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村青年網紅在鄉村振興中起著示范引領的重要作用,但新媒體平臺的開放性和鄉村青年網紅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參差不齊,制約了鄉村青年網紅作用的發揮。結合鄉村青年網紅特點,高質量可持續助力鄉村振興需要從思想保障、技術支撐、隊伍建設和環境構建四個方面著手,即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鄉村青年網紅的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開展鄉村青年網紅科學技術培訓,培養鄉村青年科技人才;挖掘和培育鄉村青年網紅,讓他們成為一支服務鄉村振興的帶頭人隊伍;營造鄉村大好環境,讓鄉村青年網紅愿意扎根農村。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青年網紅;助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17-0043-04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落實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要求,堅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啟動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進”。我國農村地區土地資源總量巨大,但地域差異較大,各地均需探索適合各自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從當下農村主要人員構成來看,依靠鄉村青年網紅來助力鄉村振興是當前較適用的鄉村振興創新之路。
鄉村青年網紅“是指以農村原生態地理風貌、風土人情、美食特產、民俗文化等為素材進行短視頻創作,并因此受到粉絲追捧的一類群體”,他們“多生于農村、長于農村、熟悉鄉村生活點滴,短視頻內容大多展現原生態的鄉野生活樂趣、淳樸自然的鄉村景象”[1]。隨著新媒體從城市走向農村,鄉村青年在政策、資源、技術等多方面支持下,實現了自身與鄉土文化傳承、鄉村文明發展、鄉村文藝創新的同頻共振。他們具有鄉土情懷、超前眼光和創新精神,因此在推動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文化振興、鄉村人才振興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但從抖音、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來看,部分鄉村青年網紅受教育水平偏低、趨利性太強、道德滑坡等主客觀因素影響,團隊發展進入瓶頸期,粉絲從喜歡到厭惡,團隊被迫解散等問題頻有發生。因此,在新時代思考如何讓鄉村青年“網紅”進階“長紅”進而可持續高質量助力鄉村振興的策略,是實現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要求。
一、思想保障: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有擔當有社會責任感的鄉村青年網紅
鄉村振興戰略是“三農”工作進入新時代黨中央提出的一個重要戰略,“鄉村振興不能只盯著經濟發展,還必須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重視農民思想道德教育?!盵2]鄉村青年網紅作為當前走在大眾視野最廣、影響力和傳播力最強的現代新型農民,在農民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領價值。
結合當下中國農村實際,鄉村青年尤其是青年網紅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從當前鄉村青年網紅及其作品來看,他們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網紅進入了團隊時代,且這種團隊多是由親朋好友或者家族成員構成。這種背景下網紅更多考慮的是團隊的利益和流量,鮮少主動思考團隊是否應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因此團隊在收獲一定流量和粉絲后便進入直播帶貨隊伍,甚至有些人的目的就是奔著直播帶貨掙錢而來。進入直播帶貨后,在利益驅使下,部分鄉村青年網紅(如小六視野)出現對產品質量把關不嚴、不講信用等現象,最終被粉絲和平臺拋棄,更有甚者為了賺取更多差價有意壓低收購農產品的價格。凡此種種,表明部分青年網紅在利益的驅使下缺乏社會責任感,缺乏從大局角度思考自身在鄉村振興中的角色定位,限制了在鄉村振興上的帶動作用、示范作用的發展。第二,鄉村青年網紅受教育程度、個人素質參差不齊。直播中,有的青年網紅為賺取流量,道德敗壞,嘩眾取寵與粉絲對罵,或與其他網紅惡語PK,線上線下造成的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網紅的思想道德素質有待提升。第三,從當下鄉村青年網紅的短視頻作品內容來看,多是以追求流量為目的,內容大同小異,給觀眾展示的多是些吃喝玩樂、推廣產品廣告等畫面,甚至個別青年網紅還宣揚“重男輕女”等封建落后思想,純粹展示鄉村淳樸民風、優良鄉村美德、民俗文化等的內容越來越少。《互聯網信息中心第50次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了9.62億、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了7.16億。