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藝術自從傳入我國以來,不斷與本土文化特色融合,逐漸形成了更具中國特色的油畫藝術。油畫藝術具有極強的包容性,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其中,裝飾性語言作為一種基礎造型手段,在油畫藝術創作中,有別于傳統寫實性油畫表現形式,立足客觀又超越客觀,在提升畫面視覺美感的同時,還可以創設引人聯想和想象的意境,帶給觀者更加豐富的觀賞體驗。本文通過研究油畫創作中裝飾性語言的應用實踐,有助于提升裝飾性語言運用水平,為油畫藝術創新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裝飾性語言概述
裝飾性語言屬于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有著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并不局限于對客觀物象的描繪,也是畫家內心情感與外部世界交融的產物。油畫創作中,裝飾性語言作為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能夠為畫面提供豐富多樣的視覺元素,并注入深邃的內涵。油畫藝術中的裝飾性語言,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彩陶、壁畫的裝飾性圖案,經過夸張變形、?高度提煉的圖形用于表達人類對美的追求和理解。隨著油畫藝術的創新發展,裝飾性語言憑借其優勢逐漸被挖掘和運用,能夠極大地提升油畫藝術的表現力。
二、裝飾性語言的特征
(一)平面化的造型語言
裝飾性語言的平面化特點,表現在造型語言層面。造型語言通常用來描繪畫面中客觀物象的形態特征,不同風格油畫作品的造型規律是不盡相同的。傳統的造型語言過分追求空間感和立體感,而裝飾性語言則推崇二維平面的視覺效果。油畫藝術的裝飾性語言,主要是將物體形態和結構精簡化,通過抽象平面圖形呈現物象。但這種精簡并非是對客觀物象的忽視,而是對其特征進行提煉、總結、概括,采用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值得注意的是,造型語言的平面化并不等同于畫面的乏味、單調,相反,畫家通過巧妙構思、布局,借助平面化造型語言能夠呈現更加豐富、有趣的視覺效果,吸引觀者的注意。
(二)秩序化的構圖布局
裝飾性語言的秩序化特點,主要表現在畫面整體的構圖布局層面,它不受傳統透視、空間等因素束縛,圍繞視覺美感的核心原則實現畫面重構。畫家將各種元素按照特定規律、秩序排列組合,突出畫面主題內容的同時,呈現出和諧統一的藝術美感,通過一系列對比、重復、簡化等手法,讓畫面中的元素產生流動性,為畫面增添韻律感、節奏感。這種特有的節奏和韻律,能夠讓畫面更加生動有趣,也能夠較好地引導觀者的視線,深入欣賞和理解油畫作品。秩序化特征強調,畫家在保證畫面整體和諧統一的基礎上,允許畫面局部存在層次變化,因此在運用裝飾性語言時,畫家往往要考慮畫面整體和局部之間的關系,確保畫面兼具秩序性、趣味性。
(三)多樣化的肌理筆觸
裝飾性語言的多樣化特點,表現在油畫肌理筆觸層面,它可以豐富畫面的視覺效果,展現畫家特有的風格和內心的情感。油畫創作中,畫家可以采用多樣化的繪畫材料、工具,創造更加多樣、豐富的肌理效果。隨著油畫藝術創作觀念的不斷更新,金屬、玻璃和沙子等材料逐漸應用于油畫創作中,極大地增強了畫面的藝術表現力。在繪畫中,畫家通過調整下筆的力度、方向和速度,能夠創造出豐富的筆觸變化,有的筆觸輕盈飄逸,如流水般靈動;有的筆觸則厚重沉穩,如山岳般穩重堅實。這些筆觸形態大大豐富了畫面視覺語言,并且讓畫面更具生命力、動態感。肌理筆觸的多樣化,并非畫家在畫面上隨意涂抹,而是圍繞主題和情感靈活選擇運用,并通過精心設計和安排,實現肌理筆觸和畫面整體和諧統一。
(四)主觀化的色彩技巧
油畫創作中的色彩運用較為成熟,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技法體系。作為繪畫語言主要的構成部分,不同的色彩搭配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畫家不同的個人情感和藝術追求。色彩語言是裝飾性語言中的核心內容,打破了以三維空間為主體的繪畫理念,重點關注畫家的內心感受與情感表達,展現出更加獨特的形式美感。色彩具有情感屬性,是畫家情感表達的重要載體,能夠有效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因此,在裝飾性油畫創作中,畫家可以不受客觀物象真實形態的限制,依據不同創作主題和自身情感狀態靈活選擇色彩,實現色彩的主觀化運用,帶給觀者獨特的審美體驗。
