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有待提升,存在就業平臺服務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公共就業平臺服務標準化不足等問題。為持續且有力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關鍵抓手在于持續增強“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的意識,并著重把握好四大路徑,即推進公共就業平臺服務標準化、促進就業平臺服務人員專業化、推進公共就業平臺數據信息化、豐富公共就業平臺的服務功能。
關鍵詞:就業 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 就業服務 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10-037-02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就業的重要性,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必須堅持貫徹落實好積極就業政策、就業優先戰略,促進更充分就業”。在就業指導與就業服務這一方面,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且各地區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增強“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的共識,積極開展就業服務工作,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1]。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具有長期性,涉及政策、人才隊伍、培訓教育、就業服務體系等多方面內容,也因此增加了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提升的難度,不可避免出現一些問題。
二、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作用分析
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發揮著重要的載體作用,使就業政策得以落實、促進就業創業的強有力載體,公益性服務主要是三方面內容,即用工指導、職業介紹、政策咨詢。與此同時,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是就業優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前沿陣地,能夠分析勞動市場中供需雙方意愿,在此基礎上協調匹配勞動力,使用人單位招人用人的需求、勞動者的就業意愿都得以有效滿足。在“十四五”時期,就業領域面臨較多挑戰與困境,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需要發揮更為全面和有效的作用,在就業服務中做好更多工作,正是因為如此,2gTEykwwGN/kQgA63pJ3UQ==現階段迫切需要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
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就業創業”“就業服務”,要求進一步實施好就業優先戰略,并對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所發揮的職能提出更高要求。詳細言之,在“十四五”時期,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所發揮的作用需要進一步增強,集中體現于三方面:一是,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需要進一步聚焦于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就業問題,認真實施好就業服務工作,并堅持打造就業服務質量提升工程和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二是,在互聯網時代,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信息化至關重要,比如需要實現公共就業服務業務的全程信息化,使就業服務更為標準和規范,并借助“不打烊”的信息化窗口更好地做好就業服務工作[2];三是,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需要實現公共就業服務的城鄉一體化,這一過程中既對就業平臺服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同時強調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建構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上一級職能部門要促進省、州(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的五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基于所需要發揮的三方面重要作用,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提升是應有之義。
三、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提升問題
目前來看,雖然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已經成為人社部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的共識,但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尚沒有顯著提升,就業服務的規范性、標準化、信息化都有待提升。更重要一點,即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提升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有三方面:一是,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人員隊伍存在不穩定、專業化水平不足的問題,以街鎮級最為明顯,導致就業服務工作出現斷層,難以保障就業服務質量。基層平臺人員在開展就業服務工作時,一方面是工作量不斷加大;另一方面是薪資待遇方面未有顯著提升,導致工作積極性有所降低,離職率升高。與此同時,基層平臺人員的專業水平不足,難以助力就業服務工作創新,難以給就業人員提供優質服務,原因之一是常態化專業培訓有所缺失,基層平臺人員難以得到有效的指導,不利于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二是,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存在不完善、不科學的問題,比如場地、設施方面受限,所應用的基礎服務設施較為陳舊,在應用“云電腦”過程中存在不足。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效果不佳,直接影響就業服務品質,業務辦理時間延長,也使人民群眾的辦事成本增加,難以獲得優質體驗。還有一點,即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數據信息化水平不足,一些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沒有健全有效的就業信息資源庫,未能使就業服務數據發揮最大效能。三是,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服務能力需要提升,且服務形式需要進一步豐富,當前一些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的就業服務不夠標準化,不完全具備便捷、規范、高效的特性。服務能力不足,表現在就業援助、就業登記、創業扶持、職業指導、技能培訓等方面,比如在“職業指導”,存在著“走流程、重登記、輕診斷”的情況,難以確保職業指導的成效。總而言之,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能力提升有一定空間,當前需要堅持從多個方面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
