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的評估體系建構研究

2024-10-21 00:00:00冉云芳袁晨暉
教育與職業(下) 2024年10期
關鍵詞:成效

[摘要]評估考核作為檢驗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的關鍵,是判斷企業是否深度參與產教融合及能否發揮其示范效應的重要手段。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評估的應然邏輯包括:從學生到員工的“人才鏈”良性循環、從內循到外環的“創新鏈”協同持衡、從“點”到“網”的“產業鏈”示范發揮。采用德爾菲法和AHP層次分析法對各評估指標進行修訂與權重計算,可以構建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的三級評估指標體系,其中一級指標按權重高低依次為:學生聯合培養、科研技術聯動、員工培育支持、產業行業引領、管理機制創新和示范溢出效應。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建議:夯實評估層次維度,形成多鏈耦合機制;建設評估保障體系,加強示范企業建設;加強資源整合效力,助推聯合體實體化。

[關鍵詞]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成效;評估體系;示范效應

[作者簡介]冉云芳(1984- ),女,重慶人,蘇州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江蘇" 蘇州" 215123)袁晨暉(2002- ),女,江蘇泰州人,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讀碩士。(上海" 20043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一般項目“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動機、行為和收益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批準號:23FJKB021)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24)20-0014-09

一、問題的提出

產教融合作為新時期我國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內在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明確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高質量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有利于助推產教資源的匯聚、融合和創變,通過盤活區域優勢資源打造資源轉化基地,推動創新產業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力的發揮。同時,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建設發展能夠促進人才培養緊密對接技術迭代加速引發的結構轉型,響應我國技術技能型人才發展的需求,增強企業效益,促進職業教育的長遠發展。目前,絕大部分省市已經遴選并公布了多批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積極開展培育建設,相關政策內容主要圍繞認定標準、實施路徑、激勵措施與監督管理展開[1]。然而,許多省市仍存在重遴選和申報、輕監督和管理的問題,缺乏對其效果的考核和評估,這直接影響了產教融合的深度和技能人才培養質量[2]。因此,如何對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建設成效進行科學評估,進一步優化培育路徑,發揮其示范效應,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評估作為檢驗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的關鍵內容,是判斷企業是否深度參與產教融合、能否發揮示范效應的重要手段,這一問題已得到部分研究者的關注。具體而言,多數研究主要從利益相關者、組織成熟度[3]和資源整合視角[4]出發,涵蓋企業贏利與投資、院校滿意度、社會影響[5]等多方面評估內容;從目標預設、內容呈現、價值生成等目標達成度出發[6];還有研究提出,應從企業基礎、管理運行、發展成效、保障條件等方面進行評估[7],并在內容上體現出對布局規劃、專業建設和建設成果等方面的關注。

此外,部分學者針對產教融合型企業展開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一方面,聚焦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前期遴選標準,涉及企業內外部資源、制度、文化、企業對職業教育實際投入行為與合作效率等維度。例如,企業的經營狀態與承擔社會責任的量化指標[8],企業未來前景、核心技術、經營規模、文化與信譽、領導態度、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指標[9]。另一方面,基于產教融合質量與目標達成度間接評估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建設成效。例如,從校企合作的力度、廣度、深度、密度和效度五個維度設置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第三方評價指標[10],或在評價主體上涉及學生、教師、學校、企業和政府等主體,構建涵蓋組織保障、課程和教學、畢業生評價、行業協調指導、教師發展和基地建設等三級指標的評估體系[11]。

總體而言,現有評估體系主要從校企合作、組織建設和技術人才培養等角度進行構建,但在內容上較少聚焦企業的實際行為,缺乏對企業所處行業地位、示范引領、創新發展等方面的關注;同時,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數采用思辨法確定評估維度,較少深入實踐調研并采用量化方法提升指標施測的可行度。本文旨在為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提供一個全面的評估框架,以推進產教融合型企業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更好地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實現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促進人才培養與技術迭代引發的結構性轉型緊密對接。

二、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評估的應然邏輯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就產教融合型企業而言,在產業鏈帶動創新成果工程化、輻射化和落地化的同時,還需要人才鏈對企業發展進行人力儲備和技術賦能指引,進而推動創新鏈升級,催生產業鏈的可持續性運作,從而避免企業方在創新鏈、產業鏈的割裂,促進企業內外的多鏈形成緊密聯系、相互耦合的共生關系。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三鏈”如何在評估體系中具體體現,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的評估又應遵循什么邏輯,這些問題亟待探索。

