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紀元。75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中國發生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高度概括了新中國成立75年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
一組組有力的數據和鮮活的事例,記錄著75年來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至今,中國經濟總量從600多億元增長到超過126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223倍。中國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以及外匯儲備第一大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增長到78.6歲;中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醫療保障網絡、養老保險體系。
——按照世界銀行標準,中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中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實踐之一”。
——75年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新中國從被西方世界拒之門外到與全球183個國家建交,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從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注入了中國力量。
—— 75年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經過75年的艱苦奮斗,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展開壯美畫卷并呈現出無比光明燦爛的前景。”
國際社會普遍對新中國成立75周年給予積極評價。多國政要和國際組織紛紛表示,75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全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愿意繼續與中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本期“學‘習’進行時”欄目刊文《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圍繞以“四個必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愛國統一戰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英雄模范為榜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三個維度,對習近平主席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進行了深刻解讀。專家稱,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以中國之路應對世界之變、以中國之治昭示人類文明新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
中國與歐盟是世界上兩個重要的經濟體。中歐人文交流是中歐關系的重要基石。在這一背景下,2018年中國駐瑞士大使館和瑞士德科集團共同發起中歐人才論壇,這是中國與歐洲在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2019年以來,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和瑞士德科集團建立了“雙年在北京,單年在歐洲”的合作辦會機制。論壇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五屆,在加強中歐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和良好的國際反響。
2024年10月15日,以“共享、共生、共贏——以厚植中歐傳統情誼 擴大人才合作交流”為主題的中歐人才論壇將在北京舉辦。本期“今日視點”欄目刊發大型專題——《共享、共生、共贏——中歐人才交流與合作》,以大量篇幅和濃重的筆墨,對論壇在推動雙方諸多領域交流與合作、共創互利共贏局面進行了深入報道。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我們共同祝愿偉大祖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