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當前,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數字技術發展迅猛,公眾知識需求劇增,全民閱讀已成為提升國民素養的重要途徑,不僅關乎文化傳承,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公共圖書館作為服務社會大眾、提供閱讀資源和知識服務的公益機構,其發展與社會的閱讀生態系統息息相關。新時代,公共圖書館作為普及知識、促進全民閱讀的重要場所,其角色和職能需要重新定位,如何構建一個健康的全民閱讀生態系統,更好地發揮公共圖書館的職能,提升其各項服務質量,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1]全民閱讀生態系統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幫助公共圖書館更好地實現自身職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鑒于此,本文首先解讀全民閱讀生態系統視角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分析當下公共圖書館在面臨的現實困境,并創新性地提出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發展策略,以期公共圖書館能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促進全民閱讀的深入推廣。
二、全民閱讀生態系統視角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重要性
全民閱讀生態系統是指涵蓋讀者、圖書資源、閱讀環境、服務模式等多要素的綜合體系,它強調的是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協同發展。在這個系統中,公共圖書館扮演著核心角色,它不僅是知識和信息的集散地,更是連接讀者與社會、過去與未來的橋梁。通過構建健康的全民閱讀生態系統,能夠有效提升公眾的閱讀興趣和文化素養,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發展。
(一)促進文化傳承,實現社會教育職能
全民閱讀生態系統中,公共圖書館作為至關重要的一環,承擔著匯集、整理、保護和提供各類知識資源的重要使命。[2]通過有效的資源管理和服務,圖書館不僅能夠促進知識在社會中的廣泛傳播,還能提升公眾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其館藏不僅包含現代知識,還涵蓋了歷史文獻等,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支柱。同時,通過展示本土文化、支持創意寫作等,公共圖書館還能夠激發社會文化的活力。作為終身學習和自我提升的重要場所,公共圖書館為各個年齡層、不同背景的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良好的學習環境。此外,在全民閱讀生態系統中,公共圖書館通過舉辦講座、研討會、兒童閱讀活動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實現了其在社會教育方面的重要職能,推動全民閱讀的不斷發展。
(二)提升全民閱讀水平,維護全民閱讀生態系統
全民閱讀生態系統將不同類型的閱讀機構和資源緊密相連,形成一個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網絡,公共圖書館作為這一系統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通過提供廣泛的閱讀資源,能夠幫助更多人獲取知識,提升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從而推動全民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3]同時,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人們面臨著篩選和辨別信息的困難,全民閱讀生態系統借助多樣化的閱讀機構和閱讀資源,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選擇,需要公共圖書館通過專業的服務,幫助讀者篩選高質量的閱讀材料,提升其閱讀品位,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抵制錯誤信息和虛假知識的傳播。
(三)增強社區凝聚力,促進全民閱讀
公共圖書館是社區成員進行交流、分享和互動的重要場所。在全民閱讀生態系統中,圖書館扮演著社區活動策劃者和服務提供者的角色,有助于增進社區凝聚力和文化活力。同時,全民閱讀生態系統倡導各個閱讀機構之間的合作與共同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和相互補充,在此過程中,公共圖書館與學校、出版機構等合作,推動了全民閱讀事業的發展,為社會大眾提供了更高質量的閱讀服務。
三、公共圖書館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實體圖書館訪問量下降,數字化轉型壓力大
隨著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逐漸變化,越來越傾向于使用電子設備,許多人選擇在線獲取信息而非前往實體圖書館。這種趨勢的轉變導致實體圖書館的訪問量下降,進而影響了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同時,公共圖書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進行數字化轉型,如更新陳舊的系統和設備,采購電子資源和數據庫,提供網絡接入服務,這些都使公共圖書館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挑戰。
(二)資金投入不足,服務創新性不足
公共圖書館的財政支持有限,這限制了圖書館資源的更新、服務的擴展和技術的升級,使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難以滿足當前讀者的需求。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讀者需求,圖書館要創新服務模式,如提供個性化推薦、增設互動功能等,然而這些功能需要專業化人才和高新技術作為支持,同樣受限于資金,導致圖書館面臨服務創新困難的現狀。
(三)管理理念陳舊,管理模式落后
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播和知識普及的重要場所,其管理理念與模式的現代化對于圖書館的發展至關重要。目前一些公共圖書館仍沿用傳統的管理思維,未能將讀者需求放在首位,缺乏用戶導向思維,仍采用以藏書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忽視了讀者服務體驗的重要性,導致在服務方式和內部運營上缺乏創新,難以適應數字化時代讀者的需求變化。[4]
(四)人才流失嚴重,員工專業技能缺乏
當下公共圖書館面臨著人才流失和人員專業技能缺乏的嚴峻挑戰。首先,受到資金限制,圖書館很難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這導致一些有才華和經驗的員工更傾向于尋找其他更有吸引力的職業機會,從而加劇了人才流失現象。同時,圖書館很難為員工提供充足的培訓和專業發展機會,進而造成員工的專業技能水平相對較低。人才缺乏和員工專業技能缺乏限制了圖書館更新和管理圖書館資源的能力,導致其無法有效滿足讀者需求和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員工缺乏專業技能可能意味著圖書館無法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和數字化手段,進而無法提供創新的服務,也就難以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需求。
四、基于全民閱讀生態系統視角的公共圖書館發展策略
(一)加強數字資源建設,促進數字化轉型
在全民閱讀生態系統視角下,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加強數字資源建設、促進數字化轉型來提升服務水平,促使公共圖書館更好地發展。為了全面滿足讀者日益多元化的閱讀需求,公共圖書館應采取一系列舉措,具體包括:積極擴充電子書籍與電子期刊的館藏,大力引入各類數據庫等豐富的數字資源;開發先進的數字資源管理系統,以優化資源的整合與檢索效率;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個性化閱讀推薦,提升用戶體驗;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提供便捷的在線借閱服務和數字參考咨詢,增強服務的互動性與即時性;開設數字素養培訓課程,幫助讀者提升信息素養與數字技能,共同邁向數字化閱讀的新時代。這些舉措將幫助公共圖書館更好地滿足讀者的數字化閱讀需求,推動圖書館服務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從而適應全民閱讀生態系統的新要求。