(一)從學生到員工:人才鏈的良性循環

目前學者們主要從人才集群[12]、人才供應[13]、生態系統[14]、人才流動網絡[15]等視角出發,對人才培養的底層結構進行描摹。就人才鏈的主體范疇而言,其既可指教育體系內通過高校教育教學培養的各級各類人才梯隊鏈條,也可指教育系統之外的企業管理人才、技術人才與作業人員等[16]。在人才生態視角下,人才鏈主要指依托特定產業需要,在產業環節中以知識、技能、成果、經驗等傳遞與關聯而形成的人才鏈式結構[17]。部分學者認為,在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相互邏輯中,從人才生態視角出發分析的流程觀、層級觀、技能觀也能更好地考察人才與產業、創新的匹配關系和原理[18]。

目前關于人才鏈的評估設計仍然主要圍繞教育考核展開,而由于創新創業教育對產業需求的偏離,對企業需求的深層洞察有待完善,以學校為主導的“封閉式”傳統教育理念也往往成為束縛評估的“枷鎖”[19]。 實際上,當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和專業設置與企業實際勞動力需求脫節時,容易導致“斷鏈”“弱鏈”乃至“缺鏈”現象,即人才滯后于產業發展。產教融合型企業的發展需要在橫向上彌合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的鴻溝,從聯合人才培養、員工培訓晉升機制、現場實習實訓等多維度進行評估;在縱向維度上,產教融合型企業需要搭建從職業教育供給到產業需求的匹配路徑。通過構建從學生到員工的“人力儲備池”,為企業持續提供優質人才。

(二)從內循到外環:創新鏈的協同持衡

創新鏈的理論基礎可追溯“三重螺旋”創新理論,就其動力機制而言,各高校、政府和企業盡管價值導向各異、運作機制不同,但通過融合連接,能在自主創新的同時既保持相互獨立又互為因果,從而協同步入創新的進程。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三重螺旋”理論等也逐漸介入產業發展、生產創造、人力供給等研究領域。部分學者指出,可將其應用于詮釋科技研發、生產應用和教育教學各活動要素之間的深層聯結與發展演化路徑,其中,“知識”“人員”“平臺”三者互動共振[20]。

技術創新是創新鏈的內核,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的相關評估也應聚焦企業主體的機制創新和校企之間的技術革新。創新鏈在過程上涉及從理論研究到技術產品生成的全過程,以及“從主體到主體”式的要素傳播和聯結轉變[21]。在具體節點要素上,創新鏈通常由“學科發展”“技術革新”“產品研發”和“市場變更”等組成。除此之外,也有學者將創新鏈的活動鏈條概括為知識、生產和產品的創新化,在內涵上囊括技術性預設、基礎和應用研究,以及轉化式和產業化等過程[22][23][24]。

(三)從“點”到“網”:產業鏈的示范發揮

國外學者亞當·斯密(Adam Smith)曾聚焦個體勞動協作,提出分工理論,為產業鏈的學術定義提供了早期的理論源泉。隨后,部分學者從分工理論出發,對具體內涵進行拓展延伸,聚焦企業、政府機關、研發組織等各主體間的協同式生產過程[25][26][27]。在我國,也有學者以企業為產業鏈的核心主體,將其基本環節界定為從基礎產業到技術生成、產品創新再到市場開拓[28],或作為產業聚集體,需要整合資源、優化人力結構與分配機制、共享平臺和知識[29]。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至關重要。部分企業作為產業鏈龍頭企業,更要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在產業鏈上,產教融合型企業這一生產主體在產品生產、教育之外的品牌效應、示范效應與外部輻射作用極為重要,對企業的相關評估也應呈現“由點到網”的樣態,以示范效應發揮為目標取向,探究企業在知識共享、成員協同方面的效能發揮。

本研究基于以上應然邏輯,形成了產教融合型企業成效評估框架(見下頁圖1),為指標設計搭建邏輯層次,以期后續通過德爾菲法與層次分析法對其進行修訂與賦權,推動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評估體系的完備化、專業化、系統化。

