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攀升,就業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受經濟形勢、行業需求、政策環境等多因素影響,就業市場形勢嚴峻,民辦本科院校畢業生的就業之路更為艱難。文章通過對長春市民辦本科院校的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分析,指出長春市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面臨的挑戰,并從社會層面、用人單位層面、學校層面、學生層面提出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以幫助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提升就業競爭力,實現高質量就業。
關鍵詞:民辦本科院校 財會專業 應屆畢業生 就業問題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10-167-03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民辦本科院校作為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質量與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關注。財會專業作為應用性強的熱門專業之一,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個人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穩定。長春市作為東北地區的重要城市,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長春市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現狀
(一)就業機會與行業分布
長春市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面臨著一定的機遇與挑戰。在就業機會方面,隨著長春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類企業對財會專業人才仍有一定的需求。尤其是中小企業,為了規范財務管理、降低稅務風險,對具備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財會人員需求較為迫切。
從行業分布來看,畢業生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商貿業和服務業等領域。制造業企業通常需要財會專業人才進行成本核算、財務管理以及財務分析等工作,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商貿業企業則更注重會計核算、稅務申報以及資金管理等崗位,以確保企業的資金流暢通和稅務合規。服務業企業對財會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主要體現在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方面,以支持企業的戰略決策和業務發展。
(二)就業薪酬水平
長春市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的起薪水平相對較低。一般來說,起薪在2500~3500元/月左右。這主要是由于民辦本科院校在知名度和認可度上與公辦院校存在一定差距,同時應屆畢業生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然而,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和專業技能的提升,畢業生的薪酬會有一定的增長。但增長幅度相對較小,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才能達到較高的薪酬水平。
(三)就業滿意度
大部分畢業生對自己的工作內容比較滿意。他們認為在工作中能夠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做出貢獻。同時,通過實際工作,也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然而,也有部分畢業生表示工作內容較為繁瑣,缺乏挑戰性。這可能是由于一些企業的財務工作流程較為固定,缺乏創新和變革。對于工作環境,大部分畢業生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較高,企業的辦公條件和企業文化對他們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有一些畢業生反映工作壓力較大,加班時間較長。這可能是由于企業的業務量較大,或者財務工作的時效性要求較高。
(四)就業競爭壓力
一方面,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攀升,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公辦院校的財會專業畢業生Ha7kmFidtslFREqnFKxyVA==在就業市場中具有一定的優勢,這也給民辦本科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此外,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會計行業也在發生深刻變革。傳統的會計核算工作逐漸被自動化軟件所取代,對財會專業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如具備數據分析、財務管理等能力。這也要求民辦本科院校的應屆畢業生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二、長春市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挑戰
(一)社會層面的挑戰
社會層面的挑戰首先是經濟形勢不穩定,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國內經濟增長也面臨一定壓力。長春作為一個區域經濟中心,經濟發展也受到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在經濟不穩定時期,企業往往會減少招聘計劃,尤其是對財會專業這種非核心業務崗位的需求可能會降低。這給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帶來了不小的就業壓力;其次是行業競爭激烈,隨著經濟的發展,財會行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不僅有來自國內各大高校財會專業畢業生的競爭,還有來自國際上的競爭。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財務軟件和自動化工具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也使得一些傳統的財會崗位面臨著被替代的風險;社會層面的挑戰還包含民辦本科院校社會認可度的問題。民辦本科院校在社會上的認可度相對公辦院校較低,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更傾向于選擇公辦院校的畢業生,認為他們的教育質量和學生素質更有保障。這種社會認知偏差給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二)用人單位層面的挑戰
隨著畢業生的體量增加,用人單位對財會專業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要求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求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等。對于民辦本科院校的應屆畢業生來說,要滿足這些全部的要求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用人單位往往希望招聘到有一定實踐經驗的畢業生,能夠快速上手工作。然而,民辦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相對注重理論教學,學生的實踐機會相對較少。這使得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在實踐經驗方面相對欠缺,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此外,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時,可能會提供相對較低的薪資待遇和有限的職業發展空間,這使得畢業生在選擇就業單位時會有所顧慮,也影響了他們的就業積極性。
(三)學校層面的挑戰
民辦本科院校的師資力量相對公辦院校可能較為薄弱。一些教師缺乏實踐經驗,教學方法相對單一,難以滿足學生對實踐教學的需求。同時,由于民辦本科院校的資金和資源有限,難以吸引到高水平的教師人才。除了師資力量的問題,部分民辦本科院校的財會專業課程設置存在不合理之處。例如,課程內容陳舊,不能及時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課程設置缺乏特色,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個性化需求等;實踐課程比例較低,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不足。實習是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然而,少數民辦本科院校的實習基地建設相對不足,與企業的合作不夠緊密,這使得學生的實習機會有限,難以獲得充分的實踐鍛煉。
