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當前“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同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還不完全適應,特別是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組織設置不健全、政協特點不突出、黨員委員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作為政協黨建工作中的顯性要素,政協黨的組織設置與體系建設是創新富有政協特色黨建工作的組織支撐,是新時代加強黨對政協工作全面領導的組織保障,更是檢驗政協黨建工作實際效能的試金石。市區政協處于協商民主一線,在履職過程中直接面對基層群眾,在政協黨建鏈條中處于基層“最后一百米”。如何把提升黨建工作效力落到實處,把推進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全覆蓋(以下簡稱“兩個全覆蓋”)落到細處,實現以黨建提振政協士氣,凝聚人心和力量,這是市區政協黨的建設需要思考的問題。而破解這些問題的關鍵一環在于加強和改善市區政協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
一、當前市區政協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動因研究現狀
近年來,市區政協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動因研究主要關涉三方面內容。
一是從歷史角度梳理政協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的重要性;二是以問題為導向探討政協黨的組織體系建設的緊迫性;三是圍繞要素功能探討政協黨的組織設置與體系建設重要意義。無論是歷史梳理、問題導向還是要素功能探討,都沒有結合政協黨建特色、履職實際情況,緊密圍繞市區兩級政協基本特征對加強和改善市區政協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的動因進行深入研究。而實際上,黨的組織不僅承擔著以串聯方式激活政協系統里黨員委員的政治身份的作用,也承擔著通過組織生活和組織作用以輻射方式確保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全覆蓋的作用,是聯結政協黨建和政協履職兩端的中心環節。
二、加強市區政協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是政協黨建提質賦能的需要
近年來,全國和省級政協黨建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組織建設為載體,已逐漸規范化。而市區政協黨建還存在諸多問題和短板。究其原因在于市區兩級沒有探索出一套可推廣復制的872b9ff1cac7c0347c26253edc92a5f4組織設置與體系建設模式。缺乏這一組織的載體,市區政協黨建工作始終處在隔靴搔癢的尷尬境地。
(一)補齊黨建短板的需要
市區政協黨建的重點是實現“兩個全覆蓋”。實現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是實現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全覆蓋的前提和組織保障。前者的物質載體是嚴密的組織體系,后者的物質載體是高質量的黨建活動。無論是構建組織體系,還是開展黨建活動,最終都指向黨員委員這支隊伍,都是為了激活政協系統內的“人”的因素。黨的組織全覆蓋落實到委員個體,最終目的就是實現委員身份和黨員身份的有效鏈接,實現委員+黨員雙重身份1+1>2的作用效能。而與機關黨建相比,委員黨建的薄弱環節正是在于缺乏完善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
(二)完善組織鏈條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屢次強調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為黨建提質賦能。要求基層黨組織貫徹落實“最后一公里”不能出現“斷頭路”??v觀近年來市區兩級政協,仍然存在黨的組織虛設、委員黨建組織鏈條斷裂、以機關黨建帶委員黨建、臨時黨組織設立不規范等一系列問題。政協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水平和效能不僅關系到政協黨建本身的運轉流暢度和嚴謹性,同時會聯動反映到委員履職和凝聚共識等政協重點工作中,從而形成連鎖效應。
(三)提升組織效力的需要
科學合理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是落實新時代黨對政協工作全面領導的內在要求。當前市區政協系統里有人認為政協抓履職是“實”,抓黨建為“虛”,甚至有人提出黨建工作分散政協履職中心工作的精力。這恰恰反映出基層政協黨建工作影響不足、實效不夠的實質性問題。加強和改善市區政協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是確保政協黨建脫虛向實的關鍵。
(四)激活黨員作用的需要
和全國及省級政協不同,市區政協委員絕大多數是“原子化”狀態存在于各行各業,對基層現狀比較了解,直面群眾的機會更多,也更易理解基層治理中的問題、難點和痛點。其履職工作天然具備“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優勢。以組織體系為堅強骨架,開展靈活務實的黨建活動,激活黨員身份、樹立典范,充分利用黨員委員“原動力”,擦亮政協黨組織的組織“名片”,才能有更多委員靠攏過來,凝聚在政協黨建的旗幟下。
三、加強市區政協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是政協履職凝心聚力的需要
當前政協黨建的“時代之問”落腳于新時代人民政協為什么要加強黨的領導,怎樣加強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怎樣評價政協黨的建設工作這三個問題。問題提出的背景有三:其一,以目標為導向,新時代政協黨建工作要對準政協職能的“靶心”;其二,以問題為導向,新時代政協黨建工作要把好政協特色的“脈搏”;其三,以結果為導向,新時代政協黨建工作要擬好政協黨建特有的“標尺”。加強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能夠有效回應怎樣在政協工作“特殊性”的情況下做好做優黨建工作的實際問題。
(一)提高履職效率的需要