三、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的評估內容及指標確立

(一)評估指標的修訂過程

本研究據此梳理并形成初步評估指標體系,通過德爾菲法修訂指標,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對其賦權。在指標提取和初步構建的基礎上,采用德爾菲法進行兩輪專家咨詢,發放詢函問卷13份,邀請符合納入標準的專家對我國企業參與產教融合評估指標進行兩輪咨詢。根據第一輪專家咨詢結果,綜合指標篩選標準和專家修改意見后形成第二輪專家咨詢問卷,再綜合專家意見進行修訂。其中,專家權威系數為0.84>0.70,德爾菲法的第一輪W為0.216,第二輪W為0.286,協調程度P<0.01。專家具備較高的權威程度和意見一致性。通過層次分析法對評估指標進行權重計算,確保每個指標的權重合理性和科學性,從而構建最終的評估內容及指標體系。參與本輪層次分析法打分的專家需與德爾菲法中所選專家基本一致,從而保證評估指標體系的合理與公正性。為避免專家對因素進行兩兩比較時出現自相矛盾的現象,另進行一致性檢驗,通過MATLAB軟件計算準則層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 =6.2206,一致性指標CI為0.4412,隨即一致性比率CR為0.04<0.10,認為層次分析的結果有滿意的一致性,即權重系數的分配是合理的。同時,對蘇錫常地區多家企業及相關部門進行訪談座談與走訪調研,以挖掘可行度高的評估指標。前期調研選取了蘇錫常地區共33家產教融合型企業、1家產業技能實訓中心及5個縣市級發改委部門,對相關負責人員進行訪談與實地調研,形成了9萬余字的訪談文本。通過調研,收集了企業在產教融合建設中的實際訴求和發展困境,為評估指標的提取和體系構建提供了豐富的基礎數據。

(二)評估指標的修訂結果

通過文獻研究、理論梳理及訪談調研對指標進行歸納與分析,初步構建了我國產教融合型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評估指標體系,共含一級指標7個、二級指標26個、三級指標73個。經過兩輪德爾菲法,一級指標均值高低依次是學生聯合培養、員工培育支持、技術科研聯動、產業行業引領、示范溢出效應、管理機制創新,除“示范溢出效應”外,一級指標均值均在4.27分及以上,所有指標標準差均小于1,變異系數在0.21以下。相較于第一輪,第二輪德爾菲專家法咨詢中,專家對一級指標的合理性意見一致性更高,其中對“學生聯合培養”達成極高一致性。二級指標中,均值較高的是技術成果轉化(4.82分)、課程與教材開發(4.73分)、學生培養行為(4.73分)、實習實訓平臺運行(4.64分)、專項經費投入(4.64分),絕大多數指標均值均在4.3分及以上。此外,第二輪中所有指標的變異系數均在0.25以下,絕大部分指標變異系數未超過0.15,指標整體具備較高合理性。就三級指標而言,均值較高的是技術成果轉化收益(4.73分)、帶教師傅管理制度(4.73分)、產教融合專項資金(4.73分)、清晰的合作規劃(4.73分)等。在兩輪德爾菲專家法咨詢中,均對變異系數在0.25及以上或均值在3.5以下的指標進行刪減或修改。兩輪德爾菲法專家咨詢后,評估體系已基本完善,形成了較為穩定和科學的產教融合型企業評估指標框架。通過反復的專家意見征詢和修訂,研究確保了每一層級的指標均具有較高的合理性、一致性和科學性。

(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評估指標權重確定

首先,建立遞階層次結構與判斷矩陣。通過前期構建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的評估指標體系,本文將“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設為目標層。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產教融合型企業把控好“學生聯合培養”“員工培育支持”“管理機制創新”“科研技術聯動”“產業行業引領”“示范溢出效應”六個方面,也就是本層次結構的幾個準則層。要落實這六個方面,還需進一步考慮影響其實現的因素,按照各因素的相互關聯及隸屬關系,將其細分為20個指標(二級指標),設定為子準則層。為進一步方便執行與評估,又將子準則層細化為61個操作層(觀測點)。其次,利用MATLAB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和計算。層次單排序是指根據所得的判斷矩陣,計算本層次中與之有聯系的因素對于上一層次中某個因素而言的重要性次序的權值。這一過程主要利用公式AW=λmax W計算出每一個判斷矩陣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其中A為判斷矩陣、λmax為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W就是相應的特征向量、組成特征向量的每一個元素Wi即為所要求的層次單排序的權重值。據此,本研究基于13位專家的層次分析法問卷評分結果,計算出各指標體系的權重。就一級指標而言,權重從高到低依次為“學生聯合培養”“科研技術聯動”“員工培育支持”“產業行業引領”“管理機制創新”和“示范溢出效應”;二級指標中,權重較高的有員工隊伍結構優化、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研發平臺聯動、專業動態調整、學生培育行為等(見下頁表1)。

