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其在社會文化傳承、圖書情報資源共享、讀者服務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公共圖書館情報資源整合與優化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公共圖書館要轉變傳統思維,重視數字化建設,聯合出版業、其他公共圖書館、情報研究機構等,不斷完善圖書情報管理工作,優化相關機制,確保圖書情報管理工作有效促進公共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為各類讀者群體提供高質量的閱讀服務。在數字時代,公共圖書館的圖書情報資源管理工作面臨著形式和內容上的雙重變革。為了探索數字時代圖書館圖書情報資源整合與優化的路徑,本文以工作思維轉變、數字技術建設、多元主體合作、工作機制建設為四個關鍵節點,系統提出適應數字時代要求的圖書情報資源整合與優化的具體策略,希望對圖書館圖書情報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提高圖書館圖書情報管理工作的服務質量,提升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一、圖書情報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一)概念
圖書情報管理是指運用科學的手段,對圖書、期刊等出版情報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存儲、傳遞和利用的過程,包括信息的檢索與服務、情報的分析與研究等環節,進入數字時代,還新增了對數據模型的分析、數字圖書館情報網絡構建等。其涉及圖書館學、情報學、信息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具有跨學科、應用性強的特點。
(二)作用
在公共圖書館中,圖書情報管理是各項工作中極為重要的部分,也是其對信息管理的一種特殊形式。首先,公共圖書館開展館藏資源擴充、圖書編目、索引系統調整、讀者群體服務策略調整等工作,都要以有效的圖書情報管理為基礎和前提。其次,公共圖書館作為圖書資源的集散地,有效的圖書情報管理有助于其對圖書出版行情的深入了解,依據圖書情報進行圖書采購,并在此基礎上對現有館藏資源進行再配置和再優化。最后,圖書情報管理也能夠為圖書館開展數字化信息管理與開發、用戶信息服務咨詢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和依據。進入數字化時代,隨著圖書信息結構和規模愈加龐雜,流通渠道愈加多樣,圖書情報管理在公共圖書館工作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二、當前圖書情報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思維滯后
當前,越來越多的文獻信息資料被轉化為數字形式存儲在互聯網、云平臺上,這使圖書情報資源逐漸向信息化、數字化轉變,其數量和規模也呈現爆炸式增長。[1]在這一形勢下,部分公共圖書館的圖書情報工作人員依舊局限于傳統的情報管理模式,思維方式落后,缺乏主體創新意識和危機意識,服務精神不足,沒有考慮到圖書情報資源的數字化轉變以及讀者群體閱讀形式、服務需求的改變對圖書情報工作的影響,使相關工作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被動態勢,圖書情報管理、信息咨詢服務和讀者的實際需求產生錯位,使公共圖書館的讀者群體流失。
(二)技術滯后
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圖書情報管理系統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快。然而,部分公共圖書館存在技術滯后現象,對新技術缺乏了解,導致情報收集和管理效率低下。此外,新技術在圖書情報領域的應用不夠廣泛,很多公共圖書館還沒有對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實現充分利用,以提升圖書情報管理水平,這些都影響了圖書情報管理工作在數字化時代的轉型與開展。
(三)人員素養不足
進入數字化時代,公共圖書館對圖書情報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當前,部分公共圖書館缺乏圖書情報專業人才,尤其是既懂數字技術又懂情報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影響了圖書情報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同時,現有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難以適應和滿足數字時代圖書情報管理的要求。此外,公共圖書館在圖書情報方面的人才培養機制不完善,人才引進渠道狹窄,這些都加劇了圖書情報管理人員素養不足的問題,影響了公共圖書館圖書情報人才隊伍的建設,嚴重制約了圖書情報管理的健康發展。
