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第三小學作為建立初期的學校,從筑牢文化根基、建構課程體系、革新育人模式等多方面,實踐探尋學校特色發展之路,為繪就科學發展藍圖謀篇布局。
理念建構:涵其英,展其華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辦學理念則是一所學校發展的靈魂。育英第三小學提出了“文化引領、課程規劃、課堂增效、書香浸潤、家校社協同”的治學發展之道。為了更深刻地梳理和弘揚具有學校特色的理念,行政管理團隊尋求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劉鐵芳等專家的指導,在共同反復研討之后,最終確立了“涵其英,展其華”的核心辦學理念。
“涵”字符合小學教育的特征,即按照個體生命成長和發展的節律慢慢地“涵養”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的“英華”。學校根據既定的辦學理念,明確“育英華少年,啟美善人生”的辦學目標——以“英華”為中心,“以愛育英、以美啟華”,培養“健體、尚美、崇德、智學、宏志”的“英華少年”。
課程規劃:五合聚力,五育融合
學校是學生發展的生命場。少年兒童當以健體為基,以尚美為核,以崇德為魂,以智學為重,以宏志為榮。因此,在學校理念文化引領下,育英第三小學構建了“健體、尚美、崇德、智學、宏志”五大類課程體系,并依托市級“十四五”規劃課題“基于‘在地文化’傳承的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教育實踐之路。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完全人格,首在體育”。運動類課程的開設不僅關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更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育英第三小學的體育課程中,有籃球、足球、乒乓球、攀巖、蹦床等類型多樣的運動項目供學生自由選擇。這些課程的開設,基于學校“五合”聚力的決策規劃,即整合課程、匯合資源、融合平臺、聯合評價、聚合發展,打造“體藝2+1”校本新樣態。比如建造湖南省青少年攀巖培訓基地,從而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給予每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空間。
融合科技與藝術的實驗秀、科學趣味游園會、名家科普講座……一場場趣x1O0h519Ei/30QicN3Ko/8HlbwIruIr/a93M+zD/flQ=味無窮的科技之旅,激發了校園創新活力,點燃了育英第三小學學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科學家的潛質”,學校創設區級科普教育“雙走進”試點平臺,創建區級藝術實踐工作坊,播撒科學種子,啟迪科學夢想,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課堂增效:深度學習,研訓一體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育英第三小學各學科組教師積極打造高品質課堂,構建課堂教學新樣態。語文組、數學組創建了“境·思·創·享”課堂范式,落實減負提質、提高教學質量,實現課課有練習;英語組結合自身實踐基礎打造特色“XSRU課堂”,即“Xingfa興發—Spell拼讀—Read閱讀—Use語用”,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讓語言習得自然發生。
辦好一所學校,教師是關鍵。作為一所新學校,育英第三小學特別重視教師的研訓工作。組織“青葵夜校”為新教師開展專題講座,夯實基礎、提高素養;同時,外請專家名師指導,推出卓越教師系列示范展示課,打造“仁美課堂”。學校的“青葵夜校”“仁美課堂”“青藍工程”“仁美讀書會”等研訓品牌模式初步形成,并取得一定成效。在班主任培養方面,借助育英學校優質資源,建立全天跟崗學習制度;結合網絡智慧信息平臺,引導“青葵夜校”教師開展“雙師”課堂探索,并組建多個團隊參加省內集體備課大賽。
育英第三小學本著與學校育人目標相整合、與不同學科教學相關聯、與現代化社會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因地制宜地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構建獨具特色的“英華少年”校本課程體系,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同時,著力培育“育英三小”學子的特質——扎根腳下大地,有根、有魂、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