從年齡結構來看,截至2022年6月,20—49歲網民占比高達56.6%[3],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既是鄉村振興的見證者也是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因此短視頻所宣揚的價值觀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價值取向。綜上所述,此背景下加強鄉村青年網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前鄉村青年網紅多是“80后”“90后”“00后”,他們大多數是在城市打拼后隨著新媒體到來繼而選擇返鄉拍短視頻并收獲大量粉絲進而成為網絡紅人的鄉村青年,由于有之前在城市打拼經歷,他們在思想認知方面較之一般農民有較大差異,故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注重傳統手段也要有所創新。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依靠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因為“無論革命還是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于農民問題是通過政策和策略來解決的,是通過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落實的”[4],在鄉村最了解政策和策略的就是鄉村的基層黨組織。因此當下鄉村的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不僅要帶頭勤勞致富、助力鄉村振興,還要努力做好青年網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在鄉村加強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教育活動,讓每一個鄉村青年網紅了解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深刻內涵以及最新的相關政策,了解自己在鄉村振興中的角色、作用和價值,進而引導青年網紅自覺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和標準來提升自己,最終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合格的、可靠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另一方面,對鄉村青年網紅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結合經濟工作去做,又要采取農民群眾能夠接受的、喜聞樂見的形式”[5],即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采用傳統的組織集中學習培訓班、發放鄉村振興宣傳冊、畫鄉村振興宣傳壁畫、掛標語等傳統常用的宣傳教育手段,也可采用短視頻+直播的新媒體方式進行鄉村振興戰略宣傳,讓鄉村振興戰略真正深入到鄉村青年網紅的腦和心,提升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進而真正從行動上為鄉村振興助力。
二、技術支撐:開展鄉村青年網紅科學技術培訓,培養鄉村青年科技人才
鄉村振興,最為突出、最為重要的意義就在于要使鄉村生產生活方式實現質的飛躍,實現質的飛躍離不開科學技術的不斷推進,需要讓科技賦能鄉村建設,以科技紅利造福鄉村振興[6]。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指出要“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先進農機研發推廣”。關于農業科技、先進農機等研發,農民均是直接參與者,在當前農村,鄉村科技振興的主要依靠力量是青年,而鄉村青年網紅不僅是培養鄉村青年科技人才的著力點,也是讓他們具備新時代農民基本素養—科學素養的必然選擇。不管是從鄉村青年網紅自身發展,還是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角度來看,提升鄉村青年網紅的科技意識和科技素養都有重要實踐意義。首先,從鄉村青年網紅的成長經歷來看,他們早期多數是通過自學、師徒結對等方式獲取的關于視頻剪輯、攝影等媒介方面的基本技術來進行短視頻創作的,并未經過系統培訓,對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能了解并不是很深;同時由于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對相關的專業核心知識學習和掌握起來也比較困難。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數字化+鄉村振興時代的到來,媒介技術更新速度較快、粉絲的需求也有所變化,如果他們還是采用以往的技術進行短視頻創作,既會被時代所淘汰也難以適應受眾的需求,假以時日這部分青年網紅勢必會被網絡、粉絲所拋棄,更難說為鄉村振興助力。其次,從各大短視頻平臺鄉村青年網紅短視頻的播放量來看,現在短視頻播放量較之以前也出現了下降,導致部分鄉村青年網紅短視頻創作也進入了瓶頸期,他們迫切需要對該職業、該業態以及未來發展走向進行重新審視,找到更適應時代、社會、受眾需求的出路。最后,從鄉村振興來看,鄉村青年網紅的科技意識、科技素養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尤其是科技振興的實施。眾所周知,現在大部分堅守在農村的農民不SCnqTBKJkejxWPDGqEoB2w==僅年齡偏大,而且在生產生活中主要使用的依然是傳統農業工具和方法,對學習和利用新技術從事農業生產生活的主動性、積極性并不高,科技意識、科技素養均較低,既阻礙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更制約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建設。因此,長遠看需要從活躍在農村的青年群體著手,將鄉村青年網紅作為農村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突破口。
