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稀土高新區的教研工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托團隊力量,汲取教育智慧,搭建交流平臺,渠道融通、激發活力,全面推進高新區教研隊伍建設。
◎多渠道融通,健全教研力量
實行全面規劃,頂層設計推動調研。依據教育部《意見》要求,立足高新區教研隊伍現狀,重點落實提升教研能力、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兩項中心任務;聚焦“課堂、課程、課題”;明確研究、指導、管理、服務、培訓五項職責;推進學科基地建設、中小學名師工作室、校本教研、課程體系建設、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五個項目,建構教研員素養提升體系,賦能教研隊伍建設。
健全教研隊伍,專兼結合提升教研。面對教研員嚴重不足、教育起步時間晚、部分學校體量小、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師缺少專業引領等問題,我區充分發揮基層優秀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通過入校調研、學校推薦、教師申報、專家評審考核等多個環節,面向全區遴選多位中小學、幼兒園兼職教研員,組成專兼結合、優勢互補的教研隊伍,全力推進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選建學科基地校,搭建平臺助力教研。2021年4月,高新區聘請25位專家組成評估團隊,基于課程標準要求,對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進行了全面的“教—學—評”一致性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評估,評選出學科教學實踐基地校。而后制定了《稀土高新區學科教研基地校職責及管理辦法》和《稀土高新區學科教研基地學校質量考核體系》,有效開展各學科教學教研工作。
名師工作室“1+N+N”三級聯動,輻射帶動教研。三級聯動,即由一位名師領銜,培養團隊N名骨干成員教師,每位成員指導學校N名教師。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和教學關鍵問題,結合教師需求,開展主題區域大教研活動。在挖掘內部潛力的同時,聘請外部專家進行專業引領和指導,有效優化我區教研隊伍的師資水平,推動教研隊伍高質量發展。
◎多路徑并行,助力教研建設
以活動促教研,綜合提升教研能力。自主研修,以學促研,開展主題研學活動,設置教研員自主研修日,以自我研修和交流分享兩種形式進行,提升教研員專業理論知識水平;系統培訓,以培促研,通過開展新課改背景下的新課程、新課標先進理念和實踐策略等培訓,提升教研員和骨干教師的專業成長能力、課堂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基于問題,“專遞”促研,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和教學關鍵問題,結合教師需求和教學情況,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情境任務、進行同課異構,打造課堂新樣態。
區域內外聯動,多平臺助力教研。實行區內混合式聯動教研,依據區域學校布局,分為南北片區聯動、全區聯動兩種形式交叉進行,發揮基地校帶動作用,定期組織區域聯動主題大教研。針對自治區普遍存在的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跨學科教學、跨學科兼職,以及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員不足的情況,我區聯合多個市、旗縣區,因地制宜實行區外“跨盟市”結對式聯動教研,共同開發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資源。
構建銜接機制,實現一體化教研。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的《全面推進 “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有關要求,高新區教育局與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共建新時代大中小幼思政一體化教育聯盟,統籌構建橫向貫通、縱向銜接的思政課教育銜接機制,探索建立教研員引領下的大中小幼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教學示范、專業培訓、合作研究的有效路徑。
力行校本教研,實施全員教研。為全面提升教研能力,積極推進高新區各校校本教研高質量、高品位建設與優化創新,我區制定了校本教研“六步”路徑,即:學(學習新課標、新課程等理論知識)、引(骨干教師專業引領)、研(集體研課、磨課)、講(集體研課成果展示)、思(評課、教學反思)、提(提升教師理論認知和實踐水平,優化課題研究方法和教學模式)。
創新推進,奮楫篤行,高新教研隊伍建設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