首先,黨組織縱向到底的垂直結構能彌補基層政協以行業界別為單位開展履職工作的不足。在政協履職活動中激活黨的組織體系,發揮黨組織一竿子插到底的優勢,能大大提升政協履職效率。其次,嚴密的組織框架便于同級黨的基層組織之間的橫向對比,為提升政協履職效率提供可能。以往政協履職在考評環節沒有“硬指標”也沒有“金標準”,導致政協履職考核過“軟”。將黨的組織體系嵌入政協組織后,借力黨組織的考評模式對基層政協黨組織進行考核,進而延伸到黨員委員個人履職考核,可以大大提升政協履職效率。最后,加強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的輻射功能可以更好盤活政協委員履職積極性。
(二)發揮耦合效應的需要
政協組織的扁平化結構導致履職過程中無法實現過程管理、效果反饋和常態化監督考核。與此同時,單純依靠政協組織也無法落實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因此,在政協組織內嵌入黨的組織體系,可以將政協組織扁平化結構利于民主協商的優勢和黨組織垂直化管理便于一體謀劃、監督考核的優勢結合在一起,為政協履職中心工作提供組織保障。以黨建“力度”激活履職“溫度”,以履職的靈活創新提振黨建活動的向心力,從而真正實現耦合效應的良性循環。
(三)更好凝聚人心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統戰工作的本質要求是大團結大聯合,解決的就是人心和力量問題”。對于市區政協而言,如何在履職過程中激發委員活力,以履職成效匯聚民心民力是重點?;鶎尤罕娫V求和基層社會治理紛繁復雜,需要政協委員踐行委員使命,擔當政治身份所賦予的責任,匯集資源力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而基層政協現狀是很多委員有“退守”心態,參與履職積極性不高,重形式不重實功。將基層黨組織插到最基層的政協街道聯絡委,完成黨旗插在政協神經末梢,以末端的有效運轉帶動黨員委員,形成向心力、凝聚力,讓黨員委員向黨旗看齊,黨外委員向黨員委員看齊,樹立政協履職良好風尚,解民所急、解民所需,才能更好凝聚民心、匯聚力量。
四、加強市區政協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是發揮市區政協基層特色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做樣子的,應該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個方面的,應該是全國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級的”。我國政協四級組織構架中,縣(區)政協承擔著把協商民主延伸到基層社會治理神經末梢的重要功能,是群眾身邊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協商民主”,塑造著群眾心中的“政協形象”。生根在基層“土壤”里市區政協組織其履職工作更多是圍繞“人”來開展工作。解決好人心和力量的問題最終要依賴嚴密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
(一)發揮市區政協天然優勢的需要
相較于全國政協和省級政協,市區政協具有天然的層級優勢。首先,市區政協有著完整的政協組織鏈條,更便于實現黨組織和政協組織體系全鏈條的耦合。其次,市區政協有著牢固的群眾根基,黨的組織框架能最高效地實現資源互助共享,提升履職效率。再次,市區政協有著立體的資源優勢。以行政轄區所在的政協基層黨組織為單位對日常服務社區率工作的開展、管理、監督和考核,能提高效率,更好發揮市區政協聯動優勢。最后,市區政協有順暢的溝通渠道。市區政協是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的行政節點,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關鍵點。加強市區政協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是把握政協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實現黨對政協工作全面領導的重要環節。
(二)化解市區政協現實困境的需要
市縣政協在履職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究其根源,在于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沒有落到實處?;膺@些問題,僅從政協組織這一端入手還不夠。最終還需要在黨的政治建設引領下,將黨的組織體系嵌入政協組織,以暢通規范的組織彌補政協組織在管理上的薄弱環節。
(三)盤活市區政協神經末梢的需要
政協工作的本質是處理好多樣性和一致性的關系,在政協履職中盡可能爭取一致性,同時包容多樣性。市區政協委員分散在各行各業,面對基層治理千頭萬緒,政協組織要調動委員積極性,僅靠搭建工作平臺還不夠。黨的組織設置原則是下級服從上級,少數服從多數。這就為政協組織解決好多樣性和一致性的辯證關系找到了一條可操作的新路。把黨的基層組織插到政協組織的神經末梢,匯聚黨員委員的力量,在專委會、黨員活動小組、街道聯絡委、委員工作室設立黨的組織,從末端盤活市區政協的黨員資源,是凝聚委員力量,形成資源共享,構建履職平臺的重要路徑。
綜上所述,加強市區政協黨的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是政協黨建落實“兩個全覆蓋”的必由之路,是政協履職凝聚人心和力量的組織保障,同時也是地方政協發揮基層優勢,根治黨建現實問題,探索地方政協黨的建設實踐路徑的重要一環。市區政協黨建在組織設置和體系建設上應緊扣政協特色和基層特色。以此為突破口,健全政協黨的組織框架,暢通黨組織運行機制,激活黨組織輻射功能,強化黨員身份,實現以黨的組織效力提升政協履職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辦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若干意見》[N].人民日報,2018-10-15.
[2]劉興旺.習近平關于人民政協發展的重要論述研究——基于新時代政協黨的建設視角的論析[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22(1).
[3]王中女.推進人民政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9(3).
[4]張宏偉,韓雪飛,王麗偉.關于推進基層政協黨建工作與履職深度融合的思考建議[J].求知,2019(11).
[5]張麗琴、杜計娟.邏輯與建構:黨在政協系統的基層組織建設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20(4):12-13.
(作者系中共武漢市委黨校講師)
責任編輯/陳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