(二)堅持讀者導向,推動服務模式創新
基于全民閱讀生態系統的要求,公共圖書館要堅持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推動服務模式創新。[5]一方面,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定期進行讀者調研與需求分析,深入了解讀者的閱讀習慣、需求和偏好,根據調研結果調整和優化服務內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除了傳統的借閱服務,公共圖書館還要進行服務模式創新,可通過引入數字資源、舉辦線上閱讀活動等形式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例如推薦書單、定制閱讀計劃、個性化閱讀推薦等,使公共圖書館能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提供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實現自身在全民閱讀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三)深化社區參與,提供多元化服務
公共圖書館可以與社區合作舉辦閱讀推廣活動,在社區內提供多元化的服務項目,滿足不同讀者群體的需求。具體而言,公共圖書館可以在社區內建設便利的閱讀空間,培訓志愿者提供閱讀指導服務,提供數字化閱讀服務,以增進社區居民對全民閱讀的參與度和認同感,提高圖書館在社區中的影響力;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在社區定期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如作者見面會、主題講座、藝術展覽、兒童故事會等,以豐富社區文化生活,吸引居民參與閱讀,滿足不同居民的文化需求;公共圖書館還要積極與社區居民進行交流與互動,收集反饋,不斷優化服務內容,確保圖書館服務與社區需求同步發展,采用“多館區、總分制”的運行模式,構建從中心城區到鄉鎮街道、城鄉社區的三級圖書服務網絡,深化社區參與,實現資源共享,從而提升讀者閱讀的便利性。
(四)探索跨界合作,促進資源共建共享
跨界合作與資源共享是提升圖書館服務能力和社會影響力的有效途徑。具體而言,公共圖書館可與教育機構合作開發教育資源,實現館校融合;與企業聯合,利用企業資源開展文化活動,實現館企融合;開展親子閱讀活動,鼓勵家長參與,促進親子共讀;與旅游部門合作,將圖書館納入旅游路線,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同時,通過建立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公共圖書館不僅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料,還能與其他圖書館、博物館及科研機構等進行緊密合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專業交流合作。此外,國際交流與合作也能為圖書館帶來先進的理念和經驗,從而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國際影響力。這些策略的實施將有助于公共圖書館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通過合作與共享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進一步鞏固其在全民閱讀生態系統中的地位。
(五)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員工培訓
資金和人才是促進圖書館長遠發展的重要保證。為此,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圖書館的財政支持力度,如設立圖書館發展專項基金,用于支持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設備和資源采購、現代信息技術引入、工作人員培訓學習等;公共圖書館可以積極尋求社會捐贈和贊助,通過舉辦捐贈活動、建立捐贈激勵機制等方式,吸引社會機構為圖書館提供資金支持;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建立健全的預算管理體系,科學編制年度預算,合理安排資金支出,充分考慮圖書館的實際需求和長遠發展目標,確保資金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還應定期舉辦各類培訓課程,以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更好地服務于讀者,包括信息素養培訓、數字技能學習、外語進修等,支持員工終身學習和職業發展;公共圖書館可與高校合作提供實習崗位,培養未來的圖書館專業人才;公共圖書館還要培養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事業心,通過案例學習、經驗分享等方式,激發工作人員對圖書館事業的熱情,提升其職業道德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圖書館應注重工作人員的合理訴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鼓勵與其他部門或學科領域的合作,拓寬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視野和工作范圍,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館員的綜合素養。[6]
五、結語
在全民閱讀生態系統的視角下,公共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文化資源中心和知識傳播平臺,承擔著連接社區、教育機構、文化機構以及公眾的重要角色。面對新時代的挑戰與機遇,公共圖書館必須不斷創新發展,通過數字化轉型、創新服務模式、加強跨界合作、促進資源共建共享等,提供多元化、個性化和便捷化的閱讀服務,滿足社會各界對知識和文化的需求。同時,要建立多元合作關系,拓展服務范圍,實現全民閱讀的目標。此外,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發展要與時俱進,積極融入數字化閱讀和社區文化建設,為廣大讀者提供更豐富、便捷的閱讀體驗,為社會構建更加包容的閱讀生態系統貢獻力量。未來的公共圖書館將是一個智慧、開放、互動的知識共享空間,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個體與社會的重要紐帶,書寫全民閱讀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黃兵,張軍.全民閱讀生態系統視角下的公共圖書館發展探索[J].圖書館,2023(02):72-76+98.
[2]宋春玲.新時代公共圖書館賦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傳承——《公共圖書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角色與定位》薦讀[J].情報理論與實踐,2024,47(03):206.
[3]江敏.“互聯網+”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路徑——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圖書館為例[J].傳播與版權,2024(05):73-75.
[4]陳夢瑩.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創新策略研究[J].傳播與版權,2024(04):70-72.
[5]覃祖敏.用戶視角下元宇宙助推公共圖書館智慧服務轉型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4,44(02):47-51.
[6]彭佳.全民閱讀推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創新研究[J].參花,2024(04):128-130.
(作者簡介:許海峽,女,本科,聊城市茌平區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資料管理)
(責任編輯 張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