四、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評估的實施建議

(一)夯實評估層次維度,形成多鏈耦合機制

要搭建多維度的異質性評估隊伍,加強評估的科學性和客觀性。研究者、實踐者和決策者需要形成緊密協同關系,在明晰各自角色責任的同時做好有機聯動,充分收集產教融合型企業的申報材料、年度報告、座談記錄等資料,推動評估指標體系落地。評估實施中要進一步完善指標體系,以評估促實踐,形成多元實施主體隊伍。同時,應重視利益相關者對評估開展的監督作用,形成政府部門、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為主,社區代表、第三方機構為輔的評估實施梯隊,在明晰評估統一規范的基礎上,完善分工合作制度,促進各主體統籌協作,從而進一步發揮社會力量在保障產教融合質量中的作用,推動政府政策實現宏觀調控、行業企業落實教育經費以及職業學校有效運行的人才培養制度。

此外,產教融合型企業應響應產業發展與教育履行的多重期許,進行“從學生到員工”的人才鏈儲備,發揮“由內循到外環”的創新鏈效應,形成“從點到網”的產業鏈示范作用,從而形成“人才—創新—產業”的閉環,實現產教融合的多螺旋式長效發展。首先,企業應適時調整內部管理架構和人員職責分工,通過提升人力資源儲備和創新激勵機制,增強微觀主體的內生動力,降低因職責過重、獲得感不足而導致的人才流失風險,從而提高產教融合的實際效果。一方面,企業應著重關注學生培育,強化企業師傅參與、實習實訓的實地指導以及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彌補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間的差距;另一方面,企業應積極優化員工隊伍結構,通過技能競賽、學歷提升、技能培訓等措施,推動員工素質的持續提升與發展,確保企業在人才培養和儲備方面形成長期的、穩定的保障機制。其次,應關注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創新效能,如結合相關政策引導并激勵企業實現知識的生產轉化、技術革新和產品開發。同時,企業作為生產主體,其在產品生產、教育之外的品牌效應、示范效應與外部輻射作用極為重要,產教融合真正落地依賴產業鏈企業的持續發力和教育協同。因此,需要發揮職教集團在推進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過程中的紐帶作用,建設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落實“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政策[30],從而形成“學校強化教學培育、企業落實認證培訓、產業發揮示范作用”的多鏈耦合機制。

(二)建設評估保障體系,推動示范企業建設

評估保障體系建設需要借鑒國際經驗和地方舉措,加強評估工作的有序性、可持續性和全面性,如英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涉及教育質量、領導與管理等外部督導評估以及學校等主體的自我評估。產教融合型企業可在企業內部開展自我評估,形成健全的產教融合質量評估部門,在形成專業自評報告、明晰自身產教融合開展成效的同時,為外部督導評估準備檢查材料,以較高的運作透明度確保外部檢查過程可供審查。

此外,產教融合示范型企業需持續帶動中小微企業成長,實現鏈主協調、鏈核協作、成員協同的新格局,使鏈長、鏈主、鏈核同向發力,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31]。在評估內容上,可依據指標權重調適其分布層次。本研究中,一級指標從高到低分別為學生聯合培養、科研技術聯動、員工培育支持、產業行業引領、管理機制創新和示范溢出效應。可以發現,產教融合工作的重點仍是人力儲備和技術創新。據此,可嘗試“以評促企”,發揮評估的實踐指導作用,引導企業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參與專業動態調整,及時促進學校的培養方案、師資力量和資源設施與企業的用人需求相契合,避免人才培養和勞動力市場之間的脫節。

產教融合型企業需積極進行轉型升級,回應教育體系的數字化轉型、產業行業的輻射擴散,而非停留在淺層次教育參與階段。在區域層面,可召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經驗交流現場會,在全國和省域層面推介有關地方、學校和企業的經驗做法,形成系統化推廣體系,發揮產教融合的“頭雁效應”[32]。此外,可在企業科研建設的基礎上夯實技術產業地位,探索海外工廠、國際合作業務員、海外人才培育的創新模式,以增強企業的區域引領性、行業示范性和國內外影響力。

