關系現象,也表明數字資本在使現實的人日益變成資本邏輯主導下的數字碎片的同時,碎片化的個人也在尋求真實的價值與改變。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認為,消除異化存在著兩個前提,即異化成為不堪忍受的力量,成為革命反對的力量,而這些需要人類的大多數成為沒有財產的人,同時這些無產者同現存的世界相對立[1]538。這兩個前提又以生產力的發展、勞動者的實際貧窮和普遍交往的形成為條件。隨著數字平臺剝削與權力關系的日益固化,逐漸加深的數字不平等導致生產力被資本所俘獲,數字資本不僅剝奪了勞動者的數字生產資料,更制造著愈加嚴重的貧困悖論問題。

貧窮從資本主義的數字財富增長中產生,貧困悖論則從勞動主體的數字勞動中產生。這使愈加龐大的數字無產者逐漸認識到數字資本對人的剝削實質,從而促進了其階級意識的覺醒。同時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共產主義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將有世界性的活動場所”[1]687,由數字資本所創設的數字世界既是資本進行剝削與積累的空間場域,它的存在也為勞動主體的普遍交往與世界聯合創造著可能。在勞動主體的世界歷史性存在與聯合中,數字勞動的實踐性與整合性蘊含著消解資本主義統治的力量。數字不平等正在推動一種建立在數字勞動基礎上的聯合,在廣泛的社會不同階級的抗爭運動中將各類斗爭整合成反對資本主義的共同運動。勞動人民正在成為實踐的政治主體,促進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勞動關系、社會結構與政治形態的歷史性變革,同時揚棄資本主義文明以進行人類文明的重構。

(三)勞動主體的文明實踐推動人類文明的更迭

恩格斯曾指出:“根據唯物史觀,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無論馬克思或我都從來沒有肯定過比這更多的東西。”[15]數字文明時代的科技創新與經濟進步,實現了大數據、人工智能與算法治理的深度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質性變革,為人的全面發展與解放創造著重要條件。但西方國家的生產力被數字資本所控制,背后是資本邏輯起著主導作用。數字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僅沒有構建公平普惠的分配制度與治理體系,也沒有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反而制造著愈加嚴重的異化勞動與貧困悖論。資本主義的發展將人的勞動力轉化為商品,以物的關系取代人的關系,資本對剩余價值的占有反映了資本主義文明的剝削本質。數字資本更是在數字生產中創造出與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文明現狀格格不入的勞動結構,數字異化勞動引發了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貧困。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文明面之一是……有利于更高級的新形態的各種要素的創造。”[2]927-928資本的文明面是勞動主體在文明實踐過程中推動人類文明總體性形成的體現,人的勞動力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本質力量,是人類文明更迭的世界歷史性動力,這使數字勞動具有了重塑人類文明的功能。在數字平臺作用下數字資本突破了物質與數字世界的時空界限,成為一種世界歷史性的統治力量。數字異化勞動與由此導致的數字不平等,使數字勞動者遭受的剝削與痛苦更為沉重。與此相應,勞動人民斗爭所依賴的階級廣度與深度,也超越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時代的局限,正在世界范圍內凝聚形成更為強大的主體力量。“資產階級無意中造成而又無力抵抗的工業進步,使工人通過結社而達到的革命聯合代替了他們由于競爭而造成的分散狀態。”[12]43數字異化勞動雖然造成數字參與主體間的分離,但是數字勞動的社會化特性又在客觀上消解了過去相互競爭與隔絕的狀態,為勞動主體的世界交往與行動提供了條件。

文明形態的核心要素是經濟形態,不同經濟模式的生產方式形塑政治與社會的形態,從而形成了人類不同的文明形態。“人類更高文明形態的變革,從根本上要依托于更高層次的物質生產變革,智能革命是推動新一輪文明形態變革的決定性力量。”[16]推動文明形態更迭的根本力量既在于勞動主體的物質生產實踐,又在于恢復人的關系而不是神或其他物的文明實踐。勞動方式塑造基本的文明形態,勞動主體的文明實踐則可以實體化為特定的政治力量塑造文明的內在規定與本質屬性。人類文明的未來圖景既是體現生產力發展方向的數字文明,更是在數字異化勞動批判基礎上重新確立人的關系在文明發展中的地位、使勞動人民共享數字文明成果的共產主義文明。勞動主體的文明實踐正在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否定,以及在與資本主義異化文明的不斷對抗中為世界共產主義運動注入力量,發揮推動實現人類文明更迭的歷史作用。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TERRANOVA T.Free labour: producing cultu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J].Social Text,2000(2):33-58.

[4]福克斯.數字勞動與卡爾·馬克思[M].周延云,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5]劉貴祥.歷史唯物主義視閾中數字資本的異化及其揚棄[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6):136-144.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21-822.

[7]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M].榮震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20.

[8]居伊·德波.景觀社會[M].王昭風,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100.

[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劉同舫.馬克思論證世界歷史總體性的維度[J].學術界,2022(9):5-12.

[11]王峰明.悖論性貧困:無產階級貧困的實質與根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6):73-74.

[1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04.

[1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8.

[1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16]項久雨.世界變局中的文明形態變革及其未來圖景[J].中國社會科學,2023(4):26-47+204-205.

【責任編輯:何妮】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民族國家與多民族國家的重要文獻整理及當代意義研究”(21&ZD211);山東省社科規劃青年項目“空間政治學的出場邏輯和發展演進研究”(23DKSJ01)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董新春(1973—),女,安徽宿州人,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孫曉鶴(1993—),男,河北泊頭人,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a级毛片网|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 午夜视频日本|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高清码无在线看|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热热久久狠狠偷偷色男同|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黄色免费看|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成人在线天堂|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亚洲第一成年网| 91青青在线视频| 福利在线不卡|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91色在线视频| a级毛片网| 国产91高清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国产农村1级毛片| 全部毛片免费看|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色婷婷视频在线|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国产成人综合网|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爆操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精品国产网| 毛片免费在线|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