三、油畫創作中裝飾性語言的實踐應用
油畫藝術創作中裝飾性語言的運用,主要取決于畫家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感受,經過藝術手段加工呈現。油畫畫面的造型形式、構圖組織并非隨意,而是畫家在對客觀世界深入觀察和有所感悟后,遵循相應藝術規律,從中提煉出主觀審美感受的一種特殊的表達形式。
(一)造型設計
裝飾性語言強調對客觀物象提煉、概括,不受傳統寫實的束縛,通過更具創意的形式自由地描繪物象,以提高作品的審美價值。在油畫創作中,畫家不再拘泥于精確描摹客觀物象的形體,而是圍繞創作主題,通過變形、簡化、夸張等手法,基于色彩、線條的巧妙組合,將客觀物象轉化成明快、簡潔的裝飾造型,設計出更具裝飾性的紋樣、圖案,注重捕捉和提煉客觀物象的本質,以凸顯其外部特征和內在精神,極大地增強畫面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博納爾是一位推崇描繪日常生活場景的畫家,經常將自己與家人相處的場景作為畫作主題呈現。他的作品體現著家人之間深厚的親情元素,營造出獨特的畫面意境,形成了鮮明的個人繪畫風格。博納爾推崇客觀物象形狀的平面化處理,在此基礎上對物體造型特征進行寫實描繪,并且通過畫家主觀化的色調運用,讓原本較為單調的繪畫題材得以鮮明呈現。例如,他在《鄉間餐廳》中描繪了房屋內和花園的場景,畫面中心以門窗結構為主,采用直線和弧線組合搭配的形式,賦予桌子和門窗平面化的造型。畫面前景圓形的桌布、中景矩形的門窗,皆為畫家有意識地平面化造型處理手法,使畫面整體造型和諧統一,展現出畫家獨特的藝術觀點和風格。
(二)構圖組織
油畫創作中,畫面整體的構圖組織是一項重要內容,關系到畫面最終的視覺效果,以及畫家內心情感和創作意圖的生動表達。在畫面構圖組織時,畫家要關注畫面的均衡性,巧妙安排畫面元素的比例、位置,但是這種均衡并非簡單的對稱,而是采用分割、重疊、透視等技巧,通過線條、色彩的對比、呼應,讓畫面更具層次感、立體感,豐富畫面的趣味性,強調觀者視覺感受的和諧統一,讓觀者欣賞作品時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在油畫創作中,畫家應持續探索裝飾性語言的應用方式,結合畫作主題與風格需求,靈活運用不同的構圖手法、裝飾性元素,致力于豐富多樣的畫面效果,帶給觀者獨特、新穎的審美體驗。
例如,克里姆特有著豐富的風景畫創作經驗,有別于其他油畫家,他常采用較為少見的取景角度來挖掘自然景色的美感,并將其描繪在正方形畫布上,畫面構圖秩序化特點鮮明,能夠帶給觀者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受。他的油畫作品《白樺林》中,畫面構圖呈現出鮮明的簡潔化、秩序化特點。畫面上描繪了大面積的樺樹林,白樺樹樹干筆直,樹木整體粗細不同,生動地展現出白樺樹頑強的生命力。地面上覆蓋著大片的枯葉,青藤沿著樹根逐步朝著上方蔓延伸展,伴有幾朵纖細的藍花露出地面,像是在為林間行人指明前進的方向。地面上的各種元素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借助靈活多變的筆觸呈現出斑駁的畫面效果。從裝飾性語言角度看,畫面中所描繪的物象立體感有所弱化,對客觀物象特征進行簡潔化、秩序化的處理,創造出一種引人入勝的視覺效果,同時展示出畫面構圖的韻律美感。
《新娘》是克里姆特的遺作。這部作品在構圖上遵循一定的規律。色彩斑駁、花紋各異的織物用于突出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身體部位,畫面中人物的肢體成為一種獨特的裝飾性元素,具有極強的意境美感和深層次的寓意。畫面左下方描繪了一個女人的背影,整體輪廓像是大提琴,引發觀者更深層次的聯想與想象。畫面右側描繪了一個女人的身影,采用較為粗糙的筆觸勾勒女人的頭部,女人的下半身則被紗裙所遮蓋。畫面中央描繪了一個熟睡的女人,她傾斜著頭,面部表情流露出天真無邪,這一造型設計汲取了日本浮世繪的二維平面藝術語言,線條較為簡潔直觀、隨意且有序,女子身上的衣服尚未描繪完成。畫面左上方大量的衣物和織物纏繞在一起,營造出一種似真似幻的情景。整幅畫面不僅有立體元素,還有抽象的平面元素,畫家將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了真實和虛擬的交錯,給觀者一種別樣的錯位感受。