(三)加強資源整合效力,助推聯合體實體化

首先,對產教融合型企業的深化評估也是錨定其核心優勢資源的過程。加強企業及區域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有利于促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可持續發展。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需要建立周期化的評估機制,充分發揮評估后的實踐價值和指導意義。政府可以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政策和資源的分配,進一步支持聯合體的發展。社會也可以根據評估結果,判斷聯合體對職業教育改革和經濟發展的貢獻,從而提高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社會認可度[33]。

其次,完善用工機制、利益分配機制和運行管理機制,形成產教融合保障體系。就企業內部而言,可參考評估指標體系,加強管理機制創新。樹立清晰的合作目標與規劃,獨立設置分管部門,明確專職人員的職責架構,對產教融合工作進行專項經費投入,完善合作經費管理、帶教師傅管理、實訓基地建設管理的運行制度,從而加強產教融合運行的專項性。就企業外部環境而言,要在職業教育政策文件中明確職業學校和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邊界,以防范職業學校和企業非法攫取政府利益的機會主義行為[34]。同時,企業間應形成統一的準入標準和行業規范,避免員工更換單位帶來的成本內耗和勞動技能流失,深入完善聯合體中各主體在產教融合中的產權關系、用工協調、利益分配和成果共享機制。

最后,創新行業產教聯合體實體化建設,強化市域產教聯合體合作機制,打造交流共享機制。一方面,可進一步推動行業內部的協作和資源共享,提升整體競爭力。例如,實時更新和發布產業行業動態、企業需求和人才供給等信息,反映產業需求變化,指導職業院校調整培養方案。同時,遵循權責對等、互惠共贏、公益性與經濟性兼顧原則[35],搭建起信息共享機制。通過鼓勵市域產教聯合體實現自主經營、獨立核算,幫助各成員主體更清晰、準確地分析和預測參與聯合體建設工作以及相關項目的投資回報率,打消其投入資金資源的后顧之憂[36]。另一方面,可探索“技術人才外包”“技術人才引進”“基礎技工引流”“訂單人才培養”等合作模式,從而減少企業的用人培育成本,切實消除學校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的隔閡。

五、結語

產教融合是多方主體跨界合作的復雜系統,需要校企雙方共同建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這一合作不僅需要相互的認可和支持,還需要在適當的契機與動力的推動下形成深層次的共生關系。通過耦合效應的視角,可以更加深入地觀察校企共生關系的強度和質量。其中,對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的系統評估,不僅有助于企業優化其參與產教融合的策略,明確其長期發展規劃,強化其在區域和行業內的示范帶動作用,也能夠為職業院校、行業協會等主體提供對企業經營樣態的了解,推動校企雙方創新產教融合模式,提升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與企業需求的匹配度。此外,從政府層面看,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成效的系統評估為宏觀調控提供了重要依據,有助于政府在教育規劃、經濟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更為積極的協調和監管作用,確保產教融合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基于三鏈耦合的理論框架,探討了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的應然理路及評估的實施步驟,構建了一套具有理論支撐和現實價值的評估指標體系。

本研究的指標提取主要基于長三角地區企業的實地調研,因此,未來研究應進一步考慮評估指標的普適性和針對性。結合產教融合型企業所處的產業鏈、行業特征、企業規模、所有制結構等多維因素,動態調整并完善評估體系,使之更加全面、系統,適應不同類型產教融合企業的特定需求。通過不斷優化和實踐,這一評估體系將為推動產教融合的深化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參考文獻]

[1]王雨柔,冉云芳,丁映月,等.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政策的問題透視與優化路徑——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22):38-45+55.

[2]冉云芳,周芷瑩,潘逸.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型企業的研究回顧與展望[J].教育與職業,2024(8):15-22.

[3]朱鐵壁,張紅霞.產教融合成熟度評價及對策研究——結合五省15所高職院校評價結果的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22(9):86-95.

[4]陳新民,高飛,張朋,等.資源整合視角下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績效評價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2):155-162.

[5]谷麗潔,蔡小娜,郭海龍.產教融合型專業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職教論壇,2022(12):107-112.

[6]薛壽芳,呂路平.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的成效評價和路徑優化[J].中國高等教育,2022(20):59-61.

[7]劉曉,段偉長.產教融合型企業:內涵邏輯與遴選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4):9-14.

[8]滕穎,王利華.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的現實要義、動因與關鍵點[J].教育與職業,2020(1):13-19.