三、數字時代圖書情報管理工作探究
(一)以轉變工作思維為前提
公共圖書館圖書情報管理人員要直面數字時代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化被動為主動,轉變工作思維,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新的圖書情報管理模式和圖書情報采集路徑,通過線上情報收集和線下讀者群體調研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更加精準、有效的圖書情報采集,從而助力管理決策。同時,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層必須轉變圖書情報管理意識,深刻認識到新平臺、新技術對圖書情報管理工作的影響,充分利用互聯網這一信息化平臺,結合數字化技術,從被動的圖書情報收集者轉變為主動、全方位的情報采集和服務者。此外,還要引導公共圖書館全員都能夠形成主體性的圖書情報管理意識,促使其結合自身職能做好圖書情報采集、整理、分類等基礎工作,以減少和減輕圖書情報管理部門在圖書情報采集、分類、整理、編目、分析、開發等方面的時間成本和工作壓力,使其將更多精力用于圖書情報資源的整合與優化工作,不斷優化公共圖書館圖書情報的數據庫質量。
(二)以運用數字技術為支撐
進入數字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以及閱讀的模式都發生了改變,如果公共圖書館的圖書情報管理工作仍然固守傳統,將會嚴重影響自身館藏建設的開展和讀者服務質量的提升。為更好地整合與優化公共圖書館的圖書情報資源,須積極引入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數字技術,通過這些技術的有效融合,構建一張密集而靈活的圖書情報網絡,讓公共圖書館圖書情報管理工作實現數字化、智能化。
首先,公共圖書館在電子圖書采購、數據庫自建等數字化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注重進行圖書情報的采集、分類和整合,確保情報信息的多樣性和時效性。同時,要利用網絡爬蟲、API等手段自動獲取和整合互聯網上的開放信息,拓展圖書館的情報采集渠道,還可以摘取特定的關鍵詞,實現具有針對性的專向圖書情報采集和管理,強化公共圖書館圖書情報的針對性。在此基礎上,圖書館還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云端服務器,建立和完善數字化情報信息處理系統,實現對圖書情報資源的自動化、智能化管理。其次,公共圖書館的圖書情報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合理采集讀者信息,進一步了解不同讀者群體的關注領域、同一讀者群體的需求差異,細分讀者的需求層次,并針對圖書工作要求和讀者用戶需求建立相應的情報數據模型,從而為圖書館配置圖書資料以及日常服務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情報支撐,確保圖書情報管理工作向精細化方向發展。最后,公共圖書館也可以在建設數字圖書館的過程中構建交互模塊,加強圖書館與用戶的交流和互動,實現對讀者信息的即時性、動態性收集,這也是圖書館提升讀者服務水平的重要路徑。[2]
(三)以加強多元合作為基礎
公共圖書館要樹立多元主體合作意識,主動與其他行業機構合作,構建情報共享平臺,做到動態收集信息,打造系統、全面的圖書情報矩陣。[3]
首先,公共圖書館要強化與出版單位、發行單位的合作與聯系。出版單位、發行單位作為產業上游,是圖書情報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讀者市場有著充分的了解和認知,對公共圖書館的圖書情報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線上合作群、行業平臺等,與出版單位、發行單位積極合作,開展情報采集工作,從而提前了解讀者需求動向,提前采購熱門圖書,提高公共圖書館的圖書供給質量,從而獲得更多讀者的青睞。圖書館還可以將圖書情報資源管理工作延伸到整個行業內部,通過互聯網平臺形成即時性的線上合作渠道,進而構建跨區域的圖書情報資源共享網絡,提高公共圖書館圖書情報管理工作質效。
其次,公共圖書館也要與其他地區圖書館深入開展圖書情報合作。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圖書館在館藏體系、學科專業等方面各有不同,圖書情報收集、整理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基于此,不同圖書館開展合作,可以在線上建立圖書情報網絡交流平臺,將各自的情報數據庫進行互通互聯,并定期開展線下的圖書情報交流活動,這有助于發揮各自的情報優勢,降低情報管理成本,完善公共圖書館情報體系建設,并為圖書館之間開展館際互借奠定良好基礎。