(三)材料和筆觸
材料和筆觸是構成畫面肌理語言的重要元素。不同材料能夠表現出不同的質感、紋理,使畫面更具層次感和立體感。例如,沙子、金屬、塑料、玻璃等材料逐步應用到油畫創作領域,能夠讓畫面更具深度和層次感,呈現出傳統油畫作品所不具備的視覺效果。筆觸同樣是裝飾性語言中的主要元素,畫家在創作中運用不同的刮、擦、點、線、面等筆觸技法,通過快慢、輕重、疏密等筆觸變化,能夠呈現不同的視覺效果和裝飾風格。
克里姆特在作品《阿德勒·布洛赫-鮑爾夫人的肖像》中,使用了大量的石塊、玻璃和金屬等材料,并依據主題需要選擇鑲嵌、拼貼的方式,讓作品畫面呈現出較強的視覺沖擊力,極具個人裝飾風格。克里姆特的父親是一名黃金雕刻工,受此影響,他從小就對金屬材料了解較多,在油畫創作中也習慣性地用金屬材料裝飾畫面,在人物形象裝飾中,尤其對于人物邊緣的線條,會使用大量的金箔材料,用于區分人物和背景。他的作品除了使用金屬材料外,還有蝸牛殼、貝母和其他的油畫顏料,這些材料的使用讓他的油畫作品呈現出一種富麗堂皇的裝飾效果,也讓裝飾性材料的魅力得到了生動的展現。
(四)色彩搭配
油畫創作中,色彩搭配作為裝飾性語言的主要表現形式,對于突出作品主題內容、烘托畫面氛圍、傳遞畫家情感等具有重要意義。不同色彩組合搭配所營造的氛圍是不同的,畫面以冷色調為主,會給人一種更加冷靜、深邃的感受;相反以暖色調為主,畫面則給人一種熱情、激昂的感受。因此,畫家要結合不同主題內容和情感表達需求,靈活運用不同的色彩組合。對于色彩的選擇,畫家也要考慮到局部和整體的一致性,確保各種元素相互呼應、和諧統一,這樣才能在不影響主題表達的同時,細致刻畫局部內容,為觀者帶來更好的審美感受。
例如,馬蒂斯在創作油畫作品《紅色的和諧》時,采用了高飽和度顏色、平涂手法來描繪物象。畫面背景采用了大面積的紅色,包括桌子和墻體;窗外則是藍色的天空、綠色的草地;而窗框的黃色、橙色則作為室內外不同色調的過渡顏色。通過簡單的色彩搭配方式,畫家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思想,同時運用冷暖色調的鮮明對比,增強了畫面整體的視覺沖擊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油畫創作中,畫家圍繞創作主題靈活運用不同的裝飾性語言,能夠起到突出主題內容、烘托畫面氛圍的作用,并且在提升畫面視覺效果的同時,讓作品更具個人風格特色,實現個人思想情感的表達。
參考文獻:
[1]楊洋.“紋”以載道——20世紀三四十年代常書鴻的裝飾藝術思想與油畫民族化探索[J].美術,2024(02):76-87.
[2]陳艷.表現主義油畫色彩風格在影像藝術情感表達中的作用研究[J].色彩,2023(12):71-73.
[3]林琳.大衛·霍克尼裝飾性語言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D].廣西師范大學,2023.
[4]王賀.《林間·風景》系列創作中的裝飾性繪畫語言表達[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3.
[5]王甜甜.油畫的裝飾性語言融入美術創作與教學中的探究[D].吉林藝術學院,2023.
[6]王玉松.中國油畫藝術語言中的書寫性——評《氣韻生動——中國油畫藝術及其寫意性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2(09):152.
[7]肖楚璇.克里姆特裝飾性語言在油畫《自由系列》創作中的表現與運用[D].廣西師范大學,2022.
[8]楊波.個性化油畫語言選擇在當代油畫創作中的運用研究[J].藝術評鑒,2021(10):25-27.
[9]崔鳳東,趙鈺.油畫《拾穗者》的藝術語言表達——從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角度探析[J].藝術評鑒,2020(05):52-53.
[10]武博宇,李明.油畫藝術語言在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27):189-190.
(作者簡介:劉向遠,男,碩士研究生在讀,吉林藝術學院,研究方向:油畫<綜合材料與表達>;陳思蒙,女,碩士研究生在讀,吉林藝術學院,研究方向:油畫<綜合材料與表達>)
(責任編輯 王瑞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