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3年到2024年,新質生產力已經從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詞匯變成兼具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的發展共識。
理論強,方向明。
新質生產力的理論研究持續深化。在“新質生產力”概念提出后,學界從基本界定、理論淵源、生成路徑、功能作用等角度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化的研究和剖析,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
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步履不停。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2024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就,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0%。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6%;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穩中有進的成績得益于新動能的加快成長、新業態的不斷涌現和新消費的快速增長。
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質態對于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的正向推動作用充分體現。2024年服貿會就是一個很好的觀察窗口。在這里,能看到新技術對于新業態的加持,高水平設計成就展集中展示了我國服務貿易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最新成果,以及京津冀等區域合作最新成就;在這里,能看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成果,主賓省四川和海南圍繞優勢產業領域展示航天衛星、信息技術、中醫藥等發展新成果以及自貿區發展新政策;在這里,還能看到新質生產力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與融合,新質生產力與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業、現代農業等均實現融合發展。
人心齊,底氣足。
發展經濟要乘勢而上。經過75年的艱苦奮斗,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展開壯美畫卷并呈現出無比光明燦爛的前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承載著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一步慢,步步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和迫切要求,需要我們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銳意進取,向新而行。
完成目標需干字當頭。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更大程度、更高水平、更可持續地發揮新質生產力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還需進一步畫好政產學研的創新同心圓,畫好區域協調的發展同心圓,畫好團結一心的奮進同心圓。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面對未來必定存在的艱難險阻、可能遇到的風高浪急,我們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胸懷強國之志,錘煉強國之技,勇建強國之功,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