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準格爾旗立足科技創新,以“科創+”的戰略思維引領推進生態修復、資源高效利用、新質生產力培育、鄉村振興四個方面的建設與發展,破解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桎梏,在發展與資源、環境三者良性互動的實踐中探索出獨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奏響了高質量發展的脈動強音。
打好“生態牌”修復傷疤重塑綠水青山
沿著準能綠色礦山公園前行,滿目蔥翠,曾經的采礦區鋪上了綠色的“地毯”,植被覆蓋度由不足25%提高至80%以上,植物由10多種增加至240種以上。從準能綠色礦山“生態瘡疤”到“綠色新顏”的轉變中,可以窺見準格爾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堅守。
近年來,準格爾旗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
資源開采中探索形成“采—復—農—園”協同發展模式。準能集團對采后礦山進行高標準的生態治理修復,出色完成礦區綠化復墾及生態修復工作,建立形成礦區生態保護體系與能源經濟體系共贏良性機制,為在產礦山提供了綠色協同可持續發展的新方案,獲評全國綠色礦山科學技術重大工程一等獎。
全面推進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庫布齊沙漠“光伏長城”科技創新示范項目已完成指定地塊影像和數據圖形處理,形成“光伏+治沙+農林+旅游”和“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發展模式,實現向光要電減排、向沙要綠固碳、向綠要地增效。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還帶來經濟和社會層面的效益。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2022年完成庫布齊-毛烏素沙漠沙化地綜合防治重點項目(一期)3.5萬畝。以“三北”六期工程建設為契機,在庫布齊沙漠布局建設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推動建設容納50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風電光伏治沙項目,其中庫布齊400萬風光基地項目,總投資198億元,風電裝機規模120萬千瓦、光伏裝機規模為280萬千瓦,已完成場平1.5萬余畝、打樁18.5萬根、安裝支架5600余套;規劃建設100萬千瓦“建光伏長城”項目。2024年計劃新建79座攔沙壩工程。截至目前,完成生態植被建設20.6萬畝,其中林業生態建設6.6萬畝(灌木林平茬1萬畝、全旗范圍內主干道修枝撫育2.8萬畝、撫育山杏1.5萬畝、新建林果生產基地0.2萬畝、改良山杏0.1萬畝、義務植樹1萬畝);草原生態建設14萬畝,全部為一年生牧草。完成林業、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積22.3288萬畝,完成松林松材線蟲病普查74.15萬畝。
煤城拂去煤灰,一個個“疤痕”變成美景,訴說著“生態修復+”的新路徑,綠色也逐步成為準格爾的發展“主色調”。
念好“產業經”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在大路產業園內,碩大的全封閉高爐看不見一點火光。主控室內,碩大的顯示屏上生產設備的運行情況一目了然,工人通過電腦便能直接操作。
重工業“不重”了,是如今的準格爾給人的直接印象,從低端到高端,從傳統到創新的變化,也是準格爾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寫照。作為資源型城市,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示范區建設的必由之路。
以煤炭清潔化燃燒和高值化利用為方向,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出煤基納米碳氫燃料,形成的三項科技成果先后通過權威機構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均屬國內外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以煤炭清潔高效轉化利用為主要方向,以先進材料和智能裝備為重點拓展方向,圍繞未來煤炭清潔高效轉化與可再生能源耦合以及新興產業發展對戰略前沿技術、關鍵核心技術、顛覆性技術的需要,解決能源、煤化工領域重大科學問題,開展技術研發、中試示范驗證及產業化轉化,為煤制油戰略產業高質量升級發展奠定技術基礎。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已完成投資20.02億元,光伏場區施工和制氫站施工已完成。準格爾經濟開發區兩大產業園重點化工企業廢水零排放項目均已建設完工投運。
煤基納米碳氫燃料工業化制備工程示范項目,納米碳氫燃料應用各方向研究正在進行中,工業化制備工程示范項目正在籌備。露天煤礦邊坡智能交互式管控決策一體化平臺研發與工程示范項目,已開展現場取樣并加工成型,單軸壓縮及巴西劈裂試驗,完成現場查看鉆機并完成鉆機鉆進參數監測方案的初步設計等工作。年產2萬噸硅碳負極材料示范工程項目已備案,社會穩定評估、林地、文物勘查、安全預評價已批復。久泰與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綠色航油合作項目,已與技術提供方霍尼韋爾UOP公司簽訂技術轉讓合同,技術路線已確定,正在基礎工藝包設計、可研報告編制、配套風光氫儲項目選址等項目前期工作。
