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的背景下,為滿足新時期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要求,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需求。智慧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構建“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師生互動交流”的新型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綜合素質。基于智慧教學的PBL教學模式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單向的知識傳授方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對提升教學效果有重要意義。文章以“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為例,通過探討PBL教學模式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優勢,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智慧教學 PBL教學模式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F061.3;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10-186-02
隨著21世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領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智慧教學,作為這一變革的重要產物,正逐漸滲透到各級各類的教育實踐中。與此同時,PBL教學模式,以其學生為中心、問題為導向的教學理念,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當智慧教學與PBL教學模式相遇,它們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這門課程中將擦出怎樣的火花?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一問題。
一、智慧教學和PBL教學模式概述
(一)智慧教學
智慧教學不僅是信息技術革命的產物,更是一種深刻影響教育理念與實踐的教學模式,它致力于培養具備高度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新時代人才,通過運用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工具,如智能教學平臺、在線學習管理系統等,實現了對線上教學過程的全面記錄與精準跟蹤。這種教學模式的核心在于對后臺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分析,通過及時反饋教學效果,教師能夠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內容,從而實現課程教學的高效化和個性化。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智慧教學得到了有力支撐,諸如學習通平臺、騰訊會議、雨課堂等高效課堂輔助教學軟件的涌現,為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推進了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前進步伐。
(二)PBL教學模式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作為當下教育領域的一顆璀璨明星,正引領著全球范圍內的教學變革,這一模式徹底顛覆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轉而將學生置于學習的核心地位,在PBL的框架下,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是轉變為學習過程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學生被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圍繞一個中心問題或項目展開深入探究。這種分組學習的形式不僅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協作,還激發了他們的集體智慧和創造力,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圍繞著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和解決方案的制定,這種以問題導向的學習方式迫使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求解,從而真正實現了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和實際應用。PBL教學模式的魅力在于它能夠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地獲得知識并將其運用到學習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二、PBL教學模式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增強學習動力與自主性
PBL教學模式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中的應用,顯著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與自主性。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PBL教學模式則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中,學生面臨的是真實而復雜的問題,這些問題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們更加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同時,PBL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自主查找資料、設計方案、進行實驗等操作,這些過程都需要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
(二)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PBL教學模式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中的另一個應用優勢是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理論與實踐往往被割裂開來,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很難將其應用到實際中,而PBL教學模式則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中,PBL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學生有機會親身參與到實驗設計、數據收集和分析等實踐活動中。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還提高了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智慧教學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中的應用
(一)問題導向,激發探究
在智慧教學環境下,PBL教學模式的應用為“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智慧教學強調信息技術的運用和后臺數據的分析,為PBL教學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這種環境下,問題導向成為激發學生探究欲望的關鍵。通過智慧教學平臺,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需求,精心設計具有挑戰性和現實性的問題,將學生置身于復雜的問題情境之中。這些問題不僅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而且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促使他們主動探究、尋求答案。同時,智慧教學環境下的PBL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探究過程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應用,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中,智慧教學環境下的PBL教學模式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優勢,其中,問題導向作為該模式的核心,與智慧教學的結合更是如魚得水,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探究空間。以一次關于“新型病毒的傳播機制與防控策略”的PBL教學活動為例,在這個活動中,教師首先通過智慧教學平臺發布了一個模擬現實情境的問題:假設一種新型病毒在某城市爆發,作為疾病控制中心的成員,你如何分析這種病毒的傳播機制,并制定相應的防控策略?這個問題立刻引起了學生們的濃厚興趣,他們紛紛登錄智慧教學平臺,查看教師提供的相關資料,并開始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們利用智慧教學平臺的實時交流功能,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發現,共同分析病毒的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以及可能的變異情況。