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是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之一,是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題中之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又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了系統部署。當前,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戰略任務、戰略要求、戰略環境,需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為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為我們抓好改革落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讓我們對未來的改革發展充滿信心和期待。
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立起“風向標”。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戰。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越是艱巨,越要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動力、要活力。只有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才能不斷破解發展中的難題,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而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推動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
突出經濟體制改革,唱響“主打歌”。經濟是國家發展的基礎,經濟體制改革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通過破除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的體制機制弊端,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生機活力的制度保障,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從當前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抓住最緊迫的事情,讓改革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在實踐中深化理論創新和推進制度創新,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增長。
把牢價值取向,定好“準心盤”。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改革的最終目的也是 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任何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回歸到增進人民福祉這一價值取向。堅持改革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為人民所共享,多推出民生所系、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多辦實事,增強人民群眾對改革的認同感和獲得感。只有讓人民群眾在改革中受益,改革才能贏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把握守正創新,奠定“主基調”。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科學的方法和策略。堅持守正創新,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是時代之需、發展之要,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促進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著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聚焦發力。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波瀾壯闊的歷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在開啟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中,我們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凝心聚力、奮發進取,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扎實的工作,積極投身到改革的偉大實踐,勇于擔當,將改革進行到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力量。
(作者系南昌航空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江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