從培訓方式來看,首先,要結合鄉村青年網紅的特點,采用鄉村青年網紅易于接受和方便的培訓方式進行培訓,如,可以采用“短視頻+直播”、虛擬仿真等靈活多樣化的線上方式進行鄉村青年科技人才培訓,尤其是前沿性科學技術、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的學習與推廣等,能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要充分發揮地方性院校的作用,采用校地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下培訓,如,根據地方鄉村青年網紅、地方農業科技、鄉村振興等的需求,利用本地的職業技能學校、高校等開設專業課程進行集中的、周期性的針對性學習與培訓,解決“短視頻+直播”等線上培訓不利于深度溝通與交流的弊端。最后,還可以采用打造和引進在鄉村青年網紅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科技人才、新產業新業態領跑者,搭建相應的持續性溝通交流學習平臺,讓他們深刻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進而提升鄉村青年網紅的科學素養、科技意識,讓科技價值更好賦能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振興,讓鄉村青年網紅不僅僅是線上網紅,更是線下懂科技、用科技、推廣科技的鄉村青年科技網紅。
三、隊伍建設:挖掘和培育鄉村青年網紅,讓他們成為一支服務鄉村振興的帶頭人隊伍
2022年11月,國家鄉村振興局、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鄉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建立和完善鄉村工匠培育機制,要挖掘培養一批鄉村工匠,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重要人才支撐。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開展農村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實施青年人才開發行動”。不管是鄉村工匠培育項目還是農村創業帶頭人培育項目,主要目標均是把他們培育成鄉村振興的帶頭人,讓他們更好發揮骨干作用和示范引領作用,因為“求同是農民群體的社會心理特征之一,農民在社會生活中,通常有著追求與他人相同或相近的動機取向,且求同有追求與周邊的人保持相同的努力”[7]。因此挖掘和培育鄉村青年網紅成為鄉村振興帶頭人,更好地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骨干和示范引領作用,既適應國家政策又符合農民群體的社會心理特征,對實現鄉村振興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也能激發廣大鄉村青年網紅創新創造活力,更能吸引帶動更多青年加入鄉村振興隊伍中。
當前農業農村都在著手鄉村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著不足:一方面,從現有培育項目來看多著重于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的培育,從全方位、全方面進行鄉村振興帶頭人的培育項目較少。鄉村振興是一張“全局圖”,要畫好這張圖,不僅需要產業振興帶頭人,也需要其他方面帶頭人。另一方面,從培育對象選擇和評選標準來看,多是從農副產品銷售數量出發、擁有多少粉絲流量等方面來考慮,而對不樂于直播帶貨僅宣傳鄉村好風尚、真實“三農”生活、地方特色、人文特色等青年網紅較少涉及,同時培育對象每年均沒有多大變化。從長遠來看,既不利于流量較低的青年網紅、不直播帶貨的青年網紅積極性的提高,也不利于鄉村的全面振興。因此,可以抓住各地推出的(如鄉村工匠、鄉村創業帶頭人等)培育項目,將鄉村各行各業的青年網紅作為培育主體,同時完善豐富鄉村振興帶頭人隊伍,讓他們更好地為鄉村振興服務。
從鄉村青年網紅中選優培強是培育鄉村振興帶頭人最有效、最便捷的著力點,因為他們對農村現狀、農業現狀、農民心態、當地風土人情、民風民俗等更了解。對鄉村青年網紅進行培育既要符合當地實際和他們的特點,也要采用他們喜歡的、易于接受的培育內容、方式和方法。第一,培育內容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要通俗易懂且要側重實踐性。通過一定的理論學習能提高他們的理論素養,對“三農”、鄉村振興戰略有更為全面的、科學的認識進而樹立大局意識。但因為教育程度的限制,理論性的東西要更貼近生活且通俗易懂,多講案例,才能循循善誘從而激發起農民的興趣。他們更注重內容的實踐性,即哪些內容、哪些經驗對我現在或將來實用。但是在“宣傳好的典型時,一定要講清楚他們是在什么條件下,怎樣根據自己的情況搞起來的,不能把他們說得什么都好,什么問題都解決了,更不能要求別的地方不顧自己的條件生搬硬套”[8]。第二,培育方式可采用“集中+分散”“線上+線下”相結合和“專家+青年網紅”等定向精準需求的師徒結對靈活多樣化的方式進行。第三,培育后要建立健全鄉村振興帶頭人人才庫,人才庫要實行動態調整。在培育對象選取上首先要尊重自愿原則,通過推薦和自薦相結合的方式,不能僅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選取青年網紅作為培育對象。其次,培訓對象也要多元化,既要選擇為當地經濟發展作貢獻多的青年網紅即直播帶貨能人,也要選擇善于傳播當地鄉風、鄉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青年網紅,完善鄉村振興的培育鏈條。同時納入鄉村振興帶頭人才庫,每三年實行動態調整,這樣既能避免一個網紅被重復培育,也能培育和挖掘更多的鄉村青年網紅成為鄉村振興帶頭人,進而更好地為鄉村振興服務。