隨著討論的深入,學生們逐漸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復雜性,他們不僅需要掌握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基礎知識,還需要了解病毒學、流行病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于是,他們開始利用智慧教學平臺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關文獻和案例,以支持他們的分析和決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探究欲望被充分激發出來,他們不再滿足于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尋求答案、解決問題,他們通過智慧教學平臺與教師進行實時互動,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困惑,得到及時的反饋和指導,這種互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信心和動力,學生們在小組內形成了各自的防控策略,并通過智慧教學平臺進行了展示和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們的表現和后臺數據分析,對他們的策略進行了點評和指導,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PBL教學活動,他們不僅深入理解了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相關知識,還學會了如何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小組合作,共同探究
在當今的教育領域中,小組合作與共同探究已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中,教師嘗試將智慧教學軟件——學習通平臺與PBL教學模式相結合,進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教學改革。為了確保小組合作的有效進行,首先通過學習通平臺,根據學生的意愿將他們分成多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由6至7名學生組成,其中一名學生擔任組長,負責協調組內成員的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要相互協作、互相監督、共同學習和分享知識。
在課前,教師通過學習通平臺精心設計了“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預習材料,包括詳盡的文字描述、生動的圖片展示、系統的PPT講解以及精煉的微課視頻。學生們被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接收特定的學習任務和配套資料,鼓勵他們在小組內部分工合作,共同挖掘知識的深度與廣度。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促進了他們之間的協作與交流,學習通平臺所具備的實時互動與資源共享功能,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監控學習進度和了解學習難點的便捷渠道。以“免疫應答的調控機制”為例,在進入正式的課堂教學之前,各小組已經通過學習通平臺對相關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討論。在課堂上,每組選出代表,將本組的預習成果和問題呈現出來,引發了全班同學的熱烈反響,大家圍繞這些主題,結合學習通平臺上的資料和教師的專業指導,展開了深入而廣泛的探討,諸如“免疫應答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差異”“如何優化免疫系統的功能以對抗特定病原生物”等問題成為討論的焦點,這種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幫助他們構建了更加完整和深入的知識體系。課后,教師利用學習通平臺的靈活性和互動性,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鞏固和拓展材料,學生們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等工具對課堂內容進行回顧和總結,形成清晰的知識脈絡。同時,學習通平臺上的討論區和即時通信功能,也為他們提供了隨時隨地進行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這種延續性的學習方式確保了知識的有效吸收和應用。
(三)及時反饋,優化探究
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中,及時反饋是優化探究過程、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通過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反饋,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從而幫助學生更好JF9rxmqC7I2hSi+9jRmfZ8xMA1lJAUrz4CUJikyjePo=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為了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教師采用了多種評價方式,包括理論知識考核、教學效果問卷調查、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和教師評價。
比如,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接近尾聲時進行了一系列全面而嚴謹的考核與評估,理論知識考核采用了閉卷考試的形式,以確保評估的公正性和準確性,教師精心設計了試卷,內容覆蓋了課程的核心知識點,題型多樣且具有挑戰性,旨在從不同角度全面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選擇題考查了學生對基礎概念的掌握;名詞解釋要求他們準確闡述專業術語;判斷題則檢驗了學生對知識細節的把握;而案例分析題更是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挑戰,并且在考試時給予了學生充足的答題時間,確保他們能夠在不受時間壓力的情況下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試結束后特邀了一位經驗豐富的本專業授課教師進行試卷的批改和分數統計,這位教師以嚴謹的態度和專業的眼光對每一份試卷進行了細致的評閱,確保了評分的客觀性和一致性,通過這種方式不僅獲取了學生成績的準確數據,更為后續的教學改進提供了有力的依據。除了理論知識考核外,我們還進行了教學效果的問卷調查,問卷設計緊密圍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質量、提高課程學習興趣、提升綜合學習能力以及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等關鍵方面。我們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體驗,對課程的各個方面進行客觀評價。最后,教師評價也是獲取反饋的重要方式之一,作為授課教師,依據學習通平臺的統計數據,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通過學習通平臺,能夠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作業完成情況、課堂互動情況等信息,為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收集到各種反饋信息后,及時對教學策略進行了優化,例如,針對學生在理論知識考核中反映出的問題,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和優化,加強了重點難點的講解和練習;針對教學效果問卷調查中反映出的教學方法問題,嘗試引入了更多的案例教學和互動式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針對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中反映出的教學態度和服務問題,加強了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積極解答學生的疑問和困惑,努力提升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智慧教學和PBL教學模式的結合下,“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探究以及及時反饋和優化探究的教學策略,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還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應繼續探索智慧教學與PBL教學模式的深度融合,不斷完善和優化教學過程,為培養更多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韋國興.PBL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23(44):135-138.
[2] 張永添.基于智慧教學的PBL教學模式應用探研——以“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為例[J].成才之路,2023(25):117-120.
[3] 劉靖芳.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育臨床思維培養中的應用 [J].高教學刊,2023,9(25):42-45.
[4] 侯語嫣,李德安.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物理PBL教學模式研究[J].物理教學探討,2022,40(12):7-12.
[作者簡介:蔡敏萍(1994—),女,漢族,廣東潮州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病原生物與免疫,微生物學檢驗,寄生蟲學檢驗。]
(責編:若佳)