部分民辦本科高校的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指導不到位,也是當前存在的問題之一。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對學生的就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民辦本科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存在不到位的情況。例如,就業指導課程內容單一,缺乏針對性;就業指導教師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就業信息渠道不暢通等。
(四)學生層面的挑戰
當前,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少數應屆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存在一知半解的情況。這使得他們在面試和實際工作中難以應對各種專業問題,影響了就業競爭力。同時,少數學生自身對實踐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實踐能力相對較弱。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出現上手慢、操作不熟練等問題。
除了專業知識和技能外,用人單位還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一些學生在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等方面存在不足[1]。這使得他們在就業競爭中處于劣勢。少數財會專業應屆生在就業過程中還存在心態不端正的情況。例如,對自己的定位過高,期望過高的薪資待遇和職業發展空間;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愿意從基層崗位做起等。這種不端正的就業心態也影響了他們的就業成功率。
三、長春市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社會層面挑戰的應對策略
從宏觀層面來講,政府應采取積極的經濟政策,推動長春地區經濟的穩定發展。經濟的穩定增長將帶動企業對財會專業人才的需求,為畢業生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政府還可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吸納就業的能力。對于行業來講,社會或相關管理機構要加強財會行業規范與引導,相關行業協會應制定財會專業的行業標準和規范,明確人才需求和職業發展方向。通過舉辦行業研討會、培訓活動等,促進企業與院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
此外,社會各界應客觀看待民辦本科院校的教育質量和學生能力,摒棄對民本院校的偏見。政府可以通過宣傳推廣、政策扶持等方式,提高民辦本科院校的社會知名度和認可度。同時,媒體也可以發揮輿論引導作用,積極宣傳民辦本科院校的特色和優勢,為畢業生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用人單位層面挑戰的應對策略
首先,用人單位應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標準,避免過分追求高學歷和名校背景。在招聘過程中,應給予民辦本科院校畢業生公平競爭的機會。同時,用人單位還可以與民辦本科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定向培養、實習基地建設等方式,提前選拔優秀人才,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其次,用人單位應重視員工的培訓與發展,為新入職的財會專業畢業生提供系統的培訓計劃。通過內部培訓、輪崗鍛煉等方式,幫助畢業生盡快適應工作環境,提升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用人單位還可以為員工提供職業發展規劃和晉升通道,激勵員工不斷進步,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對于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待遇,用人單位也應相應的提高薪酬待遇,使其與市場水平相適應。同時,還應改善工作環境,提供良好的辦公條件和企業文化,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三)學校層面挑戰的應對策略
民辦本科院校首先應加大對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高學歷的教師。同時,鼓勵教師參加企業實踐、學術交流等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學校還可以聘請企業財務專家擔任兼職教師,為學生傳授實踐經驗和行業動態。其次,民辦本科高校還應優化課程設置,學校應根據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優化財會專業的課程設置。例如,將最新的財務法規、會計標準和行業動態融入教學中,使學生掌握前沿的專業知識;以及增加實踐課程的比例,引入案例教學、模擬實訓等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還應積極拓展實習基地,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實習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學校還可以與企業共同開展科研項目、課程開發等活動,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再者,民辦本科高校還應加強就業指導工作,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服務。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掌握求職技巧。同時,學校還可以組織專場招聘會、企業宣講會等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信息和機會。此外,學校還可以建立就業跟蹤B6GkibRbIjUArWjJ1r1xT4fxPQOmZTrkqclV+G7UmPo=機制,及時了解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為學校的教學改革和就業指導工作提供參考。
(四)學生層面挑戰的應對策略
首先,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學生應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參加實踐課程和實習活動,積累實踐經驗。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參加專業競賽、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競爭力。并且在提高專業素養的基礎上,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學生應注重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可以通過參加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方式,鍛煉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學生還應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價值觀,具備吃苦耐勞、敬業奉獻的精神。其次,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學生應增強就業意識,提前做好職業規劃。在大學期間,要關注就業形勢和行業動態,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學生可以通過參加職業規劃課程、與學長學姐交流等方式,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和發展方向。學生還應積極參加求職培訓和模擬面試等活動,提高自己的求職能力。在增強就業意識的同時,還應拓寬就業渠道,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學生不應局限于傳統的就業渠道,可以通過網絡招聘平臺、社交媒體等方式,拓寬自己的就業渠道。同時,學生還可以考慮到基層、中小微企業等就業,積累工作經驗,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此外,學生還可以關注國家的就業政策和項目,如“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等,積極參與這些項目,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四、結語
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需要社會、用人單位、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通過推動經濟穩定發展、加強行業規范與引導、提高民辦本科院校社會認可度,合理制定招聘標準、提供培訓與發展機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專業課程設置、完善就業指導服務,提升專業素養與綜合素質、增強就業意識與拓寬就業渠道等措施,以提升民辦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實現畢業生的充分就業。
參考文獻:
[1] 黃彩虹.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現狀和對策研究[J].就業與保障.2024(06):15-17.
[基金資助:2024年吉林省青少年發展研究計劃課題“吉林省民本院校財會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問題及對策研究”(2024jqy-279)。]
[作者簡介:崔丹(1989—),女,遼寧錦州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實務、教學改革。]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