發展理念的轉變引領著現代化產業體系之向,準格爾的“產業圖譜”日漸豐富、厚重。轉型“大考”中,準格爾旗以亮眼的成績展現了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貌”,迎來由“弱”到“強”、由“傳統”向“新興”的躍遷。
做好“新文章”推動科技創新融合
從“創新引領資源型地區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建設主題來看,創新,是建設過程中的“主角”。
翻看項目清單,露天煤礦邊坡智能交互式管控決策一體化平臺研發與工程示范項目,已開展單軸壓縮及巴西劈裂試驗,完成鉆機鉆進參數監測方案的初步設計等工作;年產2萬噸硅碳負極材料示范工程項目,已完成備案且社會穩定評估、林地、文物勘察、安全預評價已批復。鄂爾多斯實驗室—準格爾中試基地7月份建成。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準格爾研發中心與準格爾旗—準能集團煤基納米碳氫燃料聯合共建重點實驗室積極推進中。建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發中心等平臺39個,其中國家級平臺1個、自治區級平臺38個。形成煤基納米碳氫燃料、萬噸級二氧化碳制芳烴、綠色航煤關鍵技術、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芯片用電子級高新硅基材料、硅碳負極材料等一批標志性科技成果。
這些成績的取得,原動力就在于創新。
發揮平臺聚才引才作用,以項目合作的模式柔性引進3名高層次人才,招聘優秀化工人才27名。著力打造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重點支持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的產學研活動及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人才團隊在我旗開展的科技項目,積極幫助申請上級科技專項資金,重點培養和打造標志性創新團隊。
準格爾旗牢固樹立人才“第一資源”理念,持續推進人才工作轉型,實施產才融合提升、人才載體提力、人才計劃提效、人才活動提勢、行業人才提質、人才生態提優等專項行動,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
鋪好“特色路”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現代化
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通過整合各類資源,強化要素保障,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在全區率先打造“鄉土味”農村物業管理模式,繪出一幅人居環境整治共建、共治、共享的美麗圖景,列入農業農村部公布的2023年度99個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名單中,屬鄂爾多斯市唯一入選旗縣。準格爾黃河大峽谷景區與黃河文化館特色文化旅游聲名遠揚,黃河稻漁生態觀光園和準能礦山生態旅游區獲評3A級旅游景區,準能礦山生態旅游區同時被評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發展特色,是準格爾旗加快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步。
在農牧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提升行動中,打造了農牧業優勢特色產業集聚區,在北部沿河十二連城鄉、大路鎮、小灘子村一線,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園,已建成三松萬畝科技園一期,五家堯智慧設施農業示范項目一期、二期工程進度已達85%,農商互匯供應鏈產業園投資近億元,已建成1億棒沙漠糯玉米生產基地、2000㎡氣調庫,楊子華種羊場已建成投產,每年可出欄1萬頭種羊,小灘子村100畝三松智能聯體溫室設施農業產業園、巨合灘100畝特色水產養殖園前期設計、規劃已完成,預計7月份開工建設;依托準格爾召鎮“風光農牧林”一體化項目打造鄉村振興發展示范園,目前已建成6兆瓦、3兆瓦兩個光伏發電項目、可容納3000頭牛的棚圈,萬畝紫花苜蓿基地已開工。
自示范區建設以來,準格爾旗不斷總結現有成果,爭取典型培育,被市級采納“用活用好‘千萬工程’經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圖景”“準格爾黃河大峽谷厚植生態底色文旅融合‘出圈’”“煤基納米碳氫燃料技術研發及應用推廣,再造新時代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新準能”3個典型案例,國能準能公司、中科合成油被授牌“鄂爾多斯市可持續發展示范點”。
近年來,準格爾旗綠色發展不斷加快,產業版圖不斷擴展,民生底色愈發鮮亮、創新活力持續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