四、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提升的路徑
(一)推進公共就業平臺服務標準化
在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提升中,要堅持強調“服務標準化”,要有一套行之有效、規范標準的辦事流程。在推進公共就業平臺服務標準化的過程中,可著重落實好三方面舉措。一是,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需要精簡辦事程序,重點是優化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中的五大流程,即職業指導、就業登記、就業援助、創業扶持、技能培訓。以就業登記流程為例,關鍵之一是避免走流程,而是應該注重溝通交流,基層工作人員要充分明確人民群眾的期盼,詳細記錄就業登記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診斷”,以便在后續的職業指導、就業援助中提供針對性服務。二是,公共就業平臺服務必須嚴格遵守現有的政策文件和規范標準,對辦事程序進行科學精簡,尤其是在職業指導、就業見習、零工市場這些方面要有精簡且規范的服務流程,若各方面條件滿足,則可以考慮打造人民群眾“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點,從而提高公共就業平臺服務的便捷性、高效性[3]。三是,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接受人社部門的領導,要堅持增強組織力,并建立或完善“限時辦結”“服務承諾”“職責劃分”等制度,發揮好制度優勢。通過實現公共就業平臺服務制度化,可使得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動推進公共就業平臺服務標準化,比如更加規范就業信息采集,踐行“服務找人”原則和提供精準服務。
(二)促進就業平臺服務人員專業化
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時,就業平臺服務人員專業化始終是重要一環,必須持續促進就業平臺服務人員專業化,通過培訓教育活動幫助就業平臺服務人員提升專業素養。在促進就業平臺服務人員專業化時,主要有兩方面措施:一是,持續加強基層公共就業平臺培訓,且針對性進行專業化職業資格培訓,幫助就業平臺服務人員提高持證上崗率。比如現階段的就業服務領域中較廣泛應用大數據技術、“互聯網+”,一方面是有效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另一方面是對就業平臺服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出更高要求,且就業平臺服務人員需要改進服務質量。對于此,可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教育活動,比如“云電腦及就業平臺推廣”的培訓活動,在培訓活動中可以重點介紹云電腦的使用方法,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操作有效結合。“云電腦”的諸多功能可以覆蓋職業介紹、就業管理、創業服務、職業培訓、職業指導這些就業服務內容,并且因為有移動互聯網、互聯網的支持,所以能夠實現靈活辦公。二是,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人員配備要持續強化,比如可以公開招聘大學畢業生,促使就業平臺服務人員隊伍得以充實,在此基礎上要堅持加大培訓力度和整合加大培訓力度,還應該建立或完善就業創業培訓體系。通過認真進行培訓教育和創新培訓形式,相信可以培養更多優秀且專業的就業平臺服務人員,后續可以給有就業創業意愿的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服務,助力就業形勢的總體穩定。
(三)推進公共就業平臺數據信息化
在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中,就業服務數據始終都可發揮出重要作用。互聯網時代,就業服務數據信息化已經不再有困難。因此,應該從多方面推進公共就業平臺數據信息化,使就業服務數據在后續的就業指導、技能培訓、創業扶持、就業援助等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目前來看,較多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在推進公共就業平臺數據信息化中進行嘗試,積累了一些成熟經驗做法,值得推廣應用。比如應該著手建立就業信息資源庫,這一過程中主要是應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應用大數據技術時,發揮好數據采集與預處理技術、數據存儲和管理技術、數據處理與分析技術、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技術的優勢。基于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需要及時發布企業用工需求信息,為勞動者有效提供“風向標”,應該最大程度促進就業信息的共享與開放。再比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要充分利用好政府數據,在此基礎上對勞動者開展專業化、信息化的就業服務。對于大學生創業、困難人群就業的問題,除了應用好政府數據及推進公共就業平臺數據信息化,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還應該做好各方面的審核認證工作,務必讓好的政策惠及更多群體[4]。除此之外,后續要凸顯出“就業信息采集”的重要地位,強調“全服務用數據”,建成更為完善有效的就業信息平臺、就業信息資源庫,如此可以為勞動者精準推薦崗位信息。
(四)豐富公共就業平臺的服務功能
要進一步加強與完善對基層公共就業平臺的服務功能,使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在公共就業平臺服務功能的豐富中,可重點關注四點:一是,要堅持摸清就業需求,且實現常態化,結合實際需求建立起實名制臺賬,對勞動者進行分類分級,主要是依據“能力素質”“技能專長”這兩大要素,在此基礎上提供針對性的求職技巧指導;二是,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特色產業進行跟蹤分析,動態掌握企業用工需求,并在基層公共就業平臺上動態分享企業用工需求信息,應努力達到一種狀態,即時時有就業服務、周周可以有招聘活動;三是,推送崗位資源的方式要不斷多元化,滿足勞動者的個性化需求,當前主要是充分利用自助終端、移動客戶端、網絡平臺這些渠道,后續需要進一步開發或挖掘更多的崗位資源推送渠道,幫助勞動者有效降低獲取崗位資源的成本;四是,對于高校畢業生,應制定出個性化、針對性強的就業援助計劃,且可以優先推薦崗位信息與開展結對幫扶,持續優化面向于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服務形式。
五、結束語
促進就業創業過程中,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始終發揮出重要作用,這毋庸置疑,所以要極力凸顯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提升的重要地位。后續在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時,應堅持強調四個“化”,即服務標準化、人員專業化、數據信息化、功能豐富化,更好地促進高質量就業和助力就業創業。
參考文獻:
[1] 張博.為群眾服務穩就業大局——首都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發展創新與實踐[J].中國就業,2021(07):22-23.
[2] 易炳,敖翔,吳德兵.高質量就業服務進鄉入村——宜春市做好五篇文章夯實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J].中國就業,2022(04):16-17.
[3] 楊鍶譯.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的對策建議——以福建省龍巖市為例[J].人才資源開發,2022(23):34-36.
[4] 白晉光.基層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21(25):120-121.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