再次,公共圖書館可以與專門的情報研究機構展開合作。與圖書館系統相比,情報研究機構在圖書情報管理方面更具專業性,與其合作有助于推動圖書館情報工作的開展,從而提升圖書館情報研究能力和信息咨詢服務能力。以山東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其在2016年與山東省科技情報研究院等情報研究機構組成戰略合作關系,實現了情報共享共建,有力推動了圖書館在圖書情報管理和相關人才培養方面的建設。
最后,圖書作者作為圖書資源生成的基礎,也要納入圖書情報的合作主體。圖書館在情報采集過程中,可以主動聯系知名作者、優秀作者,收集作者情報,了解其創作計劃,從而以重點作者為中心,進行相應的圖書采購工作,優化館藏資源配置,以滿足讀者需求,有效提高館藏資源利用率。值得注意的是,在與多元主體展開合作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要認識到,不能完全依賴外部機構的情報渠道和情報能力,要在工作實踐中借鑒先進經驗,查缺補漏,通過合作切實推進自身圖書情報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高效率開展。
(四)以完善各項機制為保障
1.建立工作流程與標準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圖書情報管理工作流程。從宏觀層面看,公共圖書館圖書情報管理主要包括圖書情報的收集、篩選、整理、編目、分析、開發等具體環節,與圖書館各方面工作都存在著一定的關聯。因此,公共圖書館要基于館內各部門的具體工作,建立健全的圖書情報管理流程,統一圖書情報的收集、整理和編目標準,確保各部門所收集和整理的圖書情報信息符合圖書情報部門標準,避免因為收集標準、整理標準、編目標準不統一導致對接不暢。對此,采編部門要針對圖書市場形成具體的圖書情報收集流程,讀者服務部門要如實、及時地采集讀者情報信息,[4]圖書情報部門則要切實發揮情報管理職能,統一情報規格,對情報進行細致整理、優化、分析。只有建立健全的圖書情報工作流程,才能對各部門實現統籌協調,使其發揮最大效用,進而推動圖書館情報管理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地開展。
2.健全培訓與考核機制
公共圖書館圖書情報管理工作的人員隊伍結構復雜,專業性要求較高,[5]對此,要建立健全的培訓與考核機制。培訓機制主要結合圖書館當前階段的工作目標以及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形成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其中,圖書情報理論、信息咨詢、信息檢索、數字化技術運用應當為重點內容。每期培訓結束后,要結合工作實踐,對受訓員工所學理論、技能等方面進行階段性評估,以調整培訓內容,進行更加細致、更具針對性的培訓。為了調動圖書情報人員的學習熱情,促進他們將所學理論、技能應用于圖書情報資源的整合與優化中,還要制訂考核機制,依據考核成果進行獎懲。[6]通過開展培訓和完善考核機制,圖書館能夠加強圖書情報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升其工作積極性,為圖書情報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結語
總之,公共圖書館圖書情報資源整合與優化屬于一個長期系統性工程。在數字化時代,公共圖書館要轉變工作思維,以數字技術為支撐,形成多元主體整合與優化圖書情報資源機制,完善圖書情報管理流程和標準,為公共圖書館建設館藏資源、開展信息咨詢服務等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借鑒。
參考文獻:
[1]曹玉穎.數字時代圖書情報資源的整合與優化[J].文化產業,2024(02):49-51.
[2]李丹.新媒體時代圖書情報信息資源整合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圖書情報,2023(07):210-213.
[3]黃春花.新媒體時代圖書情報信息資源整合探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2,39(06):12-14.
[4]余凱璇.數字化發展下圖書館圖書情報工作創新探究[J].城市情報,2023(19):52-54.
[5]程華.信息時代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整合[J].科技資訊,2021,19(03):180-182.
[6]蔡興冠.基于數字化背景的圖書館圖書情報工作創新應用研究[J].參花(上),2022(10):95-97.
(作者簡介:高繼明,男,碩士研究生,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圖書和文化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數字圖書館、情報信息)
(責任編輯 張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