四、環境構建:營造鄉村大好環境,讓鄉村青年網紅愿意扎根農村
鄉村振興要依靠青年農民,就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制定激勵政策讓他們能安心扎根農村,以旺盛鄉村振興的生命力,同時也是真正實現鄉村振興的基本前提。從現有的鄉村青年網紅來看,一些鄉村青年網紅在家庭經濟條件改善之后,就逐漸在城市買了房,向城市聚集定居和生活,成為城市中的一員,“離土又離鄉”。這一現象不僅影響鄉村振興的勞動力供給,也會對鄉村振興的鄉村社會信心產生一定的沖擊。因而,實現鄉村振興,需要有效應對部分鄉村青年網紅“離土又離鄉”帶來的挑戰,需要解決鄉村青年網紅愿意回農村、農村能留得住他們的問題。
農村要實現留得住、能留住鄉村青年網紅并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第一,必須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建設。多數鄉村青年不愿長久扎根農村是由于農村居住環境、發展空間、基礎設施等與城市有著顯著的差距。因此,只有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和提升,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能力,縮小與城市的差距,農村才可能留得住他們。第二,制定并落實對鄉村青年網紅愿意服務“三農”、扎根“三農”的激勵政策,提升他們的動力。如,與鄉村青年網紅進行深度會談,解決他們的顧慮,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給予扎根“三農”的鄉村青年網紅提供政策傾斜、資金、技術等幫扶措施;各地在農村地區投入的項目也可優先考慮長期扎根農村的鄉村青年網紅團隊;在農村積極打造建設新職業新業態,增強他們扎根農村、在農村發展的后勁。第三,引導當地的鄉村青年網紅參與鄉村治理建設,根據他們的主觀意愿、積極性、參與度,合理吸納他們進入村委會和村黨委以及成為村里面的儲備干部,激發他們扎根農村、服務農村的熱情。第四,挖掘和宣傳鄉村青年網紅扎根農村、助力鄉村振興的先進典型,講好他們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的故事,并以短視頻、直播、面對面訪談、開表彰大會等形式將他們的優秀形象在全社會廣泛傳播,借助文旅資源、公益平臺等,積極宣傳他們的故事,凝聚和弘揚社會正能量,營造農村有為、農村可為的良好社會大氛圍。
鄉村青年網紅是新階段鄉村振興的重要依靠力量,鄉村青年網紅分布于全國各地農村,涉及農村民風民俗、美食特產、鄉野樂趣、農業生產等各領域,由于受教育程度、科學素養、專注領域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在具體探索鄉村青年網紅高質量可持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時既要適合當地和鄉村青年網紅的具體需求,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要適時根據主客觀環境變化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 李鎵,李旋.鄉村振興背景下三農“網紅”的自我形象與身份標簽[J].東南傳播,2023(4).
[2] 習近平2022年3月6日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的講話[EB/OL].(2022-03-06)[2024-04-12].https://www.gov.cn/xinwen/2022-03/06/content_5677564.htm.
[3] 第50次《中國互聯網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發布[N].光明日報,2022-09-01.
[4] 李德芳,楊素穩.中國共產黨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4.
[5] 萬里.萬里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
[6] 程小慧.背景、價值、路徑:青年科技人才賦能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探微[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16).
[7] 陸益龍.農村社會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84.
[8]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6-317.
[責任編輯 衛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