[9]吳學仕,田育蜜,許新,等.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型企業遴選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職教論壇,2021(6):148-153.

[10]向羅生.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第三方評價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1(2):49-53.

[11]姜澤許.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職教論壇,2018(5):34-39.

[12]FESTING M,SCHFER L,SCULLION H.Talent management in medium-sized German companies:an explorative study and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3,24(9):1872-1893.

[13]MAKARIUS E E,SRINIVASAN M.Addressing skills mismatch: utilizing tal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o enhance collaboration between companies and talent suppliers[J].Business horizons,2017,60(4):495-505.

[14]楊勇,肖偉偉.城市人才生態系統運行機理與政策仿真研究[J].科學學研究,2023,41(7):1197-1210.

[15]PHAM L,DANG Q.“Value flows” between talent and their networks: 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graduates working in Vietnam’s emerging econom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21,33(11):2285-2315.

[16]楊志勇.基于創新鏈模型的創新鏈管理研究——硅谷經驗及對中國企業的啟示[J].商場現代化,2006(31):183-184.

[17]姜興,張貴.京津冀人才鏈與產業鏈耦合發展研究[J].河北學刊,2022,42(2):170-176.

[18]趙晨,林晨,高中華.人才鏈支撐創新鏈產業鏈的融合發展路徑:邏輯理路、中美比較以及政策啟示[J].中國軟科學,2023(11):23-37.

[19]蔣菲,郭淼磊.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四鏈融合”發展的理論邏輯、現實困境及對策審思[J].大學教育科學,2023(5):76-84.

[20]張弛.高等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四鏈”邏輯建構——基于經濟與教育的論域考證[J].職業技術教育,2019(7):6-13.

[21]倪君,劉瑤,陳耀.“兩鏈融合”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系統優化[J].區域經濟評論,2021,49(1):97-104.

[22]周雪亮,張紀海,韓志弘.創新鏈驅動的科技園區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發展模式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 2021,38(6):105-112.

[23]許海云,王超,董坤,等.基于創新鏈中知識溢出效應的產學研R&D合作對象識別方法研究[J].情報學報,2017,36(7):682-694.

[24]劉婧玥,吳維旭.產業政策視角下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路徑和機制研究: 以深圳市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5):106-114.

[25]Hirshman, A. O.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87.

[26]Stevens, G.C. 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mp; Materials Management,1989(19):3-8.

[27]游振華,李艷軍.產業鏈概念及其形成動力因素淺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1,25(1):100-103.

[28]吳曉波,吳東.論創新鏈的系統演化及其政策含義[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8(12):58-62.

[29]趙晨,林晨,高中華.人才鏈支撐創新鏈產業鏈的融合發展路徑:邏輯理路、中美比較以及政策啟示[J].中國軟科學,2023(11):23-37.

[30]李紅.構建“四鏈互通”產教融合新框架 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J].中國高等教育,2022(19):59-61.

[31]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課題組,曲永義.產業鏈鏈長的理論內涵及其功能實現[J].中國工業經濟,2022,40(7):5-24.

[32]冉云芳.推動“頭雁效應”外,為產教融合賦能還應做什么[N].中國科學報,2023-07-04(3).

[33]陳姜媛,安冬平.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任務型組織的理論分析框架[J].教育與職業,2024(1):37-43.

[34]潘海生,程欣,孫青.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契約治理現代化探析[J].教育與職業,2020(15):5-12.

[35]張文.產教融合實體化運作的價值、原則、模式及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2(9):36-43.

[36]涂凱迪,李偉.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政策起點、現實難點和破解重點[J].教育與職業,2024(14):22-29.

猜你喜歡
成效
原州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效
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主要工作及成效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討論法應用的實效性
成縣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的新舉措新經驗新成效
青年時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1:43:42
談遼西凌源地區封山育林工作的主要措施
羈押必要性審查的實踐應用探討
創新教育理念,有效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成效
計算機技術應用于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的必要性及成效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三级在线| 国产不卡在线看| 国产三级成人|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一级片|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黄色网在线| 婷婷亚洲最大|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成人在线天堂|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久|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欧美天天干|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91在线视频福利|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午夜啪啪福利|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久久综合婷婷|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a|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日本欧美精品|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国产大片| 91无码网站|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午夜欧美在线| 四虎永久在线|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韩国福利一区| 亚洲小视频网站|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毛片久久久|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永久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